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美英台上使眼色,孟小冬时装唱大戏

许姬传 梨園雜志 2022-05-01

今日推送之《赵美英台上使眼色,孟小冬时装唱大戏》录自《京剧艺术在天津》书中《天津十年》一文,作者许姬传(1900-1990),字闻武,号思潜,原籍浙江,生于苏州。1919年到天津,在直隶省银行当文书,后长期任中国剧协和梅兰芳剧团秘书。接下来我们将分期连载推送此文。


听赵美英唱戏

 

 到天津后,源来弟16岁时,考进了新学书院。有一天源来和一位同学到三戒里,他介绍说:“同学陈士展(骥)兄是湖南人,郭同伯(宗熙)先生的女婿,能做诗。”我们在闲谈中,知道他是遗老陈宜仲的侄儿,所以旧学有根底,源来说:“我们今天晚上到‘三不管’升平戏园听赵美英的戏,她扮相很好,您可以同去看看。”我们3人雇了胶皮直奔南市升平戏园。

 那是老式戏园,据说谭鑫培、刘鸿声、陈德霖、龚云甫……都在这里唱过。我们坐在第二排长板凳上。这时,有人招呼源来,他们是先来占座的,源来介绍了姓桂的、姓刘的,老桂是上海人,他说:“今天连你们一共11个人。”听他们的口音多半是南方、北京人,天津口音只有二个人,从他们的服装谈吐,看出都是新学书院的同学。这时,一出小武戏唱完了,下面是安舒元、赵美英的《探母》,安舒元唱完慢板,赵美英穿旗装上,我们这一排齐声叫好,嗓音最响的是姓周的和源来。我细看赵美英的扮相,妩媚中带一点稚气,似乎只有20岁出头。安舒元的唱做学余叔岩,在对口唱快板时,我们专叫赵美英的好,也有不少人专叫安舒元的好。在“回令”时,老生、旦角各找俏头,东风没有压倒西风,西风也没有压倒东风。当铁镜公主向太后请安赔礼时,我们这排齐声叫好,造成热烈气氛。


赵美英便装照

 

 散戏后,在路上,陈士展说:“安舒元是头块牌,很有叫座力,今天如果没有我们就相形见绌了。”源来说:“我们已听过5次,老是第二排,今天小赵唱慢板时,眼睛常看我们,这是暗中打电话,要我们卖力叫好。”

 

 以后每星期看两次,我们常给看座儿的小李一些小费、香烟。他告诉我们关于赵美英的身世,戏园的后台老板赵庆增是赵美英的哥哥,她算是少老板,是第二块牌。从门口的黑板戏报上写得很清楚,如果安舒元大轴唱《阳平关·定军山》,倒第二是赵美英的《女起解》或《玉堂春》。那时每天戏码有十一二出,所以《女起解》、《玉堂春》是并不连演的。

 

 有一天在南市会贤球房碰见安舒元,他向源来和我打招呼,还请我们一同打球。以后我们听完赵美英的戏,也附带听他的戏。


赵美英之《麻姑献寿》

 

 过了一阵,安舒元被邀到上海去唱戏,赵美英大轴唱《天女散花》,那天,源来、陈士展召集了十五六个同学。“云路”一场是连唱带舞的重场,赵美英因为第一天压大轴,在“流水板”“观世音满月面珠开妙相……”,绸子舞得特别卖力,在绸花里连走3个“鹞子翻身”,下场时“催祥云驾瑞彩速赴佛场”的圆场走得匀而快,博得全堂彩声。

 

孟小冬到新明大戏院演出

 

 1923年新明大戏院(即下天仙)的老板赵广顺由上海约来武生白玉昆,女老生孟小冬,班底有赵美英、赵小楼(赵美英的弟弟,赵燕侠的父亲)、赵玉英、晚香玉、小桂元、马少山、苏兰芳……以演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七擒孟获》号召。《枪毙阎瑞生》最受欢迎,孟小冬、赵美英分饰莲英姊妹,孟穿时装唱大嗓,扮相俊美。“托梦”一场,两人有大段唱工,曾轰动一时,每演必满。当时日夜两场,夜场为连台本戏。日场为折子戏,孟、赵合演的对儿戏有《武家坡》、《汾河湾》、《桑园会》、《二进宫》、《梅龙镇》、《乌龙院》、《十八扯》等。


孟小冬之《空城计》

 

 一天陈彦衡老师请我在大罗天听孟小冬的《失·空·斩》,包厢六座,票价6元。陈老说:“此戏是我给小冬说的。”那天孙老元(佐臣)为孟操琴,演毕,孙老拿着胡琴到台口跟陈十二前打招呼,他皱着眉说:“今天打鼓佬够呛,要不是我有点道行,就跟着下海啦!”


(《京剧艺术在天津》)


- 阅读链接 -


梅冷生:记梅兰芳

清唱联欢会上遇孙菊仙

刘松昆之《忧戏歌》

戏台大帐何以名曰守旧?

冯耿光、梅兰芳、孟小冬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