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播奖|传统文化教育,海淀有拨“领跑者”……
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海教思维”
2017年,海淀教科院、敬德书院与海淀教育基金会合作开展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奖”评选活动,26位教师脱颖而出,荣获该奖。海教思维特别策划“传统文化·传播奖”系列报道,我们已经陆续报道了几位获奖教师的故事:《传统文化·传播奖|他们,把学生个个都“变”成了诗人……》《传统文化·传播奖|“请”传统文化进课堂,海淀教师有高招……》。本期,海教思维继续带您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奖”获得者,聆听他们的故事。
高 丹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现为海淀敬德书院教师,从事传统文化教师培训与研究工作。主要负责《敬德书院学刊》责任编辑、敬德书院整体宣传,曾担任“中华•敬德读书会”三届班主任,编有读书会文集《经典的力量》系列三辑。多篇有关传统文化研究的论文、文章在媒体发表。“‘刚好’一词也特别能说明我与敬德书院的相遇相知。如果可以留下十年的期许,那就许书院一个光明、坚定的未来,许中华传统文化一个自信、蓬勃的时代。
”为了使来到书院的客人们更加贴近传统文化,我在书院正心堂开设《诗经》导读课程,从“关关雎鸠”到“七月流火”,初次相遇,难免青涩,慢慢走来,便觉可亲。因为听众涉及到海淀中小学各学段与学科的教师,甚或是嘉宾领导,因此课程的体验便要求因地制宜,因客制宜,甚至因时(节气)制宜。
我们读“春日迟迟,卉木萋萋”走过春花烂漫,读“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在夏日凉风中低吟,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共度深秋的惆怅,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感怀四季的轮回……课程设置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呈现给来者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命气象与人文关怀,让我们在古老《诗经》诵读中,经典词句咂摸中,体验古代先民最朴素的情感与最热情的生命,回归中国人应有的精神气质与民族本原。
从学员教师眸子里闪烁的光芒,我看到了经典文化对人心的震撼和关怀,那是我们中国人血液里相同的气质与基因,在《诗经》中打通了情感契合的通道,产生了生命精神的共鸣。
(读书会授课)
作为三届“中华•敬德读书会”的班主任,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我事事亲力亲为,与教授沟通学员阅读素养水平,授课内容难度分析,授课形式确定……做到后面,读书会的亮点在于“对话”,专家与学员的对话多了,学员与学员的对话多了,甚至微信平台上发布的文章,也吸引来学界专家的关注与讨论。比如读书会有一次发布了题为《<论语>——韩师释答录》的文章,引起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孟子研究专家梁涛教授的关注和质疑,我主动与其联系请教,梁教授又重新写作一篇《<论语>——再辨“宁武子”一则》,并嘱托务必再让学员们知晓讨论。读书会正是本着这种求真务实的钻研精神才得以延续立足,逐渐赢得学员们的信任与好评。
以北京理工附中相慧芬副校长为首的读书会成员团坚持到书院参加每周的读书会,从无间断;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更是高度重视,专门派车接送前来学习的十位读书会学员教师,周周如此……还有老师在结业感悟里把书院喻为自己的“母校”,深情写道:“它与我过去参加的学历教育不同,它没有任何的功利性,没有一丝的勉强,有的是那种纯粹的学习的快乐体验,有的是那种精神追求的些许的满足,当然更有那种好友相聚的幸福!因此,对书院学习的憧憬成了我每周生活的必然。”
以季刊形式出版的《敬德书院学刊》即将走过三个春秋,每期都围绕当季重要专题讲座设计内容,体现纪实性与新时代国学精神,鼓励教学相长与独创意识。每逢春秋论坛、学术会讲甚至与其他书院的参访交流,学刊无声胜有声,默默将敬德书院承载的精神和理念传递到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书院品茶)
作为学刊的责任编辑与守卫者,已然三载,我们从最初完全的探索状态,到如今风格、气质、内容的明确定位,其中甘甜有尝、苦乐自知。每每看到来书院进修的学员教师们捧读学刊的认真状态,心中便升腾起对自己工作的肯定之情与欣慰之感,学刊已经成为敬德书院专有名片,为海淀区内教师研修传统文化而导航,承担着重要的传播与弘扬任务。
无论是《诗经》、读书会还是学刊,都是我在书院留下的工作足迹,风吹丁香满园时,便是你我相遇期。留下十年的期许,那就许书院一个光明的、坚定的未来,许中华传统文化一个自信的、蓬勃的时代!
