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例 | 赵庆龄 - 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商务英语专业组 特等奖

2016-11-03 外语教学网 蔡雷英语

英语课例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是我国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最广的全国性英语教学专项比赛,因其创新性与影响力而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大盛事,得到了业内专业人士的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评。QQ、微博用户微信搜索cailei_sz关注。



点击尾部优质推广信息,支持平台发展。




“蔡雷英语”经外语教学网授权定期转载和推送历届比赛精选视频和讲解,领略往届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供大家学习研讨使用。今天推送的是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商务英语专业组特等奖得主,来自兰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赵庆龄老师的作品。



参赛感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尚勤思,无以成师范。 

比赛心得

教师这份职业,既承载了我的青春和梦想,也凝聚了我的热情和信念。2015年是我从开始求学到步入职业生涯的第十五个年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年份里我有幸参加了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从最初的备赛,到甘肃省分赛区复赛取得第一名,再到全国总决赛层层选拔一路过关斩将的“残酷”考验,直至登上特等奖的领奖台,一路走来,感触良多。


3个小时的笔试,20分钟的授课,10分钟的即兴说课,5分钟的问答,虽然都只是现场的演示,但却是十余年执教经验的浓缩。备赛和参赛过程中,深感作为一名商务英语综合课程教师的不易,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良好的语言基本功,还要对商务活动各个环节有较为深刻的把握,更要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最终比赛的各个环节中做到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回顾整个参赛过程,给我最重要的一个体会便是: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职业有热情,对学生有爱心。在授课环节中,我尽力用这份热情和爱心感染在场的每一位学生。虽没有夸张的语言和花哨的形式,但知识的传递却潜移默化地贯穿在了每一句解释、每一个指令和每一轮问答之中。授课实现了和谐的师生互动和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我自己,也因在短短的20分钟之内完成了一次授业解惑的过程而感到了极大的满足,这种满足感,已经完全超出了参加大赛、赢得大赛这个过程本身。


由此,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大赛举办方的用心良苦。大赛举办至今,已经第六届了,以我的切身体会而言,无论是选手们的高水平参赛表现,还是主办方的缜密筹办,大赛可以说已经做到了日臻完美。这同时也对参赛选手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为要想在日趋激烈的比赛中脱颖而出变得愈加困难。众所周知,要想在短时间内对教学理论和模式进行创新,实属不易,因为这是一个无法速成的过程。然而,理论和模式的创新虽难,对教师职业的反思却可以不断完善。比如,如何将普遍的理论结合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却可以不断创新,千人千面;如何扮演教师这个角色也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过程,值得我们这些青年教师们不断地去思考、体验、践行。我想,这也是大赛组委会每年不遗余力地组织、筹备比赛的初衷和目的吧。


还有,如何把教学大赛的经验和所得反映到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也是一个值得我们继续思考的问题。记得颁奖典礼结束后,大赛组委会主任之一钟美荪教授谆谆教诲我们说:“一定要把学生放在我们教学的首位,大赛只是一种形式,最终的教学效果一定要以学生的表现来衡量。”这番话让我感触颇多,深深体会到了老一辈语言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理念的恪守和执着,这是他们反思几十年教学生涯的经验之谈,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并传承。


所有有幸参与大赛的教师同仁们,都应该把这次经历当作职业生涯和人生历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前面的路还很长,让我们把这次大赛当作我们职业生涯的新起点:锐意进取,不断提升自己。毕竟,教师这一职业,是需要和值得我们倾注毕生的精力去思考和对待的。

    授课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313tb1c7m&width=500&height=375&auto=0

汪小玲教授点评:

这是一次成功的商务英语授课示范。赵庆龄老师从语言点、商务英语知识点以及学生的思辨能力等多方面设计课程,精心安排课堂活动和课外拓展,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效果。


赵庆龄老师态度和蔼从容,语速适中,且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堂情况,与学生互动频繁,在顺畅交流中传递知识,给学生以亲近感。教师充分调动了这篇课文的特点,从三个方面切入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首先,在语言技能方面,教师安排了包括通用英语的基础训练和商务英语的专业训练两种形式,并时刻关注同学们的消化吸收,循循善诱;其次,在语篇分析和商务知识点的传授上,教师从单词结构的形成,到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到文章的篇章特点等,配合以丰富多彩的课堂设计,抓住了学生的关注点。其中,教师以商务图表清晰地分析、描述各商务术语,如Demand, Supply, Equilibrium Point, Monopoly, Information Asymmetry, Market Failure等之间的逻辑关联,不仅阐释了单词内涵,更生动地描绘出商务英语文化和语境,令人印象深刻;最后,基于所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进一步拓展文章的内涵、外延和逻辑意义,有益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难能可贵的是,授课教师在充分发掘课文材料的基础上,能针对学生特点和商务需求,深入浅出地安排教学内容、拓展课研究活动,有全景、有重点、有巩固、有启发。课程设计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是一次较为成功的示范课。


授课教师专业基础扎实,课堂表现力较强,思维敏捷,应变能力较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握训练有素,对所授课程的内容娓娓道来,为同行教学树立了榜样。


需要提醒的是,授课教师在英语口语的熟练驾驭和深度表达上还有改进的余地;在新形势、新技术之下新的学习理念和方法上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期待授课教师与更多同行一起,深入了解当前和未来学生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特点,研究制定更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使得未来的外语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生动,发人深省。

     说课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313n9oww1&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李生禄教授点评:

在规定的30分钟内研读教材,然后用10分钟将说课各个环节的核心思路娓娓道来,这不仅要看教师对于通篇教材的理解能力,还要看其对教学目标设定、知识重点难点划分、学生学习能力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过程的整体驾驭能力,这对于任何一名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本次说课的题目为“Listen Up, Biz Leaders: It's Time to Rethink Everything”。这是一篇看似简单,但却含有大量语言知识和商务信息的新闻评论文章。该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美国一些著名公司该如何去应对自己的核心业务;目前的经济环境对消费者和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公司产生哪些影响。


赵老师在说课环节包括了“教材理解”和“教学方案”两个部分。在“教材理解”方面体现出“主题”的定位:战略管理;在篇章结构方面,将教材划分为三个层次:Theme Part、Body Part和Conclusion Part。


在教案设计方面,教学对象设定为商英专业大一或大二阶段学生;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篇章主题理解(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主题)、语言知识与技能(重点词汇与写作策略)、批评性思维构建(知识拓展与评论);教学活动分为Lead-in, Reading (global reading和detail reading), Critical Appreciation三个环节以及课后作业布置。在Lead-in环节中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角色演练。在Reading环节中采用Topic—Content—Theme模式,将“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在Critical Appreciation环节中进行语言知识(重点词汇和长句理解)和商务知识(公司核心业务、客户需求和产业调整带来的影响)的学习。


在整个说课过程中,该教师尽管没有采用PPT形式进行说课,但其说课思路清晰,重点与难点界定得当,相关内容与环节交代比较清楚,应该说体现了一个常态的教学备课过程和思路。其整个说课过程满足了说课“四说”的基本要素。


应当指出的是,说课过程的有些细节还需进一步提升,如教学对象界定过于宽泛(大一或大二学生)、商务英语词语和背景知识的辨析与理解(如downturn, recession, depression和the Depression generation等)不够深入、教学环节各时间节点安排不清、口语表述的精准度(词语的音准)等方面。


总而言之,商务英语与英语教学说课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两种不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既要进行“切割”,又要“混为一谈”。相信青年教师在这方面会有更多探索和研究。

本课例已经原发布平台授权“蔡雷英语”转载,欢迎使用,敬请关注。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更多英语课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