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群雄割据:都市布鲁斯新时代!

Torako 布鲁斯博物馆 2019-11-12

▲Modern Chicago Blues Legend——Otis Rush


接上文:《谁打开了布鲁斯的天堂之门



二战后,布鲁斯音乐可谓一日千里。都市蓝调(Urban Blues)——进入全盛时代!


彼时,得克萨斯、芝加哥、底特律、孟菲斯、新奥尔良、路易斯安那为首,各派新任掌门相继登位,势如破竹!


草创之年,此景甚是激动人心。大戏开始之前,得认识一下他们。



5

都市新时代——群雄割据


 (一)

德州派:掌门人——丁骨·沃克

Modern Blues Godfather——T-Bone Walker


丁骨·沃克(T-Bone Walker)1910年生于得克萨斯,中产家庭出身。年少时,家里开派对,经常邀请布兰德·莱檬·杰斐逊到家里演出。


从此,丁骨迷上了吉他,迷上了布鲁斯。少年时,他也经常领着双目失明的杰斐逊到处演出。

 

1929年,丁骨初次录音,青年得志,一路顺生顺水。40年代初,爵士乐由内部变革,波谱爵士应运而生。比波谱界吉他先驱——查理·克里斯蒂安(Charlie Christian),正是丁骨同乡好基友。


乘风借浪,丁骨把爵士乐的和声系统,导入到布鲁斯领域。这么一融合,音乐的色彩,装饰出了别样的都市调性。

 

由此,都市摩登时代开启,丁骨·沃克稳坐现代德州派的开山祖师。



(二)

芝加哥派:掌门人——穆迪·沃特斯

Chicago Blues Godfather——Muddy Waters


穆迪·沃特斯(Muddy Waters)1913年生于密西西比罗林福克(近期研究证实,其出生地应为依萨葵纳克温提郡),在克拉克斯戴尔附近的农场长大。


自幼玩口琴,后转学吉他。少年时,穆迪把罗伯特·约翰逊与桑·豪斯视为偶像,受其影响很深。


1941年,国会图书馆的民俗音乐研究员找到了他,为其录制了两张非商用唱片。他从中看到了希望,决定只身前往芝加哥。


在那里,穆迪·沃特斯一手打造了芝加哥布鲁斯帝国。

 

后世人称——芝加哥布鲁斯之父(电声当代),芝加哥布鲁斯帝王——Muddy Waters!

 


芝加哥派—嚎霖·沃夫

Chicago Blues Legend——Howlin' Wolf


嚎霖·沃夫(Howlin' Wolf),1910年生于密西西比东部的克雷伊郡,少年时伙同桑尼·鲍依一同在密西西比境内流浪,跟着查理·帕顿等初代布鲁斯明星后屁股转,完成了初期的积累。

 

40年代初,嚎霖·沃夫移居到孟菲斯,在此定居了很长一段时间。50年初加入太阳唱片旗下初次录音。后移居芝加哥,加入切斯唱片后称雄。


一开始,他与穆迪·沃特斯是好朋友,后围绕各自乐队的发展,二人展开角逐。嚎霖·沃夫是穆迪·沃特斯一生最大的竞争对手。



(三)

底特律派、掌门人——约翰·李·胡克

King of Guitar Boogie——John Lee Hooker


约翰·李·胡克(John Lee Hooker),约1917年生于密西西比克拉克斯戴尔,自幼跟着继父学习吉他。


1943年,与穆迪·沃特斯一前一后离开密西西比,穆迪·沃特斯选择了芝加哥,约翰·李选择了底特律。


在那里,他进一步完善了自己风格,创造出一种独一无二的新风格——Guitar Boogie!

 

40年后半,约翰·李的单曲《不羁情/Boogie Chillen》发行,直冲公告牌R&B排行第一位!这种魔性的声音炸裂全城,底特律不羁魔王诞生!


 

(四)

孟菲斯派、掌门人——莱利·比·金

King of Blues——B.B.King


莱利·比·金(B.B.King),1925年生于密西西比印地安诺拉附近农场。童年时,从教堂中学习唱福音和弹吉他。


莱利不喜欢桑·豪斯,罗伯特·约翰逊这样的三角洲本土音乐人,觉得他们土。他更喜欢新奥尔良的罗尼·约翰逊,德州的丁骨·沃克。他心里明白,时尚的都市风情,才是自己要追求的东西。

 

40年代后半,莱利移居孟菲斯,在WDIA电台做现场DJ。此期间,人们称呼他:Beale Street Blues Boy Riley B. King(比尔街布鲁斯男孩莱利比金)。名字前这一串儿“B”太复杂,最终简略,成为无人不晓的蓝调王者——B.B.King!

 

他带领孟菲斯一派,将Urban Blues推向了另一个全新的高度——庄重、流畅、时尚,可与古典歌剧媲美,并进大雅之堂。

 


(五)

新奥尔良派、掌门人——吉他·斯利姆

New Orleans Blues Legend——Guitar Slim


吉他·斯利姆(Guitar Slim)1926年生于密西西比格林伍德。这位掌门自幼不凡,少年时期在密西西比闭关修炼,23岁那一年移居新奥尔良,一举成名!当上了新时代新奥尔良派的掌舵人。

 

他那惊为天人般,超炫酷华丽表演技巧,奠定了新奥尔良布鲁斯的华丽基因。一首《Things That I Used to Do》独霸一方,成为后世最难割舍的一曲名作。


可惜,吉他·斯利姆英年早逝,没有太多机会在摩登时代大展身手。但他开创的新奥尔良派中人才济济,后继繁盛。


 

 (六)

路易斯安娜派:掌门人——克利夫顿·谢尼埃

King of Zydeco——Clifton Chenier


克利夫顿·谢尼埃(Clifton Chenier),1925年生于路易斯安那奥珀卢瑟斯。这座在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历史名城,住着很多克里奥尔等少数民族的后裔,克利夫顿就是其中一位。

 

与上述这些先驱者一样,上世纪50年代初,克利夫顿带领路易斯安娜一派异军突起。将该派独门绝技——Zydeco Blues发扬光大,登上Zydeco界的桂冠王座!

 

此派根系法国移民——克里奥尔人后裔的民族音乐。Zydeco Blues大军,盘踞在路易斯安那腹地,及与此接壤的德克萨斯东部、以法语文化圈中的黑人们为主。

 

风格极具南部温润的沼泽气息,音乐氛围欢乐无比!


六大门派、定义了未来几十年里布鲁斯的绝对标准。每一派的独门绝技,深入研习后都能“伤人要害”。


所以,如果你喜欢布鲁斯,熟知这六大门派,则是在布鲁斯这条路上,最低限度要掌握的知识。


交代完人物,接下来看事件。


人们等待的讯号,都指向同一个时间点。

 


6

时代的分水岭——1947

 

 

都市布鲁斯(Urban Blues)的开端,由德州派打头阵。


彼时,丁骨·沃克带着他的先锋团队,从德州经由芝加哥,开始向东西海岸布局。

 

在芝加哥大本营,穆迪·沃特斯将集结一队超级阵容,随时准备大干一场。

 

在孟菲斯,布鲁斯男孩莱利·比·金,在WDIA电台做得风生水起,追随的粉丝成群结队。

 

同时,嚎霖·沃夫伙同口琴手詹姆斯·科顿(James Cotton)等人,也在孟菲斯建立起一支起义军,静等时机到来。

 

约翰·李·胡克,在底特律夜夜留情,惹得一大批女粉丝不顾爹妈的劝阻,天天追着约翰·李,夜夜不羁。


John Lee Hooker&The Rolling Stones


时间被定格在1947,这一年,现代都市布鲁斯集中崛起!


