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品分享 | AA Diploma 8 - Writing Automata

Cheryl LAC STUDIO 2020-01-24

作者/Cheryl  编辑/柒杯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编者按:本篇总结了AA建筑联盟学院Diploma8(研究生单元八)今年的教学主题,及该单元应届毕业生宋若铭的作品集,并对话采访了若铭有关选题、作品内容、学习经历及未来规划的问题。一起来看看该单元的导师和学生是如何探究建筑学内部深层的逻辑,和其外在驱动的方法论。


AA建筑联盟学院

Diploma 8 介绍


Meta-Elements and Integrated Morphologies

导师:MARIA FEDORCHENKO


导师的话

“今年dip8将给你们提供一个学习,玩耍,做实验的机会;可以自由地去选择个性化的议题和视觉语言;鼓励你们的“大”想法;平衡知识和创造性的发展;找到你们自己的声音和观众。”


1

主 题 介 绍


dip8将继续探索其在城市的规律性项目,及它们与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想象与现实,概念与形式,文字与图像。我们深究那些扎根于对当代欧洲城市和建筑历史的深度思考与激进的先驱项目。今年,我们合并不同尺度和不同级别的工作。这些工作将包括研究新的“断裂性和连贯性”模型,以及用建筑图形与形态变化来处理城市的Meta-Elements 。



思 维 引 导 | 


“我们的项目总是从城市问题中来,又指向城市问题中去。即便有广泛的‘回归’主义的声音和对庄严建筑的重新强调,当今的欧洲城市依然等待着新的项目去替代过去那些地标和超级工程、城市肌理和社会冷凝器、“大”尺度的宣言和底层的自治观念,来建立新议题和设计理念。我们要去唤醒远见卓识的精神,重新想象城市关键的元素和锚点!”



“所以我们追求新一代有价值的建筑理论,为此,我们要连接现有的城市挑战和那些经久不衰的学科追求-像乌托邦和理想规划、形态学和类型学,图形化系统和形式的集成;在学科内寻找不可能的“友谊”,并调和不同方向的“先驱”来创造更加创新,复合的建筑和城市模型(比如从Filarete到Soleri到Koolhaas;从Boullée到Ungers和Krier)你的“朋友们和敌人们”会帮助你找到方向和未来的身份!“


Meta-Elements | 


在对话先驱的同时,我们质疑以往在尺度和复杂性上的“抄近道”(从“集大成”的巨型框架、巴比伦城和生态建筑到基于生长和积累的发展模型)。相反地,我们意在找内在连续的和外在高效的提议--作为城市真正的锚点和引擎;并且通过最优化利用建筑学科的资源和前瞻性驱动,来回答经常出现的有冲突的需求-从开放终点和多相性到可读性和普适性。


2

作 品 介 绍

WRITING/AUTOMATA



设计师对于题目的解释:


Writing: a state of becoming. (Writing的意义为衍化。)传统的西方哲学认为speaking是更接近人心和真理的表达方式,而writing是唤醒记忆的表达。从建筑上说speaking是对function、meaning、context等的表达。比如说粗野主义就是一种很有时代特征的把function直接用上建筑语言的表达,里面有很多community(社区),social utopia(社会乌托邦)相关意识形态的理念。而writing在建筑里更加传承了form(形式),是从整个历史的纵深中抽取出的建筑语言本身的衍化。而不是建筑作为表达工具来表达时代特征的东西。建筑作为表达工具的思想已被同化成了建筑符号的一部分。


Automata相当于把语言的进化用机械的逻辑表达出来。它给了我把多种不同思想整合起来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一种是建筑作为思想/功能的载体,理论上称之为contingency,另一种是建筑作为它本身的建筑语言衍化的过程,称之autonomy。Automata作为一种整合的方法,把抽象的概念变成新的建筑形态。这些建筑形态既传承了历史的DNA, 又在演化的过程中不断被加入当代对于建筑的需求,这将给欧洲的历史古城,给现在的preservation带来新的思考空间。



     章 节 一     

DISCIPLINARY INTERFERENCE 学科交汇


OSCILLATION IN ARCHITECTURAL HISTORY

建筑史中思潮的摆动

在这个图表中,建筑史可以解读为建筑师们在建筑自身逻辑与建筑作为外界表达的媒介之间不断挣扎的表现。


RE-IMAGINING THE DANTEUM 对Danteum的重新想象


在严格的几何与阈值中,但丁纪念堂通过紧密而多元的空间体验来展现建筑内部中如诗的旅途。神曲中的理念被植入空间次序中,同时也是墨索里尼新罗马帝国的演绎。但丁纪念堂可以理解为几何元素与空间叙事的结合。


