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街道,可以让人停下来打招呼?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三联生活周刊 Author 孙小野
城市街道首先应该为人,而不是车的便利而存在。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李迪华眼中,“人”的构成又是具体的,既要包括老人、儿童、残障人士这样的群体,又要考虑在特殊时期需要借助外力的健全人。他相信,当城市的物理环境得到改进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会逐渐建立起来。
口述|李迪华
整理|孙小野
编辑|丘濂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小学五年级跟父亲从山区到城里。即便是到了城里,那个时候城市的建设水平也都很低,很少有什么水泥路,也没有人行道这个概念。
九十年代初我在北大读研究生。我发现来短期教学交流的那些外教,在北大校园里面不知道怎么走路,每次都先对他们进行“培训”。在他们的观念里面,行人在校园里是有绝对的优先权的,他们从来不会让车。可是在我当时的理念里面,人让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大学校园内人车混行在马路上©沈阳晚报
在城市街道中到底什么才是重要的?在过去的交通环境中,一直都是机动车拥有优先权,所以过去几十年的城市改造,都是把非机动车道变成机动车道,把人行道也变成机动车道。为了满足机动车的畅通,我们不断地在压缩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空间,导致了城市步行空间严重不足。
不合理的城市绿化管理又加重了这一现象。我们的马路非常宽,街道上还有宽阔的绿地,旁边的人行道往往只剩两米。这还不够,还要再种一棵行道树,再加上弱电箱、电线杆、路灯......最后留下来的人行道净宽是多少?只有不到一米。
人行道被各种设施占用,可供通行宽度极窄©李迪华
但城市街道首先应该是为人,不应该让机动车获得比行人以及非机动车的使用者拥有更多的便利。只有这样的交通理念逐渐被灌输、被实施,才会有更多的人,有更加强烈的意愿去改进城市的步行环境、非机动车环境。否则的话,大家都会更愿意以机动车的方式出行。如果大多人都这样想,就会给城市环境和交通带来更多的问题,造成一个恶性循环。
在今天的北大校园里面,没有人会让车的。这是一个20多年来巨大的交通观念改变。理想的环境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反复复地建设和改进。
让行人拥有主导权的城市街道
©Jason Radcliff, Adam Barbe
我们讨论城市环境,其中的“人”必须是具体的。想象一下,有这么多不同特性,这么多不同需求的人都走在同一条街道上:老年人有尾椎管狭窄的问题,他们每走一段距离,就需要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儿童喜欢嬉闹,随时都可能被路边的事物所吸引,喜欢时而跑,时而追,绝对不会走在一条直线上;孕妇行动迟缓会走得比较慢,需要时不时停下;而有些学生、上班族可能会走得很快......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李迪华
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人行道必须要足够宽。根据我的观察和测量,人行道最少应该有3米宽,就是同时有三列人并行行走时,也能够保持友好的社交和安全距离。在人流量大的时候,如果出现一个老年人或者一名孕妇行动不便,可能占用了其中的一条路径,但是没有关系,还有另外2米留出来给其他人相互去调整。如果能做到5米就更好,一个轮椅使用者可以缓慢地推行,一个推婴儿车的母亲可以一边跟孩子说话,一边慢慢地走着,都不会影响到其他人同时使用。
健康人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身体,来适应不同的环境,而有不同健康障碍的人群,对环境有着不同的需求,怎么来平衡?举个例子,我们的城市建设了全世界最长的盲道,实际生活中很少能够见到盲人在使用,在雨雪天还会更滑,成为对其他行人的安全隐患。当我们告诉盲人朋友们,社会专门对他们做了这项投资,也给他们造成很大压力。而欧洲国家的城市,基本见不到盲道,只有在遇到十字路口,遇到人行道和各种井盖出现交叉会设置盲钉来提示。一条步行道,会考虑对所有人友好,这样的理念有个名词,叫做通用设计。
人行横道处的通用设计——坡状路缘及盲钉©MAS-2018
要看见弱势人群,应该关心他们真实的故事和需求。其实在他们的内心里面,都不希望被社会另眼相看,他们希望的是能在城市中自主、自立、自助地生活。当提到城市的无障碍建设,我们经常马上想到的是为了服务某些特定的人群。但即使是身体各个方面都非常健康的人,也有可能发生意外(如骨折),会在某一个特殊的时期内,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物力、人力帮助才能够出行。也就是说,城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实际上是服务所有人的。
一个理想的城市环境,一定是假设所有的人都应该过上健康和正常的生活。在这样的思考下,我们就要做到虚实结合,“虚”是对所有人的,“实”就是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有针对性地去加强某一个方面的环境建设。无论你是残障人士,还是视障人士,无论是有认知障碍的人士,还是儿童、老人、健康人群,都使用相同的环境,没有人会对这样的环境产生不适。
对各类人群都友好的城市街道©BARRIER-FREE CLE
