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实秋:京剧能传下来就是靠的这点娱乐的价值

梁实秋 梨園雜志 2022-07-30

 更多精彩 点击上方蓝字"梨園雜志"↑免费订阅

 

 关于旧剧报载南京有“中华国剧协会”的发起,还有许多中委参加,宣言如下:


 概自欧风东渐,竟效维新,入主出奴,自遗国宝,即国剧一事,可为举隅。盖自有钢琴梵亚铃等器,而精笙箫檀板者无几,自有歌舞话剧等戏,而擅皮簧昆曲者亦无几,厌故喜新江河日下。

 然我国五千年之文明,念二省之风俗,其寄托于国剧者,指不胜屈。音韵之悠扬,表演之毕肖,固已优于异城,而不可以言语形容。同人等憬于国粹之将沦,怵然于郑声之乱雅,爰集合各方同志,合组协会。拟从调查入手,先赴各省得共异同,因而改进,共谋复兴之荣,一洗泄沓之讥,庶民族精神,日益光大,教忠教孝,默化渐移。

 昔释迦说法,以声音感人,海水天风,当机立悟,斯事虽末,亦正人心厚风俗之助也。四方同好,曷兴乎来。是为启。 


梅兰芳之《太真外传》


 这篇文章之陈腐浅薄是无须批评的。不过旧剧的确是值得研究的一个对象,如何研究,那是可以商酌的。

 

 我以为研究旧剧有两条途径:


 一是把旧剧依然当做一种活的艺术流行于大多数的市民、农民之间的一种娱乐,加以研究、批评、改进。


 一是把旧剧当做一种已经衰落甚至将有绝灭之虞的一种艺术,加以调査、整理、说明。


 当然,这两条路是不悖的,亦可同时并进的。但是,无论如何研究旧剧,这研究的人必须要有点现代的知识,他必须要知道在如今的世界上戏剧艺术已经进展到怎样的一个地步,然后他才不至于说出一派冬烘的胡话!


马连良之《借东风》


 旧剧事实上是大众的一种娱乐。所谓“教忠教孝”“正人心、厚风俗”那一套酸调,一向只是少数读书人的门面话,看戏的人们根本不理会这一套。娱乐是不可少的,旧剧之所以能存留至今者就是靠了它这点点娱乐的价值。


 娱乐可以是艺术,也可以不是艺术,这完全要看那娱乐是否具备艺术的条件。中国旧剧自然不仅是娱乐,而是颇有一些艺术价值的,但是比起西洋的戏剧来,老实说,旧剧显得是非常原始的、幼稚的、简陋的一种东西。


 

 可是中国旧剧有它的特殊风味,是西洋戏剧所没有的。所以,现今颇有一些很通西洋艺术的人而亦醉心于旧剧。旧剧中的歌唱、节奏、姿势,很有许多可以令人神往的地方。不过这些优点并不能掩盖住它的重大的缺陷,例如思想的鄙陋、文字的拙劣、结构的纷乱,以及乐器、服装、道具之恶劣等等。


郝寿臣之《审潘洪》


 旧剧是必须要设法改进的,这与话剧无干,旧剧之窳败不自话剧之兴起始,研究旧剧的人要认清症结所在,对于西洋艺术要取虚心领教的态度。

 

 旧剧不加改进,必然的要趋于衰落,以至仅仅成为低级娱乐。可是由一群头脑冬烘的人去倡言改进,结果亦将等于零罢了。


(《益世报·文学周刊》1933年10月14日第46期)


- 历史推荐 -


旧剧之产生及其反封建的色彩

刘振修:我为什么把昆曲翻译成简谱?

“粗陋浅薄”的中国戏曲,给新戏剧留下了什么?

傅斯年:“中国戏最通行的款式,是结尾来个大团圆,这是顶讨厌的事”

梅兰芳对于京剧艺术的刻意求精

旧影|孟小冬的旦角扮相是什么样的?

新编京剧为何大多难以保留与流传?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投稿请戳菜单“关于投稿”一栏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