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 | 生命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主旋律
小编语:
本期悦享生命为大家分享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刘慧教授发表于《生命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的《生命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主旋律》。
这篇文章主要讲解了人工智能冲击之下我们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而阐述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教育坚守和发展的方向,即回归生命教育。
刘慧教授
教育学博士、博士后,生命德育论主要创始人。
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综合指导专家组成员。
主要从事生命教育、初等教育学、教师教育、德育原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摘要
人类即将步入与人工智能“共舞”的时代,人将如何存在?教育将向何处去?人工智能强烈地“冲击”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所引发的关注人本身、关注人的生命意义,将呈现前所未有的凸显态势。借助人工智能,人看到了人自身不可被替代的是生命,是人之生命的情感、直觉、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等。人工智能带给教育的不仅是“器”“术”方面的挑战与机遇,更是对教育本质的重新审视。正是人工智能时代“生命意义”的凸显与坚守,才为教育何去何从有了方向——生命教育。生命是教育的基点,关注生命意义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生命教育是教育之“家”。人工智能时代将促使生命教育进入发展高潮期,使教育回“家”成为可能。
关键词:生命教育;人工智能;生命意义;教育本质;教育之家
正文
人类即将步入与人工智能“共舞”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将如何存在?教育将向何处去?“未来已来,过去未去”,这是对今天人类所处发展状态的基本判断。如果说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们还看不清、说不清后工业社会是怎样的一个社会,那么在经历了短短的十几年发展之后的今天,我们已经清晰地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所谓人工智能是指让计算机像人那样思考、学习和认知,即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智能。自1956 年确立人工智能概念以来,经过短短的六十年时间,人工智能正在朝着我们可预料和不可预料的方向飞速发展。2017 年7月20日,中国政府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开篇指出,“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 2018年,人工智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热点。不论是信息技术领域、教育技术领域,还是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均占据醒目的位置,也成为了世界哲学大会讨论的议题。人工智能带给人类的冲击是巨大的,带给教育的冲击是深刻的,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而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并应积极应对。本文旨在“畅想”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之家——生命教育的“新图景”。
一、人工智能:“让人欢喜让人忧”
人工智能带来了世界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是改变了我们所做的事,而且更是改变我们自己。有学者指出,这是一场革命,它不改变我们所做的事,它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如果说以前几次技术革命,顶多是人的手、脚等身体器官的延伸和替代,这次人工智能则将成为人类自身的替代。
(一)人工智能强烈“冲击”我们的生活
人类智能对人的生活是很大的“冲击”。有观点认为,未来五到十年,人工智能将全面超越人类!大批的翻译、记者、收银员、助理、保安、司机、交易员、客服……都可能在不远的未来,失去自己原来的工作。近日,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清洁车队在上海松江正是诞生,并在当地道路上正式运行;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正式上路,成为全球首次全场景常态化配送运营,不仅如此,京东的无人“机、车、仓、配送站”已经实现无缝衔接。这些原本由人来完成的任务,却被智能机器人给“抢走了”。有学者指出,比你失业更可怕的是你孩子即将失业(麦肯锡,2017)。按照斯坦福教授卡普兰的一项统计看,美国注册在案的720个职业中,将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在中国,这个比例可能超过70%。
(二)人工智能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
首先,人的存在空间发生了改变,由二元变为三元。以往人是生存在自然的物理空间和人的社会空间之中,而今却增加了一个新的空间:“信息空间”。信息空间的出现为所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都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其次,人工智能扩展了人的生命能量。以往,人的生命就是人的生命,而今人工智能成为人之生命的“一部分”,而不是人的生命之外之物,人的生命成为“人机共在”。第三,人工智能提高了人的“自由度”,这是更为重要的改变。如果说在农业社,人是被自然“束缚”,在工业社会,人是被机器所“控制”,身心的自由均是有限的;那么在后工业社会,人工智能将人从自然的束缚、机器的控制中解放出来,从生存劳作中解放出来,使人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身心更为自由。与此同时,人对自身的认识与理解,也会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获得新的进展。
(三)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的“敌人”