1947年,丁骨·沃克带着两首摩登气息爆棚的单曲《Call It Stormy Monday》、《Bobby Sox Blues》,第一个引爆了这场风暴。


他的音乐中,那种jazzy的摇摆感,甜腻的吉他solo,管乐组煽情的铺垫,成就了都市布鲁斯的风向标。


1947年,来自波兰的移民——切斯(Chess)兄弟,与合伙人经营起一家叫贵族的唱片(Aristocrat Records)厂牌。


这个名字有点拉风的唱片公司,就是传奇布鲁斯厂牌——切斯唱片(Chess Records)的前身。

 

1947年,穆迪·沃特斯加盟贵族唱片旗下。同年,两首单曲《Gipsy woman》《Lilt Ana May》被永记历史。

 

1947年,经常在Maxwell Street(芝加哥黑人集市,地下蓝调胜地)街区晃悠的小沃尔特被发掘。同年,小沃尔特(Little Walter)协同吉米·罗杰斯(Jimmy Rogers)走进录音棚,二人完成各自单曲录制。

 

1947年,将Boogie Woogie彻底“蓝调化”的传奇钢琴手——奥蒂斯·斯潘(Otis Spann)登入芝加哥!正等待与穆迪·沃特斯汇合,共筑新时代大业。

 

1947年,低音贝斯手,蓝调桂冠诗人——威利·狄克逊(Willie Dixon)签约哥伦比亚唱片(Columbia Records)旗下。同时,接受了切斯唱片莱纳德·切斯的业务委托,重反芝加哥。

 

1947年,约翰·李·胡克所创造的魔性声音炸裂底特律全城,Guitar Boogie形态走向成熟。随着,超级单曲《不羁情/Boogie Chillen》准备开录。

 

1947年,在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辅佐下,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首张个人唱片录制完成。在波普爵士(bebop)的丛林中,冷爵士(Cool Jazz)的种子开始萌芽。

 

1947年,公告牌(Billboard)杂志编辑——杰瑞·维克斯勒(Jerry Wexler)提议:黑人所属的种族音乐,应该起统一的新名称——Rhythm And Blues(节奏与布鲁斯),简称:R&B、由此诞生。

 

1947年,一位名叫莱欧·芬德(Leo Fender)的电工学天才,实在坐不住了。买回几把Gibson、Epiphone和Gretsch品牌的电吉他,对此进行了解剖式分析。很快,电吉他领域三足鼎立的局面,即将失去平衡。

 

1947年,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被任命为埃比尼泽浸礼会教堂助理牧师。吉姆克劳法实施以来,黑人为争取民权平等默默斗争六十余年。马丁·路德·金的出现,将为这场革命的爆发埋下伏笔。


▲Chicago Blues Godfather——Muddy Waters


这些历史事件拼凑在一起,看着像是个意外的偶然,更像为新时代而指出的方向。


在美国这段历史中,存在着两个完全被隔离开的真实社会。


一个控制着社会资源,掌控着时局话语权。


另一个在繁荣的边缘游荡,但并不在失意中沉沦,时刻提醒自己,要等待时机。

 

时机来了!布鲁斯音乐的崛起,正切中了新时代的心脏。他的声音,符合千万都市新移民的特质。

 

1947年开始,在几路势力的共同推动下,布鲁斯迈进历史黄金期。光芝加哥一城,在历史留名的音乐家,已经超出100位以上。未来五十年里的黄金曲目,一大半诞生在这个时期。


然而,到第八个年头,布鲁斯这阵烈火,被一个叫Rock n Roll的给浇灭了。(摇滚乐诞生的历史,站内前文有详载,详情移步:再也不说:布鲁斯和乡村音乐的孩子叫——摇滚乐!

 

铺垫了这么长的背景,其实这篇连载文,才刚刚准备步入正题。


在此之前,还有最后一项背景要交代,那就是时局。

 

目光投向1955年。


先看你这一年,布鲁斯音乐需要面对哪些局面?

 

摇滚界:在芝加哥,查克·贝瑞(Chuck Berry)和博·迪德利(Bo Diddley),带着Rock n Roll突破种族的界限,在这世界里风生水起。

 

在新奥尔良,法兹·多米诺(Fats Domino)和小理查德(Little Richard),一样在摇滚界中,行走得游刃有余。

 

在孟菲斯,由Rock n Roll与Hillbill揉和而成的Rockabilly,同样由埃维斯·普里斯利(Elvis Presley),杰瑞·李·刘易斯(Jerry Lee Lewis)等人把持着一个山头。


同年,灵魂乐的诞生惊天动地!该派祖师爷——雷·查尔斯,把福音歌曲与布鲁斯做了个阴阳调和,准备在节奏布鲁斯领域起飞。


Soul Music大军崛起后,很快将半壁江山揽入怀中。


再看爵士界。


这一年,一代宗师——查理·帕克去世。随之,比波普(Bebop)全胜时代的大幕落下。


他的门徒后生们,以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与约翰·克特兰(John Coltrane)为首,在原本波普的基础之上,构建出硬波普(Hard bop)新时代。


兵临城下,三面受敌,合而为之。


这个时期,布鲁斯音乐面对的局面,大抵如此。


 ▲Mister Rock n Roll ——Chuck Berry


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一些看是渺小的转折点,有时也会改变历史。


布鲁斯大本营里,丁骨·沃克、穆迪·沃特斯等掌门人,慢慢放缓前行的脚步。而曾在英雄背后的Side Man们开始逆袭。


他们的出现,改变了时代的风向标!

 

未来愈向一处聚焦,他们大显身手的地点,在芝加哥。

 

 

7

新时代中的新世代——Modern Chicago Blues

吉他四侠客


正是在布鲁斯四面受敌的情形下,站在黄金一代的肩膀上,芝加哥摩登派开始崛起。


打头阵的先锋人物,名叫奥蒂斯·拉什(Otis Rush),与其并肩的三位吉他手,分别是:阿尔·胡克(Earl Hooker)麦吉科·山姆(Magic Sam)巴蒂·盖(Buddy Guy)。


四人合起来,并称“狂、仙、圣、魔”——摩登四侠客。



一、“圣”——奥蒂斯·拉什

奥蒂斯·拉什(Otis Rush),1935年生于密西西比的费城小镇。8岁时自学吉他,1949年来到芝加哥闯荡。

 

初来乍练时,受到穆迪·沃特斯极大的帮助和鼓励,开始在芝加哥南区和西区的俱乐部中崭露头角。



二、“魔”——麦吉科·山姆

麦吉科·山姆(Magic Sam),1937年生于密西西比格林纳达小镇,同样自幼自学吉他,以研习穆迪·沃特斯和小沃尔特的唱片,练就了一身不凡的本领。

 

1956年,麦吉科·山姆来到芝加哥闯荡,很快在黑人居住的南区闯出了名堂。由奥蒂斯·拉什出面引荐,加入当时奥蒂斯所属的眼镜蛇(Cobra Records)唱片公司。



三、“”——巴蒂·盖

巴蒂·盖(Buddy Guy),1936年生于路易斯安那州府巴吞鲁日。家中一贫如洗,用巴蒂自己的话说:“我也不知道他们(父母)怎么把我喂养长大的。

 

童年时期,巴蒂给自己做了一把吉他,一块木棒两头钉上钉子,拉一根铁丝,跟弟弟保罗·盖玩的不亦乐乎。50年代初,巴蒂先去了新奥尔良闯荡,在那而遇到了改派掌门人——吉他·斯利姆。


1958年,巴蒂·盖来到芝加哥闯荡,处处碰壁,常常快到快要饿死的边缘。最终,同样是在奥蒂斯·拉什的帮助下,加入眼镜蛇唱片厂牌旗下,才勉强换回一命。



、“仙”——阿尔·胡克

阿尔·胡克(Earl Hooker),1929年生于密西西比克拉克斯代尔郊外,一岁时,随着家人搬到了芝加哥。他与约翰·李·胡克是堂兄弟,跟约翰·李一样,从小就有严重的口吃。

