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见“马云现身杭州”

关不羽 冰川思享号 2023-06-23

和普通商人专注眼前的利益不同,企业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科学事业也是他们关注的风景,他们时常会做利他的事,因为利他才是更长远的双赢。



特约撰稿丨关不羽


6月17日有两个大新闻,除了那个当代版“指鹿为马”的离奇故事外,就是“马云现身杭州”的新闻。


说来也怪,马云本身就是杭州人,他回自己家怎么就成“现身杭州”了呢?足以说明,马云仍是那个最受关注的跨界者。


他这次现身的地点是“2023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决赛现场。照片中的他一身便装,神情轻松。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685位选手,从5万多名参赛者中晋级,进行时长8个小时的终极对决。马云带着他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到场观赛。


▲马云与部分决赛选手交流(图/“达摩院DAMO”公众号)


马云不是英语老师吗?怎么会对数学这么感兴趣?这事还得从2018年说起。



01


2018年,马云在云栖大会和11位世界顶级数学家见面时,提出“数学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他说,阿里如果能为数学做点事情,他会倍感荣幸。第二天,阿里宣布将在年底举办全球数学竞赛。


阿里对数学、对基础科学的投入是一套组合拳。马云和同事们有感于乡村数学教育尤其薄弱,于是发起“怀新奖”公益项目,专门奖励中小学数学老师。阿里想重点支持初出茅庐的青年科学家,于是有了“青橙奖”。


马老师教英语出身,数学不是他的强项,据说还是他的弱项,但是,他是数字经济的造风者,没有人比搞数字经济的更懂数学的重要性。


科学是科学家的职业,也可以是企业家的事业。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科学事业中一直活跃着企业家的身影。瓦特是企业家,爱迪生是企业家,爱迪生的“死对头”尼古拉·特斯拉也是企业家。对了,诺贝尔也是企业家。


这些世界科学殿堂的名人身上,贴着各种奇奇怪怪的标签,发明家、工业家等等,却有意无意遮蔽他们的企业家身份。其实,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企业家。


▲爱迪生(图/视觉中国)


脑子转个弯就能明白,他们并非“家里有矿”,拿什么搞发明、拿什么办工业?反倒是“科学家”的标签多少有点勉强,按照学术标准,从瓦特到诺贝尔,充其量也就是“业余科学家”。


这些伟大的科学人物,办企业是专业的,搞科学是业余的。按照当时和现在的学术标准,他们都称不上科学家。瓦特是在大学开修理作坊的,没有学过牛顿热力学定律。爱迪生自学成才,学历约等于零。诺贝尔是优秀的化学工程师,但是数学奇差,仅有四则运算的水平。


据说诺贝尔因为从小数学不灵光留下了心理阴影,所以遗赠名单里没有数学奖。其实,这是夸张的演绎,诺贝尔并非和数学赌气,他没有设立数学奖的原因,是认为数学过于理论化,“不太重要”,这在19世纪社会算是普遍认识。


不重视数学是诺贝尔的“黑料”,但他善于经营企业,留下的丰厚遗产激励人类科学事业已达一个多世纪。即使是数学家,也可以从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分享他的遗赠。


诺贝尔不是超越时代的科学先知,马云当然也不是。但企业家天然热衷科学,他们最明白科学是改善人类处境的重要力量。即便在科学发展到高度专业化以后,不再有“业余科学家”的舞台,企业家依然在人类科学事业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02


今天,人们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近乎中世纪的修道士,两耳不闻窗外事,关在象牙塔里一心“求道”。殊不知,象牙塔是昂贵的,“求道”事业没有经济基础是不行的。


无论怎么强调科学信仰的纯正,都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前沿科技创新只在经济基础雄厚的发达国家与地区产生。“不让金钱污染科学事业”的神话,在“离开钱万万不能”的现实面前是苍白的。


科学事业是最花钱的事业,而企业是创造财富的机构。科学家和企业家分工不同,却没有高下之分。这世上哪有花钱的比赚钱的更重要的道理?诚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家是经济的第一推动力。


在人类科学事业中,企业家不仅扮演赞助者的角色,更是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媒介。不要低估媒介的作用,大把烧钱取得的科学成果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如果不能及时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和应用,科学成果就只是保险柜里的陈列品罢了,天量的科研经费只会成为经济负担,科学研究将难以为继,科技创新的车轮会越转越慢。


科学家产出了科学成果,但科技生产力的创造者是企业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苏联的科学事业。


庞大的科学投入让苏联的科学成就一度达到惊人的水平,然而,这仅仅是昙花一现。在科技官僚和科学家的主导下,苏联的科技成果转化是极其失败的,最终陷入了卫星上天、潜艇下海,却造不出合格塑料脸盆的尴尬。


▲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苏联斯普特尼克1号(图/图虫创意)


更为致命的是,没有企业家发现市场需求的能力,苏联的科技树成长迟缓、歪歪斜斜。竞争对手美国从晶体管走向集成电路的飞升之时,苏联科学部门还是醉心于电子管的发烧友。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互联网曾经摆上了苏联科技部门的案头,却被视为改善养鸡场照明管理的小玩意,被束之高阁。


苏联没有企业家,所以苏联空有科学成果,却没有科技生产力。最终,连它的科研系统也成了老牛拉破车的古董。


科学事业离不开企业家,如果把科学家捧上云端,把企业家踩在脚下,我们不可能有星辰大海的未来。



03


2022年美国以7132亿美元的科技投入,超过了中日两国科技投入的总和,几乎是欧盟的两倍,毫无悬念地继续高居全球科技竞争力的榜首。


其中,来自美国政府的扶持资金不到2000亿美元,谷歌、苹果、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每年均豪掷数百亿投入科研、赞助科学事业,成了美国科技事业的台柱子。


小札、贝索斯是否比马云更懂数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懂数学的马云和他们一样懂得科学的重要性,因为他们都是企业家。


中国大众习惯把企业家和商人划上等号,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企业家是商人,但商人并不都是企业家。能够在一个行业做到顶尖、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才能称得上企业家。


▲杭州阿里巴巴园区(图/图虫创意)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站位的高度决定了他们不是急于求成赚快钱。和普通商人专注眼前的利益不同,企业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科学事业也是他们关注的风景,他们时常会做利他的事,因为利他才是更长远的双赢。


就像投入数学,并不会给阿里带来业务收益,也没听说哪个数学竞赛得奖者被阿里招入麾下,但企业家做到一定的层次,就是愿意干这样的事。


中国科学事业需要科学家,更需要企业家。211、985每年量产的博士硕士数量早已超过美国,但是企业家不是学校里教出来的,而是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无法量产。有更多的企业家,才会让我们的科学人才有用武之地,才能让中国的科学事业可持续发展。


马云不懂数学,但数学需要更多“马云”。


不知道每天有哪些社会热点新闻?

在网上找不到思想交流的对象?

想和冰川思想库的专业撰稿人讨论?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

立即加入冰川读者交流群!

(以前加过冰川交流群的请勿重复添加)


*题图为马云与部分决赛选手交流,来源于达摩院DAMO”公众号

*本版编辑:冰小乐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商务微信:lhellohm


冰川精华


愿历史上的边缘人都能被重新发现


低欲望的日本人,正在走出“失去的30年”


金融市场最危险的人,全身而退了


三个月无人问津,我的房子卖不动了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虎嗅2020年十大年度作者·实力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