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性成长读书会|《亲爱的安吉维拉》第六期

李老师 & 艳君 艳君Yanjun
2024-09-04

女性成长读书会《亲爱的安吉维拉》第五期里,我和李老师一起讨论了作者阿迪契在书中给出的两条建议:与她谈论性,越早开始越好;恋爱将会发生。

今天,我们接着上一期分享,来谈谈最后两条建议(第14、15条)。你可以听我们交谈,也可以看音频下方的文字版对话。

音频剪辑、制作:郝小焕

刘艳君:大家好!我是艳君。今天是最后两条建议啦,胜利在望啊!!!
李老师:是啊,六周的时间好快呀!今天就是《亲爱的安吉维拉》最后一次分享了。
刘艳君:我们终于要读完这本小书了。第一次跟100多位小伙伴一起读一本书,感觉很特别。好啦,那我们就进入正题吧。我们来看建议十四:在教导她什么是压迫时, 注意不要把受压迫者描述成圣人。 
李老师:我觉得这条建议其实挺能给女性减压的。女人也是人,并不一定要比男人更道德。人不是神,肯定都会犯错,就算一个人道德上有瑕疵,ta也有人权。女性也是人,女性也会犯错,女性犯了错当然该受惩罚就受惩罚,该被法律制裁就被法律制裁。没必要说:她还是个女人呢,怎么这样?女人既然是人,那就有人的优点,也有人的缺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男人都是潜在的强奸犯”这句话。很多人说这是极端女权对男性的攻击,其实不是这样的。这句话是一个男人说的,就是微博上的科学家种太阳。当时很多女权主义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种说法一棒子打倒了所有男人,是不对的。没想到这个微博大V和他的粉丝对女权主义者群起而攻之,后来竟然把这句话安在了女权头上,说是女权太极端了,竟然攻击所有男人都是潜在强奸犯。
我为什么要提到这句话呢,就是想说很多男人的话语刻意地拉低了男人的道德底线,比如成龙曾经说自己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类似这样的话听多了,人们就很容易在男人犯错的时候原谅他们,觉得男人嘛,就是这样。比如罗志祥已经40岁了,还有人为他辩解说他还是个孩子。而我们的语言总是在说女人天性温柔,天性善良,以至于女人一犯错就十恶不赦,说:一个女人竟然如此歹毒,一个女人竟然如此残忍。其实只要是人,不是神,女人和男人一样,没什么不同。我们评价男人女人也没必要用不同的标准。
刘艳君:是的,所谓“做人不能太双标”。前阵子英国首相Boris Johnson特别火,感染了新冠肺炎痊愈了,又当了爸爸。他有两位前妻,在跟上一任宣布分居后不久,离婚手续都没办完,就跟现任同居了。想象一下,如果换一个性别,这样的女性能顺利当上首相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李老师刚刚说的还让我想起小时候经常听到的一个骂人的词语:“婊子”。作家王蒙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这篇文章里说到,语言的一个陷阱是:它规定了你的思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你找不到语言来形容犯同样错误的男性。我们换句话说,也就是语言没有赋予整个社会,特别是赋予女性权力,什么权力呢?去谴责犯了同样错误的男性的权力。女性没有这个权力。女性都找不到词语去谴责他们啊。
李老师:哎,说到这儿我倒是找到了一个词,就是“奸夫淫妇”,但这是两个成对出现的词语。单独谴责男性的好像还真没有。群里之前有小伙伴提到了“渣男”,但你会发现“渣男”这个词语在语义上特别轻微。相对应的“渣女”这个说法好像更容易引起人的反感?发生了相同性质的事情,对女性的谴责明显是比男性更苛刻的。我们的语言对女性真的不大友好。
作者在这里提到了一个词“厌女症”。她说的确有女性不喜欢其他女性,我们应该承认这一点。那什么叫厌女症呢?厌女从字面理解就是讨厌女性,厌弃女性,其实就是不把女性当主体,而是当做客体去看待,或者当做次一等的人或物去看待,大白话说就是没把女性当人。厌女症会表现为对女性化、女性倾向、女性身份及与女性相关事物的厌恶。
比如批评一个男人娘,是个娘炮,就是对男性身上的女性气质表现出厌恶。包括同性恋中性行为的受动一方也更容易被人轻视和歧视。男人最害怕的或者说最忌讳的就是被人说不像个男人了。再比如有人会这样说:你的逻辑思维很好,跟一般的女人不一样。这句“不一样”貌似是赞美,其实暴露出对女性逻辑思维能力的贬低。如果听了这话还很开心,觉得自己因此高于一般女人了,像男人了,其实也是内心对女性的厌弃。包括骂女性是贱货,也是一种厌女的表现。
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教授专门写过一本书来讨论这个问题,这本书叫《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如果想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去看看这本书。虽然谈的是日本,但其实和中国的区别并不大。
刘艳君:啊,我好喜欢上野千鹤子教授。跟不熟悉她的小伙伴介绍一下,上野教授在东京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我记得之前她去师大做讲座的时候,李老师你还去听了,在微博上分享过。
