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技术iPSC:类器官培育的香饽饽丨医麦新观察
本文由医麦客原创,欢迎分享,转载须授权
2020年6月7日/医麦客新闻 eMedClub News/--类器官属于三维(3D)细胞培养物,包含其代表器官的一些关键特性。此类体外培养系统包括一个自我更新干细胞群,可分化为多个器官器官特异性的细胞类型,与对应的器官拥有类似的空间组织并能够重现对应器官的部分功能,从而提供一个高度生理相关系统。
2006年,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ShinyaYamanaka)教授的团队发现只须将四个与干细胞特性相关的转录因子Oct3/4、Sox2、c-Myc以及Klf4(简称OSKM,也被称为「山中因子」),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入小鼠的成纤维细胞,即可诱导它们去分化成多能干细胞。
这种细胞被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cells, iPSCs),它们在形态、基因和蛋白表达、表观遗传修饰状态、细胞倍增能力、类胚体和畸形瘤生成能力、分化能力等方面都与胚胎干细胞相似,同时又避开了胚胎干细胞的伦理问题,在疾病模拟、药物筛选和细胞治疗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被人们视为细胞疗法的新希望。2012年,山中伸弥也因在iPSC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9年9月,科学家们首次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成功同时培育出了3种互相连接的类器官,包括肝脏、胰腺和胆管。这一突破性成果来自辛辛那提儿童医院Takanori Takebe博士的研究团队,并发表在Nature杂志。
在2013年,Takebe和他的研究人员制造了一个“迷你肝脏”,这是首个利用iPSC制成的类器官。不足的是,尽管他们能够创建单个器官并将其移植到患者体内,但该器官无法充分发挥功能,也无法长时间工作。为了应对这个问题,研究小组着手从iPSC同时制造多个器官。
2020年6月2日,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使用iPSC创建了功能完备的人工微型肝脏,并移植到大鼠中存活了四天。相关成果发表发表在Cell Reports上,未来有望在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移植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肝脏培育,这些微型肝脏就像正常肝脏一样,会分泌胆汁酸和尿素,而在自然环境中肝脏成熟需要长达两年的时间。
类器官研究的挑战与展望
>>>> 聚焦类器官的企业
2020年7月19日-21日,聚焦肿瘤免疫、新型抗体、干细胞再生医学、基因治疗等四个热门生物医药领域的2020 BPIT 生物药创新技术大会拟邀请国内多位著名专家分享iPSC在类器官、细胞治疗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于研发进展。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598-0
https://www.miragenews.com/lab-grown-miniature-human-livers-transplanted-into-rats/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fulltext/S2211-1247(20)30688-4?utm_source=miragenews&utm_medium=miragenews&utm_campaign=news
★ 突破!David Liu开发新型单碱基编辑技术,成功治疗隐性基因突变导致的耳聋 | 医麦猛爆料
★ 最新:国内又一款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IND获得受理丨医麦猛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