 

在芝加哥长大的阿尔·胡克,10岁左右学会了弹吉他。13岁时,正赶上丁骨·沃克来到芝加哥发展,看过几场丁骨的演出,让小胡克受到了极深的刺激。

 

也是在同期,胡可与密西西比北上的滑棒吉他圣手——罗伯特·夜鹰(Robert Nighthawk)成为好友。罗伯特出神入化的滑棒吉他技巧,同样让小胡克乍舌。

 

他把从此二人身上的东西柔和在一起,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必杀绝技——标准调弦下,驱使旋律极美的滑棒吉他。

 

与奥蒂斯·拉什革新方向不同是,在人们还不知道效果强为何物的年代,胡克已经将哇音效果导入布鲁斯领域,结合音箱上调和延时与过载音效,制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声音。


Modern Chicago Blues Legend——Earl Hooker


据民间流传:当年,芝加哥西区黑人俱乐部例行举办的斗琴大赛中,奥蒂斯·拉什阿尔·胡克麦吉科·山姆,和巴蒂·盖四人分到了一组。


几人使出浑身解数,越战越勇。几轮火拼下来,四人竟不分伯仲。在场的观众和评委也看傻了眼。无奈之下,最后加赛PK环节。阿尔·胡克使出神乎其技的滑棒大招,略胜三人一筹,拿走了当日的现金大奖。


几人火拼的场景,也成为芝加哥江湖中久久流传的一段佳话。由此,“狂、仙、圣、魔”带来的新声音,改变了芝加哥布鲁斯的原始面貌。

 

他们所使的招数并不特殊:只是把当时最具代表,最前沿的布鲁斯重新融合到一块,重新编织一套更时尚,更符合时代气息的新声音。

 

摩登芝加哥布鲁斯的重中之重,是吉他这件乐器的角色!从此,它不再只是负责伴奏,而占据乐队中的绝对性主导地位


在他们的乐队,通过导入管乐节来铺垫节奏组,让音乐听起来更为丰满。


管乐铺底,突出吉他——这是芝加哥摩登派的核心。


弹吉他的人可以成为英雄。这一招,让受到三面夹击的布鲁斯,再次昂首挺进。芝加哥布鲁斯大本营,从此由黄金期一派,与摩登先锋派共同执掌。

 

1956年,奥蒂斯·拉什率先进棚录音。


奥蒂斯所属的眼镜蛇唱片公司,在此年刚刚成立。该厂牌信心满满,决定以这种更新潮的声音,打一场重量级反击战。

 

眼镜蛇唱片当初能有这么高的气势,还有一个潜在的重要原因。当时,切斯唱片的军师——威利·狄克逊,跟莱纳德闹掰了,转投眼镜蛇唱片旗下。

 

一切准备就绪,奥蒂斯·拉什首支单曲『I Can't Quit You Baby』录制完成。


这一嗓子,如同喊出了破晓时分的一束曙光。单曲发行后,直击R&B排行榜。芝加哥布鲁斯的新篇章,序幕就此拉开。


▲Modern Chicago Blues Legend——Otis Rush


次年,奥蒂斯把麦吉科·山姆也带来了。这一次,二人的录音素材威利·狄克逊亲自操刀。1957年,奥蒂斯的第二支单曲『Groaning The Blues』出炉。

 

紧跟着,麦吉科·山姆把吉他接到音箱,将音量扭几乎拧到了头。他那首著名的『All Your Love』,伴随着时空扭曲般的吉他音色,在录音棚中炸裂开。

 

那年,奥蒂斯·拉什23岁,麦吉科·山姆21岁。二人单曲的成功,可谓快意恩仇,势不可挡!

 

1958年,奥蒂斯·拉什完成了职业生涯中,两首最高杰作的录制。一曲『Double Trouble』,演绎得“肝肠寸断”。另一首『All Your Love (别名:I Miss Loving)』情意绵绵,潺潺流淌。

 

同一部署,麦吉科·山姆还高度默契地配合。用相同的惆怅曲调,以一首『Easy Baby』,和『Everything Gonna Be Alrigh』来呼应和应援奥蒂斯。

 

这一年,22岁的巴蒂·盖,刚刚到芝加哥。


通过奥蒂斯·拉什的引荐,巴蒂也来到眼镜蛇唱片试音。奥蒂斯说服厂牌主理人,让这个路易斯安娜的乡下小子试一试。

 

1958年,巴蒂·盖人生首次正式录音,在眼镜蛇厂牌旗下展开。

 

然而,巴蒂那种新奥尔良味儿十足的吉他开始狂躁时,录音经理人完全摸不到头脑,录音被叫停。


奥蒂斯·拉什赶紧出面调节,最终,由奥蒂斯为巴蒂伴奏,录音才继续展开。


这一年,巴蒂·盖在芝加哥的首支单曲『Sit and Cry』录制完成。但吉他却不是自己弹的,心里很窝火。


再看下四侠客中,一直不走寻常路的阿尔·胡克。

 

阿尔·胡克出道要比奥蒂斯三人早很多,当三人在眼镜蛇公司录音是,他正跟着一群牛人,跑到南部各地巡演去了。


1956年,阿尔·胡克回到芝加哥,但在巡演途中染上了结核病,身体状态一直很不稳定。

 

回到芝加哥后,阿尔·胡克恢复了在西南区俱乐部中日常演出。这段时间,胡克与朱尼尔·威尔斯(Junior Wells)结成搭档。


二人珠联璧合,再一次深度推动了芝加哥布鲁斯摩登化的进程。

 

摩登浪潮渐渐被推起,人们意识到可以成为吉他英雄时,大批后起新秀,纷纷加入到这个阵容中。


▲Modern Chicago Blues Legend——Buddy Guy


这时,巴蒂·盖的竞争对头路瑟·阿里森(Luther Allison),以及巴蒂同龄的吉米·道金斯(Jimmy Dawkins),已经登入芝加哥。

 

紧随其后,罗尼·布鲁克斯(Lonnie Brooks ), 芬顿·罗宾逊(Fenton Robinson), 桑·赛尔(Son Seals)等人,正从各地蓄势待发,准备向芝加哥靠拢。

 

当这些新生代吉他手们在芝加哥汇集,摩登芝加哥布鲁斯这一阵营还将不断地被壮大。这一队人马,最终都在时代中留下了不灭的足迹。

 

稍微把视线从先锋派的身上挪开,这时候,有必要回顾一下黄金一代。


早在1948年,穆迪·沃特斯所领导的乐队,就已经完成最终黄金阵容的布局。


那时,他乐队中的超级乐手由这几个组成:吉他手——吉米·罗杰斯、口琴手——小沃尔特、钢琴手——奥蒂斯·斯潘、贝斯手——比格·克劳福德、和鼓手——埃尔金·伊万斯

 

十年后,吉米·罗杰斯独立,小沃尔特称王。这支乐队吉他和口琴手更替最为频繁,到了1958年,穆迪·沃特斯乐队麾下的阵容如下:

 

吉他手——卢瑟·塔克(Luther Tucker)与帕特·海尔(Pat Hare)、口琴手——詹姆斯·科顿(James Cotton)、钢琴手——奥蒂斯·斯潘、电贝斯——安德鲁·斯蒂芬森(Andrew Stephenson)、鼓手——弗朗西斯·克雷(Frances Clay)与威利·史密斯(Willie Smith)。

 

乐队口琴手,从初代的小沃尔特(Little Walte),朱尼尔·威尔斯(Junior Wells) 、大沃尔特·霍尔顿(Big Walter Horton) 、亨利·斯特朗(Henry "Pot" Strong) 、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


