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医堂孔令谦:中医药长远发展须走文化输出之路丨独家专访
孔医堂创始人兼董事长孔令谦
中国与国际,思想本该是共通共享的,要让国际社会接受中国的文化。文化一旦接受了,中医自然就能够走出去,并得以发扬光大。
文丨艾薇
谈及对中医的定义,孔医堂创始人兼董事长孔令谦用《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来诠释:“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中医讲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升降、出入”的平衡,孔令谦用“大中至正”来概括。
身为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的孙辈,孔令谦认为,中医的发展除疗效这个硬道理外,还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让中医结合现代科技走向广大人群,走出国门的同时,去做文化的输出和传递。
接下来,孔令谦要做的事很多:办医馆、兴教育、打造中医行业的大IP,做中国健康行业的“7-11”……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552r175ma&width=500&height=375&auto=0(四百味专访孔医堂创始人兼董事长孔令谦 时长:9分45秒,建议WIFI环境观看。)
传承家学:输出中医行业“大IP”
说到做孔医堂的缘起,孔令谦告诉四百味,家学渊源是个重要因素。爷爷孔伯华是孔子后裔,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名噪京城,还曾给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把脉诊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自然是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就在所有人认为孔令谦会继承衣钵,在中医的路上继续前行的时候,孔令谦却和朋友们一起创业,“下了海”。
“当时父亲很生我的气,后来父亲去世了,我觉得自己必须‘还债’,就重新回到中医这条路上来,创办的第一家医馆叫‘孔伯华医馆’。” 孔令谦对四百味说。
“下海”的这段经历虽然没能得到父亲的理解,但对于孔令谦创办孔医堂来说,却积攒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2009年,孔令谦决定将“孔伯华医馆”更名为“孔医堂”。孔令谦解释称,孔伯华的“孔”是“小孔”,而孔医堂的“孔”是“大孔”,是孔子的“孔”。因为孔医堂不分门派,中医也不该存门派之争,各有所长的名医汇聚在此,治病救人。中医的内涵和实质是“大中至正”,这更贴近于孔子的思想。
目前孔医堂在北京有三家医馆,曲阜有一家,宁波有一家,不久可能还会在广州、上海等地设馆。谈及孔医堂的发展规划,孔令谦表示,在医疗上,其宗旨是要在医学上做深、做强,做一家就要踏踏实实的做好一家,不搞盲目的规模扩张。
在医疗品牌上,孔令谦准备将“孔伯华”作为一个“大IP”进行输出,但是强调一定要具有相同价值观。
“有很多人找我做加盟,做连锁,也有一些药厂来找我,要贴孔伯华的牌子,一个药就给一百万。这样的钱来的很容易,但是头顶着我爷爷的名字,这既是光环,也是紧箍咒。医疗是特殊行业,它的终极目标是公益,把医疗做成一味的商业盈利,是不对的。”孔令谦说。
弘扬文化:做中医药教育培训
除了中医医疗,孔令谦这几年一直在做公益性质的教育培训。
而做教育,对孔令谦来说,既是一种责任,更是家学文化的传承。
1930年,孔伯华与同列四大名医的萧龙友一起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遴选当时的一流国手任教。虽然后来北平国医学院在日伪政权的威逼之下停办,却培养出了700多名学生。这700多名学生,散落在全国各地,其中绝大部分人都成了大家。
如今,孔令谦于曲阜的中医药学校合作开办了“孔伯华中医药传承班”,定期带着孔医堂的专家去学校,进行课程之外的再教育。除了学生们来听课,很多学校的老师也闻风而至,后来甚至曲阜各医院的年轻中医和乡村医生都来旁听。
孔令谦告诉四百味,孔医堂对乡村的基层医师培训已经做了三年,采取的是面对面授课方式,注重临证实践,目前已有500多名乡村医生毕业。最近又和保定卫计委签订了协议,担负保定地区的基层中医师培训。
据孔令谦介绍,曲阜的中医药学校原来有6000多人,现在到了8000多人,是3+2+3学制,三年中专,两年大专,三年本科,虽然是个中医药学校,但是比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校区都大,一直以来双方合作非常顺利。
“我在跟他们谈,我说你如果能升级为三本的学院,我把牌子送给你,就叫孔伯华学院,我一分钱都不要。”孔令谦说。
“虽然做教育培训本身是做公益,不挣钱,但是要长远做下去,仅依靠孔医堂自身支出也不现实。” 孔令谦表示,将来还要筹备孔伯华基金会,并通过基金会来吸收一些社会资本,共同承担起教育这个社会责任。
孔令谦理解了祖父做教育的初衷,并决心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中医现在要做的就是传承、教育和培养。我不能说孔医堂是最大的中医机构,但我们应该是中国最具传承影响力的中医机构,因为孔医堂有历史、有传承,我们既要在医疗上做深做专,又要做好文化教育;在文化输出方面,可将中医药科普化、趣味化,最终让中医、中国文化得以走出国门,惠及更多人。”
商业模式:打造中国健康行业的“7-11”
孔令谦告诉四百味,孔医堂的发展思路是:以中医医疗为基础,以健康服务为延展,以文化为核心,以产品为规模。在医馆和培训都讲求公益性的前提下,孔令谦的变现之路锁定在了产品板块。
据介绍,目前孔医堂旗下有一个项目,叫孔医堂老药铺,是独立商标。“第一家店已经开了,正在做模型,第二家店正在建。现在已经有不少人来找我做加盟连锁,目前还没有放开,想在春节前再把模型做一下梳理。”
孔令谦表示,孔医堂老药铺的模型,是要做中国健康行业的“7-11”。“店面不会太大,20~50平米左右,准入门槛很低,大概20万的资金就可以,深入社区来做。里面都是孔医堂自己的产品,以食品为主,不卖药。例如代茶饮类、代餐饮类、儿童类、女性类等。还有季节性的,像四季养生汤等。”孔令谦介绍,第一批研发的这类产品大约有70种,申请了70个食药产品的批号,现在已经下来了25个。但都不是治病的,而是适宜人群产品。
对于老药铺的规模复制和以后具体的商业模型,孔令谦显得颇具信心。“明年可能会根据管理能力适当放一些加盟进来,而且加盟费不多收。一线城市也许一年3万,如果是三线城市,也许就是几千块。如果店主是残疾人,我就会直接免加盟费,但是重在铺量,把老药铺开到几百家,几千家,主要就是卖产品。”
孔令谦告诉四百味,老药铺的相关事宜已经开展了一年多,虽然自己在中医诊疗机构上一直不想做大规模复制,但是老药铺是可以大规模发展的。老药铺不做医疗,所有店员由孔医堂统一培训,面向社区消费者提供健康类食品。
“为什么选择老药铺这样的形态去做商业复制?因为这真的是一条可以扩大规模,去进行商业变现的路。它不像诊所,医生的管理是最难的,而且流动性很大,想拴住一个医生,除非把他们变成合伙人,否则很难。但老药铺的管理相对简单,我负责培训店员,要求他们服务意识好,了解和产品相关的历史故事,知道产品的配方和组成,实事求是的去卖产品。这个并不难做到。”孔令谦说。
对话孔令谦:
中医,就是“大中至正”
四百味:中医有秘方吗?