我在YouTube上看了她2019年在东京大学入学典礼上的演讲。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上野教授在演讲中提到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拉拉的故事。原话大致是这样的:马拉拉的父亲在被问及“是如何养育出如此优秀的女儿”时,回答说“不能折断女儿的翅膀”。的确,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翅膀,可是许多女孩的翅膀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折断了。跟《亲爱的安吉维拉》中所说的,不要因为是女孩,而给她们设限,也算是遥相呼应。
李老师:是啊,很多时候我们的文化和传统折断了女孩的翅膀,然后还要问她们你为什么不飞,我都觉得特别悲哀,也特别愤怒。这里就得说一下女权的问题了。作者说有的女性会表示自己不是女权主义者,但这不能抹杀女权主义的必要性。
但我有一个很奇怪的发现,就是当你问一个人不管男性还是女性,你认同男女平等吗?基本上没有人会说不认同。但你要问:你是女权主义者吗?他们马上就会摇头:我是平权主义者。我问他们:平权是什么意思呢?他们说平权就是男女平等啊。我说女权运动搞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说过要搞女性的霸权和特权,女权要求的就是男女平等啊。他们又说:女权这个词感觉太极端了,还是平权这个说法好。
从语言的角度,好像听起来确实是平权更平等,那为什么女权主义不干脆就叫做平权主义呢,不是更清晰、更不容易引起误解吗?我试着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目前在很多国家,或者说全世界的范围内,都没有实现完全的、真正的男女平等。就拿中国来说,很多男人有的权力女人并没有,比如一些农村的宅基地分配权,财产的继承权都还没有女人的份儿,招生招聘时还存在男士优先甚至只招男性的情况,还有的地方依然在追生男孩,为了生个男孩,甚至存在堕女胎、杀女婴的情况。在不平等的情况下说平权,相当于是给本来就不平的天平两边各加一块相同重量的砝码。结果呢?还是和以前一样,天平还是不平,男女还是不平等,没有任何改观。所以女权必须旗帜鲜明地主张女性的权利,也就是说给处在天平一端的女性这边加上砝码,这才可能让天平两边变得平衡。
有的人又会说了,既然都一样,反正都是男女平等,叫女权、叫平权又有什么关系呢?名称有那么重要吗?名称当然重要啦!老祖宗都说了,名不正则言不顺嘛。我们前面也总在强调语言的力量。本来女性的话语权就不够,如果主张女性权力的时候还要为了不显得极端而去掉女字,不说女权,那女性不就更加隐身了吗?女权的精神内核是男女平等,因为目前性别不平等的事实,所以女权在行动上表现为关爱处在弱势的女性,为女性发声,为女性主张应得的合法权利。所以我觉得从语言角度来说,女权主义比平权主义更准确一些。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家都听过女权运动,是不是很多人没听过男性运动?我看中国的社会学家李银河的《女性主义》这本书时看到,其实在20世纪女性主义运动第二次浪潮之后出现了一个男性运动。这个运动不是反女性主义的,而是反对性别歧视的。他们认为目前的性别体系既有男性特权,同时又在压迫男性。所以你看,男性运动反对性别歧视主张男女平等的时候也没有叫“平权”,也一样叫的是“男性”运动。所以,女孩子们也不要觉得说女权有什么压力呀。
刘艳君:有时候觉得很无奈,因为现在女性所拥有的大多数权利都是前辈女权主义者给大家争取来的。可是,我们这些现在正享受着前辈斗争结果的女性,却不敢说出女权主义这个词,总是在强调“平权”,生怕“女权”这个词语冒犯了什么人。我想,如果大家多去了解一下历史,估计就不会这样了。
复旦大学的沈奕婓老师在《透过性别看世界》这门课开头就说:Feminism在汉语中有两个翻译,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针对她这门课的内容,她选择女权主义这个说法。此外,《女性、写作与成长》这门课里,北师大的张欣老师,在讨论文学、文学批评的时候,用的是“女性主义批评”,我觉得都很恰当。
我个人的想法是,成为一个女权主义者必然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而且,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去思考对“女权主义”的定义。就像之前,我们在群里设置的供大家讨论的问题:你们认为女权主义是什么?女性要争取的是什么权利?大家思考过后,按照自己的定义和理解去做事情就可以了。
李老师: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而且很可能这个理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上野千鹤子老师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意义:女权主义者也有厌女症,因为我们就生长在一个厌女的社会中,不可能不受影响。但是女权主义者就是意识到了厌女症但是下决心与之斗争的人。我觉得女权主义者很勇敢。我也希望自己是一个勇敢的人,为女性发声,为女性谋利,让未来的世界变得更公正,更平等,让我们的下一代更幸福、更自由。
刘艳君:关于女权主义者的厌女症,我想起微博上有一些女权主义者对婚姻的看法。一部分女权主义者反婚都只是反对现在的婚姻制度,并不会攻击进入婚姻的女性。但是有一部分人甚至认为女性一旦进入婚姻就没药可救了,如果跟你说婚姻制度是对女性的压迫,你还不觉醒,那你就成了“婚驴”。在我看来,这也算是“厌女”的表现。