现在到了詹姆斯·科顿这儿,已经是乐队的第六任口琴手了。


记住这些人。


之后的40年里,穆迪·沃特斯乐队进进出出的所有成员,都成了芝加哥布鲁斯体系中的佼佼者。这也是穆迪·沃特斯伟大的地方——坚决扶持下一代音乐人。

 

1958这一年,还有几件事情值得记录。

 

这一年,穆迪·沃特斯带着奥蒂斯·斯潘初次到英国巡演。同年,切斯唱片发行了穆迪·沃特斯首张全长专辑——『Best of Muddy Waters』。这意味着,唱片这件音乐载体,它的单曲时代落幕。


穆迪·沃特斯这次巡演和这张专辑,将为英格兰大陆的布鲁斯浪潮,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这一年,穆迪·沃特斯亦师亦友,初代芝加哥布鲁斯大家——大比尔·布朗滋(Big Bill Broonzy)逝世。


时代的更替,越发意味深长。

 

开文提到:在黄金期一代,对穆迪·沃特斯地位构成最大威胁的,就是嚎狼一样的男人——嚎林·沃夫(Howlin Wolf)。

 

1952年,嚎林·沃夫从孟菲斯登入芝加哥。


彼时,嚎林·沃夫住在穆迪·沃特斯家中半年之久。开始,二人关系很铁,上阵好兄弟的感觉。之后,围绕二人乐队成员之间展开竞争,关系才开始敌对。


接下来登场的几位重要人物,与穆迪·沃特斯与嚎林·沃夫的渊源颇深。眼下,他们与打前阵的摩登四侠不同,主要的角色还是后卫伴奏乐手。



8

节奏天才与三大艾迪


(一)

马特·墨菲(Matt "Guitar" Murphy) ,1929年生于密西西比,童年在孟菲斯长大,自幼自学吉他,江湖人称为——天才节奏吉他手。


▲Modern Chicago Blues Legend——Myatt Murphy


马特·墨菲与嚎林·沃夫在孟菲斯时期相识,早于沃夫几年来到芝加哥闯荡。

 

嚎林·沃夫初到芝加哥时,他的吉他手威利·约翰逊在孟菲斯的日子混的不错,根本不想离开那里。而说服铁腕搭档——休伯特·萨姆林(Hubert Sumlin)离开孟菲斯,也用了近两年的时间。

 

这段期间,嚎林·沃夫乐队的吉他手,由马特·墨菲担任。


两年后,休伯特·萨姆林现身芝加哥,马特·墨菲转与钢琴圣手孟菲斯·斯利姆(Memphis Slim)搭档,嚎林·沃夫乐队的吉他手,让位休伯特·萨姆林。

 

与孟菲斯·斯利姆搭档期间,马特创作了两首能让吉他手起飞的超级名曲——《Murphy's Boogie》与《Matt's Guitar Blues》。


这两首纯粹的吉他曲,让年轻的弗雷德·金(Freddie King)惊掉了眼珠子。


对于马特·墨菲来说,这还只是个前奏。在后摩登时代(1970),他将与詹姆斯·科顿联手,共同创造了那个时代不灭的印记。后续再说~

 


(二)

艾迪·肖(Eddie Shaw) ,芝加哥布鲁斯中萨克斯风首席。1937年生于密西西比,少年时,跟着艾克·特纳等人四处巡演,1957年来到芝加哥。

 

如果是十年的芝加哥,乐队中还是以“吉他,口琴,钢琴”为王的时期。彼时,正值芝加哥摩登期风浪口,乐队导入管乐节奏组,以及到刻不容缓的关键期。


艾迪·肖的到来,简直是一场及时雨。


穆迪·沃特斯正在四处搜寻强劲的萨克斯风手。一场即兴演出后,艾迪·肖正式加入穆迪·沃特乐队,随即被带到了录音棚。



(三)

艾迪·坎贝尔(Eddie C. Campbell) 1939年生于密西西比,十岁时来到芝加哥,开始跟着穆迪·沃特斯乐队屁股转,向乐队讨教一些吉他演奏技巧。

 

十二岁时开始,艾迪跟着小沃尔特的乐队演出,后短暂做了嚎林·沃夫的吉他手。几年的磨练,自己的技术越来越纯熟。


正当奥蒂斯·拉什拉起摩登化进程的旗帜时,艾迪·坎贝尔一头跟了进来。


 

(四)

艾迪·克利尔沃特(Eddy Clearwater),1935年生于密西西比,童年自学吉他,1950年来到芝加哥,受奥蒂斯·拉什为首的摩登派极深的影响。


到了芝加哥后,先做了麦吉科·山姆的伴奏乐手,驻扎芝加哥西南区俱乐部。1958年独立录音后,渐渐成长为独领一方的音乐人。由于他一身标志性印第安打扮,人们开始称他为“艾迪酋长”!

 

至此,芝加哥摩登大军中,俗称“三大艾迪”在芝加哥集结,主要出场人物的背景,终于交代差不多了。


Modern Chicago Blues Legend——Eddy Clearwater



很快,时间到了1959年。

 

这一年,音乐界风云又起。


经过初次录音后,巴蒂·盖玩命研究“芝加哥风格的吉他”到底应该怎么弹。这不到一年的时间,下了不小的功夫。

 

当巴蒂·盖再次走进眼镜蛇录音棚后,终于自己给自己的歌曲弹上了吉他。第二支单曲《This Is the End》顺利录制完成。本想着靠这支单曲火一把,谁曾想,眼镜蛇突然遭遇财务危机,瞬间倒闭了!


巴蒂·盖再次崩溃。就在此时,巴蒂的偶像,新奥尔良派掌门——吉他·斯利姆(Guitar Slim)不幸去世的消息,传到了巴蒂·盖耳朵里。两行热泪潸然而下,难过的不知该说什么。


眼镜蛇厂牌干不下去了,威利·狄克逊就又回到了切斯唱片。


这次回归,将是一次突破性的爆发。同时,他也把眼镜蛇旗下这批青年才俊,一伙篮儿都拉到了切斯阵营。


同年,占在黑人音乐制高点的Rock n Roll,在这一年被拉下了马。


新奥尔良率先沦陷。这一派中,小理查德宣布退出舞台,回归福音参修神学,不干摇滚了,准备做一个牧师。

 

孟菲斯阵营也不好过。埃维斯·普里斯利进了军营,杰瑞·李·刘易斯爆出了与13岁幼女结婚的丑闻,巴迪·霍利和埃迪·科克伦相继去世…..

 

芝加哥,查克·贝瑞带着14岁未成年少女非法越过州界,被疑似胁迫卖淫,入狱服刑。

 

初代摇滚乐——Rock n Roll和Rockabilly,从历史高峰一落千丈。第一次摇滚浪潮,就此落幕!


黑人音乐主流王座,让位给Soul Music!

 

社会秩序中,黑与白之间的种族矛盾愈发激化,黑人民权运动愈演愈烈。在公民权斗争中,灵魂乐——代表着黑人媒介的发声源,成为此期间的关键词。


1960,时局变幻莫测。整个音乐界的格局,将再一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Modern Chicago Blues Legend——Eddie Shaw



9

初代元老回归


自从穆迪·沃特斯英国巡演,及首张专辑发行之后,布鲁斯火种越过大西洋,在英格兰大地遍地开花,填满了二战后贫瘠的文化土壤。

 

这一年,英国境内,在浩浩荡荡的布鲁斯浪潮中,甲壳虫与滚石乐队顺势崛起!


