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社会学研究 | 中国大陆硕博学位论文:2009-2013(硕士篇)
编者按:
性社会学,只不过是社会学的一个弱小分支。在西方,它发展不过百年,学者不过百人;在中国则更是历史短而人数少,但是,它研究的却是人类生活中发生最频繁、体验最深刻、意义最广泛的重大活动之一。人类智慧数千年来对于自身的几乎一切认识和争论,都可以在“性”(sexuality)这里得到集中的体现:精神与肉体、个人与社会、美与丑、生命与死亡,等等,不一而足。不妨说,“性”是研究人类的最佳切入点之一。
在2019年,性研究ing将推出“性社会学研究文献回顾”栏目,介绍发表在中英文期刊上的部分性研究文献和硕博学位论文(仅摘编题目与摘要)。接下来几期我们将梳理中国大陆与性社会学相关的硕博学位论文,以五年为间隔,以社会学与人类学领域为主。英文文献仍以 Culture, Health and Sexuality 为主,介绍最新期刊的论文情况。
本期整理的是2009-2013年的与性社会学有关的硕博学位论文,通过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共查得8篇博士论文和31篇硕士论文。因限于篇幅,故将博士论文与硕士论文分开推送,本篇主要介绍的是硕士论文,并补充两篇2018年和2017年的论文。如有遗漏,欢迎后台留言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
目录
1.身体界限的感知与构建——基于对商业舞蹈演出者的质性研究
武佳琦,中国人民大学, 2018年6月
2.空间实践:校园空间和同校异性情侣的恋爱日常
潘荣桂,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6月
3.以社会认同视角分析中国同性恋亚性别群体生活处境现状
李博,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6月
4.流动青少年的性观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昆明市C社区为例
许小兰,云南大学,2013年6月
5.同妻群体的反抗行为——基于性别文化的虚拟人类学研究
李亚楠,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6月
6.男同性恋题材网络亚文化的流行原因研究
陈瑜,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6月
7.女性谈色情——年轻女性对色情的理解与日常实践
王丽君,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6月
8.城市单身女性性存在的研究——基于女性主义的视角
朱雪琴,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6月
9.华语女同性恋电影中的身体表征——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研究
王译彬,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6月
10.经历乳腺癌:女性主体的身体想象与疾病应对
鲍雨,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6月
11.身份认同与自我污名——以广州地区男同性恋为例
龚霓,中山大学,2012年6月
12.北京与深圳的性工作者生存状况差异与艾滋病防治问题
伍毅,中山大学,2011年6月
13.女同性恋社会支持研究——以成都地区80后为例
古龙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6月
14.同性恋的身份压力及应对策略——基于北京同性恋者的质性研究
马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6月
15.中国都市80后女性对月经的体验、理解和身体想象
刘熙,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6月
16.自我保健与求医行为——对L市女性性工作者生存状况的观察
和文臻,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6月
17.香港女性性工作者:现状、困境与出路
胡雅莹,北京大学,2010年6月
18.性少数人群生活世界的建构研究——以K市女同性恋为例
陶德佳,云南大学,2010年6月
19.性骚扰应对方式与身心反应的相关性研究——以福建省职业群体为例
蒋晶晶,福州大学,2010年6月
20.工作场所性骚扰影响因素探究——对1832名企业员工的调查
胡楠,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6月
21.男性嫖娼行为发生机制简析——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型社会研究所2006年全国调查数据
俞霏,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6月
22.空间、身体与被忽略的女性——1000名女性的公交车性骚扰调查
白睿,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6月
23.进城农村女性性工作研究——以L市L区为例
李娟,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6月
24.女性性工作者与其恋人的互动:传统性别观念的建构
游珍珍,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6月
25.大学生性现状的研究
叶然,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6月
26.小姐“出行”的社会支持系统分析
刘佳,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6月
27.男同性恋人群的身份认同——基于北京DD公园的实证研究
高金梅,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6月
28.拉拉身份认同研究
杨菁,北京大学,2009年6月
29.中国式的“完美”——同性恋群体形式婚姻初探
杨柳青,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6月
30.对广西L市同性恋人群生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李启凤,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6月
31.性工作者群体内部的污名现象
江秋雨,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6月
1
身体界限的感知与构建——基于对商业舞蹈演出者的质性研究
武佳琦(硕士),社会学
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6月
摘要:
舞蹈是对身体最直接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舞蹈演员是对身体有着更加敏感体验的一个群体。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舞蹈逐渐从古代王宫权贵的独享,变为了如今普罗大众的众乐,商业舞蹈演出也随之发展兴盛。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也成为了一名商业舞蹈演出者。在经历过各种表演之后,我发现商业舞蹈演出者这个介于专业舞蹈演员和普通社会成员之间的特殊身份,让她们的“身体”也在裸露与保守、在场与缺席中来回游走。她们在意身体,更有着明确的“身体界限”,这种“界限”不单单被局限在肉体的裸露上,而是有着更加多元的体现。20世纪下半叶之后社会科学领域对身体研究的重新重视,使身体的研究超越了传统二元对立的视角,开始转向对“活生生的身体”的研究。本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透过商业舞蹈演出者的主体感受与叙述,来探讨该群体如何理解“身体”以及如何感知“身体界限”,并进一步探究其身体界限的构建因素与超越的途径。
通过研究发现,商业舞蹈演出者对身体的关注体现在整体身材、局部部位和健康等方面。自我镜像这种“看得见的存在”和他人镜像这种“看不见的存在”是她们关注身体的有效途径,并通过健身、化妆、整容等身体实践的方式来塑造身体的呈现状态,由此形成了自我的身体观。在商业舞蹈演出者身体实践的叙述中发现,她们不同的身体观会影响着身体实践,并有着明确的界限,这些身体观对表演行为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商业舞蹈演出者的叙述中,“身体界限”不仅仅体现在以“肉体”为表现的实体身体的裸露上,还体现在以目光为界限的动态与静态的表演形式,和以社会规范为界限的表演环境与场合上。其中大众传媒对“标准化身体”指标的宣传与塑造是构建表演者会身体界限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目光和社会规范与文化也对商业舞蹈演出者身体界限的建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这种界限并非固定不变的,身体塑造、去身份化和提升职业素养为界限的流动提供了可能,也实现了对身体界限的超越。
