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赛博化的日常生活,如何拯救?

城市家City+ 2022-10-2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三联生活周刊 Author 宋彦


“未来的城市会把各个不同维度的行为轨迹和数据叠加起来,人能够以一种量子态的形式存在,并在不同的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切换。这并非是一种纯粹的想象,科幻想象对现实发展总有一定的前瞻性。”


在科幻作家陈楸帆看来,目前被“赛博化”的日常生活,依然是碎片式的——我们的线上生活与线下生活没有太强的关联性。甚至,App与App之间、游戏与游戏之间都无法互通。为了避免走向日益割裂的境地,应该增强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映射关系,两个平行世界里的所作所为能相互影响。




口述|陈楸帆

整理|宋彦



很多科幻小说都推演和畅想过人类未来的生活和城市图景。包括我小时候看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上世纪七十年代,作家叶永烈就在书中畅想了立体交通、人造月亮、有机农业、机器人保姆等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很多畅想都已经成为现实。


科幻作品总是在极端的设置下进行这种推演。比如,英国作家J.G.巴拉德(James Graham Ballard)的《摩天楼》,背景就设置在一栋40层的大楼里。当大楼成为一座孤岛,人们如何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如何面对阶层问题,如何在矛盾冲突中幸存……


科幻作家陈楸帆


去年,我还参加了一个墨尔本的三年展项目,叫《行星城市》(Planet City)。这个由英国建筑师利亚姆·杨(Liam Young)发起的项目很有意思,有点像科幻小说。他假定整个地球上100亿人被放在了一座城市里,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除了利亚姆·杨,各研究领域的人都参与其中,基于这个设定对城市进行推演,我也贡献了一篇科幻小说。这座城市被放置在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带,全部面积大概占地球总面积的0.02%。假定曼哈顿的所有材料都拆掉,全部运输到了热带雨林,建造了一个拥有清洁能源和可持续能源的新世界。整个城市都被巨大的太阳能反光板笼罩着,白天,太阳能积聚能量;晚上,湖水的一部分湖床被抬高,变成水力发电站。


楼房建得密集,打破原有的国籍、种族、信仰和文化界限,形成一个超级混杂居住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社会规则该如何制定,生活方式会有怎样的改变?


动画短片《Planet City》中的城市场景©Liam Young


这个项目基于一个威尔逊2016年出版的《地球的一半》中提出的理论,他建议让渡出一半的地球面积给动植物。这是一个极端的理论,在科学界有很多争议。但它不妨碍我们用想象和推演到极致的方式,探索一种人类未来城市生活的可能性。


我们的日常生活场景已经非常“科幻”。比如,每天去这么多场所,需要扫码、量体温,还有人脸识别技术。从前,这些都是在科幻小说和电影里才会出现的,但现在我们已经对此习以为常。某种意义上,科幻作品对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前瞻性。



2019年,我参与了第八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那年的主题是“城市交互”。我参与策展了其中的“城市升维”(Ascending City)板块。


展览现场设在深圳福田高铁站,那里有地铁、高铁,是交通枢纽,每天有大量乘客、旅客在其中穿梭。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嵌入艺术、展览,这本身就是对未来城市的一种想象——城市空间的功能不是被拆分、线性化的,它应该是多维度、综合的。


“城市升维”的概念听起来很抽象、很遥远,其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离得很近。比如,我现在在重庆,它是一个很有立体感的、高低错落的城市。很多时候,导航在这里是失效的,因为它提供的是一个二维的路线图,但在重庆,你常常要上下楼梯、过天桥,或者走一个通道。如果能把立体的城市空间输入数据库,叠加数据层,与AR技术相结合,那城市生活将会便利很多。


富有立体感的重庆©CGTN


展览提出了很多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推演和想象。有个项目叫《城市折叠》,它认为未来城市空间将在市场与服务需求的驱动下,呈现两极化趋势——商业建筑与住宅建筑。商业空间吞并过去各种类型的公共空间,最终形成叠合各类功能的“超级聚合体”。