美国这边,白人又闹起反战(越战)情绪,嬉皮们追求爱与和平,呼吁人人平等。


续Rockabilly浪潮之后,民谣复兴浪潮——夹杂在各种复杂社会问题中应运而生。


鲍勃·迪伦登上历史舞台。

 

这些反战斗士们觉得:如果把一些老黑人艺术家找回来,让他们充当精神领袖,把他们那种最能代表美国根源文艺、最纯粹的艺术展示给大家看到,就可以吹响种族平等的号角,从而在艺术层面,为种族平等打开大门!


这一闹腾,大批被认为已经死了的战前布鲁斯劳艺人,真的从民谣复兴浪潮中,又从新回到舞台上。


但这一次,他们被白人的意识形态绑架,差点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而那些战前初代布鲁斯元老们,已经几十年没靠音乐吃饭了。他们在昏暗环境中生存,有的都快要饿死了,而且有的已经瞎了。


他们完全搞不清楚这世界怎么了,为什么突然间,白人要听他们唱歌了?

 

于是乎,闹笑话了。

 

在民谣浪潮期间,这些白人眼里:从密西西比农田里走出来,那些穷的要饿死的艺术家,拿着木吉他弹唱,才是最纯粹的艺术,才是真正布鲁斯。

 

而已经发展了二十余年的都市摩登布鲁斯,在他们看来竟一文不值,全是噪音。尽管,60年届新港爵士音乐节上,穆迪·沃特斯已经给大批白人观众种草。


美国人们的无知,被欧洲人看个底儿掉。

 

于是乎,由德国人牵头,一项名为《美国民谣蓝调音乐节/The American Folk Blues Festival》的草案被提出。这场声势浩大的音乐节,深远地影响了一个时代。


但美国民谣蓝调音乐节却不在美国上演,颇为讽刺。


幸运的是,大批布鲁斯音乐家随着音乐节,开始远渡欧洲列国。


▲Modern Chicago Blues Legend——Eddie C. Campbell



10

1960——风云莫测

 

话说,眼镜蛇厂牌倒下之后,威利·狄克逊带着这支摩登先锋队伍,又从新回到了切斯厂牌…..


1960年,由威利·狄克逊举荐,奥蒂斯·拉什签约切斯唱片旗下。但莱纳德·切斯有犯上了保守的老毛病,就是不肯重视这批疯狂玩吉他独奏的音乐家们。

 

截止到1962年两年间,奥蒂斯·拉什在切斯旗下共录制了8首单曲,随后便扬长而去,转投杜克唱片(Duke Records)旗下。

 

这两年间,麦吉科·山姆到了服兵役的年龄,却又因为经常擅离职守,在被军队监狱监禁了半年。

 

从回芝加哥舞台后,麦吉科·山姆随即发行了单曲《Feelin Good》,很快赢回了往日的荣光。


▲Modern Chicago Blues Legend——Magic Sam


离开眼镜蛇唱片之后,巴蒂·盖也加入了切斯唱片门下。这一次,他有了穆迪·沃特斯这座强大靠山的庇护。


尽管如此,莱纳德·切斯死看不上巴蒂前卫的吉他风格。

 

只要在切斯录音棚,巴蒂那种排山倒海般的华丽技巧,全部都得收起来。只能夹着尾巴乖乖的做个录音棚乐手。要是没有现场演出的释放,估计能憋死。

 

同期,曾在穆迪·沃特斯乐队中的口琴手——朱尼尔·威尔斯(Junior Wells)彻底跟莱纳德·切斯撕破了脸。一直迫切想要录制自己单曲的朱尼尔,说破它天,莱纳德也不给机会,总让他等待时机,能作一个伴奏乐手就不错了。

 

一气之下,朱尼尔·威尔斯喷了莱纳德·切斯一脸狗血,甩手离开了切斯唱片。这个时候,朱尼尔·威尔斯与巴蒂·盖刚认识不久,与他固定搭档的吉他手还是阿尔·胡克。

 

1960年初,朱尼尔·威尔斯伙同阿尔·胡克,录制了职业生涯中极具革新性的两支单曲——《Messin' With The Kid》与《Little by Little》。

 

同期,阿尔·胡克又与萨克斯手——A.C. Reed(A.C.瑞德)结成同盟。在瑞德的协助下,录制了立命于江湖的超级名曲——《Blue Guitar》。


阿尔·胡克单曲的成功,却引来了切斯唱片的关注。


1962年,在穆迪·沃特斯的号召下,阿尔·胡克携手A.C.瑞德走进了切斯唱片的录音棚。


二人作为穆迪·沃特斯的伴奏乐手,录制了两首历史名曲《You Shook Me》与《You Need Love》。

 

录音后,穆迪·沃特斯邀请二人留在自己的乐队中,阿尔·胡克抱有更大的野心,除了偶尔客串穆迪的演出外,坚持保持独立发展。

 

A.C.瑞德同意短短期留在穆迪·沃特斯乐队中,与艾迪·肖共同担任乐队的管乐节奏组。也是这个时候,嚎林·沃夫盯上了穆迪乐队的萨克斯——艾迪·肖。

 

这次录音后,阿尔·胡克给自己置办了一套拉风的装备——双头Gibson电吉他(同年发行,EDS-1275型号),加一套无敌哇音踏板。再一次,他走在了运用效果演奏的最前沿!

 

彼时,阿尔·胡克的堂哥——约翰·李·胡克,曾带着一路底特律人马增援芝加哥。这一年,已经是来到芝加哥的第三个年头。


这时,约翰·李·胡克带着单曲《Boom Boom》杀进排行榜前列。约翰·李的这份不羁,又带动了整个芝加哥。


就在1962年同年,在芝加哥长大的弗雷德·金(Freddie King),开始步入职业正轨。


当初,他受到马特·墨菲的启发,在谁也不敢玩的纯乐曲领域,带着《Hide Away》、《San-Ho-Zay》、《Sen-Sa-Shun》、《Stumble》等几首纯吉他乐曲,横扫天下。


▲King of Blues——Freddie King



 11 

欧洲布鲁斯浪潮VS美国民谣复兴


1962年欧洲大陆,第一届美国民谣蓝调音乐节如期举行。发起人霍斯特·利普曼和弗里茨·劳联系到威利·狄克逊,请他作音乐节艺人组的全线联系人。

 

由此,音乐节的阵容中,穆迪·沃特斯、嚎林·沃夫、丁骨·沃克、约翰·李·胡克、桑尼·鲍依·威廉姆斯、马特·墨菲、罗尼·约翰逊、奥蒂斯·拉什、阿尔·胡克、麦吉科·山姆、巴蒂·盖等等等…….

 

从战前初代,都市先驱到摩登先锋,各门各派布鲁斯音乐家,大规模登入欧洲大陆!