人们对人工智能也并非一片赞美之声,相反,还有一些可怕的“预言”。霍金认为,人工智能是人类真正的终结者,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最近一篇文章传递了对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冲击的担忧。对待人工智能,人们并不是一味地看到她有助于、有益于人的方面,同样也看到了它可能有害于人的方面。有学者指出,时至今日,技术早已不再是社会发展的‘工具’和‘手段’,而成为了人类自己为自己制造出一个强大的敌人。这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声音。但,在此,我们还是将目光投向积极的影响之维,分析人工智能为人类带来的“益处”,当然也要警惕其可能之危险。
二、生命意义:人工智能时代的凸显与坚守
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未来具有无限可能性,未来凸出了什么?我们应该坚守什么?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定会引发价值再次转移,重点突出人类的内在情感——思考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人工智能所引发的关注人本身、关注人的生命意义,将呈现前所未有的凸显态势。
(一)关注生命意义成为时代的主题
伴随物质财富的充裕、科技发展,人们不再为生存奔波,生命意义的问题便随之“浮出水面”。2018年8月,在中国召开世界哲学大学期间,“中国民众最关注的十大哲学问题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本次调查包括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科学技术进步(例如转基因、人工智能)带来的哲学问题,什么样的社会是好社会等,而高居榜首的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可以推断,这也许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当中国社会步入小康之后,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必然成为中国民众关注的主要且重要问题。
而人工智能时代,人之生存的重心必将转向关注生命意义。生命意义的寻求、发现与实现,是每个个体生命的生存使命。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每个人都有探寻意义的欲望。人工智能“解放”了人的体能、智能,使人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自由去思考生命意义问题。也就是说,人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自由,不仅是时空层面的,更是意义层面的。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的生命如何才能更有意义、人的心灵如何才能安顿,这样的问题已成为人的存在必须要回答,是人之存在的主要任务。
(二)人工智能有助于人认清“人本身”
对人本身的认识与理解,是人之生命意义的一个核心问题。对“我是谁”的认识与理解是回答生命意义问题的“原点”,也是人一生的功课。而人是最为复杂的系统,仅凭人自身是很难处理人自身的复杂性的。以往我们对人的认识,相对于高级动物而言,而今我们比较的对象转向了人工智能。有学者指出,“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产生了一个契机,它让人可以突然越来越自省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人类活动当中究竟有多少是不可计算的部分,以便将我与机器区分开来。是的,正是人工智能,让我们越来越清楚的看到了‘人本身’。”至今,人对人工智能的研究表明,“机器智能的‘天花板’是人的本质特征——生命,机器智能难以拥有情感智能、志趣智能和创新智能中的高阶智能成分。”也就是说,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的生命,是人之生命的情感、直觉、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等。可见,借助人工智能,人看到了人自身哪些是不可被替代的,而这真是人之为人的核心所在,由此,人对自身的认识与理解才能更深入。
(三)人工智能为人的自我理解提供技术支持
人的自我认识与理解,并非易事,如何“突破”这一难题?人工智能使人的自我认识与理解有了通道。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人“画像”,使人的自我认识与理解更为可能、便捷、直观,即可视化。如,“学生在学习时留下了很多踪迹,比如做练习题、测验的情况,历年的学习成绩,听课时的表情,平时的兴趣爱好,以及家庭和朋友圈的环境,等等。所有这些数据加在一起,可显示出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情况都是有其特殊性的。”不仅如此,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画像”知道他的才华最集中体现在哪个方面,并给出建议。二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设环境等促进人的生命特质的智能发展,包括认知智能的中高阶智能,如分析、综合、评价等批判性思维;情感智能中的高阶智能,如情感理解;志趣智能中的高阶智能,如文化品质与个性品质;创新智能的创新和应变等。
三、生命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之“家”
生命教育,诞生于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主要针对现实的生命问题(如自杀、意外伤害、生命意识淡漠、生命意义迷失等),反思现代教育的“异化”,寻找本真教育之所在,并基于以当代生命科学为主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发展,尤其是当代人学理论而构建。但自其诞生以来一直存在一种质疑:生命教育是“贵族”的教育,是“有闲”人的教育,只有人不再为生存奔波、不为社会竞争所裹挟,有闲暇的时间、过剩的精力思考生命问题时才需要生命教育,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并不需要生命教育。从现实看,似乎生命教育只是理想而已,若使其实现,路途还非常遥远。但人工智能时代的出现,将打破这一局面,将促使生命教育进入发展高潮期,使教育回归生命成为可能。
(一) 人工智能使人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成为可能