如果城市跳出延续至今的固有结构,会是什么样子?另外一个项目《垂直森林和生物多样性大都市》设想,未来的建筑物可能不再只是从地面垂直向上,而是以网状形式、团块集合体的形式连在一起。在其中起到枢纽作用的,是可以自由行驶于地面、地下、建筑物表层的车辆,是一个真正的三维城市。类似的构想还有“垂直森林”,基于环境伦理学,展示了世界各地的垂直森林项目,探究自然如何与城市建筑共存。


建筑师斯坦法诺·博埃里设计的第三个垂直森林©Handout


未来的城市会把各个不同维度的行为轨迹和数据叠加起来,人能够以一种量子态的形式存在,并在不同的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切换。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城市升维”的核心概念。


我们对于“现代化”和“未来感”的期待已经不一样了。八九十年代,我们觉得,像纽约、香港、东京那样人流密集、商业发达的城市很现代,有数不清的高楼大厦的城市很有未来感。但今天,这种以规模来评估城市现代性的标准已经过时了。


如今,我们更倾向于可持续发展和非线性的街区概念。如何与自然环境更好的融合,如何打通物理维度和虚拟维度,如何在改造、升级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的城市、空间肌理,这些似乎越来越成为我们衡量一座城市是否“现代化”,是否“文明”的标准。


建筑师多米尼克·佩罗设想的新一代建筑体©UABB



去年,《赛博朋克2077》风靡全球。其实,在科幻领域,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菲利浦·狄克(Philip K. Dick)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到八十年代的《神经漫游者》,赛博朋克早就是科幻领域里一个独立的门类了。


只是,这几年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共存,AI技术嵌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中的“赛博”感越来越强。


我们中国人接触技术的时间短,一开始是抱着全面拥抱的心态,应有的警惕性和反思性都被忽略了。我们一度全面接受技术带来的城市生活便利、交流的便利,接受这种被钉钉、微信随时打断的,变得碎片化的日常生活。


我们陷入了后现代式的空虚和焦虑中。而这种感受和状态与赛博朋克的主题是高度契合的——技术、资本权力对个人的异化。


赛博朋克作品中的城市街道©Taylor Heine


在我和李开复博士合写的新书《AI2041》里,我写到了在AI大数据分析的背景下,印度的种姓制度如何影响一个年轻女孩的爱情。妈妈给家里购买的一份保险,保险通过大数据不断计算着保险金价格,喜欢上一个低种姓男孩,这让女孩家要交的保险金快速飙升。


这也是一个很有“赛博”感的故事,或许,你可以称它为“赛博种姓制度”。


不仅是“种姓”,它还能扩展到生活方方面面,语言行为、消费习惯、受教育程度、性别……这些影响因素都会导致AI作出带有偏见的判断。


从前,我们一直乐观地认为,工具理性、技术,尤其是AI技术是中性的,不带任何偏见的,是能够带来真正平等的。但现在,我们似乎需要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甚至,在AI的算法下,这种隐藏的不公平会被不断揭示和放大。数据不会骗人,但也不会体恤人。种姓、性别、年龄,甚至生活的街区,其中的不公依然广泛存在。


日常生活的“赛博”感,也给我带来很多写作灵感。我的老家在潮汕,那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有一次,我回老家参加同学聚会,他提到一个叫贵屿的地方,他在那做垃圾回收。那里曾是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处理场。


那地方距我家只有一小时车程,但我却从不知道它,它是一个被隐藏、被折叠的空间,就像《阿丽塔:战斗天使》里的垃圾场。


贵屿堆积成山的电子垃圾©梁旭


我的科幻小说《荒潮》的故事就发生在一个这样的县城里,我想把城市生活不为人知的面向剖析开来给大家看。当我们热情拥抱技术和享受技术为城市生活带来的便利时,有些人和他们所处的幽暗的角落正在被科技的残渣吞噬。


潮汕是个很重传统的地方,在小说里,我也写到了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将会面对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方式。比如,未来,很多祠堂会被虚拟化,家族祖先、前辈会以一种虚拟人的形式出现,我们通过这种方式祭拜他们。


其实,这些传统已经在以融入现代科技了,虽然乍看起来有些荒诞。就像,在深圳,非常密集的城市高楼大厦中间,可能会突然看到一个祠堂。中元节,可以线上做法会,请护身符。进入寺院,扫码输入名字,巨大的LED显示屏上就会显示你捐了香火钱……老百姓已经找到一些温和的方式,将传统与技术重新连接。