主办方把现场装饰成美国南部风貌,在这样的布景下,这些蓝调宗师们各显神通。欧洲的布鲁斯之火,烧起来了。


如此强大的阵容大举介入,欧洲大燃起的蓝调之火,一度火到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音乐节期间,各国主办方还会安排艺人们的独立巡演。特别在英国,为这些布鲁斯宗师伴奏大任,自然落到本土乐队的肩上。

 

青年埃里克·克莱普顿,人生第一次录音,就是新兵乐队期间,为桑尼·鲍依·威廉姆斯伴奏。多方影响下,整个英国一下子冒出了数以百计的布鲁斯乐团,英伦布鲁斯浪潮被推向巅峰。

 

在没有种族歧视的欧洲大陆,黑人音乐家们所受到的待遇,如同臣民接待帝王。这反而让有些人感觉到极度不适应。而有的音乐家,干脆借此机会留在了这片乐土,从此不在踏回美国国土。

 

美国民谣蓝调音乐节,一直连续举办到1972年。在这十年间,大批欧洲本土布鲁斯音乐人开始应声而起,以法国和英国最为强盛。(注:1985年为美国民谣蓝调音乐节最后一届,到此年才回归美国本土,之后被芝加哥布鲁斯音乐节取代。)

 

反观美国白人音乐界。

 

在越战期间,中产阶级渴望着恢复失去的生活节奏。这时候,用朴素的旋律简单勾勒,一个人抱着一把吉他,就能唱出大家心声。

 

民谣音乐——切中人们的心理,应了这个时代的景。

 

此时的民谣音乐,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小清新浪漫主义。它被左派年轻人挟持,蒙上一层浓重的政治色彩。

 

1962年,鲍勃·迪伦正式出道。他的首张专辑中,把初代布鲁斯宗师们的经典作品,从新翻录了一遍。这些像是埋在时光胶囊里的老布鲁斯,再一次通过民谣复兴运动而浮出水面。

 

出道后,鲍勃·迪伦受到了年轻人空前的簇拥,被推向「民谣贵公子」的神坛,成为时代的代辩者。但这种过激的运动浪潮,也让迪伦顿时感觉到浑身都不舒服。


在欧洲大陆大搞布鲁斯音乐节的同时,在美国罗德岛州纽波特市,新港的民谣音乐节,同样如火如荼。到了1962年,已经到了第三届。(注:新港音乐节始于1954年,分新港爵士音乐节和新港民谣音乐节)

 

与欧洲的民谣蓝调音乐节形成对立,或者说是“相互呼应”的地方是:新港音乐节,把初代布鲁斯老炮们都请回了舞台。

 

1964年,桑·豪斯(Son House)、斯凯普·詹姆斯(Skip James)、斯利普·约翰·埃斯特斯(Sleepy John Estes)、布克·怀特(Bukka White) .....


密西西比·约翰·赫特(Mississippi John Hurt)等元老级音乐家,登上新港民谣音乐节舞台。


Skip James——Newport Folk Festival 1964


台下坐满了受过高等教育的白人青年,当斯凯普·詹姆斯一开口,全场都惊呆了。无比感叹道:这才是纯粹的美国民间艺术呀!

 

在如火如荼的民谣复兴运动浪潮中,战前的那些老布鲁斯摇身一变,成为民谣音乐元素最有营养的素材来源。

 

借此机会,唱片公司又嗅到了金钱的味道,开始大量挖掘战前布鲁斯录音。他们用当代技术,把这些老录音还原成一张张专辑,送到白人的千家万户。


借此,罗伯特·约翰逊被冠以“三角洲布鲁斯王者”之称,第一次成功“复活”。

 

瞄准了民谣市场,切斯唱片开始极速转舵。


他把旗下的顶梁柱艺人,以民谣歌手的方式从新包装,含金量极高的Folk Blues系列专辑顺势打入白人市场。

 

同年,迎合民谣浪潮,切斯唱片打造一张传世百年的旷世之作:穆迪·沃特斯——『民谣歌手/Folk Singger』横空出世!

 

录音前日,莱纳德让穆迪回密西西比找一个老黑人来做伴奏乐手。谁知道隔天,穆迪却带来年轻的巴迪·盖。

 

见此状,莱纳德给气得语无伦次!

 

录音时,穆迪重拾久违的滑棒吉他,巴迪的伴奏天衣无缝。录音结束后,莱纳德笑开花了,迎上前握住巴迪的手:你还有这一套呐?巴迪会心一笑;哥也是弹着木吉他长大的。

 

1964年,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在此之前,他带领黑人民权斗士们展开大规模游行,并在林肯纪念堂的台阶上,发布了那段影响深远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在多方的努力下,黑人的民权运动就快迎来了的曙光。迫于各方的巨大压力下,美国国会于1964年修改《公民权利法案》,黑人长时间的权益斗争,就快有了结果。

 

1964年,代表黑人民权发声的灵魂乐大军中,杀出一批黑马——詹姆斯·布朗发起放克革命。一曲『Out Of Sight』被递进R&B排行榜之后,放克音乐异军突起。


▲Modern Chicago Blues Legend—— Junior Wells



 12

“英格兰入侵”VS“爱与和平”


美国国内上演着爱与和平大戏,大洋彼岸却又暗流涌动。

 

此时,据穆迪·沃特斯初次登入英国,已经过去了六年光阴。加上民谣蓝调音乐节在欧洲的全面推动,英国人真真切切见到了电声布鲁斯的力量。

 

时机成熟,英伦大军决定反哺美利坚!

 

1964年初,滚石走进录音棚,首张同名专辑『The Rolling Stones』录制完成。这张唱片中,除了一曲原创之外,大部分选自芝加哥切斯唱片的黄金曲库。


在滚石乐队忙着发专辑时,甲壳虫乐队率先踏上了美洲大陆巡演的路程。抵达美国时,记者问到:在美国,你们最想看什么?。

 

约翰·列侬与保罗·麦卡特尼回答道:穆迪·沃特斯(Muddy Waters)和博·迪德利(Bo Diddley)!


迷惑的记者们相互凝望,最后忍不住问道:Muddy Waters?请问具体是指哪条河的名字?…..

 

同年中旬,滚石乐队随后抵达美利坚。到达美国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跑去芝加哥,去一直憧憬的切斯唱片看自己的偶像,并在其录音棚中录制第二张专辑。

 

被英格兰入侵后,美国的音乐秩序彻底崩塌。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也将被彻底改变。所到之处,大批乐迷的围堵成了社会话题。紧跟着,世界就疯了。

 

眼瞅着,世界近代音乐格局,又走到了一个时代的分水岭。

 

这一年,新港民谣音乐节又闹幺蛾子了。

 

这一届音乐节上,重量级人物有两组。一是民谣浪潮的代辩人——鲍勃·迪伦;二是芝加哥白人布鲁斯乐队——保罗·巴特菲尔德布鲁斯乐队(Paul Butterfield Blues Band)。

 

保罗·巴特菲尔德布鲁斯乐队,由几位穆迪·沃特斯的忠实拥泵共同组建,同时叫上了嚎霖·沃夫的鼓手——山姆·雷(Sam Lay)


这几位芝加哥大学的学生,成为美国本土与英伦对抗的白人布鲁斯先锋力量。 


万众瞩目,在保罗·巴特菲尔德布鲁斯乐队的策应下,鲍勃·迪伦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惊喜——他受够了音乐被政治和舆论所绑架,带着电吉他走上舞台,决定毁掉一切!

 

台下观众懵逼了,宛如晴空霹雳! 保罗·巴特菲尔德乐队与鲍勃·迪伦一起,炸开了音乐节的上空。“摧枯拉朽,牛逼得要命”,形容的就是他们!

 

台下人听疯了,有人哭的歇斯底里……

 

于是乎:对骂叫阵,传统派和现代派拳脚相向,干起来了!台上演出的声音炸裂,舞台两旁,两派人大打出手,厮打在泥水里……

 

这个笑话,又让大洋彼岸捡到了。

 

1965年,滚石乐队再次登入美利坚。美国电视台向乐队发出通告,希望能来一档节目中表演。


滚石提出的条件仅有一条:把嚎林·沃夫(Howlin' Wolf)找来,我们就上节目!

 

工作人员极度疑惑道:他们要一匹会嚎叫的狼?把狼弄电视上干嘛?别管了,只要他们愿意上节目,别说一匹狼,要几匹都给他们弄来!


Howlin' Wolf ——TV show Shindig


种族隔离这道深渊,到底把美国分割得有多深。


如果没有英国人告诉他们:穆迪·沃特斯不是哪条河的名字;嚎林·沃夫也不是在哪嚎叫的野狼!他们才是你们国家最伟大的音乐家,而且就在你们眼前!