作者在这条建议的最后说道:不是所有女性都是女权主义者,不是所有男性都有厌女症。人和人之间,最起码还是要互相尊重,即使对方与我们不同,即使你是女权主义者,对方不是,也应该要互相尊重,有差异是常态。这就引出这本书作者给出的最后一个建议了:建议十五:教导她什么是差别。让差异成为寻常的事。 
李老师:的确,存在差异太寻常不过了。女权主义也不是铁板一块,确实有些女性的女权主义者表现出的厌女或者仇男让人望而生畏,避之不及。然而也有明确说自己是女权主义者,还要为女性发声的男士。我们读书会里就有一位。
我想说的是:有差异很正常,差别并不意味着就是歧视。比如高矮胖瘦,就是差异。客观叙述或描述差异并不是歧视,但对差异的价值判断就有可能带来歧视。我们现在的审美标准一般认为白就是美,瘦就是美。而反之黑就是不美,胖就是不美。各种广告都在说什么一周美白,三十天变瘦,给一些女孩制造了外貌焦虑。好多人都听过这句话吧,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好像一个女人不够美都是因为自己懒惰。其实只要健康,谁说瘦就一定美而胖就一定不美呢?
美的标准完全是人为的,比如按照现在的标准,艳君就是美的,我就是不美的。但是回到唐代,可能我就是美的,艳君就不美了。有的时候不是电视广告,周围的人也会给你制造焦虑。比如有个小伙伴就说路上遇到的健身教练不停地暗示她:你需要健身,需要变瘦变美。她的丈夫是个美国小伙子,汉语还不太好,他听到后就直接对健身教练说:你说我老婆胖吗?她不胖,她很美。我要给这个丈夫点赞。这就是典型的爱你如你所是,爱你本来的样子啊。
再用女权和平权的说法举例。比如我是女权主义者,而我的朋友说她是平权主义者。我们前面分析过了,女权和平权只是一个表述上的差异。但如果对这个差异有了价值判断,那就有可能成为歧视。比如她评价我说女权都是激进的极端的,我评价她说平权都是保守的落后的。这就不合适了。
像艳君说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女权的定义。我们也都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这个过程中都要学会接受差异,更要学会尊重差异,不对差异进行价值判断,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刘艳君:是的,差异是常态。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些例子:有的人信仰某个宗教,有的人不信这个宗教,又或者有的人什么宗教都不信。有的人有爸爸妈妈,有的人有两个爸爸或两个妈妈。如果孩子不理解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做呢?作者也给出了她的方案:告诉孩子,有的人喜欢棕榈油有的人不喜欢,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棕榈油可能跟在我们生活中没有那么常见,那么我们可以说:有的人喜欢苹果,有的人不喜欢。有的人喜欢米饭、有的人喜欢面条,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还记得前面的建议五:教导奇萨兰阅读。在那个建议里,作者提到阅读的一个好处是:书籍会帮助她理解这个世界。跟这个建议结合起来的话,书籍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这个世界的多样性,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是常态。也许现实生活中,孩子没看到的差异,在书中有机会看到。
其实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我的成长经历里,总是有“别人家的孩子”的影子。我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跟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别人家孩子老老实实找份体制内的工作,你怎么到处漂?别人家的孩子早早结婚生娃了,你怎么还不生娃?别人家孩子都买房了,你怎么还不买?等等。然后你会发现,别人家的孩子可不止一个,在那个参照系里,无数的人都可以拿来跟你对比。
我们家三姐妹,俩妹妹在成长的过程里,也会被拿来跟我比较。小妹最惨,俩姐姐在前面。记得我家宝宝牙齿长得慢,八个月大才冒出第一颗牙齿,我妈说:怎么这么慢?别人家差不多大的娃,都已经有好几颗牙齿了。我当时听到就怒了,估计也是应激反应:难道长牙快慢也要跟别人家比吗?我知道我妈可能不一定有这个意思。但是,我真的是很不喜欢跟别人比较。我努力不拿自己跟别人比,也希望自己将来不拿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李老师:是啊,生活中就是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什么都要和别人比,恐怕很难快乐啊!我觉得面对差异,也得提醒自己你很重要。就算你跟别人不一样,你也很重要。那么对那些与你不同的人和观点呢,只要这个差异不伤害人不影响人,那就应该尊重。如果你内心不认可,也应当提醒自己:不说话、不评价。我们不能拿自己的标准去定义他人,一个人的标准只适用于ta自己。就是说:你觉得的只是你觉得。我觉得的也只是我觉得。