孔令谦:从中医上说,我们把人生病的原因,归为三大类:一是外感因素,二是饮食劳倦,三是精神或情绪内伤。
中医是健康医学模式,西医是疾病医学模式,中医讲阴阳平衡。如果说一个人“阴阳失衡”,就是指生病了。
现在有人把医生吹成神,中医治百病,不对。什么病都能百分之百治好,不对。我们要客观说话,不论中医还是西医,多好的医生都有看不好的病。
如果一个人已经是冠心病,或者长肿瘤了,找一个老中医,说能几副药就把病治好,纯属开玩笑。现在有一些所谓 “中医”在炒秘方,其实是没有秘方的。中医的精髓,是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辩证分析的看问题。
四百味:今天我们都在说文化自信的问题,接受西方的所谓先进评价标准和舆论系统,也不要把自己好的东西丢了。但从近二三十年来看,西方很多技术领域百花齐放,发展速度很快,从化学药再到生物药,是个很大的进步。而中医的发展却一直很迟缓,没感觉到有明显创新的东西,这是什么原因?
孔令谦:这由多方面原因造成,一言难尽。概括的说,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经济利益驱动的原因。
中国历史上,中医受到了一些摧残,从军阀混战、国共战争到了解放之后的文革,人们的整个思想体系都是混乱的。当年汪精卫就曾下令取缔中医,就是历史上的“废除中医案”事件。
中医发展历经曲折,中医教育也是一样。建国之前就没有中医学院,1956年才陆续成立了四所中医药学院,而且也没有办学经验,完全仿效西方。
再说经济利益驱动,国家这几年一直强调将科学生产力放在第一位,科学也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由于有了经济利益的刺激,医药科技也伴随着科学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中医不同,从古至今中医强调的都是“简便验廉”,医生相当于自由职业者。而且中医并没有借助一些现代科学手段,中国排名靠前的各大中医院,有些年销售额已接近百亿人民币,但其中靠中药获取的收入,可能连10%都不到。
至于说中医为什么没有创新,我个人以为,那是因为没有以中医的思维发展自己,而是一味的按照西医的标准去搞所谓创新,这种创新永远是跟在人家后面的。
四百味:您怎么看当今社会关于中医与西医之争的一些现象?
孔令谦:现代医学比我们强在哪儿?它在自然领域方面的研究确实比中医先进,甚至于通过一些光电技术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一些微观的、精准的病的治疗比中医要强,我们要承认。
所以我们不反对西医,望闻问切是中医的诊断方法,但是有现代科学的检测报告、片子,我拿来参考一下没有任何坏处,这个对于中医来讲不要故弄玄虚,谁一号脉就能号出来子宫肌瘤、肾结石等?中医脉象二十八种,根本就没这种脉象,有些病症是综合分析出来的。再怎么号脉,说实话,绝对不如看片子精准,有了现代科技,我们当然要采用。
但如果说到中医学在人文科学上的地位,我们是西方人的鼻祖,而医学的终极目标是人文医学,为何不在这方面寻求突破呢?其实现在西医也在向人文医学上回归,又为何不找中西的汇通点呢?
四百味:在孔医堂看到了三句话:经典与时尚,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国际。请您解读一下其中含义。
孔令谦:先说经典与时尚,要继承经典,但并不是说所有的经典都是好的,我们要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就是时尚。例如中医有一种说法,将中医分为两大学派:一个是伤寒派,源于东汉张仲景,其丰富和完善了中医的辨证指导理论。到了明末清初又出现了温病,发现再用古方治疗当时的疾病行不通,随后又出现了温病学派。但后世将二者分为两个门派是错误的,因为温病学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正是中医学理论有所发展、有所前进、有所创新与融合的体现。
传统与现代,传统中医的一些药方和经验是广大人群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一种文化遗产。但我们不应排斥现代科技,用现代科技来诠释古老中医学是很好的方法。同时也不能完全用现代科技去评判,将中医全盘否定,这也是不对的。
中国与国际,有人认为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这是不对的。中医是国际的,它是有思想的,是一种文化,是中国文化走向国际,走向世界的一个载体。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获取相关内容
长按二维码,关注「四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