 

种种闹剧之后,答案仍在风中飘着。


这时,国会终于出面打了圆场。

 

1965年《选举权利法》正式颁布:非裔美国人在选举权方面的限制终于被解除。在公共设施方面,教育方面,各方各面,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宣布废除!

 

我天,非裔美国人等这一刻太久了。



 13

德尔马克与英伦摇滚


在芝加哥,一家专注于爵士领域的唱片公司,从新港音乐节的变化中看出了门道,这家公司的名字——德尔马克唱片(Delmark Records)。


马上,这家唱片厂牌,将接替切斯唱片,成为摩登芝加哥布鲁斯的大本营之一。

 

1965年,在各个作坊型小唱片公司辗转的朱尼尔·威尔斯,拽上巴蒂·盖投奔到得尔马克。

 

在此之前,得尔马克唱片刚刚为斯利普·约翰·埃斯特斯(Sleepy John Estes)等初代元老们,录制了复出系列唱片,从而大赚了一笔。

 

新港音乐节上演的闹剧,加上詹姆斯·布朗掀起的放克风暴,德马克主创人——鲍勃·科斯特(Bob Koester)察觉出市场的动向。


他预感到;接下来的时代,属于更年轻的新世代!

 

同年,朱尼尔·威尔斯携巴蒂·盖进棚录音。这一次,站在朱尼尔·威尔斯的身后,尽管很收敛,巴蒂在切斯唱片被压抑的吉他大招,终于在得尔马克的录音棚中释放。

 

1965年,德马克唱片发行了朱尼尔·威尔斯全长专辑《Hoodoo Man Blues》。让所有人始料不及,这张唱片空前的成功,预示着芝加哥布鲁斯的摩登化进程,即将走近顶峰期。


▲Buddy Guy & Junior Wells



反观英伦。

 

1965年同年,刚刚二十岁的埃里克·克莱普顿,把新兵乐队吉他手的位置让给了杰夫·贝克,转身加入到约翰·梅奥尔组建的布鲁斯破坏者乐队。

 

1966年,乐队最传奇的专辑之一『John Mayall & The Bluesbreakers with Eric Clapton』录制完成。但随着专辑的发行,克莱普顿再度选择离开,布鲁斯破坏者乐队的吉他手,由彼得·格林(Peter Green)接手。

 

这一年,英伦的布鲁斯浪潮开始退潮。

 

以滚石乐队为代表,英伦数以百计的布鲁斯乐队,似乎走到了十字路口。

 

如果继续拷贝黑人音乐,恐怕玩到死,也达不到黑人音乐家们的境地。翻录再多布鲁斯作品,还是无法还原黑人才有的那种感觉。

 

那么,想继续向前发展,可选择的路只有两条。


要么停下现在的乐队,各自到美国去,加入真正黑人布鲁斯乐队继续磨练,死磕到底。

 

要么面对自己熟悉领域,用自己积累下来的经验做基础,然后朝着新的方向去开拓,创作一种属于自己的声音和音乐。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怎么做?所有乐队都很默契。他们知道,后者才是明智的选择。


那么,就要突破布鲁斯固有的框架,不再拘泥小节数,不再被Rock n Roll的8分音符所禁锢,打破老布鲁斯传统的Backbeat!


这些乐队在Blues和Rock n Roll的基础之上,开始创作一种更自由的表达方式——Rock Music!没错,正是人们真正所熟悉的摇滚乐,它在英格兰大地诞生时,啼声洪亮!

 

1966年,离开布鲁斯破坏者乐队后,埃里克·克莱普顿受到巴蒂·盖很深的启发,决定把巴蒂在舞台上所展现出的那种狂野,再一步进化到自己音乐中。


他遇到两位爵士领域的神级乐手,共同组建了梦幻三人组——奶油乐队(Cream)

 

同年8月,披头士在洛杉矶烛台球场演出后,宣布停止一切巡演。他们受够了根本不听音乐,只知道鬼哭狼嚎的乐迷。不间断的巡演,把他们身心折腾的疲惫不堪。


之后的披头士,把创作留在录音棚。他们开始对音乐的艺术性,和实验音乐进入前瞻性的研究。


1960年中旬起,音乐帝国即将再一次被几个人“搅得”天翻地覆。




 14

突围之争!

1966年,美国本土同时迎来一个新时代。这一年,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渡英,登上历史舞台。


在此之前,他曾跑去切斯唱片,准备在穆迪·沃特斯乐队里讨个差事。穆迪很喜欢眼前的年轻吉他手,可惜一时间乐队腾不出空缺。

 

吉米·亨德里克斯渡英后,美英联手,开创了Rock Music全新纪元。

 

这标志着;摇滚乐有了新的起点,由他之后发展起来的摇滚乐,人们想要追溯根源的时候,就会落在这些年轻人身上。


反观布鲁斯界。

 

1966年,阿尔伯特·金(Albert King)终于来到孟菲斯,正式签约斯塔克斯(Stax Records)唱片旗下。


在这家代表南方灵魂乐的大本营里,优秀的灵魂乐乐团,自然成阿尔伯特·金的录音班底。


1967年,阿尔伯特·金的代表作《Crosscut Saw》、《Born Under A Bad Sign》等必生经典,终于问世。


唱片的成功,带动着布鲁斯的摩登化进程,又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King of Blues——Albert King


在芝加哥,德尔马克唱片决定乘胜追击。续朱尼尔·威尔斯之后,麦吉科·山姆加入该厂牌。

 

1967年,山姆的首张全长专辑『West Side Soul』录制完成。同时,盟友阿尔·胡克,也带着个人专辑『The Genius of Earl Hooker』联手突围。

 

同时间,曾在弗雷德·金乐队中服役的吉他手——路瑟·亚利森(Luther Allison)签约德尔马克唱片旗下。

 

眼看着这一切,切斯唱片终于有所触动,慌手慌脚开始调整战略。在错失一个个摩登先锋之后,这一年,切斯唱片终于觉醒。决定以巴蒂·盖的首张专辑『I Left My Blues in San Francisco』来夺回市场份额。

 

很多事,真不是咬牙切齿就能改变。显然,这一切似乎为时已晚。


曾一手打造了芝加哥布鲁斯黄金时期,初期Rock n Roll辉煌的唱片巨头,正在市场的漩涡中摇摇欲坠。

 

巴蒂·盖的新专辑,遭到德尔马克唱片的围剿。


其旗下新签约的吉他手——路瑟·亚利森,在技术上,氛围和表现力上,可以说与巴蒂·盖平分秋色。路瑟·亚利森的新专辑『Love Me Mama』,摩登火药味十足,直击切斯唱片上空。


切斯唱片悔呀!如果不压制巴蒂·盖的吉他,也许局面不至于这样。


为了换回局面,切斯唱片垂死一战。主管该厂牌灵魂乐部门,莱纳德·切斯之子——马歇尔·切斯被调回大本营,全面接管切斯主业务板块。

 

马歇尔看到了摇滚乐的变革,决定用摇滚乐这一张牌,来重新打造切斯唱片的辉煌。

 

1968年开始,马歇尔将一些前卫的摇滚乐手叫到录音棚。以穆迪·沃特斯为首,配合厂牌的方针,一场错综复杂的实验大戏,从切斯厂牌内部上演。

 

这一年,马歇尔亲自部署了穆迪·沃特斯的摇滚三部曲。

 

