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支"拯救大兵瑞恩"的精兵,没能在志愿军面前讨得便宜 | 铁在烧010

2016-06-22 萨苏 老萨有发现

上节回顾和老唐他们交手的这支美军,只要审问俘虏,就应该真相大白吧。老唐犹豫了一下,说了句话——我们连抓的俘虏,一个也没带下来……
前篇

铁在烧001:被遗忘的小城

铁在烧002:我们和谁开战?

铁在烧003:彭德怀的回马枪

铁在烧004:和尚穿越到抗美援朝

铁在烧005:一分钟攻破比利时

铁在烧006:辣舌头巧克力

铁在烧007:黑夜是中国人的朋友

铁在烧008:跟李向阳一样准!

铁在烧009:地雷搬家大王

* 本系列摘自萨苏作品

《铁在烧:中国人民志愿军铁原大战实录》

老唐真的杀俘虏了?

一个也没带下来?萨倒吸一口冷气,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听到过说法,老唐打美军空降兵,本来应该立功的,结果什么也没有,原因就是——嫌疑杀俘。


当事人今天还在,是当时负责上去带俘虏的一个干事——当时朱彪听说抓了俘虏,派人上唐满洋那儿接收,就是他。此人有几十年和老唐住在同一个大院,但两个人从来不说话。


直到和多名还活着的当事人核对,才感到唐满洋背这个名声实在冤枉。


听说3连抓了不少美国兵,不但团长朱彪兴奋表扬,连师里都惊动了,在已经感到大敌当前的压力下,仍然当即派了一个干事到无名高地接俘虏。


当时抓到美军俘虏是大事儿,很有面子的。


可不是嘛,要在今天哪个地方打仗,抓到个美国兵是可以上电视的!


不过,按志愿军老兵的说法,美国兵还算好抓的,冲到跟前一比划刺刀,美国兵多半扔了枪就投降,他们没有肉搏战的传统。


“‘联合国军’俘虏指南”

“联合国军”中最好抓的是英国兵,只要他觉得尽力了而且没有打赢的希望,会追着你投降,

最不好抓的是法国兵,打起来特别顽强,42军围攻砥平里,曾经抓到过法国兵,但愣是从前线带不下来……


奇怪的是法国在一战、二战、越战,哪次的表现都称不上好。


一次抓到双位数的美军,全军都够通报表彰的了。


但是,这位干事一时竟然上不去阵地。


从21日凌晨开始美军一直在用近乎疯狂的炮火猛轰志愿军据守的阵地。


根据美军记载,就是在这样的炮击之下,前线美军的穿插部队才没有陷入崩溃状态。包括第二游骑兵连在内的美军一线部队是在凌晨五点放弃阵地败下阵来的,但此后在炮火掩护下又重新夺回580.7高地。


通过对双方战史的对比,我认为美军的描述是可能的。


因为志愿军反击部队在20日夜间先进攻美军驻扎的三座小高地,随后没有投入太多力量和美军交手。他们21日上午发现问礼里的两连韩军动摇撤逃,当即投入尾追攻击,此战把正在后撤的韩军切成两段,毙俘韩军连长尹奉玉上尉以下百余人。


根据189师师史记录,不再纠缠美军的原因是侦查发现前方出现大量美军精锐部队,而且部队伤亡较大,63军改变了准备把189师主力投入洪川江以南的计划,仅仅留下朱彪团在江南机动防御,所以作战部署上也就没有了死守580.7高地的要求。


当晚,奉志愿军总部命令,前线各部全线后退,566团也撤了下来。


应该说,志愿军的反应还是很敏锐的,美国陆军中将李奇微计划的大规模反攻,已经开始了。


在189师对面,这次猛烈的炮击让志愿军参战老兵印象深刻。他们形容美军大口径炮弹打中平地,炸起的土可以掀起二三十米高,盘旋飞舞如同一条土龙。在这种条件下,那位干事带人赶到昨晚的战场,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


俘虏呢?干事兴冲冲地问。


没有俘虏了。3连老兵回忆,所有的俘虏都在当天夜间稍晚的战斗中死亡,无一幸免。

“他们要杀我的人,我只好开枪打”

抱着一腔热乎气赶来的干事碰了个大钉子。他返回师部,报告唐满洋有杀俘嫌疑,还捎上了那块夜光表的事儿——老唐确实把那块表自己戴上了,他的意思是方便看个时间,打完了仗再交给朱彪——老唐不傻,有魏应吉这教导员看着,让他犯纪律老唐都得换个时候。