身体界限的超越并不意味着身体的自由与解放,在界限的背后,需要看到的是父权社会的审美制度下对女性身体的监控与规训。女性身体展露的场所变成了“全景畅视监狱”中的空间,女性的身体成为了其中被完全监控的对象。但这种监控并非完全被动的,现代社会的女性越来越主动的成为被监控的对象,将身体暴露在公共场域中。这种身体展示的主动性与其中包含的主体性感受,都有利于被人们习惯性忽略的身体重新找回“在场”的存在。
2
空间实践:校园空间和同校异性情侣的恋爱日常
潘荣桂(硕士),社会学
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6月
摘要:
本文在社会学空间研究的背景之下,以中国人民大学校园为例,探究了校园空间与同校异性情侣校内生活的恋爱日常。具体来说,本文探究了与之相关的三个问题:同校异性情侣在开始一段恋爱的时候,校园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影响;校园空间与同校异性情侣在校内的不同实践中间存在何种联系;有哪些其他因素参与同校异性情侣在校园空间中的实践。本文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访问了7对人民大学的异性情侣和3位恋爱中的女生。结果发现:(1)在本研究中,对于在校内确定关系的同校异性情侣而言,女生宿舍在空间上具有特别的意义;校园空间的物理条件也可以参与到两人恋爱关系的建构中;从主体建构的角度出发,情侣双方在对于两人确定为情侣关系的这一事实判断上也可能存在着差别。(2)在本研究中,一方面,校园中存在着源于校园规划所确定的饮食场所和学习场所,另一方面,同校异性情侣的恋爱日常中的饮食空间和学习空间融合了现有的空间秩序安排和行动者的主体性;此外,同校异性情侣亲密的私人空间表现出较多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并且亲密的私人空间的营造与情侣的判断、天色情况、周围有没有人等多种因素联系在一起。(3)在本研究中,校园中僻静的非教学区,以及特殊的景观或建筑周边是同校异性情侣喜好的散步区位。校园中一些具体的空间节点在引导两人步行路线中起着较大作用。步行在校园中的经历可以弥补同校异性情侣在校园中缺乏交流的缺憾,以及提供了创造两人亲密私人空间的功能。(4)基于本研究,个体因素、群体因素、社区因素以及时间性的因素都可能参与到同校异性情侣在校园中的空间实践。
3
以社会认同视角分析中国同性恋亚性别群体生活处境现状
李博(硕士) ,社会学
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6月
摘要:
同性恋现象对于中国社会来讲已不是新鲜事物,但对同性恋群体主体印象一直都偏于负面,对同性恋者的深入观察和认同研究也较少。对同性恋群体生活状况的探究,是时代的发展需要。当今中国社会对同性恋现象的认同程度开始呈现落差明显的分化,同性恋群体的自我认同也越来越强烈。本文旨在研究在时代变迁的背景下和文化多元的社会气氛下,同性恋亚性别群体在情感、婚恋等生活问题上,如何面对主流性别群体,通过比较研究,他们的心理认同又是如何,以及造成这种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复杂原因。对同性恋亚性别群体的关注,也是我国现阶段对性别多元发展建设和谐性别文化的需要。本文运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近三年内笔者所接触到的同性恋者为主要调查对象,并从中获取研究第一资料,通过总结发现:1、多数同性恋群体的自我认同感较低,长期处于自我压抑状态;2、同性恋者情感脆弱,情感断裂易导致不幸;3、大多数选择异性恋婚姻形式下的同性恋者,对异性伴侣和家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目前我们所需要做的是,积极地减少歧视和偏见,让更多人通过合理渠道了解多元性取向,提高社会对多元选择的包容度,也会减少因不了解而产生的人伦悲剧。
4
流动青少年的性观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昆明市C社区为例
许小兰(硕士),社会学
云南大学,2013年6月
摘要:
性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流动青少年的性观念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流动青少年群体、制定合适的性教育服务方案和促进他们的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及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昆明市C社区的流动青少年的性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流动青少年科学性认知不足,恋爱观具有矛盾性,性观念具有保守与开放并存以及深受传统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的特点。这种性观念特点是受到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流动青少年的性观念受到以其家庭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以大众传播媒介、社区以及同辈群体为主要媒介的现代文化的共同影响,它们对其性观念趋向开放或保守起着推拉作用。家庭主要通过以守贞为目的的性教育培养流动青少年保守的性观念,而现代文化则通过流动青少年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对其性观念产生影响,其中,网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
同妻群体的反抗行为——基于性别文化的虚拟人类学研究
李亚楠(硕士),社会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6月
摘要:
同性恋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得到学术界的关注,然而,隐藏在男同性恋者背后的社会问题——同妻问题却几乎没有或较少引起社会学领域的注意。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引起学界对同妻问题的更多关注,推动相关法律规制的完善,以及引发大众对同妻问题的思考。
此研究主要采用虚拟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结合深度访谈法和田野调查法,基于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期间同妻网络社群中,10万多字的同妻日常交流内容和访谈记录文本分析,丰富了虚拟田野调查这一研究方法的实践经验。
本文以性别文化作为分析框架,分析了同妻群体承受的三方面压力:性别制度压力、社会性别资本压力和社会舆论压力。其中性别制度压力主要包括生育制度压力和法律制度压力,社会性别资本压力主要包括房子问题、财产问题和再婚问题,社会舆论压力包括家庭责任和面子。据此,笔者分析了同妻群体对上述三种压力进行了反抗,对生育制度压力的反抗行为主要包括温和型和激烈型反抗,对法律制度压力的反抗主要体现在寻找证据、争夺抚养权和脱离军婚;对社会性别资本压力的反抗主要体现在净身出户和争取财产计划上;对社会舆论压力的反抗主要体现在证明自己、隐藏身份、利用舆论和讨檄男同四个方面。在反抗性别文化压力的同时,同妻的反抗行动也打上了性别文化的烙印。
本研究通过对同妻反抗性别文化压力的行为分析,丰富了性别文化的理论内涵。同时发现,同妻是人们的观念受性别文化影响之下的典型产物;同妻对性别文化压力反抗的程度,取决于同妻个人对性别文化观念内化程度和其所受到的来自于个人、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压力的强度;同妻的反抗行为是个人情感、道德等因素与理性思考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同妻问题不仅需要同妻个人性别观念的改进,更需要社会性别文化的进步,需要社会中的每个人和政府、立法机构、大众媒体等各方合力推动相关法律的完善和先进性别文化的构建。
6
男同性恋题材网络亚文化的流行原因研究
陈瑜(硕士),社会学
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6月
摘要:
