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京剧旦角化妆有哪些窍门与技巧?

周兰芳 梨園雜志 2022-07-30

 更多精彩 点击上方蓝字"梨園雜志"↑免费订阅

 

 我是1960年开始学习京剧化妆和包头的,上海京剧院安排郭启山老师教授我们。郭老师上课要求非常严格,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我们一丝不苟,认真对待,不能够马虎过关,即便演员化好妆上台了,我们也不能坐在后台聊天,要到台下去看效果,或者在后台待命,一旦妆容或头饰出现情况,就要在演员下台后立即进行补救。郭老师常说的一句话“舞台就是战场,我们演出就是在作战,容不得丝毫的松懈和马虎”。

 

 我第一次自己独立做造型是在1961年,周信芳先生的《坐楼杀惜》要拍电影,但是郭老师正在国外演出,这任务硬是把我“逼上梁山”,挑起重担。于是赵晓岚饰演的阎惜姣这一角色的造型操作就落在我身上,当时查了好多资料,翻阅了很多照片,最终设计出比较符合阎惜娇这个角色的造型,周信芳先生、赵晓岚老师和导演都非常满意。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自己也有了信心,在以后的实践中也着重注意舞台上的女性角色造型。随后剧团排演《武则天》,其中上官婉儿一角的官衣,让我来设计,后来又在李玉茹老师的《镜狮子》《梅妃》《日月雌雄镖》《红娘》等戏中担任造型设计,以后我就成为李老师的专职化妆、梳头的人。


周信芳、赵晓岚之《坐楼杀惜》

 

 京剧旦角演员的化妆,在化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底色:以前的底色偏粉偏红,随着时代的变迁,观众的审美不同,底色也作相应更改,用白色、红色油彩掺点黄色,这样调配出来的底色就比肉色黄一点,比肤色又红一点,涂在演员脸上,上台灯光一打,正合适。化妆前先看演员的缺点,通过化妆来弥补演员自身的缺陷,如演员鼻梁不高,就要在鼻梁处加一点白色,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高光”。下巴短也是在下巴处加点白色,提亮,看起来就不那么短了。还有演员嘴巴拱,我们在加面红的时候稍许涂点面红,远看就不拱了。

 

 面红:北派的面红,基本上不在脸上的,就是在眉毛跟眼睛的中间,上眼皮上面比较红,下面比较淡,如果是演员脸长的话,用这样的方法比较好。如果脸短的话,在她面红上面要给她拉长,可以在脸的两边(就是贴片子的地方)红一点,再一点一点往前回到鼻梁地方。再加上贴片子,使演员远看上去脸型有一点鼓。如果演员颧骨高的话,擦面红的时候颧骨的部位就涂得比较深一点,把它压下去一点,这样化出来的面红效果比较好。如果演员鼻梁不挺,擦到鼻梁的地方可以相对地深一点,也不能太深,注意其分寸,让我们化的妆恰到好处。

 

 定妆:定妆粉要扑透,如果不扑透,时间一长容易冒油。


 抹胭脂:这是比较重要的一关。抹胭脂的时候如果是脸长的话,可以照面红的老样子上面擦一点。如果是脸圆的话要想拉长,胭脂要擦得低下来一点,颧骨高也是同样操作。

 

 眉毛:化妆前先拉拉演员的皮肤,如果皮肤紧的话我们可以把眉毛后面往高处画点,这样吊眉就比较方便了。如果演员鼻子短的话,整个眉毛可以往上去一点,这样可以把鼻子拉长。如果是鼻子长的人,眉毛的眉尖、眉头可以往下来一点,把她的鼻子拉短一点。


 眼圈:画眼圈也同画眉毛一个道理,前面的眼睛角,要根据演员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演员两个眼睛长得比较近的话,在她的眼尖角的地方有一点就可以了。千万不要画得太出来。眼梢以前画眼睛就像画凤眼一样的,上面要有一个弧度,到下面眼梢出去的话,就稍许细一点。如果这个人脸长的话,可以把她的眼睛的下部的黑画得低一点,特别是前面把它拉下来一点,画眼梢的时候不要在上面,而是沿着她的下眼线画上去,这样就可以把脸拉短一点。


张君秋化妆

 

 嘴唇:嘴唇的画法以前大多数也是按照自己的嘴唇画,后来审美观变化了以后,现在画得比较圆了。嘴角很重要,有的人嘴角长得是倒挂的,在舞台上是不好看的,我们就要在上嘴唇的地方把嘴角画出来,至少画得平,画到下嘴唇的时候,上嘴角的地方拉起来。这些细节的地方也要注意的。

 

 面部妆画好了,就要梳头(亦称包头)了。旦角的梳头或包头主要分为梳大头、梳旗头、梳古装头等几种。

 

 大头是从古代妇女的发髻演变而来的一种模式化的发型。我首先要讲的就是观音斗,观音斗在青衣戏里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梳法,观音斗是在大头的上面梳一个像簸箕一样的式样,在梳大顶的时候,把大顶放下来的时候,用一个手的大拇指伸进去,用手指头在里头掰一部分头发出来,分出四到五分之一的头发,再梳大头。先把留出来的一部分头发梳顺,用四个手指头把另一半头发翻到右边的地方,多出来的一拨头发在左边,但是梳的翻过去的时候,要再翻到右边。三个手指头不好拿出来,放在大头的顶上,把这一拨的头发在手里头绕里面不要有缝。如果戏中只是需要观音斗,不赶场的话,和线尾子一块儿绕。戴头面的时候,两个葫芦形的发饰,前面一个后面一个把观音斗夹在中间。如果要赶场留甩发,像《宇宙锋》这个戏,就不应该和线尾子一起绕,把发梢绕完塞在一个地方,等到赶场拿头面的时候,直接放下来就可。还有一个是耷拉穗,《玉堂春》里面鸨儿或者喜娘都用耷拉穗。也是用这一把头发,顺着这个头发梳齐,演员用手指头夹一把头发,贴着这个耳朵前面,在片子的地方把多余的头发往上梳,用一根线尾子,沿着大头耷拉穗绕过来,然后再往大头上绕,绕到大头的底下,线尾子上来沿着大头上来,把耷拉穗的头发梢跟线尾子一块儿再绕,塞好,这个耷拉穗就完成了。


