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视界 | 葛底斯堡之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达人斯堂笔记 Author 吴嘉
作者简介
(滑动查看更多)
吴嘉 中国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第一届七七级大学生,上世纪80年代末赴美,先后在高校、咨询公司和联邦政府供职。她在美国国务院国际开发署任职的二十余年间访问过80多个国家,并先后被派往美国驻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摩洛哥、加纳、阿尔巴尼亚等外交使团工作,参与起草、制定、实施了多项外援条例、政策与计划,经手数百亿美元的经济援助项目。
工作之余,吴嘉女士笔耕不辍,已正式出版发行的文集包括:
《飞去来兮》(2007)(燕山出版社)
《天地一飞鸿》(2014)(《光明日报》出版社)
《鸿斋书话》(2021)(台湾学人出版社)
《秋水集》(2021)(美国南方出版社)
《过眼风云---巴基斯坦驻外日记》(2023)(台湾学人出版社)
吴嘉女士的部分文章散见于下列书籍:
《那三届》(人民出版社)
《书写@千山外》(台湾商务印书馆)
《相遇文化原乡》(花城出版社)
《丝路艺术》(漓江出版社)
吴嘉女士曾在《美华商报》、《华盛顿邮报》(华人办)等华文报刊上开设专栏,也曾经常为《世界周刊》撰稿。
本文音频
本文内容
葛底斯堡(Gettysburg)是宾州南部的一座小城,因美国内战时期的一场血战和林肯总统的一篇演讲而名扬天下。城周围的战场后来被辟为国家军事公园,成为美国为纪念内战而设立的5个国家军事公园之一,供后人凭吊。
葛底斯堡战役国家军事公园
葛底斯堡之战是美国内战中最惨烈的一战,也是内战的转折点。交战双方共死伤5万以上,结果北方惨胜。此战之后,南军退回南方转为守势,但北方取得最后的胜利,还要在两年之后。
从马里兰州的蒙哥马利郡驱车往北,不到1小时,就有路牌指示着梅森·迪克森(Mason Dixon)线,这是马里兰州和宾州的分界线,也是美国南北传统的分界线。马州虽属南方,而且是个蓄奴州,内战时却没有退出联邦,因而属于北方联邦。葛底斯堡就在这分界线以北不远处的宾州境内。因为这样近在咫尺,我曾多次游览葛底斯堡,但每次都像是郊游一般,走马观花看个大概,印象不深。这次周末无事,又是个凉爽的夏日,呆在家里心有不甘,一时想不到合适的去处,何不重访葛底斯堡呢?
走进游客中心,拿了几份地图,略一盘算,决定这次改变方略,参加公园管理员(Park Ranger)带队的导游团,或许别有一番风味儿。
这位管理员的名字叫丹尼尔,是中小学音乐老师,夏天游客多时就到这里帮忙作导游。丹尼尔不愧是教师出身,大概又是个军迷,对150多年前的那场大战的细节烂熟于心,他指点着古战场,讲得绘声绘色。我以前每次来访,意在欣赏乡间美景,对过去的那场战争的史实未加注意。这次却居然被他的讲解深深吸引,听得津津有味。
时间拉回到19世纪,1863年,中国的太平天国还没有闹完,美国的内战已进入第3年,此时南军节节胜利,北军节节败退,形势对北方十分不利。
这年6月,南方的军事统帅李将军(Robert E. Lee)决定实行战略转移,把战火烧到北方敌占区。他率领7.5万人的弗吉尼亚军团,乘战胜余威,渡过波多马克河,以每天130英里的速度,迅速向北进军,目标是葛底斯堡一带。
据介绍,李将军的这次战略转移目的有二:
01
双方在弗吉尼亚连年征战,粮草等物资消耗巨大,大军不易补给,到北方农业区域作战,可以解决补给问题;
02
在北方打几个胜仗,可以瓦解北军的斗志,以便早日结束战争。
李将军的自信不是凭空而来的,他是美国内战时期最富盛名的指挥官,常常以寡击众,连战皆捷,像个美国诸葛亮。那时的北军统帅先是胡克将军(Joseph Hooker),刚刚在弗吉尼亚州的Chancellorsville打了一仗,因指挥失利被李将军打得踉踉大败,损兵折将,意志消沉,几乎不堪再战。葛底斯堡战役即将开始,胡克三番五次写信给林肯总统,要求增兵,否则将引咎辞职,结果真被林肯解了职。
接任胡克的是米德将军(George Meade),这是6月29日,葛底斯堡大战两天之前。临阵易将,本是兵家大忌,而且,据说米德将军也并非林肯总统夹袋里的第一人选。那日凌晨,当命令送到他的帐篷时,他居然以为是要来逮捕他,可见当时北军内部混乱之一斑。
却说米德将军上任伊始,便奉命率部向北方跟进,一方面保卫首都华盛顿及周边地区,一方面追击李将军所部。北军约有十万之众,隶属几个军团(corps),军团之下有师(division)旅(brigade)团(regiment)等,跟南军的编制差不多。北军行动迟缓,7月1日,先头部队才赶到葛底斯堡附近并于南军交火,历时三天的葛底斯堡之战打响了。
据丹尼尔解说,南北部队在葛底斯堡相遇竟是突发事件,并非事先筹划的结果,北军不知道南军在这里,南军也没有预备打埋伏。这听起来近乎是儿戏,好像双方都没有准确的情报,不知道对方部队的确切位置。葛底斯堡这地方是个交通枢纽,几条大路在此汇合,所以,这一仗也是偶然中的必然,葛底斯堡难逃一劫。
中国自古以来有孙子兵法,有三十六计,有韩信、诸葛亮,有李世民、朱元璋,以至四渡赤水的毛大大,克敌制胜靠的是计谋。葛底斯堡这一战,双方都是硬碰硬,摆开阵势拼命就是,看不出运筹帷幄的章法。
