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剧照 四月初的某天是我的生日,选择那天在影院连续观看《第十一回》及《生生》来庆生。看完《生生》,习惯性地在豆瓣上标注了一下,发现阅片量恰好到了2500。 其实豆瓣的阅片量统计也不尽科学,因为它还包含了电视剧。而看电影和看电视剧是非常不同的体验。看电影于我是要调动所有感官、情绪、个人经历的复杂的活动,所以我很少会连续观看两部电影。 很多电影看一部就已经让我筋疲力尽(in a good way), 到了第二部没法全身心投入,索性选择择日再看。与一些习惯于一天看几部电影的电影爱好者不同,我是以生命的长度在阅片。 前些天影评人赛人老师的一段微博引起了影迷朋友的热议。里面有句他的经验“五岁就看费里尼,十岁就看库布里克,再晚就真的晚了……看不看得懂并不重要,关键是得看”。 费里尼与妻玛西娜 作为至今似乎还没有看过费里尼作品、只看过库布里克三部作品的普通观众来说,也许我的经历对于普通观众更具有说服力。我觉得看大师作品的早晚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看,迟迟早早,倒也不一定是越早越好。 我看电影的取向一直比较佛系,随缘看片、随心择片。但就我的经历来讲,有些电影自己选择的话也许永远都遇不到(这句话是说给很多习惯于网上找资源的电影爱好者的),往往是某个契机和很多人在影院里看到了,然后就觉得看到了就是赚到了,因为视野从此不同。记得在上海读大学时,目前我国唯一的世界A级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也不过才是小baby。那时上影展上可以看到最新外国商业片,已经让当时的观众(包括我)非常兴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策展人(尤其是妖大请接受我的hats off)和观众的共同努力,才有了目前上海几乎周周有影展的氛围(然而跨城观影成本实在是高)。本科就读的大学有影像资料室可以以很便宜的价格租碟片在资料室小小的电视上观看,当时出品的好莱坞商业片几乎都能看到。大学时兼职赚到的零花钱好多都花到了租碟片上。后来还买了不少电影的碟片,商业片、艺术片都有。在那个时期,美院读书的朋友说起安东尼奥尼等名导头头是道,个人觉得那些电影当时的自己有点喜欢不起来(欣赏不了)。 《捕鼠者》海报 出国留学期间,繁忙的课业之余,加入了学校的电影协会(Film Society),一年好像花费12刀,基本每一个月有一次组织观影。每次入场前会发一个影片介绍的小印刷品,对于欣赏电影非常有帮助。至今印象比较深刻的有《捕鼠者》、还有和混沌理论有关的一部片子。 总之是艺术电影,我自己一个人可能不会选择观看,但协会选了这些片,也就尝试着和大家一起在阶梯教室欣赏。当时的放映条件其实有限,放映的影片有些也比较晦涩,但一起在黑暗的教室里体验光影的魅力至今还令人难忘。感觉那个时期真的打开了新世界,后面也比较有勇气去看一些更注重自我表达的电影。刚到美国那一阵,还在有线电视的电影频道上看了不少好莱坞老电影。有TCM(Turner Classic Movies)、AMC(American Movie Classics)这两个老电影频道,全天不停歇地播放老电影,而且前后大都有导览(即是制作过的栏目,不仅仅播放影片),会有主持人大致介绍影片制作背景还有一些花絮,非常有意思。美国的电视都可以选择将字幕(caption)打开,这本是服务于听觉障碍者的,但对于像我这样的非nativespeaker也非常友好。而且看过不少老片的都知道,很多老片尤其是黑白片,语速都非常快,而且吞音比较严重,有了caption,看片才不至于迷失。后来就租电影来看,有从Blockbuster(美国连锁影碟租赁店)和Netflix租商业片,也有从附近的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借CC系列的影碟。 不得不说,当时虽然看了很多艺术电影,但还是刻意规避掉了很多影史留名但当时个人觉得作者意识过强的电影。