 

 接下来讲青衣头。如果人物是守贞洁的,还要做一个水纱的茨菇叶,水纱的茨菇叶,不要太长,到腰这么长即可。不要太宽的水纱,先打湿擀三层,打一个三公分左右的结,然后把茨菇叶撕开。在中间一半的地方,捏住头,为了舞台上美观,打得窄一点,茨菇叶做好,青衣头也基本上弄好了。


 旗头专用于穿旗装的角色。旗头梳裹时需把头发分成两股后再梳髻,为横长式,如”字,故称一字头,亦称两把头。旗头的贴片子有点不一样,只用两绺在五十公分左右的片子,有两种贴法:一种是在眉毛上面额头处打一个小弯,一种是不打小弯,用前面小穗做下。我们先讲贴法。第一种方法,左边大绺拿好,在大概三分之一处,把片子顺着眼梢拐到眉峰上,再从眉峰上去拐弯,然后再来一个往下的拐弯,一个是往上,一个是往下,类似个中间的小弯片一样,但是有一点偏左。第二种方法,也是在三分之一处,顺着眼梢,拐弯到眉峰,眉峰到了以后,不要拐弯了,把多余的片子放在头顶上,但是放上去以后,中间要留两公分左右的余地,用小穗摆上去,分成三撮毛。还有一种是片子还是一样贴法,但是留一点余地,再贴上去一个小弯,用挑针挑成三个镂空的弯,再用勒头带绕好,旗头片贴好了。


梅兰芳在后台

 

 接下来讲角色包头。在包头以前,发片—也就是我们讲的两大头,宽度在三到四公分宽,长短在四五十公分,一对中间留着,要装带子,这个中间的带子也不要太宽,一般在十公分左右。片子贴完,要把包头的头发摆上去,这两瓣的头发摆上去,抹很多头油,摆的位置也要高一些,不是为了掭头,是因为要梳头翻上去,不能把发片的边露出来,所以稍许要高点。摆完以后再摆燕尾,最宽的燕尾像脖子那么宽,下面露的头发,不要太多,在颈椎的第三第四关节上面。还有一个地方要特别注意,梳好了以后燕尾要把演员脖子撑着,为什么?以前上朝是清晨很早的时间,梳旗头就是宫廷人物才有旗头,上朝的时候显得很精神,燕尾不能放在网子外面,一定要在网子的里面才标准,放好以后,把网子戴上去,顺着耳朵用带子绕好下来就系水纱,再把旗头放上去。

 

 旗围子围好了,开始戴大花,也是顺着服装上颜色。穿旗蟒的时候戴凤,穿旗袍的时候只能戴花,穿旗袍的时候也不能戴穗子。旗头装饰品的戴法,一般一边都是水钻,一边都是花,水钻头面戴在左边,因为有两根插条,一根插条就插在演员的小弯片上,一根插在眉峰拐弯的地方。再戴一根偏凤,后面垫一点花,花也根据旗袍的颜色,但是花不能和面红同色,不要抢脸。旗头的后面,两把头梳好了,在交叉的地方,水纱露出来或者是网子露出来的地方插一对蝙蝠或者是六角花。前面中间戴一个大的六角花。旗头就全部梳好了。

 

 古装头是梅兰芳先生在实践中根据古代仕女和敦煌壁画创造的一种发式。古装头是可以不分朝代的,而且可以千变万化。古装头要根据人物来区分,古装头不宜太小,要超出自己的脸,高度也要相对地高一点,要适中。古装头戴的头饰,都是零零碎碎,千万不能戴满不能把古装头全都挡住。古装头的头套戴法也有讲究,头套戴上去以后,把根和演员的脖子是不能离开的,也不能梳得很高露着脖子,都不好看。最好的办法是在梳后把根的时候,个手的四个手指头贴着演员的脖子,演员的头低下来,梳出来的把根有三公分粗,演员头抬起的时候,正好贴着脖子。还有一个办法是用小带,演员把绳子拿好按住,再用把根把它绕起来,把根上可以有点花样,可以现编,把根上面两边的两束头发编小辫子,编好绕个八字把它编进去,这是一种。还有一种是现场做好的一个八字形,圆的八字形做好了以后,在梳把根的时候,先绕一半,另一半把头发卡在中间,再绕上面就可以戴水钻等发饰,把它上面绕的地方挡住。或者学越剧的装扮,摆两根飘带,细细长长的,也可以挡住。

 

李美整理


(《谈戏说艺》)


- 历史推荐 -


京剧的“唯美主义”原则:但求使观众产生美感,时常不顾事实情理

京剧为啥不景气:胡乱吹捧、劣质产品、剧目贫乏、胡改乱丢

刘振修:我为什么把昆曲翻译成简谱?

京剧中“男扮女”的问题:“女子扮旦,得先把自然的动作整个去掉”

谈京剧编导:“有的导演,甚至对京剧根本不熟悉,却硬来执导京剧”

“把子许”许寿昌回忆录:“好演员还得有好把子,那才能演好戏!”

谈三国戏:马连良之前《甘露寺》里的乔玄本不算正工老生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投稿请戳菜单“关于投稿”一栏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