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繁花共展江南春色——第一届“长三角”专业舞蹈展演舞动魔都
4月22日,第一届“长三角”专业舞蹈展演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演,这是自去年11月“长三角舞蹈发展联盟”成立以来区域文化合作开出的第一朵花,在这个舞台上,沪、苏、浙、皖四地的舞蹈精英们首次汇聚上海,用优美的舞姿,共同展现了江南舞蹈的独特风韵。
展演由长三角舞蹈发展联盟主办,上海市舞蹈家协会、江苏省舞蹈家协会、浙江省舞蹈家协会、安徽省舞蹈家协会承办,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支持。
沪苏浙皖四地共饮一江水,有着共同的文化根基,同时又保留着各自的特色。
在4月22日的展演中,一批表现地域文化特色的舞蹈显得尤为亮眼——
江苏的女子群舞《青丝绣韵》以台东“发绣”为创作素材,融合了盐阜地区民间音乐、舞蹈元素,将里下河湿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情怀描摹得格外清丽隽秀;
《青丝绣韵》
浙江的男子双人舞《嵊泗》伶俐生动、构思奇巧,通过浓浓的海洋文化气息,讲述着新生代东海渔民的追求和梦想;
安徽的群舞《远去的兰花爷爷》则以独特的形式、独特的视角对徽派民间艺术的前世今生作了深情的回望,将薪火相传的主题演绎得情怀笃深。
《远去的兰花爷爷》
同时,四地编导也不忘时代命题,积极开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当代价值。本届展演中,江苏的群舞《不息》、双人舞《与妻书》,浙江的群舞《红船》、双人舞《一线之间》等,从不同角度再现了不可忘却的红色记忆。
《一线之间》
本场展演的总导演陈家年特别指出,此次四地的互动是一个机会,除了让长三角地区的舞蹈艺术得到了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专业角度来说,也让同属江南的四地舞蹈工作者有了一次互相观察的机会。“比如我就感觉到一些观念中比较弱势的对手变得渐渐强大了,一些曾经以为是边缘化的地区现在又拿出了亮眼的原创。”
当然,在陈家年看来,本次舞蹈展演的意义不仅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更对专业院校的舞蹈教学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推动作品创新,推动新人成长——因为展演需要,院团启动了计划外的新人排练,而排练和演出则加速了新人的成长,提前把新人磨练成熟、推上了舞台。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本次展演,四地舞蹈家协会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共同打造了这个长三角地区推新人新作的平台。
不止青年舞蹈演员得到舞台,青年编导群体也作为主力活跃在本次展演中。他们站在舞蹈前沿,坚守原创精神,以作品传达各自的审美思考和艺术理念:
上海歌剧院青年编导张帆从东西方优秀文化中汲取养料,让同为人生主题的两个作品——《路过》和《一戏·一生》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路过》
浙江歌舞剧院青年舞蹈家刘福洋与他的创作伙伴共同呈现的《到生活中去》,创作灵感来自于民间采风时的所见所悟,作品以简洁明快的手法阐释了“艺术源于生活”的主题,表达了新一代舞蹈人“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的基本站位。
上海青年编导顾风庆来自基层,常年活跃在市民百姓中,此次他为扬州市歌舞剧院创排的《大饼油条豆腐浆》不仅很好体现了两地的合作,也把“市井风情”这一城市母题演绎得别开生面。
《大饼油条豆腐浆》
在新的时代氛围下,四地舞蹈家协会联手启动“长三角”专业舞蹈展演,将成为一个新平台、新机制,通过区域舞蹈资源的进一步挖掘、运用,推动“长三角”地区的舞蹈生态进一步优化。
文编 | 刘莉娜
美编 | 何亦平
摄影 | 祖忠人等
往期回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