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长:爱德华·霍普的画,如同凝固的小说
李伟长,评论家,思南读书会策划人之一,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著有《人世间多是辜负》《珀金斯的帽子》等。
*你也可以在网易云音乐、蜻蜓FM、荔枝FM、苹果podcasts搜索“大方FM”订阅收听。
霍普的画与我们的身份焦虑相通
这些年爱德华·霍普在中国越来越受喜欢。其实画家离我们已经蛮远了,他是1882年出生的,1967年过世,离现在50多年了。那么为什么他的画会在中国有这么大的反响?有这么多的人喜欢?非常重要的一点可能是在霍普的画中,有一种疏离感和孤独感,有一种人和人之间即使靠得如此相近但也无话可说的意味。这是一种城市属性吧。
在中国,尤其在大城市里,人们普遍会有这种状态。因为大城市外来人口特别多,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可能都是外来者。那么外来者身上会必然地拥有一个标签:漂泊。我也是从外地到这个城市,我也会把自己视作一个外来的人,一个漂泊者。漂泊,这种城市迁移的体验,会让一个人与他所处空间的关系没有那么融洽,不融洽就会导致某些疏离感,所以说霍普的画能够在今天引发我们这么多人的喜欢。对于不从事艺术研究的人来讲,我们很难体会霍普的笔触,或者说霍普的技术和艺术观念,但是我们能够触摸到、感知到霍普画中的某种情愫和情感,而这种情感和我们身份的焦虑是有一种相通性的。
《光与暗的故事》
作者: [美] 劳伦斯·布洛克 编著
[美] 爱德华·霍普 绘
中信出版·大方 2018年1月
为何悬疑小说家和导演都是霍普的粉丝?
霍普能够得到很多悬疑小说家的喜欢,我觉得原因是他画里的空间感,空间感会给很多做类型小说的人以启发。因为推理小说或者犯罪小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那就是空间,也就是故事发生的地方,一个充满悬疑的、未知的、神秘的地方。霍普把这个场景给实体化了,而且把人和人之间微妙的关系给点出来了。在很多推理小说或者犯罪小说当中,人与人的关系永远像密码一般,而霍普的很多画都有这种故事的隐喻存在,所以劳伦斯·布洛克这样的小说家,希区柯克这样的大导演,他们对霍普的画感兴趣就很正常了。
《观看之道》
作者:[英]约翰·伯格
我自己特别喜欢高更,我期望看到有人来讲述高更笔下的小岛,这个小岛就是他所生活的世界。毛姆有一本小说,叫作《月亮与六便士》。很多人喜欢这部小说,是因为它以高更为原型。但实际上毛姆在小说里面除了呈现这个画家的原型,他还写了好几个人选择的不同生活。比如说它里头写到一个人,这个人本来有很好的前程,但是有一天他出去旅行,从船上看到了一个地方,他发现这个地方太美妙了,于是放弃了原本的灿烂前程,在这里生活下来,成为一个普通人。
高更自画像
我是思南读书会的一员,因为今年疫情的影响,思南读书会从年初就暂停了。今年的世界读书日,除了在线上分享之外,我们也筹备了一个小的视频,想用视频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思南读书会读者的感谢。
4月24日晚,我还参加了直播带货。我觉得直播带货的主持真的好厉害,怎么能讲得让读者愿意去感受、去买这本书,这是一个很难的活儿。我也很好奇直播到底会有多少用处。在这一个月之间,直播已经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方式,大家都在做直播,观众似乎不够用了,至少在出版圈是这样。
不过,我觉得这也是好事。很多出版人、编辑,基本上是在办公室里从事劳作,除了营销人员和作者有时候被拉出去做读书见面会,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作品离读者到底有多远。现在直播非常热闹,也很疯狂,这也意味着读者、作者、出版人还有媒体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许会带来新的东西,也有可能会出现出版界的李佳琦。
唯一比较犯愁的是,如果大家都做直播,观众可能会比较少。线下活动的时候,人的专注力和注意力是相对被规定的,进入一个场景以后,一个半小时的活动就得呆一个半小时。现在的直播,一会儿进去,一会儿出来,专注力和持久力会被分割。
上海三联书店|读者书店|幸福集荟|鹿森书店
新华书店|1200bookshop|参差书店
Jetlag Books| elvita·威生活便签|亚朵竹居
张泠:金花、刘三姐、李双双,为什么在今天的大荧幕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