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石板巷陌
微醺的岁月,醉人的暖风
……
《中国古镇》69 镇湖镇 再说绣娘
镇湖原名西华,意思是苏州西部的华丽之地,这里确实是满眼锦绣的地方,不仅气候温润,物产丰富,风景如画,更自古以“苏绣之乡”著称。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与粤绣、湘绣、蜀绣齐名,它以苏州为中心,而镇湖所在的太湖周边,正是苏绣的发源地。本期节目将带我们领略镇湖镇绣娘的魅力。
“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蜀锦谩夸声自责,越绫虚说价犹高。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唐代诗人罗隐惟妙惟肖地描述了苏绣的唯美与浪漫。
苏绣之乡镇湖,位于太湖边的一座半岛上,东距苏州26公里。它是中国最著名的民间刺绣艺术之乡。据说,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已经是一片“闺阁家家架绣绷,妇姑人人巧习针”的兴旺景象。目前,镇湖有绣女8000多人,镇上有一条1600多米长的“绣品街”,300多家绣庄比肩而立,精美绝伦的绣品远销海内外。
黎明时分,太阳升起,当朝霞铺满太湖湖面,映红了镇湖古镇无数绣娘的绣绷。阳光洒在绣娘的脸上,绣娘们恬静地穿针引线,绣着最为钟爱的刺绣!这将是怎样的诗情画意?在喧嚣的世间,坐落在“天堂”边上苏州的镇湖,拥有如此良辰美景,真真恰似人间仙境。
刺绣的源头据说与吴地先民断发文身的习俗有关,因为临水而居,先民们在身上刻上了龙的图案,后来,文身变成衣服的纹饰,便有了最早的刺绣。
镇湖刺绣的兴起,还与这里独特的区位和盛产蚕桑有关,镇湖僻处太湖一隅,交通不便,农闲时,聪明恬静的镇湖女人纷纷拿起银针,用手边的丝线,刺花修被,贴补家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育一方的文化,镇湖刺绣的兴盛,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因为来自民间,缘于生活,历史上的镇湖刺绣,大都以日用绣品为主。
“闺阁家家架绣棚,妇姑人人习针巧。”镇湖家家有绣娘,在不足2万人的小镇,汇聚了8000绣娘,另有4000人从事与苏绣有关的工作。绣娘的称谓与职业有关,不分年龄长幼。从十几岁的小女孩,到七八十岁的老太,几乎人人会绣。在镇湖农村,随处可见抱着绣绷的妇女,她们被统称为绣娘。
一缕蚕丝如何获得丰富的色彩,她在绣娘的银针下又焕发了怎样的独特魅力?苏绣以针为笔,以线为墨,这五彩的丝线来自蚕丝。墨子说:丝线染与苍则苍,染与黄则黄,丝线染色是重要的准备工作。
苏绣经历了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染色技艺因地制宜的创新,只是冰山一角。明代位居首辅的大学士王鏊说:苏绣的特点是精、细、雅、洁。精细是技艺的反映,雅洁是艺术的追求。苏绣对艺术的追求,在明清时到了高峰。除日用绣之外,出现了闺阁绣和宫货绣的盛行,在针法技艺上被封为针神的清末苏州人沈寿创造了仿真绣,而杨守玉则发明了“乱针绣”。仿真绣和乱针绣,都像是用针线画出的素描或者油画,兼具了东西方的审美追求。这些技艺在镇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镇湖刺绣经历了从日用绣向艺术品的发展历程,而它的经营方式则从分散经营走向了产业化,集群化。镇湖绣娘们也从家庭主妇变成了工艺师,企业家。
2000年,镇湖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刺绣)艺术之乡”。这一年镇上建起了长达1.7公里的绣品一条街,绣品街上绣庄林立,有近400家之多。这些满眼锦绣的店铺,大都是前店后坊或者店坊合一。不管是绣庄还是工作室,几乎都藏有耗时数年绣制的镇店之宝,这些作品有让人恍若置身博物馆的感觉。
绣品街
除了绣品一条街,镇湖还建起了中国刺绣艺术馆和刺绣艺术展示中心,聚集了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7人,省工艺美术名人11名,还有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一街、一馆、一中心组成的艺术长廊是苏绣文化最集中的展示窗口和最生动的创新平台。一枚银针丰富了古镇的色彩,也使绣娘们的人生一如她们的作品光彩照人。
苏绣有一项绝技,它的神奇让人叹为观止。双面三异绣是在双面异色的基础上发明而成的,同时又是对双面异色绣的发展。其特点是:绣品正反两面异样、异针、异色。即正反两面对应部位图样不同,针法不同,色彩不同。它能使观赏者能在一幅绣品上欣赏到不同图案、不同针法、不同色彩的刺绣艺术形象。这种绣品,在苏绣和中国刺绣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双面绣扇子
自然与人文,传统与当下,文化和产业在这里相融相谐。从前的故事渐渐远去,当代的传奇扑面而来。如果把传承千年的苏绣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镇湖绣娘绣出的该是树上最艳丽的花朵,它们将绽放在又一个美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