杨 阳
海淀敬德书院教师,教育学博士,兼任北师大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理事。担任书院《诗经》班等多个班主任,承担编写各种传统文化文集、教师读本、人文手册等任务,教授书院文化课程,参与组织会讲工作。出版有关家风内容的专著,发表多篇学术。“作为教育史专业的毕业生,作为研究元代书院的专家的弟子,怎能不记得虞山书院的名联:‘明是明自家,行是行自家,学问只求诸己。’”傍树百年古
因着心头所好,我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史博士,主攻中国传统教育,并将明清两代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时段。犹记甲午盛夏,正埋首于《明会要》和《大清会典》时,导师忽然告诉我,海淀教科所有传统文化的项目,可以去实习。自此,便与敬德书院结缘。
入院之初,我是震惊的。在“九加一”排列的古国槐树下,掩映的是一所散发刺鼻气味的院落,因为这是正在翻新中的古建筑。于是,捡烟头、洗杯子、“先绿后红”地刷窗漆,在油漆和甲醛味里联系专家、考据像赞、校对文稿……终于在2014年9月28日,看到了敬德书院的成立仪式。
此后,便是研修、游学、学术等各类课程的逐步开展,便是文化建设与软件配置的逐步完善,便是披云朝出、戴月夜归的充实日子,便是对“傍百年树,读万卷书”的美好期待。
(为研修学员讲授茶道课)
虽无当门红树送晴晖,但有排闼青山输翠色。敬德书院的美丽毋庸置疑。于是,前来游学的贵宾、前来研修的学校以及前来报道的媒体越来越多。为了展现书院更美好的一面,我与大家群策群力,设计影壁,写作碑文,创作楹联,选择青铜礼器,摆设文房四宝……以期最大化地发挥书院的环境育人作用。
为了练好介绍书院的“基本功”,更全面地展示书院,使书院文化课程落到实处,在大家的建议下,我精心编写修订了《敬德书院》三版人文手册。经过近两年的蓄力、积累和改版,目前刊印使用的《敬德书院》共有3万余字,含有对两座碑文的24条注解与义理分析,4所建筑的故事考证,8位历史人物的考据挖掘,18个功能室的介绍,以及20个匾额、7对楹联的注释等,共涉及39条古代文化常识的辞目解释。全书总计配图112幅,含老照片10幅,一经刊印就受到来宾欢迎。薄薄一册书,寄望“同心同德又同堂,此日杏坛如现在”。
古代书院讲求“时习之悦悦斯”,又讲究“多学而识识此”。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怎能不多学多识,又怎能不温故。而这些,都离不开能够提高效率的阅读书目。在领导的指点下,我协调书院同事们,一起编写了《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经过努力,本书稿邀请到楼宇烈、钱逊、彭林等38位学者教授,写作了精彩的80篇推荐缘由,最终完成80目84个古文选段的篇目注释、翻译和调整工作。整个读本共计14万余字,包含1450多条古文辞目的注释整理。数据库检索7000余次。本书最终由中华书局出版。
此外,为了直接惠及一线教师,我为每一个学术班,都组织教师们编写了结班文集。截至2017年7月,在担任“儒学思想发展史”等5个班的班主任之余,我为来自中小学、学区管理中心等140多个单位的350多位教师修改了将近800篇的传统文化教学论文及教学设计,编写了《文以载道》等5本共计156万余字的结班文集。
(讲解书院历史)
学古书院有联曰:“学以聚,问以辨;古与稽,今与居。”可见,会友辅仁、修业进德,效法八百年前“朱张会讲”是一条极好的门径。为此,在领导指示下,我联系中国教师报,并与北师大教育家书院等机构展开合作,共同举办了“中国教师•敬德会讲”。参会者是来自上海、天津等17个省、市、自治区的80多位研究员、教育局长、校长、教师,可容纳百人的笠僧堂常常座无虚席。目前,会讲已举行7期,每次都得到多家媒体的报道。
此外,不论是宣传片制作还是学刊编辑,不论是端茶倒水还是洒扫庭除,不论是带领研修还是服务游学,只要是与传统文化教育的事情,我均是随手而来,顺手而做。
阳明子曾教导弟子:“以天地万物之理具於一心,心外无他物。”我一后学之辈,无有深厚修养,却于书院忝居一位,心中实感不安,唯有不断提升、努力工作,管他乐水乐山,只求随处襟怀随处畅,耳畔常闻弦歌声。
张晓玉
海淀区教科院课程研究中心科研员,文学博士,首师大国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兼职实践导师,中华书局经典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海淀区“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课题负责人。曾被评为中华书局2015年传统文化年度教研人物、北京市高中课程网建设先进个人、海淀区教育科研带头人。“传统文化不是新知,也不是小道或机巧,而是深植于我们内心,习焉不察、日用不知的生命智慧。传统文化教育也不是学校教育可有可无的点缀,在固本培元、立德树人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在立人中立己,在传承中传播,我愿为之恪尽绵薄。”