城市步行环境的改进,还涉及对绿化的理解。作为一个专业人士,我常常感到疑惑,行道树明明种在绿地里也可以为行人遮荫,为什么一定要种在人行道上。种在人行道上的树,很难生长得很好。即便是生长得很好,也会产生很多负面的环境效应,比如说需要更多的维护,树根还会拱到人行道的铺装下面,把路面抬起来,造成地面凹凸不平,把本来安全的步行环境变成一个危险的步行环境。
公交站被行道树阻隔,盲道形同虚设©李迪华
不合理的城市绿化的管理不但占用了步行空间,也占用了老年人、儿童活动的户外公共活动空间。人首先是一个社会性动物,所以需要交往,需要活动,需要进行肢体锻炼,这些活动都需要有专门的空间。我很少在小区里散步,特别狭窄的小广场上,小孩一不小心就可能撞上了老人,但是大家没有地方去。如果有小孩跑到旁边草坪上疯跑,立刻就有人去制止。而且草坪里面还种了丝兰,叶尖特别锋利,大人也不敢让小孩进去玩。
我曾经做过一个镇江的老旧小区改造,里面原本到处杂草丛生,没有一户居民在小区里健身活动,停车也只能乱停在草坪上。后来我通过设计,减少了10%的绿地率,把部分绿地建成透水砖铺装的停车场,增加了220个停车位。在每两栋楼之间,我们还都做了小游园,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临时聚集活动的小场所,还做了一条连续的漫步道。项目完成后,再做居民调查,70%的居民都愿意在小区里面健身活动。
深圳某处改造,在公交站后的绿地中另辟道路,实现行人分流
©车迪
现在城市建成区里固化的绿地率太高了,为什么不把一部分绿地拿出来,做成老人或儿童的专用活动空间?为什么不允许小孩到小区的草坪上去玩耍?这是我们今天对环境的很多误区,总认为绿地多的环境就是好。但实际上绿地再重要,也不会比人的安全、舒适、便利更加重要。
今年3月份,我带学生去到市里面去调研,遇见一个老太太跪在地上,使劲用手摸那个地。我问她怎么了,她说:“我刚才摔倒了,但我搞不清楚为什么。”后来我发现,她是被地上一个不到一厘米的小坎儿绊倒了。这样的环境瑕疵还有很多,比如一步台阶、井盖、街道上的各种设施等等。关注这些事促使我养成了一种“管闲事”的习惯。管的越多,就会对周围的环境变得越敏锐。
垃圾桶阻挡站牌,通行处井盖凹陷,
大量“环境瑕疵”造成行走障碍©李迪华
大概从2007年起,我开始采取行动。我晚上九十点从办公室回家,要在一个特别长的公交站台等车,每次我都要判断最先来的是哪一路车。因为如果我判断错了,就意味着我看到那路车之后,大概要跑三五十米。而且在这么长的站台上,中间还占着一个报刊亭。有一次我判断失误,为了避让报刊亭,为了不被挡住视线,只好借用非机动车道,结果一辆电动车差一点就撞到了我。从第二天开始,我就投诉公交站。一直到2014年,报刊亭才被搬走了。
同样在2007年,我发现回家路上的人行道上修建了地铁出入口。原本4米宽的人行道只剩下了0.5米,中间又加了一个路灯,旁边还划了停车位,根本没法走人。我又打电话投诉。一直到2018年,那条人行道终于被扩宽到了2米。
改变这条路是很漫长的,但当我觉得需要改变的时候,还是会立即拍照片记录,然后打12315。这些照片我累积了20多年,现在我会发到社交平台上,也提醒其他人对这些事的关注。贵州的一位残疾人看到后,受到了影响,在遇到无障碍受阻时,他会摇着轮椅去争取去抗争。在他的努力下,贵阳拆除了阻碍了轮椅过马路的横杆,地铁站准备了方便残疾人上下车的踏板,特别了不起。
常被忽略的街道小坎在“无障碍勇士”梁社红眼中难以逾越
©贵州都市报
今天像我们这样关心无障碍环境的其实是少数,因为大家还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要知道,当物理环境得到改进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会逐渐建立起来。毕竟,如果人行道太窄了,走着这条路上的人,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尽可能不撞到别人担心,为尽可能自己能够稍微走快一点而焦虑的时候,他怎么还可能有心情跟别人打招呼?
我们今天城市的人跟人之间的交往仍然是很狭隘的,基本上是一种熟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一个理想的城市,熟人和陌生人之间不会有那么清晰的界线,遇到石头都能讲两句话的城市,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去建设的理想的城市。
停车位被改造成居民和游客的共享空间
©Shift Space Design
2020年,《三联生活周刊》发起了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以期推动公众启蒙,激发公众参与,推动未来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以此为起点,未来将在偶数年举办三联人文城市奖,奇数年举办三联人文城市季,搭建一个“人文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2021年,三联人文城市季以“跨越边界”为主题,希望激发人们去思考和面对城市的数字化和公共空间的网络化。围绕这一主题,将开启“人文城市光谱计划”。11月中旬,人文城市光谱榜的发布盛典及高峰论坛将在成都举办。届时,还将举办为期两个月的人文城市摄影展,以“建造幻象”主题,重新审视影像媒介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转变。
光谱榜即将发布之际,我们邀请了国内不同领域的城市分享人来讲述他们最为关心的一个人文城市细节。与此同时,面对城市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现实,围绕“跨越边界”的主题我们还采访了诸多重量级国际学者。敬请关注有关人文城市光谱计划的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