LANGUAGE OF DANTEUM Danteum的语言


暂且不看Terragni对于神曲的空间描绘,但丁纪念堂也可以被视为一个抽象的语言系统——一个由柱子组成的语言。这个语言有着它自身的词汇和句法(lexicon & syntax)


DISCIPLINARY MAP 学科导图

一张关于影响了但丁纪念堂的建筑语言的形成和应用的人物导图。围绕着屈米所谓相互矛盾的“概念的金字塔”和“体验的迷宫”,不同的方法论在这里被围绕着4个象限排列开来:从系统性到叙事性,从概念性到空间性。


DISCIPLINARY MAZE 学科迷宫


一张用但丁纪念堂语言诠释不同建筑师的方法论的迷宫,不同的理论被统统倾注到一个由柱子组成的空间里,在此方法论开始失去它原来的意义,而变成单纯传递抽象的“表达意义的方式”。至此建筑经过了从意义的抽象化到重新赋予意义并且循环往复的过程。


     章 节 二     

WRITING ROME 书写罗马


The Forms of Transitions 多样的转化形式


城市和文学是有许多共通点的。它们都必须有形式,成为可被认知的事物去传达意义。然而他们往往包容多样的诠释,可自身进行内部转化或受外力作用。该文章重点在转化作为恒定状态的存在。通过从解构主义者Peter Eisenman角度,以及两位文学评论家Walter Benjamin和Roland Barthes的角度分析罗马城市,讨论城市的衍化能如何被理解,证明衍化本身也是一种形式。如果我们以一个衍化的思想(state of becoming)去解读一个历史性城市,而不是只看到目前建筑的表象(state of being),那么我们会从历史中得到新的启发去书写未来的变化。


AXES OF TRANSITION 转化的轴



转化的两轴:当建筑物体从环境中抽离出来,其自身的进化和内在意识形态的变化驱动了建筑的转化;当建筑物体被重新放入(文化,社会或城市)环境中,环境的变化将会对其转化产生影响。


TRANSITION IN CITIES 城市中的转化


WRITING ROME:TRACING+RECYCLING+MULTIPLICATION+SUPERIMPOSITION


书写罗马:描摹+ 回收 + 复制 + 叠加


历史的积淀被镌刻在了罗马的废墟、片层、轴和纪念碑当中。Georg Simmel称罗马是 “indissoluble impression”(“持久的印象”)。作为实体或是零散的碎片,对于许多人来说,罗马只是一个激起记忆的,耐人寻味的复杂物体。这么说来,罗马是被书写出来的,等待着去被阅读和被铭记。这里在用演化的思想来阅读罗马的同时产生出了新的书写罗马的工具。


URBAN READING 阅读城市



     章 节 三     

FROM WRITING TOOLS TO MACHINES 从书写工具到机器


CONCEPTUAL MACHINE 概念的机器


概念机器处理的不是材料而是观点和思想,像从Gilbreth的科学管理准则到Bentham的圆形监狱那样,它的机制帮助填补方法论和其内容间的空隙,从抽象的“写作工具”到建筑形体的转化。


TRACING MACHINE 描摹机器 


在历史档案和想象之间,tracing machine从历史中抽象出建筑内在逻辑,并用外在动机使其重新具象化(re-concretization)。


RECYCLING MACHINE 回收利用器 


在永恒和短暂事物之间,recycling machine拆解又重新整合碎片。


TYPE RE-GENERATOR 类型再生机 


在普遍和独特之间,Type re-generator概括事物又重新创造新的类型。


URBAN LAMINATOR 城市层合机 


在单体和系统间,urban laminator容许一个城市的不同展现形式互相覆盖、叠加,进而孕育新的环境。


     章 节 四     

TOWARDS AUTOMATA 走向Automata


AUTOMATA AS META-DIAGRAMS

Automata作为“元-图”


Automata的核心是把发散的抽象思维之间的联系和涌动以示意图的形式展现。它把学科中对立的态度整合成不同阶段的运作。


以Piazza Navona为实例演示Automata的流程图和其具象输出。


长图(非高清)


拼图(高清)



TRACING WITH DE-CONSTRUCTIVIST TOOLS 

用解构主义者的工具回溯 



Tracing承认建筑的自发性,容许历史形式自然的转化。这里广场的形式、边界、分割被解读,一项一项地被解构主义者的工具拆除,留下一条条踪迹。所有这些叠加起来形成一个“空缺的场域”(site of absence)。