网络男同性恋题材作品是上世纪90年代从日本传入中国的,并在短短几年内迅速的以一种轻松的娱乐模式成为了网络流行文化。中外学者对男同性恋亚文化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对以网络为传播载体的流行现象的研究至今还极少。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首先对中外男同性恋亚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进行梳理,得知男同性恋现象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并对近代日本耽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叙述。接着从自身出发第一视角出发,深入其网络传播群体中,通过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同时结合半结构式个别访谈法,全面的分析传播群体的喜爱原因和作品特点,结合社会原因,试图在社会学的角度做出正确的研究与评价。针对网络喜爱群体制定调查问卷分析其数据结果,结合相关资料,系统的概括了男同性恋亚文化的传播群体与传播内容的特点。综合以上分析和各种影响因素的初步得到了以下结论。网络男同性恋亚文化的流行原因主要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因素影响。客观因素主要为日本文化的渗透与网络的传播、网络男同性恋作品的吸引力;主观因素则表现在女性的生理与心理因素和网络群体娱乐精神的推动这两个个方面。对于当今网络男同性恋亚文化的流行现象笔者还无法判定其是否有益与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但是正确客观的认识其流行原因对理解年轻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变化,揭示网络亚文化的发展影响并对其所隐含的诸多现实问题的认识都有着重要的的引导意义与现实意义。
7
女性谈色情——年轻女性对色情的理解与日常实践
王丽君(硕士),社会学
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6月
摘要: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公众议题中,色情都是一个经常要面对的现象,同时色情也是一个各方观点相互斗争的焦点。在国外的学术领域,色情是一个炙手可热的研究主题;而在国内,关于色情的经验性的社会学研究比较少见,本文基于主体建构的视角,对女性关于色情的理解、实践和评价进行研究,以求推动该主题的研究进展。笔者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访问了10位女性,具体说来是指年龄在18至30周岁,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根据对定性资料的分析,本文从“理解”“实践”“评价”三个部分展示了这些女性对色情这个现象的构建,并分析了在这个过程中,结构和个体能动性的互动关系。本文首先从色情想象、概念界定和区分相关概念几个步骤,来使女性逐渐构建出对色情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女性个体间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女性对色情的理解涵盖了从暗示性的画面到赤裸镜头的“整个光谱”,受我国传统性文化的影响,一些女性将和性相关的材料都看作是色情品。通过历程回顾的方式,本研究了解了女性对色情的经历和体验,研究发现女性对色情的实践,往往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个体的自主性逐渐增强,伴随着女性对性的探索和认识过程,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隐秘的过程;而从中获得的体验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作为一种隐秘性的行为,女性对此并没有太多的反思。与反色情的女性主义不同,本研究中的女性没有对色情品不加区别的否定,对“女性看黄”也是持一种理解的态度。在理解、实践和评价三个方面,结构都有着重要影响,但所有结构发挥作用的地方,个体能动性也都存在,二者之间的对比受到认知能力、具体场景和结构稳定性三个因素的影响。总之,本文改变了以往研究中忽视女性主体的现象,力图从女性自身角度出发,让她们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8
城市单身女性性存在的研究——基于女性主义的视角
朱雪琴(硕士),社会学
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6月
摘要:
在传统的社会文化表语下,“单身女性”被建构为“无性”人群——因为没有配偶或固定伴侣而没有自主的性生活。她们或者是性压抑者,或者是性泛滥者,或者是不知性者。在性行为、性话语、性需求等的性存在方面被赋予了刻板、依附的性对象的形象。本文以质性研究的方式,对30位中国城市的单身女性的性存在进行了调查,揭示当代中国城市单身女性对性自主的理解和实践。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在性人权理论的框架内分析社会对女性性的教化、单身女性所遭遇的性困惑,以及女性对性的自我重构。通过对研究对象在性观念的流变、性话语的表达、性的主体意识建构、性行为的实践中凸显出来的女性对“性”的自我理解和控制,剖析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角力下,城市单身女性在性政治格局中的权利主张及相关权力关系。
9
华语女同性恋电影中的身体表征——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研究
王译彬(硕士), 社会学
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6月
摘要: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同性恋现象学术探讨研究的逐步发展,同性恋研究已经成为性别研究中重要的一环。因为受到异性恋霸权及男性霸权的双重压迫,女同性恋一直是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关注的重点。女性主义,尤其是其近年来对身体议题的深入讨论为女同性恋群体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身体表达更是成为女性话语权考察的重要参考围度。因此对于华语同性恋电影的研究,既可以视作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也可以视作对于中国同性恋群体研究的一部分。笔者选取女性主义视角对华语女同性恋电影中身体表征的呈现进行思考,透过身体表征的理想型、身体表征的意向性及身体表征的互动性三个维度对影片中女性角色的身体表现和言说文本进行解析,我们发现,华语女同性恋影视的发展是与整个华语社会对于女同性恋群体认识的进程是同步的;在电影中,无论是对女同性恋者自身欲望的展示还是自我意识的认同都有着积极的表现。我们相信华语女同性恋影视将成为华语女同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以更有力的姿态面对社会,面对挑战。
10
经历乳腺癌:女性主体的身体想象与疾病应对
鲍雨(硕士),社会学
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6月
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肿瘤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影响巨大,但在国内对患乳腺癌的女性疾病经验的社会科学研究还鲜有人涉足,本文基于身体社会学的视角,对有过乳腺癌经历的女性的疾病经验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深入患乳腺癌的女性互助组织了解患者患病经验,并用深度访谈的方法访问14位患乳腺癌的女性。根据对定性资料的分析,本文从“疾病——个体”和“疾病——社会”两个层面来描述疾病经验。首先,运用主体建构的视角,从患乳腺癌女性的个体经验出发,对患者的身体想象、身体实践和自我认同进行阐释,在疾病状态下感受式身体和呈现式身体并不是并行的,当受到乳腺癌威胁时,呈现式身体往往让位于感受式身体,而当疾病的威胁退去,呈现式身体再次引起关注;女性不是被动接受医治的客体,而是能够能动性的管理自己健康状况的主体;身体想象、身体实践与自我认同有着深刻的互动关系,受损的身体想象会形成受损的自我认同,而修复受损自我认同的努力往往伴随着身体实践。其次,从患者与他人的微观社会互动来看,乳腺癌不仅会破坏患者的身体,还会不可避免的打乱患者原有的社会关系,促使她们对社会互动方式进行调整。总之,本文展现了患乳腺癌的女性疾病经验的多样性,并指出乳腺癌并不仅仅是生物的、个体的、客体性的生理疾病,还是一种文化的、建构的、主体性的社会现象。
11
身份认同与自我污名——以广州地区男同性恋为例