被楼宇包围的皇岗庄氏祠堂©深圳第一


技术能够作为一个桥梁,去粘合社会文化、历史与当下的生活,这个问题还没有被充分地展开讨论。


所以,我们今天又重新热衷于讨论“赛博朋克”文化,可能不再局限于美学风格、建筑风格,会更多地去思考我们的都市生活为什么赛博化了,要如何避免这种赛博化的弊端。这大概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无法解决的难题。



2019年底的“深港双年展”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短的一次,12月底刚开幕,1月份疫情就来了。展览很快转移到了线上。


几乎是以疫情为节点,我们对于城市生活的建构和想象必然会有新的方向。但不可否认的是,疫情以来,我们“城市升维”的进度加快了。


快速扩张的是虚拟空间维度。教育、工作、娱乐加速转移到线上。一些传统的线下行业,比如商业地产、影院、展览也在谋求转型的出路。如果假设疫情在一段时间内依然不会彻底过去,我们该去做一些什么样的改变?


虚拟化、数字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城市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都在思考如何营造下一个阶段的互联网生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元宇宙”的理念被加速传播和接受了。


参观者在媒体艺术家Refik Anadol的沉浸式艺术装置

“Machine Hallucinations — Space: Metaverse”前合影

©Tyrone Siu


“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1992年出版的小说《雪崩》里。小说构建了一个虚拟世界,那是与现实世界共存的平行空间。在那里,人们以虚拟数字身份的形式存在。


和很多让读者看到未来的伟大科幻小说一样,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设备、数字货币……《雪崩》仿佛是科技领域的预言。


在那本《AI2041》里还有一个故事发生在上海。大背景设置在疫情常态化的假定之下,讲的是一个有过疫情心理阴影的女孩,不敢走出自己的房间,面对爱情,她要如何抉择的故事。


故事里,全球已经做好了疫情管控工作,每次出现疫情变种,疫苗都会快速被研发出来。高敏感设备会不断提示不同区域的风险指数。每个人手上都可以贴一个类似于纹身的生物贴膜,上面显示接种的疫苗情况,以及有效期。和现在需要出示形成码、健康码和疫苗信息不同,在小说里,人类的线上与线下生活已经连为一体,任何人都不再需要出示什么证明,我们的疫情相关信息就在我们自己身上。


不断发展的生物识别技术©GETTY


而当下,我们所处的虚拟空间是未完成状态,一种碎片化的虚拟空间。


我们的线上生活与线下生活没有太强的关联性,甚至,App与App之间、游戏与游戏之间都无法互通。一个一个界面叠加,注意力不断被切换,最终淹没在信息的碎片里。这是一种极大的消耗,对人的思考能力、感受力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雪崩》批判性地描述了故事里的世界:线上、线下是完全割裂的两个世界,就像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头号家》里一样,现实很糟糕,像垃圾场。但在虚拟世界里,你可以是高富帅,可以拥有截然不同的身份和生活状态。


电影《头号玩家》剧照


今天,我们为了避免走向这个割裂的境地,应该增强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映射关系,两个平行世界里的所作所为能相互影响。并且两个世界的规则都是鼓励向善,而非暴力宣泄。


建立这样的跨维度通道需要逾越很多障碍。技术是其次,共识和共同利益可能是更大的问题。


2020年,《三联生活周刊》发起了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以期推动公众启蒙,激发公众参与,推动未来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以此为起点,未来将在偶数年举办三联人文城市奖,奇数年举办三联人文城市季,搭建一个“人文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2021年,三联人文城市季以“跨越边界”为主题,希望激发人们去思考和面对城市的数字化和公共空间的网络化。围绕这一主题,将开启“人文城市光谱计划”。11月中旬,人文城市光谱榜的发布盛典及高峰论坛将在成都举办。届时,还将举办为期两个月的人文城市摄影展,以“建造幻象”主题,重新审视影像媒介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转变。


光谱榜即将发布之际,我们邀请了国内不同领域的城市分享人来讲述他们最为关心的一个人文城市细节。与此同时,面对城市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现实,围绕“跨越边界”的主题我们还采访了诸多重量级国际学者。敬请关注有关人文城市光谱计划的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