RE-SIGNIFYING WITH LATE MODERN FUNCTIONALISM 

用后现代功能主义重新表达


 


Re-signifying承认建筑的contingency(偶然性),允许the trace(描摹)被新的意识形态诠释。在这页里,露天广场被诠释成多层的、带着联排住屋和空中街道的城市系统。另一方面,它又被表达成一个用功能和流通空间编织成的mat building(地毯式建筑)。


ABSORBING URBAN CONTEXT 汲取城市背景


下一步是允许建筑与城市背景产生交互,允许脱离环境的建筑物体去吸收和改变新的环境。


URBAN TRANSFORMATIONS 城市的转化


从罗马过去的的城市项目中我们可以读到多元的城市背景环境。这里建筑在Nolli’s figure&ground和现代基础设施建设这两个背景下被分别诠释。


CO-EXISTENCE 共存


最后的共存机制允许不同的源于过去的、现在的、多元化未来的部分在具象或是概念化的相互联系中共存。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有详细讲述共存机的具象化延伸。



     章 节 五    

MATERIALISING TRANSITIONS 将转化变为现实


TECHNICAL THESIS - AN EXTENSION OF THE CO-EXISTENCE MACHINE技术理论-对共存机器的一个延伸,通过学习不同时代的建造和改建方法,看似不可能在古城中实现的改变在这里被实验。


SYNTHESISED MACHINE OF CO-EXISTENCE

合成后的共存机器



这些实验被合成后揭示了概念化共存机器背后的宗旨。从运行操作到场地状况;从背景环境到详细的施工顺序,机器提供了一个连贯的工作流程,同时允许在每次测试后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机制。


     章 节 六     

RE-WIRING AUTOMATA 重新架线


TRACING SECTIONS 描摹刨面 



RE-SIGNIFYING WITH CONTEMPORARY PROGRAMMES

用当代程式重新表达 



DRIVING THE URBAN TRANSITION 

驱动城市转化


MATURING AUTOMATA Automata

成熟化 


总结:CONCLUSION


该项目通过牵引和连接建筑理论中发散的,甚至相对立的态度,去探索一个源自建筑学内部深层逻辑和外在驱动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通过AUTOMATA把抽象的思维转变成演化中的建筑形体。这些形体继而激发更多赋予历史古城新生命的可能性。



3

对话&提问



Q:在第五年选择这个unit的初衷是什么(有想着平衡前四年学习和研究的方向来选择吗?)


A:我大四开始在AA,那对于我来说是过渡的一年。两年来我都在Dip8,这是个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的单元,老师身上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我把它看作是一个知识整合的机会。相对于很多单纯讨论政治、科技、设计思路的单元,这个单元更关注城市,理论方向和设计方向都相对比较平衡。 希望最后自己做出来的成果是能把很多学过的看似不相容的知识融会贯通。



Q:你是怎么样根据题目确定下writing/automata这个主题的?


A:这个题目并不是一开始定下来的。 是在随着过程发展自然产生的。 因为这个项目本身比较复杂,融合了比如像符号学、哲学、科学管理的思想。直到最后我都找不到一个恰如其分的题目,于是便直接把项目的两个核心思想拼凑在一起决定了题目。 research有意思的地方是:探索。我们最开始有一个大概方向,却不知到最后会得到什么结果。这跟传统意义上的给一个brief再根据它去做一个项目很不一样。



Q:在这么多个欧洲古城当中,当时是怎么选定罗马作为研究的基础呢?


A:这里从罗马入手,但反映的却是很多欧洲城市面临的问题。 


首先罗马是一个建筑学科性非常强的一个城市,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很多很多建筑实体或是形式上的前世今生,而且可以看到这种历史性城市在当代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罗马的历史是多层次的,从最初的罗马帝国到教廷的中心,从墨索里尼大刀阔斧的改建到现代主义在城市边缘的延伸,每一个时代都给予了城市相应的意识形态,却也留给了城市不可磨灭的,到现在依然清晰可见的建筑痕迹。这里虽然堆积了历史,建筑却总是在改变,比如圣天使城堡,一开始是作为哈德良的陵寝建成的,后被几次改成要塞、监狱、教皇的寝宫和现在的博物馆,每次改变都伴随着建筑形态的改变,却都受限于之前的建筑本身。这点推广到城市层面上也是一样,在不同时代对于城市规划的理解中(比如Forma Urbis 中建筑的typology就定义了一个城市的构成,而Pope Sixtus V’s plan for Rome中用方尖碑和教堂来定义城市轴线)城市被一层层地叠加到一起,它既是一个典型的拼贴城市,也与Aldo Rossi的”persistence of the plan”不谋而合。所以罗马确实给我的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让我以一个更加具体的角度来理解理论上的建筑的“内部逻辑”和“外部动机”。


