查看原文
其他

六百年寻根之旅

黄桂芳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作者简介

(滑动查看更多)


黄桂芳  外交学院毕业;1964年入外交部,曾任驻乌干达使馆随员、三秘,外交部新闻司副处长,办公厅一秘、参赞,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国驻菲律宾、新西兰兼库克群岛、津巴布韦大使;2000年、2006年任中非合作论坛中国礼仪大使。


本文音频



本文内容



菲律宾是我国在东南亚的友好邻邦,中菲人民之间的交往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宋时期。明清时两国交往更为频繁,通商贸易往来相当密切。明朝永乐年间,我国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时,其船队抵达菲律宾南部。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在广袤的南海群岛中,苏禄群岛位于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西部的苏禄海上。1417年,苏禄第二任苏丹(国王)东王巴哈刺率西王、峒王及眷属、臣僚370余人历尽艰辛,来华觐见明朝皇帝朱棣,在北京逗留27天,返程途中客死山东德州。明成祖派大臣为其举行国葬,立碑并亲自撰写碑文以表哀悼。东王的王妃和次子、三子自愿留下守墓。

苏禄国东王墓,坐落在山东省德州市城区北部的北营村,安葬着苏禄国的一位国于和他的王妃及两位王子,是中国境内仅有的两座外国君主陵墓之一 ,也是我国唯一的驻有外国王室后裔守陵村落的异邦王陵。苏禄国东王墓是中菲两国传统友谊的见证。


如今,陵园内就有四座坟墓,这是中国唯一的一座保存完整并有后裔守墓的外国国王陵墓。他们的子孙后代延续至今21代,北营村温、安二姓约200人,全国温、安两姓将近5000人。

《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是1987年9月19日在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首映的历史传奇故事片。


这是发生在近600年前的一段中菲友好交往史和佳话。1987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和菲律宾文化中心合作拍摄了历史传奇故事片《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

2005年欣逢中菲建交30周年,两国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举办了一系列隆重的庆祝活动。苏禄东王在中国的后裔不远万里前去故地寻根,再次谱写出两国人民友谊的佳话。

2005年6月6日至6月12日,为纪念中菲建交30周年,在中国侨联经济科技部的率领下,德州市侨联,以及苏禄王在德州的后裔第十七代孙安金田、第十八代孙温海军、安砚春,赴菲律宾进行友好访问,实现了588周年以来首次回到先祖故地的历史夙愿。


76岁的山东老人安金田,作为古苏禄东王巴哈刺在山东省德州的后裔(第17代家族“掌门人”),带着两个晚辈(第18代孙安砚春和温海军),随着我国歌舞团访问菲律宾。6月10日,他们来到万里之遥的祖先故地祭祖。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菲建交以来,在菲律宾的苏禄王后裔多次应邀到德州,拜祭先王陵墓,探望异国同根。然而,中国的苏禄后裔探访在菲律宾的亲人,588年来还是第一次。

三位来自中国的苏禄后裔在先王墓附近竖立了纪念碑,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铭刻于此。


他们途经棉兰老岛首府达沃,然后越海到达苏禄,出席了由苏禄省副省长主持、上百名父老乡亲齐聚省政府为他们举行的欢迎仪式,并参观了苏禄王国最重要的历史遗迹——苏禄王宫遗址。在先王墓碑附近,三名来自中国的后裔也立下一个纪念碑,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铭刻在此。

2005年,东王后裔代表访问菲律宾,受到菲时任总统阿罗约的接见。


他们在菲期间,阿罗约总统和罗慕洛外长在百忙之中分别接见了他们。阿罗约说,三位中国苏禄后裔重归故土,使菲中建交30周年庆祝活动更加有意义,充分证明两国友谊源远流长、绵延数百年。阿罗约还详细询问中国苏禄后裔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并衷心感谢中国政府对德州的苏禄王陵园和清真寺的保护。


菲华历史博物馆(Bahay Tsinoy)是菲律宾马尼拉王城区的一家博物馆,位于华裔文化传统中心内,记录了菲律宾华人的生活、贡献与历史。


安金田一行6月8日到建于马尼拉的华裔文化传统中心参观菲华历史博物馆。他们饶有兴趣地观看图片、书籍和实物,了解菲中悠久的友好关系和华侨、华人在菲律宾的历史。

当看到有关苏禄东王1417年率团访华和德州苏禄王陵这部分展览时,他们心潮澎湃、格外激动,特地在这个展览前面拍照留念。因为他们作为苏禄东王的后裔,世世代代就在德州休养生息,如今来到南洋看到德州这些熟悉的场景画面,感到非常亲切,而且展览图片中的两位王陵守墓者第16代孙安庆山和温寿岭分别是安金田的父亲和温海军的祖父。

参观博物馆后,德州侨联主席张悦英和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会长洪泽智还分别代表这两个组织,签署了促进合作交流的友好社团协议。

苏禄王在华后裔纪念苏禄王访华600周年祭祀活动


2017年是苏禄苏丹东王访华600周年,德州的苏禄文化博物馆举行隆重纪念仪式,苏禄王后裔基拉姆公主一行特地前来献了花圈,祭拜东王。菲律宾的中国事务特使施恭旗莅临博物馆,为陵园修缮再次捐款。随后,他们来到北京,出席了北京侨联菲律宾归侨联谊会主办的纪念苏禄东王访华600周年研讨会。

在东渡国际邮轮中心码头,菲律宾巴朗盖探险船队的三艘木船正停靠在泊位上。


2018年4月28日,菲律宾三艘仿古木质帆船从马尼拉出发,于5月3日抵达厦门港口,在厦门外侨办的协助下,停泊在国际邮轮中心。这支由31名船员(多数来自苏禄群岛)组成的“巴朗盖探险队”由前环境部长阿图罗·瓦尔德兹率领。他表示,这次重走古船之旅是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而来,是为了菲中两国人民的友谊而来。

随后,该队27位船员赴晋江、德州和北京。这支队伍600年后重访德州,去寻访苏禄苏丹的后人,因而也是一次寻根之旅。在德州北营村,他们中的穆斯林向东王陵敬献花束祭拜先祖。

他们先后参观了苏禄文化博物馆和德州市博物馆,受到当地民众特别是血脉相连的东王后裔热忱深情的欢迎。东王21代孙女、苏禄文化博物馆宣教主任安静欣慰地说:“600年的积淀与传承,血浓于水,无论在哪里,我们都是一家人!”

巴朗盖船队赠送船模


探险船队船长阿图罗指出:“重走苏禄东王访华路线,从厦门、泉州一直到德州,感受苏禄东王访华时期的景色。一路到中国,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友好与热情,看到苏禄东王后裔在中国的生活状态,感到很高兴,希望菲中友谊永久传承!”



- END -

文字 | 《老外交官散文选》    作者 | 黄桂芳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凤凤

延伸阅读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