龚霓(硕士),人类学
中山大学,2012年6月
摘要:
本文要讲述的是在当代中国广州生活的男同性恋群体的故事,关注他们作为社会性少数人群是如何构建他们的生活世界,是如何组织建构他们的社交网络以此来抱团取暖,抵挡外界的诸种压力,又是如何界定他们彼此的亲密关系以及维系这种关系。大变革背景下的中国社会,传统与现代的进一步融合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民众对于男同这一异质人群的接受。
身份认同在广州男同性恋群体之中被描述为一种关乎自己生活是否开心、健康的重要指标。从进入同性恋这一个“圈子”,到向父母或者是朋友的“出柜”,身份认同都成为了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关键词。在这些男同性恋看来,拥有相对良好的自我认同就能够更好的接纳自己与别人迥异的性取向,从而更好的面对外在的种种压力。而缺少对“自己”良好的认知,则有可能被外界的种种压力所吞噬,从而导致这些男同性恋被迫去扮演一个异性恋的角色,为了满足家族的需要去娶妻生子。但是异性的婚姻无法满足他们内在的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所以他们一次次徘徊在自我需要与家庭需要之间,在这个不断挣扎的过程也酿造了不少家庭悲剧和生活悲剧。
正是因为男同性恋在生活之中所承受的压力以及外界对他们的不理解和歧视,也唤起了他们对于自己新身份打造的意识,所以一个个旨在推动男同性恋在社会之中认可的社会组织也就诞生了。在这些社会组织推动男同性恋认同的过程之中,也总是难以避免和社会之中开明人士的合作和保守人士的抗争。他们和开明人士合作积极向社会之中宣传同性恋的概念,呼吁社会正确认识并且接纳同性恋;他们也和保守人士抗争,抵制他们对于同性恋的歧视言论。
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同性恋已经慢慢从原有的封闭的、由几个人组成的小圈子,慢慢走向了范围相对广阔的社会组织。他们不仅仅关注每一个个体的身份认同,同时他们还关注社会对于他们的认可。所以这是一个从寻找自我认同之路到寻找社会认同之路的过程。
12
北京与深圳的性工作者生存状况差异与艾滋病防治问题
伍毅(硕士),人类学
中山大学,2011年6月
摘要:
一直以来,性工作者在人们所生活的社会当中都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价值观使得人们对于这样一种职业的从业者抱有强烈的负面态度,认为他们背离了道德准则,认为他们触犯了法律规定。而本文研究对象却正是这样一个长久以来背负着污名的群体。本文从医学人类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在北京和深圳两地对于当地特定收入层次的女性性工作者所做出的田野调查资料,对她们成为性工作者的原因、从事性工作的环境、性服务行业的网络体系以及跟周边人群和国家机关的关系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探讨,并提出了针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该怎么进行艾滋病防治干预工作的问题。本文同时也从批判医学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指出了社会和文化在疾病控制领域所起到的作用,认为特定的文化结构和社会场域对性工作者的自我意识以及对待艾滋病的态度产生着持续的影响,卫生部门在防治艾滋病这个问题上除了提高本身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以外,也同样应该关注社会环境和文化形态的影响。
13
女同性恋社会支持研究——以成都地区80后为例
古龙梅(硕士),社会学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6月
摘要:
本研究以女同性恋的社会支持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针对的调查人群是在成都生活的,1980年代出生的女同性恋。通过对她们的社会支持网络的调查和描述,找出1980年代出生的女同性恋的社会支持的特点。本研究分五个方面考察女同性恋的社会支持情况:信息支持、社会交往支持、工具性支持、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网络。在这五个方面笔者的侧重点分别为:一、信息支持,主要考察获取同性相关信息的各种渠道比重;二、社会交往支持,希望能了解目前女同性恋的社交情况和特点、公开性取向的情况以及不同关系的人在女同性恋公开性取向时的态度;三、工具性支持,在拿不定主意、需要借钱、找工作和需要人手帮忙这四种情况下,女同性恋对不同关系求助倾向以及实际获得的支持情况;四、情感支持,女同性恋对周围人情感支持的评价,以及有烦恼时会向什么人诉说;五、最能向调查对象提供支持和帮助的个人情况以及支持者之间的联系紧密度。通过对以上五个方面的基本考察,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女同性恋能从自己社会支持网络中获得有效的帮助,但对社会支持网络的利用度并不高;不同类型的支持选择的关系是不一样的,但是能提供支持的关系单一且重叠;网络能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和社会交往支持;社会对女同性恋提供的信息支持较少且无效;除了父母和伴侣之外,女同性恋能从其他同性恋者那里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女同性恋也倾向向其他同性恋者求助;女同对其他类型的支持认同度比对工具性支持的认同度要高;女同对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评价不高。
14
同性恋的身份压力及应对策略——基于北京同性恋者的质性研究
马源(硕士),社会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6月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同性恋者的深入访谈和相关文献的研究,从同性恋者的生活世界中挖掘他们面临的压力,并用诠释学方法对这些压力进行分析,揭示出同性恋者在面临压力时的决策方式。文章通过六个部分对同性恋者所面临的压力、诠释方式及应对策略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本文的导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并简单介绍了本文所采取的基本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文献综述,包括文献梳理和理论框架两个部分。文献梳理侧重从同性恋的成因、文化权利和群体状态描述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归纳;理论框架则着重介绍本文所涉及到的重要理论视角及相关概念。第三部分是关于同性恋群体所面临的客观压力研究。在本章中,笔者通过引入生活世界概念,对访谈资料和田野笔记的深入分析,寻找同性恋群体生活世界中所面临的客观压力。第四部分是关于同性恋者对所面临压力的诠释研究。在本章中,笔者分别在生活世界的概念和身份认同程度的概念下,对笔者收集的访谈资料和田野笔记进行深入分析,考察同性恋者对压力的诠释方式,以及影响整个诠释过程的关键因素。第五部分是关于同性恋者基于压力诠释而做出的行动,即他们的应对策略。在本章中,笔者通过对同性恋者们具体的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其应对策略的形成机制。第六部分是论文的结语部分,此部分包括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启示和研究不足两个部分。指出了通过论文的准备及写作,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了同性恋这一群体。并对本研究做出简单总结。
15
中国都市80后女性对月经的体验、理解和身体想象
刘熙(硕士),社会学
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6月
摘要:
作为女性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身体实践,月经影响着女性的生殖怀孕、身心健康、工作学习状况甚至于人际交往。传统社会学对身体研究的忽视及相关的经验研究在中国的“缺席在场”,使得恢复身体的视角尤其是发展基于中国情境的经验研究变得很有必要。基于这一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选取中国80后都市白领女性为研究对象,并且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中国都市80后白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着怎样与月经相关的经历,她们又是如何理解这些经历的?
