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理财,这些年我的学习经历分享

hi 艳君 艳君Yanjun
2024-09-04

看到这篇文章的部分小伙伴可能并不了解我的经历,先附上:

2010年毕业,本科,中文师范专业;

2010-2013 菲律宾,汉办志愿者教师;

2013-2015 美国,汉办-美国大学理事会项目Guest Teacher;

2015-2017 英国,结束美国两年任期回国结婚,和王同学一起赴英国。他在英国某大学做博后。我在约克大学读完应用语言学语言教育硕士,同时兼职教汉语;

教学相关的文章可以在这里找到:《2015-2018 文章分类目录》。

2017.9 至今 意大利,因为王同学的工作缘故,移居托斯卡纳。(2018.8 宝宝出生,计划是宝宝满三岁送幼儿园,同时重回职场。)



今天这篇文章接着2018年写的关于记账和存钱的话题(见文章:《这件事,我做了八年……》)总结一下在理财这条路上这几年的成长。会有一些学习资源、包括书籍、纪录片、文章的推荐。


《小狗钱钱》和《富爸爸穷爸爸》


大概是2016还是17年读了这两本书。好像我们文化里有羞于谈“钱”的部分,“用钱生钱”更是邪恶得不得了……这两本书帮助我清理了这些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塞进大脑里的想法,学到了一些关于“钱”的基础知识。

当时用kindle读的,读完就迫不及待地发给了妹妹丽君和好友彭洁(当初的邮件还在)。但是我一直没有行动,只是继续坚持从2010年毕业后就一直在做的事情:记账和存钱。

理财的钱从哪里来?绝大部分普通人都是靠工资,攒下来。在菲律宾和美国任教的五年里,我的储蓄率都在60%以上。也就是薪水的60%都存下来了。这个跟我当时在私立学校工作有关,学校提供住宿。在美国的两年,住宿、水电、网费都不需要付,学校餐厅除了假期,都提供一日三餐。

刚刚工作的那几年,弄清楚自己把钱花在了哪里特别重要。如果你感觉到钱都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了,就很有必要记账。有的人在消费上很理性,只买自己需要的东西,那就没必要记账。

我用的工具是免费版的APP“懒人记账”,我甚至都没有注册账号。如果注册了账号,可以两个人管理一个账本。我们家都是我记账,王同学买东西回来,小票放在桌子上。我自己买东西的时候就随手记了。月底会核对一下APP里显示的余额和常用银行卡的余额,做个对比,如果有出入,就及时处理。每年到年底把关键的数据整理到Excel表格里。

每年年底更新一个年末收支统计表(一年的收入、支出、结余),年初更新一个账户明细(理清钱都在哪里:支付宝、银行卡、借出等)。

这些方法都需要你去做,然后慢慢调整、最后固定下来。

记账可以理清钱的去向,只要你自己觉得花得值就没什么大问题。此外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比理财更重要。靠理财挣大钱一方面需要本金、需要理财能力,还需要运气。比如,下面是标准普尔500的走势,2008之后的十年可以称得上是黄金十年(最近因为疫情跌了一些)。


《钱,7步创造终身收入》


偶然看到书单推荐这本书,上网搜了简介,觉得很有意思,就让王同学读了。他每读完一章就讲给我听(证明他真的读懂了)。这本书是针对美国读者写的,前面花了好多篇幅讲摆脱负债状态、存钱(积累第一桶金)的重要性以及方法,还有“复利”到底是什么等等,很厚的一本书,讲得很详细。

作者提到他给很多明星做财务管理、财务规划,发现挣得多的人花得也多,有一部分人并没有多少钱存下来去投资,又或者乱投资被坑了。有的人一旦遭遇某些意外,比如事业下滑,收入减少,就会入不敷出,陷入负债的困扰。

有个例子我印象特别深刻,讲数字是怎么迷惑我们的。先涨了50%,然后亏了50%,最后是亏了还是赚了?如果先亏了50%,之后涨了50&,最后是亏了还是赚了?

答案:都是亏了。

再比如,我很早就在好几本书里看到过“复利”这个概念,但是对它并没有直观的印象。王同学做了这样一个表格,算出来给我看:

2018年他就开始运用学到的知识,开始实际操作,用我们俩的支付宝账户购买基金。

这个阶段主要是他在操作,跟我解释部分内容,投资的原则,他怎么分散风险等等。2018年是我们用支付宝定投基金的第一年。那年比较特别,账面亏了一些,但是我们俩都很淡定。2019年三个月过去,就全部涨回来了。

看了更多的故事后,我认为一开始账面上亏一点并不是坏事(实际上基金没卖出,就不是真的亏了)。因为如果一开始就通过理财赚到钱,赚很多钱,就会忽视这里面的风险。

我是极端厌恶风险的人,也不会看公司财务报表,“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就像一句咒语飘在上空,所以短期内我和王同学决定不买股票。这点很重要,尊重自己的知识边界,不懂的东西不要随便去投资。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之后王同学就不断自己找资源一边学习理财知识,一边实践。去年,他读完银行螺丝钉的《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又让我看了一遍。2019年的收益挺好的,我们挺满意😂。