战斗打响后,双方迅速摆开阵势,战场在葛底斯堡城北一带。顺着丹尼尔的指点现场观望,这地方视野开阔,四周只有些平缓的小山包和树林,此外几乎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李将军的策略是两翼包抄,猛攻北军防线的侧背。这一招似乎很见效,南军不断向前推进,北军且战且退,战斗至第三天,北军穿城而退,防线撤到了葛底斯堡城南。
7月3日,李将军认为两翼包抄已见成效,北军因增援两翼而中部空虚,遂决定实行中央突破,一举歼灭北军。他先用大炮轰击北军阵地,硝烟弥漫之中,南军3个旅1.2万多人从中央跃出阵地,开始向北军突击。
当南军大炮轰击时,北军即时反击,但力度不大,这使南军误以为北军械弹不济,或是到了崩溃的边缘。等南军冲锋时,北军的大炮又突然轰鸣起来,硝烟模糊了南军士兵的视线,以至无法瞄准射击,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那时战场上的主要武器是火枪(musket)和大炮。
据丹尼尔介绍,火枪的射程大概是150-300码,大炮的射程接近1英里。大炮可以发射炮弹,那时的炮弹是圆的,但内装火药,跟今天的炮弹结构差不多,这样的炮弹最宜用来轰击敌人的工事和阵地。当敌人逼近冲锋时,大炮可以发射装满火枪子弹的炮弹,这样的炮弹爆炸时,就像一个巨型的手榴弹。当敌人更近时,大炮还可以发射散弹。这样想来,大炮的威力实在是大极了。
南军的突击被炮火压制,死伤过半,终于没有成功,一小时后仓皇后撤,南军因此战败,最终撤回了弗吉尼亚。自此,南军元气大伤,不得已转入守势,终于在两年后向北军投降,结束了南方独立的梦想。北军虽然战胜,却是十足的惨胜,双方战死和负伤的部队总计5万以上,北军2万3千,南军2万8千,外加5千匹战马,可谓惨烈之极。南军后撤,上级要求米德将军乘胜追击,米德竟没有从命,或许他也无力再战了。
死者长已矣,伤者呢?据丹尼尔介绍,那时的火枪子弹是中空的铅弹,飞行速度慢,射入人体后不会穿透而出,却会受阻变扁,撞击创伤处的骨骼和其他组织,破坏力极大。加之那时医疗水平有限,创伤基本无法修复,要活命,只有截肢一途。
放眼望去,公墓周边排列着大炮,白色墓碑,还有将军骑马及士兵持枪射击的雕塑,它们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半世纪以前那场惨烈的战斗。
葛底斯堡之战,在美国历史上意义重大,此战扭转了战局,奠定了北方胜利的基础,联邦因而得以保存。那时的葛底斯堡,人口只有2400人,据去年的人口普查,现在是7700多。
葛底斯堡之战结束后,田园隳废,尸积如山,每家都成了野战医院。掩埋和清理工作,直到当年11月才告结束。
11月19日,林肯总统从华盛顿乘火车,亲赴葛底斯堡,参加阵亡士兵墓地奠基仪式,并发表了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参加者约万余人。这篇两分钟的演讲,当年就打动了很多人,以至争相传阅,后来竟出现了5个版本,但字句差别不大。
我上大学时参加过英语演讲比赛,至少有两个男同学参赛用的是这篇文采飞扬的演讲,听起来铿锵有力。文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传达的追求平等和自由的思想,至今读来仍觉得熠熠生辉。
他给葛底斯堡的牺牲赋予了亘古永恒的意义,那就是美国基于平等和自由在新大陆立国的伟大理想。为了这个理想,他勉励生者前赴后继,不辜负死者的牺牲。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展现了深远的历史眼光,即美国政府、公共机构及整个社会,应平等对待所有人。看最近几年的社会动荡,美国仍未实现这一目标。
那天的第一个演讲者是Edward Everett,当年著名的演说家,讲了2个小时。林肯演说后,他说,总统的2分钟远胜他自己的2个小时,并向林肯索要讲稿。这份讲稿成了后来的5个版本之一,现存伊利诺斯州的林肯图书馆和博物馆。
再说说那个战败的李将军。李将军出生于弗吉尼亚,毕业于西点军校,他在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中表现卓越,并在1859年镇压了约翰·布朗的武装起义。在美国内战后期,他升为南方联盟的总司令。1865年,也就是葛底斯堡之战的两年后,他在南军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终于放下武器,向格兰特将军投降,从而结束了内战。战后,他转任大学校长(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积极从事教育事业,直到1870年病逝,葬在弗吉尼亚州的列克星敦(Lexington)。
2021年9月初,李将军在里士满(英文Richmond,美国弗吉尼亚州首府,美国内战期间是美利坚联盟国的首都)的雕像被拆除前的景象。雕像底座有很多涂鸦,很多人拍照留念。作者的朋友伍承运夫妇去往南方旅游时经过那里,特拍下此照片。
至今,李将军雕像遍布南方各地,真是虽败犹荣。近几年,美国社会日渐分裂,一些社会活动人士鼓噪拆除李将军雕像,他们认为,这些雕像是奴隶制和白人至上主义的象征。关于拆除雕像引起的纷争,超出本文主题范围,在下不表。
- END -
转自 | 达人斯堂笔记 作者 | 吴嘉
图片 | 作者及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慧
作品专辑
CLICK
访罗本岛——曼德拉的囚禁地
赴阿富汗执行临时任务
曼德拉之后的南非
我的父亲
再聊海外华人社团
赛珍珠与美国文学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