2、中国都市80后白领女性是如何理解月经在她们日常生活中的意义的?
3、在月经这一具体的身体实践中,所展现出来的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怎样的身体?
根据笔者于2010年11月~2011年2月在北京收集的访谈资料,本文主要从有关月经的实践经历、月经的意义和身体想象这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首先,本文重点讨论了痛经这一经历,并且归纳了都市80后白领女性解释痛经的两个视角,即建构论和医学论;而对主体应付痛经策略的讨论则表明:女性尽管深受女性主义等后现代思潮和生物医学的影响,但其并非社会文化的“被动接收者”,而是根据自身实践经验和需求状况灵活选择相应策略的“决策者”。其次,根据都市80后白领女性所讨论的月经意义,并且借鉴考夫曼基于沙滩裸乳实践所提出的身体分类原则,本文揭示了月经这一身体实践所展现出来的四种身体,即:1、健康的身体,具体表现为月经是健康的表征、月经对身体的调节作用及其与妇科病的关系;2、性别的身体,具体表现为月经是女性的生理特征、月经有助于建构女性的性格气质并影响着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性别角色、月经是女性的一种生理弱势及月经作为生殖的象征等5个方面;3、性的身体,具体表现为月经与性的关系及月经话题的隐私性;4、青春的身体,表现为绝经是衰老的象征等等。
通过对女性所理解的月经意义和4种身体的分析,本文揭示了女性身体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现方式,同时也印证了身体是流变的、动态的、模糊的。月经实践所展现的身体根据不同的情境从一种维度转向另一种维度,不同的身体维度并陈在主体的认知图式中。与此同时,身体的四种维度还体现了身体既不是完全由生理决定的,也并非完全是由社会建构的,而是逾越了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
16
自我保健与求医行为——对L市女性性工作者生存状况的观察
和文臻(硕士),人类学
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6月
摘要:
全球艾滋病形势严峻,女性性工作者一直以来都是行为干预的重点群体,但疫情依旧蔓延。疾控中心和国家的卫生部门基本上是在“知识、态度、信念、行为”的框架下对FSW进行干预,而从人类学的观点看来,适当的干预策略需要建立在对群体的了解基础之上。本文是对女性性工作者的自我保健与求医行为的实证研究。
本文的田野资料来自于L市的性工作者群体,资料搜集主要采用深入访谈法和小组讨论法。本文坚持人类学的整体论视角和对情境的关注,更多的从文化的角度对女性性工作者的日常保健和求医行为做阐释和剖析,站在她们的位置上,看她们是怎么看待她们的身体、健康和疾病,以及在身体出现不适感的时候如何应对。
通过对路边发廊、休闲会所、宾馆桑拿、KTV这四类不同场所的分析和描述,结合她们自身的成长经历和人际交往圈子,理解不同类型场所女性性工作者的健康观念和求医偏好,并通过求医行为看到她们身后的文化背景和行动逻辑是如何在场所这个具体的情境中得以显现。
本文得出的结论是:FSW对健康是有自身的一些认知和应对方式的,这一整套自足的逻辑和应对方式是由她们个体自身的生存状念(惯习)和生活的环境决定的,而外来的健康宣传和教育若不能溶于她们的生活中,将最终只能陷于形式主义。
17
香港女性性工作者:现状、困境与出路
胡雅莹(硕士),社会学
北京大学,2010年6月
摘要:
性产业是全球最古老的行业,但直至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女性主义的出现后,大量对性工作者的评论才陆续出现。2000年数据显示已有超过二十万名香港合法女居民为性工作者,占当时总人口约百分之三。尽管性工作者在香港人数众多,这一群工作者仍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在这个大众社会下,她们一直都是隐蔽群体。本文将会以对香港不同类型的女性性工作者的访谈,就目前对女性性工作者的支持和批评作出回应及分析,藉以说明当前香港对性工作的条例是不合时宜的,并最后提出如何提升香港女性性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使之免受不必要的歧视。
18
性少数人群生活世界的建构研究——以K市女同性恋为例
陶德佳(硕士),社会学
云南大学,2010年6月
摘要:
性少数人群的权利是公民社会建设不该忘记的一个维度,他们为社会创造着生活财富和文化财富。社会学应该致力于让这样的边缘群体获得资源,消除社会偏见和歧视,让他们获得话语资源和话语权利。同性恋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同性恋问题是社会学、人类学、历史、文学等学科十分感兴趣的问题。
本研究以社会批判论为方法论为视角,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的调查方法,通过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平等互动,对研究对象的交往方式和行动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本研究以女同社群为田野点,研究方法有参与观察,深入访谈等。
本研究通过分析社会系统对女性性少数人群--女同性恋和双性恋者生活世界的殖民化过程,从而说明传统历史中的两性文化制度,与同性恋人群亚文化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的互相尊重和互相影响的机制,进而说明她们的生活世界是如何建构的。
本研究解析和理解了以女同性恋为代表的性少数人群的生活世界的建构方式,以及性少数群体亚文化的形成及存在特征。促进外界加大对这个群体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消除大众对于性少数人群的偏见、恐惧和敌视,呼吁在法律政策和社会层面给予边缘弱势群体应有的权利保障,人身尊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9
性骚扰应对方式与身心反应的相关性研究——以福建省职业群体为例
蒋晶晶(硕士),社会学
福州大学,2010年6月
摘要:
在国内,“性骚扰”由于涉及个人隐私、文化禁忌和创伤,至今仍然是人们之间的敏感话题。人们对此话题的敏感,不仅弱化了社会对“性骚扰”的关注和重视,也使受害者本身及所属的家庭不敢面对和正视。近年随着“性骚扰”的报道日渐增加,性骚扰事件介入的部门也随之增多,但仍尚无专门的部门为这些个体和家庭提供有效的专业服务,无法将其伤害程度减至最低,而最终也被社会放置遗忘的角落。为此,对职业群体性骚扰应对方式的探索和研究,不仅能够折射出目前国内社会对性骚扰事件和受害者的基本态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预示着未来中国社会对性骚扰事件和受害者的关注程度和给予理解、关怀的可能性。本文以职业群体面对性骚扰的应对方式作为研究切入点,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为指导,对我国社会职场中应对性骚扰的方式、特点、及同身心反应的关系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以福建省的职业群体为例,运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姜乾金编制、修订)、生活事件冲击量表(Horowitz,etal1979;Corcoran&Fischer,1994)进行问卷调查,展开实证研究,将描述分析和解释分析相结合,对职业群体的性骚扰应对方式与身心反应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根据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结合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首先对性骚扰和应对方式两个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职业群体应对性骚扰的现状、特点和差异性进行全面阐释;同时对职业群体应对性骚扰时所呈现的身心反应及其差异性,进行描述;并且对职业群体性骚扰的应对方式和个体身心反应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被试群体在面临性骚扰应激事件时,较多的采取消极、被动的应对方式。同一个体由于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不同,在面临性骚扰应激事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当被试群体倾向选择消极、被动的应对方式,所呈现的身心反应程度更具有严重性,产生创伤反应的可能性也更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社会职业群体如何更有效预防和应对性骚扰,维护身心健康提出了社会干预策略。本文是在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理论基础上所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无论是理论视角还是研究方法都力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期抛砖引玉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20