另一方面当代的罗马被极度的封存着,城市中心变成了一个以旅客体验为主的地方,我们把他当成是一个博物馆在小心翼翼的保护和体验着。与此同时城市边缘也或是蔓延或是围绕着环线发展成了一个个缺少文化特征的住宅与功能性建筑群。另外去过罗马的人可能都有体验,交通非常没有效率,这点也与单一的城市中心和历史保护有非常大的联系。这些问题很多都可以推广到其它欧洲城市。而我们从历史中学习到的建筑和城市的演化过程给了我们一个城市当代化的根据,或许改变才是唯一永恒的历史保护方式。



Q:为什么把但丁的神曲作为切入点?


A:但丁神殿综合了从narrative到geometry甚至到politics的设计思维,我把这些思维拆开了,发散了,它便提供给了我很多可能的研究方向。当时我还有一个partner也跟我一起从但丁神殿出发,最后他做了一个有关rhythm and mythology的项目。



Q:在实际过程中你是先考虑methodology,还是先research呢? 


A:主要考虑research吧,我认为methodology是从research中自然而然产生的。Research产生了想法,想法又可以从设计中得到实践,这样整个一个过程重复好几遍才逐渐形成methodology。而且虽然产生了methodology,我们却也不能把它当成一个真正的机械流程一般来生产设计,更多的是一种看问题,阅读建筑和产生设计思路的思维方式。



Q:其中提到的“类型再生机”,有没有由概括古今类型而产生的新类型实例?


A:这个例子还是挺多的。比如说之前提到的方尖碑,虽然不是建筑,但被放置在每一个广场中便失去了它本身的(被从埃及搬来前的)意义并形成了一种跟场所组合而成的空间和意义,当你把他的场所去除它便成为了一个纯粹的几何类型,再重置于一个大的城市背景下便形成了一个同一类型组成的关系网。再比如穹顶这种建筑元素,本身在古罗马时期的万神庙是独一无二的,而后来的穹顶被不断复制就变成了一种普遍类型,基于这个类型的形变(例如圣彼得的穹顶)又使得一些建筑产生了独特性。与之前但丁神殿的实验相似的是,建筑的类型可以被理解成建筑本身逻辑演化的一部分,而一些环境因素给类型造成的影响塑造了建筑独特的个体。



Q:可否解释一下建筑的contingency(偶然性)?


A:(我觉得翻译成偶然性不对,好像我之前解释题目时候说过?建筑作为思想/功能的载体,理论上称之为contingency,这是一个建筑理论里普遍应用的词)

我这里提到的contingency是从符号学角度入手的,Saussure学派的符号学里面有着signifier和signified。建筑作为一种传达信息的方式就是signifier,而所传递的信息就是siginfied。Contingency就是建筑是作为一个signifier来表达一个signified。当然与之相对的autonomy是一种后结构主义的理解,每个signifier不只对应着它本身的signified,signifier本身也产生了他们之间本身存在和相互作用的意义。


是否可以理解成:整个研究项目是一个对城市历史发展的一个分解,继而通过一定的逻辑来重新搭建各元素间的联系? 这些新搭建起来的联系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相互制衡的联系吗?


整个研究项目是取材于一个城市的历史发展,可以说是分解成了很多种不同逻辑来阅读城市和建筑,但目的却是把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并为未来发展提供可能性。整个automata的核心是这些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逻辑整合到一起。我用Piazza Navona作为案例让它经历了自我形变,被functionalist改造,以及被不同的城市环境影响等几个步骤,其结果是必须相互制衡的。但真正城市的演化过程远比我所抽象出来的实验复杂的多,所以根据决策者的不同,当然有些提案也是相互矛盾的,比如城市环境那一阶段就产生了两个不同结果。



Q:针对“SYNTHESISED MACHINE OF CO-EXISTENCE合成后的共存机器”


A:“机器提供了一个连贯的工作流程,同时允许在每次测试后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机制。”


这里提到的“调整与改进“ 即反馈机制,是否基于某种标准,或者由某种理想状态作为目标向导?


