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岑范谈京剧电影《荒山泪》:“戏曲电影还要尊重戏曲”

岑范 梨園雜志 2022-07-30

 更多精彩 点击上方蓝字"梨園雜志"↑免费订阅

 

 访:岑老师,京剧《荒山泪》是程砚秋先生留下的惟一的一部戏曲影像资料,当时各方面的创作情况是怎样的?

 

 岑:拍程砚秋先生的《荒山泪》时没有请前苏联专家,因为拍戏方面负担太重。程先生跟梅先生不一样,他的唱、念、表演等等都有他自己的特点。梅先生的表演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程度,而程砚秋先生的表演就有定之规,唱腔也有自己的特色。


程砚秋影片《荒山泪》


 同时,吴祖光在剧本改编上做出了很多成绩,他改编的剧本和舞台演出不一样,在文字、唱词、结构上都下了功夫,特别是第一场“王屋山下”的那段四平调非常好听。同时程砚秋先生跟他的琴师钟世章、鼓师白登云一起也做了改编。拍摄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程先生的戏更多的是改剧本和重新设计唱腔等,可以说拍程先生的一部戏比拍梅先生的几部戏下的功夫都要多。在拍摄前也做了很多的准备,因为改编后的戏里有许多新的内容。

 

 拍《荒山泪》程先生自己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拍出来的效果不是太好。主要是因为程先生的形象太胖,太高大了。为此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所有的门、窗、桌子、椅子,包括跟程先生合作的演员都找大个儿来缩小反差,当然也起了一点作用。


 包括色彩方面,我认为彩色片和黑白片不应该完全对立。它们是不一样,但彩色片并不都是红、橙、黄、绿,黑跟白也是色彩之一,在彩色片里要会运用黑白。《荒山泪》就是这样,因为是彩色片,穿的衣服都要求是花的,其实程先生有时候穿黑色和白色的衣服反而漂亮,也不显得那么胖。


吴祖光拍摄程砚秋《荒山泪》


 访:对于程先生惟一的一部戏曲电影,在拍摄的过程当中您是否有自己感到遗憾的地方?


 岑:应该说是有的,我拍电影有个特点,就是重视人物,人物的动作要讲求内在依据,要有目的性。


 当时拍片时我觉得程先生的下场时的水袖太多了(当然我是从拍摄一般故事片的角度来说的)。所以就和祖光一起和程先生商量减少一些水袖的表演,程先生接受了。但后来我想想,觉得还是我错了,我不能把戏曲片跟故事片等同起来,戏曲电影还要尊重戏曲。戏曲讲究技巧,水袖、髯口、翎子等等,所以在讲求人物内心依据的同时也要注意表现戏曲特有的技巧。我那时候就忽略了这个问题,因为我心里还有一些拍故事片的原则局限,所以拍程砚秋的《荒山泪》在这方面我是有遗憾的,因此我觉得我拍的这些戏没有一个可以说是成功的,应该说是有得也有失吧。


(《舞台与银幕之间》)


- 历史推荐 -


梁实秋:京剧能传下来就是靠的这点娱乐的价值

说谭鑫培:“谭的唱已离开了唱的境界”

京剧旦角化妆有哪些窍门与技巧?

漫谈京剧:“哗啦啦打罢几通鼓”的“哗啦啦”三字尤其没理

王吟秋:忆程砚秋先生教我学《红拂传》

谈京剧编导:“有的导演,甚至对京剧根本不熟悉,却硬来执导京剧”

德国女票友雍竹君:“旧北京第一位洋花旦”

京剧影片《望江亭》全彩修复版(1958年张君秋主演)

有哪些曾因“忌讳”而遭到禁演的戏曲剧目?

沈从文:“我对于京戏,简直是个外行”

“京剧的程式突不破,突破了,就失去了京剧”

梅兰芳谈京剧编剧:“紧凑不等于拥挤,通俗不等于粗鄙”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投稿请戳菜单“关于投稿”一栏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