工作场所性骚扰影响因素探究——对1832名企业员工的调查
胡楠(硕士),社会学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6月
摘要:
作为古已有之的现象,性骚扰问题逐步被国内学术界关注,国内于2005年12月1日通过了包含“性骚扰”条款的新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然而由于定义和取证容易产生疑义,性骚扰研究一直困难重重。已有研究往往以个案为依据、以法律探讨为主要内容,对于我国性骚扰存在的状况、形式、影响因素等问题的较大规模调查研究相当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北京、江苏、河北10家企业1832名员工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在对性骚扰的界定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描述其存在形式、发生比例、对个体和单位的影响,并力图揭示工作场所性骚扰的部分影响机制,试图加深学术界对性骚扰问题的理解。本文使用16种工作场所的不愉快经历来衡量工作场所性骚扰,只要被调查者报告自己曾有过其中任何一种经历,即被认为遭受过性骚扰。研究发现,性别、年龄、学历和职位对个人是否遭受性骚扰具有较大的影响,男性报告自己被性骚扰的比女性高1.57倍,年龄、学历越低、收入越低、职位越低者越容易被性骚扰。性骚扰的形式也突破了传统看法,不仅存在男性对女性的骚扰,也存在女性对男性或者同性之间的骚扰情况,这要求我们进一步认真思考性骚扰的本质——它并不简单是性攻击行为,而更多地体现为权力不平等导致的人际压迫。本文还发现大多数企业防治性骚扰的工作仍存在很多不足,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21
男性嫖娼行为发生机制简析——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型社会研究所2006年全国调查数据
俞霏(硕士),社会学
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6月
摘要:
男性嫖娼行为作为人类多元化的性存在(sexuality)之一,其发生机制需要以一种综合的视角去理解——本文使用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2006年中国人性生活与性关系总人口随机抽样调查数据,建立数学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男性嫖娼行为的发生既受到宏观的社会因素影响,又受到微观的个体因素影响。社会因素包括了经济实力、社区氛围的影响;个体因素则包括了性功能、性生活满意度以及一定的感情因素。两类因素对于理解这一行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也旨在排除道德评判的预设,客观而理性地看待这一颇具争议的社会现象。
22
空间、身体与被忽略的女性——1000名女性的公交车性骚扰调查
白睿(硕士),社会学
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6月
摘要:
性骚扰是一个社会问题,并且越来越成为一个备受女性关注的问题。因为在这个男女性别存在差异、女性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中,女性往往在性骚扰事件当中受到伤害。1985年,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内罗毕战略》把“使青年妇女不受性骚扰”列为主要目标之一。在日本、墨西哥、印尼等国家,分别开设了女性专用的地铁车厢和公交车班次,主要是为了防止女乘客受到性骚扰。那么,性骚扰问题在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本论文进行了千份问卷调查,对受到性骚扰的比例、形式、反应、影响,以及被访者对性骚扰问题的性质、给予惩罚、实施对策进行测量,具体了解了被访者提供的有关性骚扰的现实状况,从而对性骚扰问题在中国的情况进行窥探。在问卷测量的基础上,对包括女性和男性在内的个别案例进行深入访谈,在访谈中了解其遭遇和观点,丰富问卷中无法测量到的相关信息,通过访谈内容,对性骚扰概念界定进行再思考。在经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从社会性别理论入手,分析性骚扰背后体现的男女不平等的性别权利关系,同时结合空间、身体的研究视角,阐释在男造环境的主导下,空间设计对性别因素考虑的缺失;同时,对照身体回归身体的相关后现代理论,讨论性骚扰是否是一种身体对社会秩序规范的冒犯的问题。最后,在理论探讨中找出性骚扰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制约它发生的因素,尝试提出现实的解决办法。
23
进城农村女性性工作研究——以L市L区为例
李娟(硕士),社会学
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6月
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商业性性服务在中国大陆重新蔓延,近十几年甚至在一些地方扩展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边缘群体,对商业性性服务的调查研究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小城镇进城农村女性性工作者进行观照,并将这一群体放到整个妇女就业的全局中,考察这一群体的基本特征,考察她们为什么会进入性产业,以及进入性产业后的生活体验。本文的女性性工作仅指女性性工作者与不特定的异性之间直接进行性交服务的商业性性行为,即她们与不特定的异性之间以金钱、财物为媒介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包括口淫、手淫、肛交等行为。在分析框架上,主要从主体建构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以质性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突出女性性工作者的主观感受,试图从她们的角度来解读她们眼中的“性工作”。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从被调查者那里获得直接的第一手材料,又在广泛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进行本项研究。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详细阐述了本研究的相关概念以及研究的背景、意义;第二章对女性性工作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对女性性工作研究的总体状况以及以往的理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评述;第三章是对调查地进城农村女性性工作者深度访谈的描述和分析,着重了解该群体是怎样进入性产业的,以及进入性产业后的切身体验;第四章在对调查地进城农村女性性工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讨论解决该问题的相关对策。本文结论如下:第一,商业性性行为是经济活动,不是道德行为,进城务工的农村女性从事商业性性行为之前所从事职业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以及经济相对贫困是调查地性服务者实施商业性交易行为的主要原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她们行为的主要驱动力。可以说性的买卖主要由经济因素决定的,与贫困或相对贫困有关,而这种相对贫困从某种程度来讲,除这些女性的自身因素外还源于社会性别的不平等;第二,国家对商业性性行为重打击和惩处的处置方式,基本上不能承担“教育”的职能,反而使商业性性交易行为变本加厉;第三,单方面对女性性性工作者进行“教育”或“打击”并不能从根本上防治艾滋病的滋生和蔓延;第四,被调查地性服务行业内部行规的“合理性”是这一行业在本地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24