去年圣诞节,王同学根据这本书的理念做好了接下来一年的投资计划(落到纸上很重要),解释给我听,然后我负责每个月记录、调整……

表格内容包括:每个基金的要怎么定投,定投多少,什么时候暂停定投,什么时候卖出等等。我负责每个月更新一次表格,并做相应的操作。

这本书对把概念说得非常清楚:指数基金、货币基金,宽基指数、行业指数……“价值投资理论”结合“低买高卖”。很实用。

此外作者还强调
年轻人要好好工作,三四年工资翻一倍是有可能的,但指望投资做到这个,不现实(本金和理财能力都有限啊,此外还要看行情,后者不受你控制)。

我们才开始两三年,在我看来,收益有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开始学习投资的知识,迈出了这一步。未来还有几十年,可以在这个方面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前不久,我和王同学有一段对话,如下:

我:李笑来在他的书中说,我们常常把电脑比作人脑,但是其实可以换一下,把人脑比作电脑。有的人的大脑从某一刻开始就再也不升级了。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

他:That's just mean.

我:有的人30岁就真的停止升级了啊。

他:硬件就是会越来越糟啊。

我:你说的那是50岁以后……

过了一会儿。

我:他其实还有提到一个观点,就是夫妻要同步升级。比如,关于理财,你看了书,然后做好规划,解释给我听就算是带着我升级观念。现在这样就很好啊。我们就算同步升级了。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关于这个话题就没有太多分歧。


FIRE对我的启发



这里插播一段。

学习理财的路上,微博博主@花kai富贵老娘发飙 在2018年写的关于“FIRE”(financial independent retire early)的文章:《十年就可以财务自由,脱衣舞娘行你也行》对的我影响很大。我和王同学倒是没想着FIRE,他喜欢科研我喜欢教书,都觉得干到65岁是至少的。但是这篇文章给了我以下几个冲击:

  1. 积累了足够的本金,靠本金的理财收益覆盖源源不断的日常所需是可能的。已经有一批人做成了、又或者以此为目标走在路上了。

  2. 积累本金的过程也可以用理财来“加速”。举个例子:很多人想的是一年存五万,十年就是五十万(二十年是100万)。但是,如果你理解了复利的概念,在前面十年的过程中,如果好好理财,十年后就变成100万并不难。

  3. 理财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你不能等到有了足够FIRE的本金才来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慢慢进步是更现实的路线。攒了一部分钱后,越早开始越好。

花开博主还提到:每个人都应该存一笔应急资金,大致等于6-12月之间的生活费,以应不时之需(比如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个对所有人都试用。她还有一篇文章介绍了Fu*k U Money这个概念,感兴趣的可以一起看:《在一个裁员的年代里,如何安全自由》


小白理财课的逻辑



市面上有不少公司推出了小白理财课,共同点是都很便宜,甚至免费。他们用这种课来吸引目标受众。有的只要几块钱,大家习惯了免费的,几块钱就能筛选出一部分想要学习理财知识的人。当然,学完了课,他们就有机会把一些更贵的课程卖给这些人,通过更贵的课程来赚钱。

公众号去年到现在接了同一个公司的课程广告,一共三次。估计对方发现我公众号的订阅者还挺好学,所以才有第二次和第三次。读者各种反馈都有。我一开始很犹豫,但是想到这的确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能力,加上通过身边朋友了解得知他们也有这种需求,才决定接。

如果这种课能让一部分人真正去看几本基础的理财书,学到一些基本概念,我认为就可以了。


谈谈金钱观



我想专门谈谈这个话题。结婚后,我发现自己和王同学的金钱观很不一样。我们的经历差不多,但是观念有很大差别。

他和我同一年本科毕业(2010年)。他们学校很多人出国读博,他也不是没动过心。他英语一般,但是经济条件不可能允许他去报培训班。即使不报班,申请出国这个过程花费就不小,考托福、考GRE都需要花钱。

那是2010年,我大学每个月生活费是400元。这些考试的价格对我们来说都是天价。所以他最后选择留学校读博(拿到了直博的资格)。同时家里是希望他早点出来工作的,希望他早早出来挣钱,经济独立。后来读博也没花家里一分钱。读博阶段一直处于很穷的状态(他自己这么说)。

我很注重记账和攒钱,钱很重要,是工具。王同学的核心观点是:钱不是目标,钱是手段是工具,你要找准你的目标。

举一个以前在《日常》里写过的例子。

我:我觉得钱很重要,环游世界就需要花很多钱啊,所以我要攒钱,只有攒够了钱我才能去环游世界。

他:既然环游世界是目标,攒够了钱然后花一整段时间环游世界只是一种实现方式。其实还有一种方式,一个个国家挨个来,你看,这样每次也不需要特别多的钱,也不需要一大段完整的时间。你可以一步步实现环游世界的目标。这样一来,攒一大笔钱就不是目标了。