2014年6月,海淀区启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研究课题,我有幸成为课题负责人。作为承担着文化传承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机构,学校对此责无旁贷,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把文化经典打开给青少年学生,把令他们敬而远之的经典变得鲜活、生动、有意思,从而吸引他们主动走进经典,成长为具有中华文化精神内核的现代学生。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带领着60余所课题学校开始了传统文化课程化的实践和研究,通过聚焦“教什么”与“怎么教”两个核心问题,努力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课题研究过程,也是一个自我砥砺和成长的过程。其中包括课题统筹规划、课题指导培训、课题组织管理等。自2014年以来,先后深入学校调研指导70余次,引导学校在总课题框架下形成100多个子课题,为课题校干部教师做了20多次专题培训,培训人数达1500多人次。自课题启动以来,负责组织了8场课程实践现场会,组织了30余次大大小小的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培训教师达3000人次。
(课题培训现场)
课题开展几年来,陆续取得了一些较为瞩目的成果。在理论层面,研发了《海淀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手册》,确立了海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目标、原则、内容及实施途径,形成了由四类课程构成的全方位、立体性、结构化的传统文化课程群,并探索了每类课程的实施策略与评价方式。这些研究引发了中华书局、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等专家教授的广泛关注。
在实践层面,通过课题引领,学校育人品质显著提升,传统文化名师不断涌现。2014年以来,负责组织举办了4场全国性的研讨会,共有来自17个省份的1600余名干部教师参会,在京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些活动全面展示了海淀传统文化教育的高品质与高境界,让传统文化教育的海淀模式呼之欲出,被与会者称之为“领跑者的聚会”“实践者的盛宴”,为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的实施提供了样本和示范。在这些活动中,打造并推出了50余节精品观摩课,青年教师参与其中,迅速成长。
由于课题研究所产生的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2015年国家语委主办的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评选中,海淀教科院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卓越贡献奖”,另有矿院附中等8所课题校和7位教师获奖;在中华书局的年度人物评选中,窦桂梅、张文强、张红等7位教师获年度人物奖或提名奖,我本人也被授予年度教研人物奖。课题研究也引起了媒体的密切关注,累计报道达三万多字。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些思考,也陆续发表了多篇文章。
(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课程实践研讨会现场)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更多地仍被作为知识进行传授,而不是被视为一种生活方式来践行。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是要创新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传统文化能传承下去不是因为它的老,而是因为它的新,用创新的形式去触碰年轻人的脉搏。其次是要创新传统文化的践行方式。传统文化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更是实践养成。需要进一步探求如何将传统文化创新性地应用于人自身、家庭、社会等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创设情境,把学生自然带入到实际场景,让他们在切身体验中转变行为,提升智慧。
念兹在兹,反思更进。与传统文化的相遇让我在立人中立己,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不是一种新的知识或学问,而是深植于我们内心的生命智慧,虽然我们习焉不察,但一旦被触动被唤醒,终将繁荣彬蔚。
图文素材由高丹、杨阳、张晓玉老师提供
编辑:海教思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