女性性工作者与其恋人的互动:传统性别观念的建构
游珍珍(硕士),社会学
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6月
摘要:
本研究主要关注性别观念如何影响女性性工作者与其恋人的互动;特别是大众普遍接受的性别观念首先如何内化为女性性工作者个人的性别观念,然后又怎样决定了女性性工作者与其恋人在安全性行为及其它人际互动方面的互动方式。
笔者一行分别于2007年12月和2008年3月在内蒙古(潘绥铭,全球基金资助),2007年12月在宁夏(潘绥铭,全球基金资助),2008年7月在广西(潘绥铭&Gail E.Henderson,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R24项目资助),对女性性工作者及其工作的场所进行了社区考察。
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女性性工作者都来自社会底层,而社会底层的性别观念多半更为传统;另一方面,女性性工作者的教育文化水平不高,几乎接触不到女权主义等激进的与性别观念相关的思潮。因此,女性性工作者在社会上接触最多的应该是传统的性别观念。
那么,什么样的女性性工作者更容易将这些社会上普遍接受的传统性别观念内化为自己个人的性别观念呢?在这里,我引入职业化的概念。在社会将性工作视为道德败坏且违法的前提下,女性性工作者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职业化程度越高的女性性工作者,越不会被社会对自己职业的负面评价所困扰.也就是说,职业化程度越高的女性性工作者越不会将社会上的看法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性别观念;反之,不够职业化的女性性工作者就容易将这些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性别观念。
鉴于传统性别观念对女性的贬抑,一旦女性性工作者把传统性别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性别观念,就将会大大地影响她对自己的自我认同,并进一步影响她与其恋人的互动。如果她在互动中一直掌握不了主动权,那么她的处境就会更加处于两难境地。
由此得出结论,女性性工作者将大众普遍接受的性别观念越多地内化为她们个人的性别观念,她们就越不可能在与其恋人的互动过程中捍卫自己的诸多权利,即使这些权利对于保护她们自身而言是多么地理所当然。
25
大学生性现状的研究
叶然(硕士),社会学
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6月
摘要:
本研究试图了解学校性社会化与大学生的性现状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并检验“学校性教育对学生的性状况有正面的影响作用”这一假设,进而为高等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性科学概论组和非性科学概论组两个对照组,通过定量研究方法了解该校本科生的性现状,并分析两个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对性现状的考察包括:性知识、性观念和性态度、性行为、性教育四个基本维度。通过分析,两个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基本证实“学校性社会化对于学生的性状况有正面的影响作用”的假设。性概组的学生,性知识掌握更全面、正确率更高;性观念和性态度上更客观、宽容;性行为上,性概组更能正视性冲动及自慰行为的发生,而且第一次性行为的年纪较非性概组小;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开展性教育,其中性概组学生对性教育的满意度较高。鉴于性社会化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应积极开展学校性社会化,并坚持中国特色、科学性,系统性,秉承尊重、善意、理解的原则,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
26
小姐“出行”的社会支持系统分析
刘佳(硕士),社会学
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6月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性服务在按摩中心、洗浴中心、KTV歌厅、发廊等服务场所悄然兴起,“性服务小姐”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小姐的流动性很强,多数小姐并不会不间断地干下去,而是短暂从业和断断续续从业,具有“短期打工”的性质,这给我国的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带来了困扰。目前已有的小姐研究对小姐流动的研究并不多见,小姐的“出行”研究几乎没有。
笔者在对A市某个红灯区的性服务小姐的追踪考察中发现,很少有小姐能够真正脱离性产业,许多小姐“出行”后由于种种原因又重操旧业。因此,本文把研究问题界定为探讨小姐为什么不能彻底脱离性产业、反而频繁“出行”与“入行”。
本研究主要使用了“入住式社区考察”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有:第一,在小姐的整个职业流动过程的情境中来探讨小姐的“出行”现象。具体而言,笔者从小姐入行前的职业、出行计划、出行实践、出行感受、出行评价这五个维度着手,试图理解与解释在这些情境下小姐所标定的“出行”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在描述中笔者发现:对小姐来说,性工作是实现职业上升的跳板;“出行”是一个间断过程而不是流动的终点。第二,从小姐的公领域进入小姐的私领域,在日常生活的情境中呈现出小姐对“出行”的主体建构。在描述中笔者发现小姐出行后的生活是介于普通人生活与小姐生活之间的中间状态,对小姐来说,“出行”只是一种生活状态的切换;“出行”和“从良”是两码事。
本文在结论部分探讨了“把子”作为一种社会支持系统对小姐“出行”的影响。在小姐的社会网络中,只有“把子”关系能够向小姐提供她们所需的社会支持,只有“把子”关系能够对小姐的“出行”发挥实质作用。
27
男同性恋人群的身份认同——基于北京DD公园的实证研究
高金梅(硕士),社会学
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6月
摘要:
近年来,不管是媒体还是学术界对同性恋群体的关注越来越多。同性恋是一个少数群体,这个群体被赋予了太多负面的刻板印象,他们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多方面压力。在中国,绝大多数同性恋选择隐藏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在群体内和群体外过着极为不一样的生活。笔者认为在中国,不管是社会公众还是同性恋本身都处于对同性恋的认知阶段。目前,对同性恋群体的研究应放在对其自身身份认同以及所属群体的认同上。探索在社会污名之下,同性恋群体对自身的同性恋身份以及对所属群体的认同状况。
本文以北京DD公园男同性恋人群的实证研究为主题,综合运用了参与观察、个案访谈以及文献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对DD公园考察的基础上,研究了活跃于DD公园内的男同性恋对于自身的身份认同状况,以及他们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状况;影响他们身份认同的因素;同性恋社区对同性恋身份认同的作用。