但按照这位干事的报告,老唐没有在第一时间上缴属于违纪,他戴了这块表,表明他打死美军指挥官的时候很可能就是为了占这块表。


任何一个嫌疑,都够老唐吃不了兜着走的。


因为这个,尽管调查结果最后认为老唐没有什么错误,这一仗还是只给唐满洋记了个三等功,否则是一等还是二等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也就因为这个,虽然住一个院儿里,老唐至今和那位干事见面不说话,已经有五十年了。


令人感叹的是这位干事论起打仗来也是一条好汉。铁原反击战打到后期,部队伤亡极为惨烈,连蔡长元师长这一级的主官都提枪上前线了。


这种情况下,这位干事带一个残缺不全的班,就敢插到美军前线后面去打坦克,目的无非是迟滞敌军行动。


第二天拂晓,一个人,带了六处伤爬回来的。


可两个好汉子,至今也是不说话。


有人说老唐这人后来升迁不快,一个是卡在文化上,另一个,就是不会和人相处。那位的原话是——战争时代好啊,像老唐,你大刀片一抡,什么都有了……


问题是,有多少人到了战场上一抡大刀片就能上去呢?上去以后又有多少人能回来呢?


这个“什么都有了”,可只有真汉子能当得了。


“杀俘”的问题,犹豫再三,最后还是问了唐老。问的时候很紧张,天晓得会捅怎样的马蜂窝。


没想到唐老很平静,甚至静得有点儿不像当年的天杀星。唐满洋冷冷地看我片刻,慢慢平伸出右臂,曲肘向天,食指比了一个扣扳机的动作,淡淡道——我不杀他,他就杀我,我没有办法。


空气一时近乎凝滞。


又沉默半晌,老唐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句话——我从来不杀俘虏。他们要杀我的人,我只好开枪打。

韩国欧巴打仗——这可不是电视剧

因为发生在暗夜之中,这次事件的全貌,只怕永远也无法完全弄清。但从几名互不相干的志愿军老兵口中,我们依然大体可以还原当时的情况。


在拿下小高地以后,从睡袋中被掏出来的美军见势不妙,纷纷举手投降。


到底捉了多少美国兵,是否确实都是美国兵,这至今都是一个谜。


最初,我得到的数字是60多个。然而,找当事人核实以后,才知道这60多个俘虏,指的是当夜战斗中志愿军所捕俘虏的总数,主要是从问礼里逃跑的韩军(当时统称为“伪军”),被切断以后指挥官尹奉玉连长阵亡,活着的就都缴枪了。


今天的韩国足球队,作风泼辣坚韧,很难想象当年它的军队居然这样不经打。但是志愿军老兵对南朝鲜军的战斗力倒并无微词。


他们提起来,主要说两点:


第一,韩国当时是刚刚建立了自己的军队,部队没有传统,打起来容易坍台是正常的。部队的这个传统,就像一种灵魂。老兵走了,灵魂依然留下,所以,有些老部队过了多年和平日子,一上战场依然战斗力强劲;


第二,韩国军队在朝鲜战场上是“打胜不打败”,他们一旦被打败,就会整个“崩盘”。


金城反击战67、68军奇袭白虎团,夺占轿岩山,一下把韩国兵打崩了,前线四个师的韩国兵没命地往回跑,中国军队意外地一插几十公里,韩国兵把二线阵地都给冲乱了,吓得美国人紧急约见志愿军代表,催促赶紧签字讲和,不然,谁知道志愿军会打到哪里?


但是,进攻作战的时候,韩国兵还是蛮有战斗力的,尤其是坑道战的时候,那些刁钻古怪的袭击战,大多是韩国人所为,比装备更好的美军威胁还大。


说缺点,也说优点,客观评价,也许,只有在战场上刺刀见过红的,才会这样尊重对手。

打破“拯救大兵瑞恩”的神话

这时候,老唐发现,自己身边,只剩十几个能动弹的兵了,比俘虏还少。


这倒不是伤亡多大。这次双方的夜战照老唐说法不算激烈,没有什么悬念。然而,志愿军反击部队的官兵,都是饿着肚子杀上来的,打仗的时候,一股猛劲顶着,拚刺刀都没问题。一完成任务大多数人坐下就不再起得来。


就这能站起来的十几个人,都在全身打晃,毕竟连续的苦战,太艰苦了。


而这个时候,另两个小高地的美军已经和志愿军的反击部队打成了胶着。


这两个小高地的美军防御较为严格,一方面老唐他们这边先打响美军有了警觉,另一方面有一个战士踩中了美军布设的照明雷,光芒把阵地照得一片雪亮。


失去了夜色的掩护,志愿军反攻部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而美军的火力明显比中国军队强得多,训练也很出色,即便在夜间也打出了交叉火力,这次突袭未能成功。


然而,美军毕竟已经是惊弓之鸟,一边打,一边叫喊,似乎在相互联络。


这三座小山距离很近,用手枪都能互相打,所以,也有美军在向老唐他们占领的山头喊,似乎还不知道这边的美军已经被全部解决。


这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俘虏中也有人喊叫回应。


唐满洋回忆:


“当时那边的美国兵在喊,这边的也在喊,但喊的什么,我们不会美国话,谁也听不懂……”


另一名当时参战的老兵回忆:


“照明弹打上去我们才看一眼俘虏——我的妈,个个手上脸上都毛茸茸,至少比我们高一头,胳膊比我大腿还粗!”