回过头来看,当时还是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可能还是应该再积极地去接触一些经典的电影,比如费里尼还有法国新浪潮的代表作品。 《断臂山》剧照 期间同系部来自五湖四海的迷影同学聚集起来,一起去影院观影。所幸所在城市的艺术电影氛围不错,有好几个专放艺术电影的影院,总可以看到最新的艺术电影。最惊喜的就是在影院观看了李安导演的《断背山》,那时对于同性题材内心是有抵触的,但抵不住迷影学姐的召唤,和一众人去看了。《断背山》真的是“此生系列”,从此不再排斥此类题材。 message 就是不要因为题材排斥某些电影,亲自在影院看过才知道好不好看、自己喜不喜欢。要相信好的电影是能够超越时空,引起共情的。还有真正的电影是made for cinema的,是应当、值得在大屏幕上观赏的。还有《汉江怪物》(对,也是《寄生虫》导演奉俊昊的作品)在美国大范围公映时也是被学姐拖着去了影院,当时亚洲电影是很少获得美国大范围公映的,《汉江怪物》的商业价值可见一斑。 《汉江怪物》海报 这种恐怖片本来也不是我的菜,不过电影院里看居然也还不错,而且也不仅仅是个商业片,还是有些导演/编剧想要表达的东西的,当时就有点佩服这个导演。这个片如果不是被拖着去影院,我估计是不会看的,就算借碟来在大屏电视上看,电影院里独特的沉浸式体验肯定是复刻不了的。有一两年同学还办了Oscar Party。在奥斯卡颁奖礼前把所有奖的提名名单打印出来,每人一张预先填好,然后一起看颁奖礼,预测最准确者获得奖品(由聚会主办者友情提供)。 奥斯卡提名出来后,也会尽量将大热门片在影院里补看掉。虽然美国学院奖(奥斯卡)的评选不如三大电影节那么权威(毕竟是学院成员投票票选出来的,里面也有很多暗箱操作的秘闻),但参与每一项奖项的投票还是使我更好地理解了电影这门综合性艺术它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比如什么是art direction(艺术指导)?什么是sound editing(音效剪辑)?参与oscar party的几届恰好都还是大年,看到了不少好片子。因为要填选票,促使我从技术层面去考量这些片子,感觉欣赏水平又有了一定提升。临近毕业之际,学校举办了意大利电影展,展映的多是当年有影响(本土票房高也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影片,抓紧又看了一场。 回国以后虽然看到其他国家电影公映的机会不是太多,但还是抓紧一切机会看。记得《小小的家》(2020年-2021年杭州日影跨年展影片之一)就是某年夏天搭乘新航从新加坡飞米兰途中看的。从新航几百部可选的电影中单挑了这部出来看,我真的是和这部片有缘。 《龙虾》海报工作机缘在澳大利亚待过几个月,繁忙的工作之余,喜欢搭乘轻轨去周边的艺术影院看电影,差不多1-2周就会看一部电影,幸运地看到了《龙虾》这样奇特的电影,也坚持把通篇几乎莎翁原文照搬的《麦克白》给看下来了。当地也有俄罗斯影展、英国影展,可惜都在我离开之后举办,知道了就有些遗憾。 作为对赛人老师微博相关观点的回应, 我的观点是美育要趁早,但接触美的事物永远不嫌晚!没有什么比在一个春和日丽的周末与一部(甚至几部)佳片在大屏幕相遇更令人激动的事了。个人非常期待这两周周末与“两位大师、一位女神”在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展相逢!Seize the time, seize the hour! This is the time! This is the hour!Hope to see you in theatres…最后给所有参与组织的方方面面笔芯! 作者:意面自诩为爵士乐手(Jazz musician)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一名,此生最大爱好“看电影”,口味庞杂,英语国家电影为主(主要是基本可以盲听,不受制于差强人意的字幕),以色列、阿根廷、伊朗、冰岛、丹麦等国电影也有所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