研究表明:第一,活跃于DD公园内的男同性恋,有较高的身份认同。从身份认同的经历上看,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身份认同经历了认同困惑、认同宽容到认同接受;二是从开始发现到现在一直很接受自己的同性恋身份。第二,个体自身因素、同性恋方面的信息、同性恋群体内的交流、群体的优越性以及社会其他群体对他们的看法等对他们的身份认同有很大的影响。第三,DD公园对于他们的身份认同有积极的、正向的促进作用。在这里他们可以找到同性恋伙伴,互相交流,思想得到释放,精神得到安慰。
28
拉拉身份认同研究
杨菁(硕士),社会学
北京大学,2009年6月
摘要:
中国的女同性恋群体自称为“拉拉”。本文在中国女性所处的特殊文化脉络下援引社会认同框架描述和分析拉拉社会认同形成与发展过程,关注了拉拉个体的群体资格获得以及认同的解构和重构过程。本文通过对多位成员的深度访谈以及对各个主题网站的持久关注,发现大部分拉拉的社会性别认同过程是从儿时性意识模糊期开始的,同性间的亲密关系、早期的性冲动和性接触的经历使得她们开始对于自身性倾向、对社会性别期待的产生困惑和怀疑,而之后的感情经历和社会环境会强化或削弱她们的认同。与男同性恋群体相比较,情感性因素高于性冲动与性需求成为性身份认同与维持的主要因素。在持续的自我身份“探寻”期间,她们的群体认同在群际、内群、人际三个层面被不断强化或挑战,群体间的支持与互动,网站、聊天室、QQ群等虚拟空间存在以及来自朋友或家人的部分认可是她们的认同得以维持的重要机制。与此同时她们发展出了一些策略来面对强大的社会与舆论的结构性压力。事实证明社会性别认同并不总是层现出一个阶段性有目的的过程,性取向并不能简单的认为是与生俱来的等待发掘的本质属性也并不如建构论者所说的仅仅是角色扮演,人们性认同的形成和维持是模糊不清的。
29
中国式的“完美”——同性恋群体形式婚姻初探
杨柳青(硕士),社会学
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6月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浮现于公众眼前的同性恋群体形式婚姻,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婚姻形式。这种形式婚姻由两位同性恋者结合而成,是同性恋群体无奈于传统婚姻家庭观念及文化规范施与的压力而做出的折中选择。虽然缺乏对形式婚姻具体数量的有效估计,且其绝对量也非常有限,但这一社会问题折射出同性恋群体与主流文化群体、非同性恋群体在婚姻家庭观念、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这种冲突足以引发社会学界的思考。本文从婚姻家庭理论和冲突理论的视角,采取质的研究方法对同性恋群体形式婚姻这一问题进行探索。以滚雪球式抽样和目的性随机抽样方法获取了15位样本,主要运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样本进行研究。经过长达一年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同性恋者大多数是不愿意结婚的,选择形式婚姻的原因主要是受传统孝文化的影响、迫于社会文化规范的压力以及对真实性取向的遮掩;第二,同性恋群体的形式婚姻并非想象中轻松,在婚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繁琐且现实的问题,比如经济问题、配偶问题、生育问题和父母照料问题等;第三,同性恋群体渴望平等的社会制度环境和合理的权益保护,这些愿望的实现必须由全社会共同承担。在本文的最后,针对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给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帮助于无奈中进行选择的同性恋者获得更“完美”的幸福。
30
对广西L市同性恋人群生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李启凤(硕士),社会学
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6月
摘要:
近十年来,随着张北川、李银河等学者的学术关注、复旦大学同性恋公共课的开设、大众媒体的报道、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的进入以及同性恋志愿小组的迅速发展,无论同性恋人群是否做好了浮出水面的准备,同性恋现象已经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出现在公众面前,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话语。了解他们是否公开性取向、是否与异性结婚,体现了他们与主流社会的互动关系;同性恋者之间交往方式、对同性婚姻的看法,则体现了他们与同志社区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反思主流社会的传统观念,有利于完善边缘群体自我认同,有利于促进主流与边缘的沟通。本文以在广西L市进行的访谈资料为基础,以符号互动理论、社会建构理论和酷儿理论为理论依据,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入访谈的形式来收集资料。经过筛选,最终形成了19个完整叙述的个案。本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呈现同性恋者的生活状况,来展示他们是如何与社会互动、与家庭互动、与同志社区互动的:⑴同性恋者是否会选择公开自己的同性性取向?影响其公开与否的因素有哪些?⑵他们是否有与异性结婚的压力,以及压力产生的根源是什么?⑶同志圈中的人际关系如何?⑷他们对同性婚姻的看法又如何?现在提倡同性婚姻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研究结论有以下五点:第一,社会环境的相对宽松,年轻人对性多元化的接受程度的提高,一些年轻的同性恋者为了缓解情感负担、获得社会认可,选择向朋友或部分同龄亲属坦白自己的同性性取向。第二,家庭观念的变化、互助婚姻的兴起、社会保障体系的日趋完善,使得同性恋者的结婚压力有所减轻,但同性婚姻立法的时机尚未成熟。第三,在对待男女关系和男男关系上存在着双重标准。第四,形成以网络为主,渔场、酒吧为辅的互动形式,但同志社区亚文化较为薄弱,因此需通过同性恋人群自身社区亚文化的建设来完善他们的自我认同,以及同性恋人群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通过性教育的方式来实现社会公众对同性恋现象的宽容和理解。
31
性工作者群体内部的污名现象
江秋雨(硕士),人类学
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6月
摘要:
性工作者群体是一个被主流群体污名和边缘化的群体。在这个外界认为的相对同质的群体中,却事实上存在着亚群体的分化和亚群体之间的污名。比如,在歌厅工作的性工作者会污名其它一些性工作者群体,如:洗浴场所的性工作者、脱衣舞女、还有站街女,等等。
本论文旨在通过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揭示出被污名的性工作者群体中的亚群体的分化逻辑和亚群体社会认同的建构和形成过程。
田野资料来自A、B两个中国西北部和北部省会城市的性工作者群体。经过前后历时5个月的时间,作者所在团队采用访谈法,访谈了39名以歌厅小姐为主的性工作者。
通过田野所得资料,作者认为,每个社会群体都会用话语建构自己所在的群体和其他群体,在女性性工作者群体中也不会例外,她们被主流社会构建的同时也会自我构建本群体,同时也会构建出这个群体中的亚群体。
在社会认同理论的框架下,作者分析并试图解释这些被主流群体污名的群体之间的亚群体是如何分化的,她们的社会认同产生和构建的过程。认为,经历了“模仿(接受并模仿主流价值观)-群体界限形成(将主流群体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并形成自己群体的行为准则)-分类(按照主流价值观进行分类)-比较(通过比较产生污名)”之后,这些亚群体的社会认同逐渐形成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强化。
往期
回顾
性社会学研究 | Culture, Health & Sexuality 英文文献编译 (一)
性社会学研究 | Culture, Health & Sexuality 英文文献编译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