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传奇在研BCMA CAR-T疗法保持竞争力,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实现深度和持久的反应丨聚焦ASH2018

陈婉仪 医麦客 2020-09-02

今天是2018年12月4日

农历十月二十七

医麦客:BCMA CAR-T能否创造神话


2018年12月4日/医麦客 eMedClub/--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MM)一直是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CAR-T细胞疗法的主战场,其中以Celgene/bluebird bio和南京传奇(现已于强生旗下杨森公司达成合作)的在研疗法最具代表性。


包括恒润达生、科济生物、Kite制药也正在研发相关疗法,并在ASCO、ASH等国际大会上展示了亮眼数据。


周一,在美国血液学会(ASH)2018年会上,南京传奇和合作伙伴杨森提供了LEGEND-2(NCT03090659)1/2期开放标签研究的最新结果,该研究评估了靶向BCMA双表位的CAR-T细胞疗法LCAR-B38M用于治疗晚期复发性或难治性(R/R)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这项研究结果来自四家独立研究机构之一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新的结果显示,LCAR-B38M实现了深度和持久的反应,对于中位数为三种先前疗法失败的患者具有可控且可耐受的安全性


ASH公布的结果:具有竞争力
有效性数据


在这项研究更新中,57名晚期R/R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了LCAR-B38M CAR-T细胞治疗。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4岁(范围27-72);使用先前疗法的中位数为3(范围为1-9);根据Durie-Salmon分期,74%的患者患有3期疾病。


根据研究结果,客观缓解率(ORR)为88%(95%置信区间[ci]:76-95)。其中,74%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95%[ci]:60-85),4%的患者达到非常好的部分反应(VGPR),11%的患者达到部分反应(PR)。值得注意的是,在42名CR患者中,39名患者(68%)骨髓中的微小残留病变(MRD)呈阴性 - 这是特别深度反应的标志


有效性数据(图片来源:@MM_Hub)


在所有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中位反应持续时间(DOR)为16个月(95%[ci]:12-未达到[N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5个月。在MRD阴性的CR患者中,中位PFS为24个月


这些结果仍然非常具有竞争力,并且在某些方面,领先于Celgene/bluebrid bio。后两家公司正在合作开发同样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靶向BCMA CAR-T疗法bb21217,并被广泛视为该领域的领跑者。


根据本届ASH提交的一项1期数据,在接受bb21217治疗的12名患者中,ORR为83%(n = 10)。截至数据提取日期,10名患者中有9名正在缓解,其中3名患者(25%)CR或严格的完全缓解(sCR),2名患者(16%)VGPR,4名患者(33%)PR


推荐阅读:Bluebird与Celgene的CAR-T疗法再传捷报丨聚焦ASH2018(一)


安全性数据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AEs)是发热(91%),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90%),血小板减少症(49%)和白细胞减少症(47%)。


其中,CRS主要是1级(47%)和2级(35%)。4名患者(7%)经历了3级CRS。CRS发病的中位时间为9天(范围为1-19)。除一个CRS事件外,所有事件均已解决,中位持续时间为9天(范围为3-57)。


虽然很少有病例被认为是严重的,但90%的患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CRS,比其他接受实验性CAR-T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比例更高。根据首席研究员赵万红在ASH的一份报告,1名患者从2级CRS中恢复,出现呼吸困难并在潜在的肺栓塞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后不久死亡。


CRS不良反应(图片来源:@MM_Hub)


相反,神经毒性的发生率非常低,只有1名患者表现出轻度失语、躁动和癫痫样活动。


总体而言,17名患者在研究和随访期间死亡,死亡原因是疾病进展(PD; n = 14)。


 ● 

到目前为止,可用的LCAR-B3M数据来自国内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其他三个国内研究机构招募了17名患者,但南京传奇预计将分别提交数据。2期确认试验(CTR20181007)目前正在计划中。


最近,LCAR-B3M开始在美国开展1b/2期试验(NCT03548207),估计有60名参与者,预计将于2020年7月初步完成。


杨森肿瘤学临床研究副总裁Sen Zhuang表示:“这种具有高亲和力结合不同表位的独特设计在理论上可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特征,但当然你必须在临床上看到结果。ASH的更新让杨森对治疗的疗效和耐久性更有信心。”


加速推进中
1

2017年6月

南京传奇(Legend Biotech)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了LCAR-B38M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数据。在35名R/R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ORR达到了100%。在最早接受治疗的19名患者中,14名达到sCR,剩下5名出现PR,其中4名的状况非常良好,且5名经治超过1年的患者依旧处于sCR。

ORR达到100%(图片来源:ASCO17)


2

2017年12月

LCAR-B38M成为国内首个获CDE正式受理的CAR-T细胞药物。紧接着,强生旗下杨森公司(Janssen Biotech)宣布与南京传奇签署了全球合作和许可协议,共同开发和商业化LCAR-B38M(JNJ-68284528)。

3

2018年3月

LCAR-B38M成为首个获得CFDA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的CAR-T疗法。

4

2018年5月

JNJ-68284528获得FDA批准开展临床试验,成为首个获得FDA 批准的中国自主研发的细胞疗法。


推荐阅读:

ASCO黑马传奇生物递交中国首个CAR-T细胞药物临床申请,BCMA靶点能否成为下一个金矿?丨医麦猛爆料

3.5亿预付款!南京传奇生物与杨森签署全球合作协议,共同开发CAR-T细胞疗法丨医麦猛爆料

最新:10家公司,14项IND申请!南京传奇CAR-T细胞产品临床获首批!丨医麦精品汇


参考出处:

https://ash.confex.com/ash/2018/webprogram/Paper110548.html

http://www.legendbiotech.com

https://www.biopharmadive.com/news/ash18-legends-car-t-brought-back-to-reality/543469/


点击“阅读原文”,抢先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