(其实我并没有多想环游世界,我的重点是很多事需要攒一大笔钱才能去做。虽然我也不知道是什么。)

这是我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搞清楚目标是什么,不要被自己的思维局限了,然后去寻找实现目标的多种方法。

有时候也会很好奇为什么我们都是来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但是对钱的态度不一样。

读书的时候,父母常常跟我们三姐妹算钱,算有多少钱花在了我们的身上(送我们上学、养我们长大)。我们三姐妹从来没上过补习班,没学过任何才艺。但是父母会强调花了很多钱在我们身上,如果没有我们,他们早就把房子盖得多漂亮了,等等。

我大学每年花了多少钱他们都会跟我算。比如,大一结束的时候父母算出来假设说是9000元(学费+生活费),再过一年,他们再算的时候,这个数字就变成了12000,再过两年,同样算那一年的花费,就会变得更多。即使是去看医生,我都会保留医院的收费单据。不然说不清楚。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我的反抗方式你们也看到了,一个是大学就开始兼职做家教,尽量少用他们的钱,另一个就是记账。所以其实我大学的时候就开始记了,虽然不像毕业后后面那么有系统。(我两个妹妹的反抗方式也很有意思,以后有机会再谈。)

我认为大家都很有必要去审视自己的金钱观,可以问的问题包括:

你对钱到底怎么看?

你觉得挣钱重要还是攒钱重要?

你的金钱观是怎么被塑造出来的?

你觉得钱该怎么花?

钱花在哪里是有最有价值的?

......


写在最后



这里我想谈谈影响我理财观的其他因素。这几年我看了一些关于女性贫困、养老问题相关的书籍、纪录片。我注意到了两个事实,对我的观念、以及行动产生了影响。

  1. 平均来说,我们会比父母辈、祖父母辈活得更长。那么现在的我们可以为老年阶段的生活质量做哪些准备?

  2. 大家可能听说过 pay gap,以及“Motherhood Penalty”( 母职惩罚)。平均来说,女性和男性的收入差距基本上是在30岁以后拉开的。大多数女性意识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作为个体,我能做些什么?

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一个例子。两个旧日的超女在直播中闲聊。她们那时候20出头,成名后一起去香港Shopping,买名牌包包。那时候年轻,大家都很兴奋。其中一个女孩A,并没有那么有名,回来后,把名牌包包当枕头,在北京的出租屋里一个人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存钱买自己的房子,另一个女孩B说她当时下一个月商演定下来后,就预支收入去香港买衣服。

女孩A对B说:所以你在我们所有人当中,衣服的品味最好。女孩B当时人气高,有的商演收入低,就拒了,而女孩A因为有明确的目标,要攒钱买房,所以B拒了的商演,她都尽量接。若干年后,A在北京买了房子(她是那年的超女中第一个买房子的,90万全款付的公寓)、又去湖南买,不断接商演不断攒钱不断买。而B留下了很多名牌衣服、名牌包包、有大笔的收入就换新车。(请大家注意,买车是消费,房子才是资产)十几年过去了,A的房产不断增值,不需要靠商演挣钱了,而B即便是当年的人气王,现在也很少有商演的邀请。

时间花在哪里,最终都是看得见的。

我并没有一夜暴富的故事,看这篇文章的很多人可能都比我有钱得多。我和王同学一直在外面漂,第一套房子还不知道在哪儿。但是我还是愿意写出来,是因为,我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女性,这样一份普通的学习经历或许能给比我们年轻的小伙伴们一点启发。

有很多东西,我们所有人都知道它重要,比如健康、比如英语,但是有一类知识,我们不知道它重要,甚至不知道我们自己不知道,理财知识就属于后者。如果大家觉得追求“财务自由”不现实,那么,就可以以“财务安全”为目标,先理清楚自己的财务状况,从记账和攒钱开始,然后一边学习、一边进步。

就写到这里。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用。欢迎转发到朋友圈、点文末的“在看”。

公众号转载需要开白名单的话,请给我留言。

附录

除了上文列出来的书籍、文章我都在正文做好了超链接,可以直接点开看。另外我想补充推荐给大家的都放在这里了,供参考:

  • 关于女性贫困:NHK纪录片《女性贫困》(同名书籍如下)

    (NHK这个系列还有另外两部,《无缘社会》和《老后破产》,同名书籍也都翻译成中文出版了)

  • 关于Motherhood Penalty 

    这个主题的研究论文其实很多,感兴趣的话可以找论文看,这边推荐一篇纽约时报2014年的文章。

    The Motherhood Penalty vs. the Fatherhood Bonus By Claire Cain Miller

    https://www.nytimes.com/2014/09/07/upshot/a-child-helps-your-career-if-youre-a-man.html

  • YouTube频道:和我一起来谈钱(特别适合在美国的小伙伴),此外还有专门几期谈FIRE的,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去看看。

近期文章

 

对原创的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喜欢就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艳君Yanju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