人工智能时代对人的生存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必须要对培养人的规格重新审定,对培养人的模式进行新的探索。对教育而言,人工智能为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一是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的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个性化教育“颠覆”了“教与学”,变革了学习方式。可以说,以往杜威倡导的新“三中心”之所以还没有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发展还未达到支持的程度。而今移动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了人的行为方式、与世界的联系方式,尤其是与之相伴相生的一代——被称为“APP一代”。人工智能不仅提供了个性化学习,也使人的个性发展得到了训练,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满足本身也强化了人的个性化存在,也培养了人的个性。二是跨媒体学习将有效提高教育与学习效率,如,虚拟现实的技术使人的学习进入了“体验态”,将那些人的肉眼看不见的、想象不到的学习,变成了身临其境之可观、可感、可触摸的状态。信息技术不仅是支持而是培养、培训人的观念转变与行为方式的转变。如,以互动、开放、共享、规范为主要特征的资源观,其中蕴含着未来社会需要的人的道德品质;跨学科融合、超学科的学习与研究必然成为常态。
(二)人工智能“引发”教育本质的重新审视
人工智能带给教育的不仅是“器”“术”方面的挑战与机遇,而且还是“道”方面的审析。可以说,人工智能再度引发了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追问与思考。社会转型必然带来教育转型。尽管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其对社会的依赖性是绝对的。教育一定程度是社会的产物,有怎样的时代,对人就有怎样的需求,就会有怎样的教育。如果说19世纪的斯宾塞在反思古典教育的弊端后,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现代教育的大厦。那么在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人工智能对人之生存的挑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再一次摆到人的面前。这也是教育的时代问题,重新审视教育,明确教育的本质所在,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关注。
教育永远都要迎接社会发展的挑战,同时教育也有相对独立性,有其不变的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就是培养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标准与模式。因人工智能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与存在状态,对未来人的生存提出了新的要求,故而作为培养人的教育也必然随之改变。人工智能代替人去做许多生存性劳动,使人从中解决出来,使人对受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受教育的内容与方式等方面的诉求都会所有改变,因而也必然引发对教育本质的重新审视与回答。
(三)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回归生命教育
教育之“家”何在?回到教育本源而言,生命是教育的基点,生命需要教育,没有生命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为了生命,不为生命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但在工业社会,教育出现了异化,本真教育被遮蔽,学校变成了知识传递与技能训练场,生命在此失落。而人工智能将使教育“消除异化”,回归本真,回归生命。正是人工智能时代“生命意义”的凸显与坚守,才为教育何去何从有了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生命教育。可以说,对人工智能的看法,无论是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其都将助力教育回家。
生命是最宝贵的,在人的教育之中,全保生命是第一位的。这不仅符合生命规律,也符合人类利益。生命的宝贵,不仅在于其存在,更在于其意义与价值。使每一个人牢固树立生命意识,坚信生命价值高于一切,遏制、抵制一切有害于生命的任何意识与行为,成为了教育最为核心的价值与使命所在,而这正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价值观为取向的教育,是生命健康成长的教育,是生命之爱的教育,是生命意义的教育,是认识生命之真、践行生命之善、创造生命之美的教育,是生命陶养生命的活动。
生命教育,既是对本真教育的回归又是超越。所谓回归,是回归到教育产生的本源,即人类在形成与发展中对教育的需要,为了生命的生存与繁衍;所谓超越,是人类发展到今天及未来对教育的需要,人活着的意义与价值。可以说,生命教育不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解决活着的意义问题、生命价值问题。一定意义上讲,唯有生命教育,才能满足了人工智能时代人对生命意义探寻的需要。
在过去的20余年里,我国生命教育发展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尤其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经历了酝酿期、起步期与发展期,初步形成了生命、安全、健康、教育、人生、生死等六大视域的研究与实践,但还未迎来其自身发展的高潮期。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必将促进生命教育的长足发展,使其步入发展的高潮期。
参考文献
[1]潘云鹤.人工智能2.0 与教育的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18(5)
[2]夏莹.人工智能人正在创造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
[3]刘慧.生命之美:生命教育的至臻境界[J].教育研究2017.12
[4]夏莹.人工智能人正在创造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光明网20180818
[5]朱永海、刘慧等.智能教育时代下人机协同智能层级结构及教师职业形态新图景[J].电化教育研究2019(1)
[6]潘云鹤.人工智能2.0 与教育的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18(5)
[7]朱永海、刘慧等.智能教育时代下人机协同智能层级结构及教师职业形态新图景[J].电化教育研究2019(1)
[8]潘云鹤.人工智能2.0 与教育的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18(5)
作 者 | 刘 慧
编 辑 | 魏 坤 任芳德
指 导 | 任芳德 吴 凯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