唐满洋命令机枪向美军据守的两个高地猛烈射击,掩护兄弟部队,另外几个战士用刚缴获的美军机枪看住俘虏,并喝令他们住口。


俘虏显然也发现了志愿军只有十几个人,比自己人还要少,所以尽管照明弹闪亮的时候他们只是沉默地紧盯着唐满洋他们,照明弹一灭就喊声四起,也不知道是求救还是报告这边的情况。


又一颗照明弹升起的时候,中国士兵忽然发现俘虏少了几个(原来只是让他们抱着头蹲在地上,来不及捆绑)。就在这时,正在对美军射击的机枪骤然中止,传来激烈的扭打和叫骂声。随着叫骂声传来,俘虏们一起低下身来。


参加过此战的志愿军老兵推测,美军俘虏中肯定有人在串通,否则这个动作不会如此划一。而这个动作的意味,就是避开志愿军仓促射出的子弹,在最短的时间里扑向看守的几名中国士兵,夺枪反击!


忽然想起对朝鲜战场上美军空降兵训练的描述——“约翰·G.霍坦上校挑选的游骑兵候选队员前往乔治亚州班宁堡受训,兵源大多来自第82空降师。


他们的训练时间多在夜间进行,训练科目包括轻兵器操作、夜间跳伞、两栖登陆、爆破及格斗等……”美军游骑兵空降部队的经典之作曾被拍成著名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他们的训练和作战意志,明显超出普通美军部队。


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精锐,才被作为了对志愿军进行反击的箭头部队,然而,在580.7高地的战斗中,即便是这支完成了“拯救大兵瑞恩”的精兵,也没能在作战经验丰富的志愿军手中讨得便宜。


千钧一发之际,机枪打响了……

活下来,只有活下来……

事后,志愿军的老兵分析,可能是夜暗使美军俘虏没有看到架在地面上的机枪,否则他们一定不会铤而走险。


与此同时,美军支援的炮火也盖在了这座小山的顶上。


最后从这块阵地上站起来的,是中国人唐满洋和他还活着的部下们。


如果这也算杀俘,那不这样做,能走下战场的会是谁,也不会有悬念了。


所谓唐满洋涉嫌杀俘,真正的原因,据称是有人说,在这次混战的最后阶段,一名逃脱的美军沿着山坡奔跑向敌方阵地,当机枪手犹豫的时候,照明弹下唐满洋作了一个和我刚才描述一模一样的手势——平伸出右臂,曲肘将手指向天,食指比了一个扣扳机的动作。


机枪打响了,那名美军应声栽倒。


“放他跑过去,拿起枪来就会打我们。”老部下给唐满洋抱屈。


这件事,老唐没有解释过。


可是我耳边仿佛闪过他的声音——“我不杀他,他就杀我,我没有办法。”


所以,没有俘虏。


【待续】


▲ 本系列摘自萨苏《铁在烧:中国人民志愿军铁原大战实录》,文汇出版社 2011年出版


【待续】

请转发,下面这个活动有惊喜哦

活动 | 那些年萨苏“坑”我的事儿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蹲坑!

山,被愚公移走了

海,被精卫填平了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还有一个挖着坑的老萨!

从文人到武将,从侦探到警察,从西洋到东瀛……据可靠消息称,萨苏挖的坑连起来可绕地球两圈!

还记得老萨“坑”过你的那些事儿吗?

不妨写到留言里来吧~

老萨会留意每篇文章后点赞多的留言,没准儿想起来,一个激灵就填上了

本周六之前留言参与“蹲坑”,就有机会获得萨苏签名图书,还有机会带着坑来让老萨给你面填!

还在等什么?老萨备好铁锹了!


萨苏工作室


对世界多一点认识,关注【老萨有发现】

点击关键词阅读近期热文:

百思不得其解的日本征兵 | 中国版“奥兰多枪案”

萨叔钓鸭子 | 爸萨苏画魔女

阅读原文,购买萨苏签名版《警察手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