还记得黄小明的明言明语吗?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大家一听就觉得很可笑对吧。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用“我觉得”来代替“你觉得”,或者说只要“我觉得”,而无视“你觉得”。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己所欲者也请勿施于人。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尊重别人,就要有边界感,不去做价值判断。
很多人会说:什么判断都没有,什么都是行行行、好好好,那不就成了没有观点的老好人了?太佛系了吧?感觉很没有主见啊。作者也说了,当你见多识广、仁慈善良,心胸广阔,你就不会没有观点。所以,我觉得读书会的意义真的不小呢。读书本就可以增长见识,让我们的心胸和眼界更宽广。希望我们读书会的小伙伴们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更了解自己,内心变得更加强大。愿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尊重差异,但是又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人。
刘艳君:对的。关键就是不去做价值判断。《被讨厌的勇气》里也有讲到这个,讲到分清楚这是谁的课题。如果一件事属于别人的课题,不是你的课题,就不要去评价、不要去干涉。比如,别人的穿着妆容、别人的宗教信仰、别人的性取向,那些都是别人的课题。
记得北大心理学博士李松蔚有一次在他的课上提到,沟通的目的是什么。他说:沟通的目的是为了确认差异。如果我们想法都一样,那就不需要沟通了。正因为我们可能想的不一样,所以我们才要沟通,确认了我们之间的差异,之后才是下一步,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去达成其他的目标。
我们读书会在群里讨论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让大家看见差异的过程。你看,每个人读同样一本书,同样的文字,想到的可能是很不一样的东西。我和李老师也常常说,通过看大家在群里的分享,我们俩也学到了很多。我和李老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是:陪伴者。我们能做的就是陪着大家一起细细读,慢慢想。我们都希望大家通过读书,不断成长,成为一个尊重差异,但是又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人。
好啦。今天李老师和我跟大家分享了我们对这本书最后两条建议的思考。
建议十四:在教导她什么是压迫时, 注意不要把受压迫者描述成圣人。 
建议十五:教导她什么是差别。让差异成为寻常的事。
李老师:以第十五条建议来结束我们这本书真的是太棒了!小伙伴们,我们下本书再见啦!
刘艳君:谢谢大家!我们下一本书再见。
结束语:今天我们的分享就暂时到这里了。欢迎喜欢这本书的小伙伴也给我们留言,聊聊你读到这些内容的感受吧。相信你的分享也会给我们更多启发。让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周六读书会群里将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建议十四: 在教导她什么是压迫时, 注意不要把受压迫者描述成圣人。 
14.1 当读到“认为女性应该比男性'更讲' 道德 ”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些例子?
14.2 你注意到了哪些出自女性之口的“厌女”言论?
建议十五:教导她什么是差别。 让差异成为寻常的事。
15.1 读到“教育她永远不要四处套用自己的标准和经验”时,你想到了什么?
15.2 作者说“我对奇萨兰有不同的期望:她会拥有很多观点, 而且她的观点将来自见多识广、 仁慈善良、 心胸广阔的灵魂。”你的观点都来自哪儿?
其他在读到这部分建议时想到的东西都可以分享。
(欢迎大家在讨论结束后,把自己在群里的分享放到文章末尾的留言处。谢谢大家!)

女性成长读书会简介

我们的目标:
  1. 让读书会的小伙伴真正读透每一本我们共读的书籍。
  2. 通过讨论,让大家从同一本书看见不同的人、不同角度的理解。
  3. 扩大相关书籍的影响力,鼓励更多女性去读同一本书。
读书会的流程: 
  1. 大家分头读原著,然后在群里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
  2. 艳君和李老师一起做针对共读书籍的主题分享。每一本书有若干次主题分享(本文就是一个例子),同步更新于本公众号。
  3. 针对我们的分享,大家在群里继续讨论。
  4. 近期书目:《亲爱的安吉维拉》、《82年生的金智英》、《向前一步》、《天空的另一半》、等。
李老师简介:七零后,独生女。教语文,十八载。有两女,终日忙。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然并不欣然忘食。微博ID:凝碧的波痕。读书会目前已经满员,请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我们一起读完这本《亲爱的安吉维拉》,之后纳新会在公众号发布通知。往期分享:《亲爱的安吉维拉》第一期《亲爱的安吉维拉》第二期《亲爱的安吉维拉》第三期《亲爱的安吉维拉》第四期《亲爱的安吉维拉》第五期

 

对原创的转发是最大的支持

 


喜欢就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艳君Yanju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