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住房故事”主题征文⑬:三代人的三套房,从蜗居到安居再到乐居


中秋节晚上,我带着妻子和孩子到父母家过节。从家门口的地铁站出发,岛外到岛内,似乎就是进站和出站的路程,且没有堵车的困扰。一条地铁线,拉近了两个家的距离,近得仿佛在同一个小区。


仔细想来,我们家的住房经历,从爷爷奶奶的“老公房”,到伴随特区新建时的“房改房”,再到地铁沿线的“地铁房”,家庭住房的变迁,是厦门发展的真实写照。

蜗居:爷爷奶奶的“老公房”


爷爷奶奶年轻时来厦门讨生活,四处漂泊,直到厦门解放后许多年,分到了开元路一处公房租住,总算在厦门有了家。穿过热闹的菜市场,走过幽长的小巷,那是我记忆中最早的家,承载着我的许多童年回忆。砖木结构的房子,20多平方米,住着一家7口人,空间狭小,配套不齐全,木质楼梯咿呀地响,下雨时屋顶还漏雨。那时,街坊邻居的居住条件大都如此,有一个挡风遮雨的家,大家都知足快乐。


小巷狭长,对面来人就要侧身而过,那是我和玩伴的童年天堂。我们在小巷里疯跑,奶奶在家门口喊“阿弟,快回家吃饭”。有一阵子,家里老鼠乱窜,奶奶抱回一只猫,特别神武,抓到老鼠,我就偷偷奖励它一块小鱼干。


爷爷奶奶这一代,许多人都住这样的公房。20世纪80年代,人均住房面积也就三四平方米,大部分的房产归国家和集体,大家也没什么个人房产的概念,觉得房子只是用来住的而已。


开元路附近老房子(六月半子供图)


公房大都集中在中山路、开元路等老城区,那里是爷爷奶奶心中的“厦门”,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在这片区域。如今,存留下来的不少老公房颇具历史价值,印刻了许多家庭的喜乐故事和城市的成长记忆。


安居:爸爸妈妈的“房改房”


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推进住房体制改革,许多单位开始建房,并出售给职工。房改房选址大都在厦门中心城区以外,对爷爷奶奶来说,已经离开了“老厦门”的范围。家里召开会议,讨论是否离开繁华的老城区搬到偏僻的新区。最终,对南北通透、宽敞明亮、配套齐全楼房的期望战胜了对老城区的眷恋。


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全家搬进了新房子,爷爷奶奶很开心,偶尔会感叹老邻居很久未见。爸妈从走路上班到骑车或坐公交车上班,也在感慨厦门越变越大。我有了独立的房间,可以承载小小少年的快乐和烦恼,还有青年的快意和焦虑。


得益于房改政策,家庭住房的品质有了巨大的提升,稳定的住房条件,舒适的社区环境,让爷爷奶奶有了安逸的晚年,让爸爸妈妈安心地工作投身事业,让我安稳地成长成熟。20多年过去,住房的周边配套越来越好,学校、商场、公园一应俱全,地铁口就在家门口,岛内“偏僻新区”成了核心地段。中山公园地铁口附近小区(图文无关,子非鱼供图)


乐居:我的“地铁房”


成家立业,总要有一处安居之所。为小家庭精打细算,买房既要居住舒适,也要交通便利,还要价格适宜。因为爸妈的房子在规划的地铁沿线,我便打定主意,沿着地铁线找房子,最终把小家选在岛外新城。爸妈原来离开老城区都心怀忐忑,如今对我安家岛外的决定却十分放心,一直夸小区环境好,房子格局好,交通配套好。现在,岛外小区入住的人越来越多,从灯火零星到霓虹闪烁,一天一天,眼见着热闹繁华起来。


几十年来,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厦门人均住房面积从1980年的6.95平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32平方米,从蜗居到安居再到乐居,厦门的发展变化,也推动着市民观念的变化,住得越来越好,大家的心越来越宽。
集美杏锦路地铁口附近小区(图文无关,古草供图)



作者/叶新


往期文章:

“我的住房故事”主题征文①:居者乐其屋

“我的住房故事”主题征文②:我的三次住房变迁“独家记忆”

“我的住房故事”主题征文③:家园纪事

我的住房故事”主题征文④:搬家记

我的住房故事”主题征文⑤:在幸福小区安享晚年,我很知足

“我的住房故事”主题征文⑥:我的诉说

“我的住房故事”主题征文⑦:安居才能安心

“我的住房故事”主题征文⑧:住在厦门,真好!

“我的住房故事”主题征文⑨:一代两家人,百年房管事

“我的住房故事”主题征文⑩:点点滴滴铸就公房新篇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我的住房故事”征文启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