实验性专辑『Electric Mud』、『After The Rain』、『Fathers And Sons』被先后推向市场。


其中“父与子”专辑,启用了穆迪的白人弟子们——保罗·巴特菲尔德布鲁斯乐队全员参与,鼓手由山姆·雷(Sam Lay)全面支撑。


随后是嚎林·沃夫。这样的套路照搬一遍。


这么一来,这些切斯厂牌的老艺人,原本优质的布鲁斯灵魂,被折腾的面目全非!专辑的市场反应否多于赞,传统乐迷听完更是气的两眼发青,恨不得掰碎这些唱片,塞马桶里冲走。


马歇尔·切斯的初心很美好,战略也没选错,可惜路跑偏了。这段生硬的改革,最终以彻头彻尾的失败而告终。


▲Luther Allison & Otis Rush


15

摇滚乐新纪元

同年,英格兰境内风暴又起。从主流到地下团体,浩浩荡荡的摇滚改革浪潮,走到了历史新的制高点。

 

此时,新兵乐队的吉他手位置,已让杰夫·贝克转教到了吉米·佩奇(Jimmy Page)之手。随之,这支拷贝布鲁斯起家的传奇乐手,即将随时代而终结。


1968年,吉米·佩奇解散了新兵乐队。带领几位极具冲击力的摇滚青年,组建了新的摇滚乐队——齐柏林飞艇(Led Zeppelin)霸气登场。

 

1968同年,吉他手——里奇·布莱克摩尔(Ritchie Blackmore),与鼓手切尔·柯蒂斯(Chirs Curtis)结盟。共同完成了深紫(Deep Purple)乐队的组建。

 

同期,前卫主唱奥兹·奥斯朋(Ozzy Osbourne)告别布鲁斯,决定玩点刺激的。这一想法得到吉他手托尼·艾奥米(Tony Iommi)的全面响应


1968年,奥兹·奥斯朋带领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乐队,在英格兰音乐群雄中脱颖而出! 

 

这一年,英伦摇滚真是一飞冲天。

 

齐柏林飞艇(Led Zeppelin)、深紫乐队(Deep Purple)、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在这三支乐队带领下,全新的摇滚乐一日千里!随后,硬摇滚浪潮如排山倒海、重金属的潘多拉盒子从此被打开。

 

而就在这一年,埃里克·克莱普斯所在的梦幻三人组——Cream(奶油乐队),在伦敦举办了告别演出。人们眼中的“吉他之神”,下一步怎么走令人拭目以待。

 

彼时,彼得·格林早已把布鲁斯破坏者乐队吉他手的位置,转交给了米克·泰勒(Mick Taylor)


这一年,彼得·格林发起组建的弗利特伍德·麦克乐队(Fleetwood Mac),以一张同名专辑,记录英伦布鲁斯浪潮最后的辉煌。

 

转年,米克·泰勒也从布鲁斯破坏者乐队乐队退出,转投滚石乐队阵营。整个英伦,只留下老校长——约翰·梅奥尔(John Mayall)一人,孤身坚守英伦布鲁斯的阵地。

 

六零年代末,音乐界变幻莫测,这让很多人根本来不及反应。


▲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



 16

归根


一方,在民权运动后,黑人们需要一种更开放,更新型的音乐来欢呼!就在人们激昂高歌的另一面,公民权法案在各州的推行,阻碍重重,问题不断。


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继续为种族平等的善后事宜奔波周旋。


1968,马丁·路·德金抵达孟菲斯,就工人组织的联合罢工而发表演讲后,惨遭种族主义分子暗杀,终年39岁。


历史有时候很冰冷。随着马丁·路·德金去世后,曾代表民权运动发声的灵魂乐,也随着时代落下帷幕。


此后,詹姆斯·布朗掀起的放克浪潮,开始取缔灵魂乐。它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开始在时代中爆发。


在时代变迁的面前,到底有没有什么能永垂不朽?


如果有,那绝对是在无数次风浪中,屹立不倒的布鲁斯音乐本身。

 

1968年,德尔马克唱片再次出手。


这一次,旗下的麦吉科·山姆,携手沙克斯手艾迪·秀,带来一张影响深远的新专辑『Black Magic』。在时代的巨变中,麦吉科·山姆施下黑魔法,能否让布鲁斯音乐“浴火重生”?


与此同时,阿尔·胡可与朱尼尔·威尔斯联手,带着新专辑『Sweet Black Angel』,为麦吉科·山姆做了一个完美的呼应。

 

随后,阿尔·胡可与堂兄约翰·李·胡克紧急汇合。这是他们为数不多在事业上的强强联手,兄弟二人共同录制的几首单曲,之后由ABC公司推向市场。

 

阿尔·胡可的职业生涯,在下个时代的拐角,走进了巅峰期。


同期,眼看灵魂乐摇摇欲坠,奥蒂斯·拉什于心不忍,决定挺身而出!


1969年,他将灵魂乐拥入怀中。


这一次,他联合保罗·巴特菲尔德布鲁斯乐队的吉他手——迈克·布卢姆菲尔德(Mike Bloomfield),带着一张颇具摇滚色彩,又把灵魂乐的精髓完美融合的新专辑『Mourning In The Morning』华丽返场!

 

这一做法,与孟菲斯的阿尔伯特·金不谋而合。


加上麦吉科·山姆与阿尔·胡可两人珠联璧合的神配合,在浩荡的摇滚浪潮中,人们又看到了蓝色的希望。

 

这一年,巴蒂·盖进军英伦,与埃里克·克莱普顿,齐柏林飞艇等英伦摇滚先锋并肩站在一起。巴蒂·盖神乎其技的吉他响起后,得到了摇滚界空前的拥护。


从此,巴蒂与摇滚各界先锋结缘,这为他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很深的基础。


▲Buddy Guy & Eric Clapton


随后,吉米·亨德里克斯杀回美国。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之后,吉米·亨德里克斯封神。

 

时代交替的前夜,有人欢喜有人忧。各种情绪搅在一起,五味陈杂。

 

1969年,切斯唱片的魔法是彻底不灵了。心灰意冷,切斯将经营权卖给了GRT集团,一代蓝调传奇,从神坛跌落。

 

同年十月,切斯唱片创立者——莱纳德·切斯不幸去世,切斯唱片想拖住他,不想让他走。此情此景,令人心酸。

 

新的经营体系之下,GRT又勉强将切斯唱片运营了五年。旗下元老们马蒂·沃特斯等人,始终不舍离开那里,直至跟切斯厂牌奋战到最后一刻。

 

莱纳德去世后,麦吉科·山姆与阿尔·胡可进入事业巅峰期。奥蒂斯·拉什准备与二人回合,转投德马克唱片旗下。

 

芝加哥布鲁斯的摩登赞歌,在几位先驱的推动下,慷慨激昂进行着。

 

眼看就要事业就要起飞,麦吉科·山姆突发心脏病。黑魔法失灵,无情地带走了这位革新先驱。


1969年12月1日,琴魔麦吉科·山姆(Magic Sam)逝世,卒年三十二岁。

 

新人笑旧人哭,几多欢喜几多愁。


下一个时代,摇滚乐开始多方裂变,各种新风格宛如雨后春笋、站在放克浪潮的肩膀上,迪斯科出来要逆天、Hip-Pop在纽约降生,啼声惊人......


激动人心的七零年代,看布鲁斯音乐,如何在枪林弹雨中强势突围??


下篇见~



文/虎子(Torako)


注:文章中不在插入音频,有碍阅读。可转网易云音乐搜索用户《虎子Blues》,获取按风格分类的歌单。

延伸阅读

『说布鲁斯简单是胡扯!

一文看懂:到底什么是R&B!

爵士与布鲁斯——你渴望抵达的真相

Soul&Blues 现存最后一种无法抗拒的声音艺术

再也不说:布鲁斯和乡村音乐的孩子叫摇滚乐!

读懂鲍勃·迪伦与民谣浪潮,还缺这一篇

听懂Eric Clapton 有这一篇就够了

亚洲:蓝调——虽然不是母语...


图片来源网络

更多布鲁斯资讯欢迎关注本站!

声明:本站文章无授权禁止转载。

下图识别扫描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