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好书 | 冯骥才《艺术家们》:我们都是草根“精神贵族”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他们是天生的苦行僧,拿生命祭奠美的圣徒,一群常人眼中的疯子、傻子或上帝。
——冯骥才
2020年10月,冯骥才最新长篇小说《艺术家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部凝聚作者五十年艺术人生感悟的澎湃之作,描摹国内半个多世纪以来艺术家的生活故事、创作历程,呈现众生喧哗中艺术家的精神道路,艺术事业、社会环境的发展变迁。
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曾任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
他是“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其“文化反思小说”在当今文坛影响深远。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二百余种。代表作《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韩、越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五十余种。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一手钢笔,一手毛笔,是冯骥才九十年代个人的“文化形象”。
《艺术家们》以几位青年艺术家的生活和事业为轴,展开了国内半个多世纪以来艺术家们的生活故事和创作历程,也呈现了同时期国内艺术事业、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迁,是冯骥才先生酝酿数十年的心血之作。作者在精彩的故事中,融入了作者对于绘画、文学、音乐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独特体悟与思索,用钢笔和画笔“两支笔”描绘出激荡动人的艺术人生。
冯骥才以三位画家楚云天、罗潜和洛夫从心灵交汇到逐渐离散的过程,折射了近五十年来的时代变迁。从“文化大革命”,到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再到市场化大潮的席卷,每个人都经历着时代的淘洗,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在艺术和物质都极度匮乏的年代,几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生活悄然起步;在新时期,纯粹的艺术激情和探索引领了时代和他们;而当市场化大潮袭来,他们又不得不面对新一轮的心灵考验,苦苦地寻求突破和自我救赎。
2020年6月19日晚,冯骥才先生修改完《艺术家们》第七稿后自拍留念。
我一直想用两支笔写这本小说,我的话并非故弄玄虚。这两支笔:一支是钢笔,一支是画笔。我想用钢笔来写一群画家非凡的追求与迥然不同的命运;我想用画笔来写惟画家们才具有的感知。尽管这群画家纯属虚构,但他们与我同时代,我深知他们的所思所想,苦乐何来,在哪里攀向崇山峻岭,在哪里跌入时代的黑洞,在哪里陷入迷茫,以及他们调色盘中的思想与人性的分量。艺术家食人间烟火,但由于他们的工作是致力创造一个个永存的审美生命,在思维、感受、想象乃至心理上,他们则是非同常人的一群异类。这就迫使我必需使用另一套不同于写本土小说的笔墨。我要用另一套笔墨写另一群人物和另一种生活。我不回避写作的批判性。这是探讨生活真理之必需。我不回避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唯美主义者。我的理想发自心灵,我的唯美拒绝虚伪。我知道,我的读者一半是我的同时代人,一半比我年轻。我相信,我的同时代人一定会与我感同身受;我更希望比我年轻的读者,通过书中人物的幸与不幸,能成为艺术家们的知己,也成为我的知己。冯骥才
2020.5
名家评论
这部小说写了几个艺术家的生活,包括他们的情感生活。通篇流动着明亮的旋律,隐忍而悠长。在我看来文学作品就少有负能量,批判现实,反省历史,那都是因为心中有大爱。
——程永新(《收获》主编)
从《艺术家们》可以看到在特殊年代,主人公在精神意识上的抱团,或者是时代的变化中、时代的加速中不可避免的各奔东西、渐行渐远的过程。这叫特殊年代的相互扶持,快速消费时期的迷茫无措,在冯骥才老师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毕胜(上海文艺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
小说用一种逼近生活、刻画心灵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以三个画家在这半个世纪中的成长、煎熬和蜕变,写出了这一代艺术家的人生和艺术追求境况,有同甘共苦,有殊途同归,也有分道扬镳。不同的性格,在纷乱的时代走向不同归宿。
——赵丽宏(作家、上海作协副主席)
这部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或许还包括新世纪)的广阔社会场景压缩为一群艺术家生活的小圈子,写他们的恋爱、家庭、交往、内心追求与人生遭遇。叙事空间这种大幅度压缩本身就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倘若放开来写,那么这几个年代许多社会现象都得兼顾到,结果势必又要审丑。现在我们看小说的故事,当然也还有不少假恶丑,但作者毕竟最大限度地压缩了、回避了假恶丑,而主要聚焦于美。
——郜元宝(批评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来源:开明视点微公号、冯骥才工作室微公号、文学报微公号等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