最后的一个机制—machine of co-existence,其实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帮助筛选和组合之前所产生的那些相互制衡或不兼容的结果的。在这里一个抽象的形式或功能变化通过当代的建设手段被具象化并与已经存在的建筑实体产生互动。反馈机制并不是来判断一个设计的好与坏,而是通过这个co-existence发现了新的审视之前设计的方法,比如本来我读取的是Piazza Navona的平面上的几何信息并使其立体化,而经过最后这个机制后这个三维的城市综合体必须要通过剖面上的新的信息来产生新的自我形变和功能的注入。这里这个调整与改进相当于开始了一个新的循环,从一个不同角度来引导设计。



Q:学期间和最后的评审中critics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和评价令你觉得有意思?


A:嗯这个问题蛮有趣。你知道通常AA给学生展示的时间很短,短短几分钟时间之后critics都是一脸懵逼的。他们常会问我,这个项目有什么实际的应用价值吗?当时我的态度是,作为一个理论项目,人们需要接受它慢慢进化的过程,不可以急功近利地想它马上有什么实际的应用,这个项目给我更多的是帮助梳理自己逻辑和思维方式。现在细想我觉得他们问得有一定道理。


我的项目不能算太完整,我仅仅是找到了自己的逻辑。我需要找到对我来说什么是contingency的什么是autonomy的,再定义它们。比如这个项目里我主要用了解构主义对于形式的探究作为autonomy的研究方向,用了晚期功能主义对于社区和基础设施的追求作为contingency的表达形式。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是有必要弄清楚,我想这些研究在当代的语境中会以怎样一种形式呈现(比如用科技来作为contingency的对象)。



Q:你现在有进一步的想法和答案了吗?这个机制对实际的建筑有什么影响?


A:这个没有更深入的研究真的很难做决定,但我现在的想法应该跟Tafuri比较接近吧,影响当代的建筑最大的因素还是资本,我们建筑行业其实只是整个建设行业的冰山一角。我们分析、引导、批判,却几乎没有做决定的权利。在这种语境下,如果我们可以客观地把资本当成一个必要的contingency,跟我们长久以来从历史文化中学到的建筑本身的逻辑结合起来,可能也会产生一些有趣的结果。



Q:你在AA毕业之后的职业规划/未来的目标是什么?


A:对于未来的想法还是有些天真或不成熟吧。


这个项目给了我新的思路,不管未来做建筑师与否我们都是要跨行业发展的。 writing/automata让我把不同领域的知识全都化为己用的能力。我有比较感兴趣的东西,可以在这个项目之外再探究。比如我对中国文化作为一个同样有内在演化逻辑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我希望研究当代社会经济因素对建筑行业的影响,又或者完全跳出建筑的方向思考问题,我想这样大概就不会陷入建筑师不断批判却又受制于现实的僵局了吧。



Q:有什么想对国内的建筑学生说的吗?


A:国内的建筑教育体系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更扎实的基本功,包括建筑史的学习或规范的考量, 我认为这些都为我们海外稍乏基础的批判性教育思维提供了一个升华的空间。


如果说这个项目对我自己或是国内读者有什么启发的话, 那么我觉得应该是我们敢于尝试创造自己的方法论来理解和挖掘中国独特的文化和建筑。梁思成先生奠定了现代中国建筑的方向,但他的研究却又把我们带入了对于用建构表现中国建筑的偏执。我认为相对于西方的morphology,typology, narrative,infrastructure等等方向,我们现在的思考方向应该是多元而且独特的。比如我非常喜欢王澍老师对画和文人情趣的理解。又比如近年来诸多回归乡土的精致设计,都让我非常神往,如果这些能超越单纯的建筑而被升华成一种设计思维并与其它的思维产生碰撞,想必也能产生很有趣的结果吧。



Q:谢谢你的采访和作品,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A:谢谢。辛苦!



更多文章,戳这里


为什么后年出国的他们要现在开始做申请?


制图教室

【新】用线稿取胜!快速分析图的制作诀窍

【新】低技高效丨用素材快速模拟立面气氛

【新】分析图专题丨场地分析详解

分析图专题丨前期分析攻略!

北欧风丨写实拼贴效果图表达

低技高效丨用素材快速完成高质量效果图


竞赛资讯

eVolo摩天楼竞赛历年图纸合集

OR1GYN国际太空栖息地建筑竞赛

TEAMAKERS 游客之家建筑竞赛

SKYHIVE 2019摩天楼竞赛

帕维诺斯塔诗人小屋设计竞赛

Volume Zero:2018重构校园建筑设计竞赛


秀展回顾

Digital Turn l AA DRL 2018作品展览

艺术解读 | 感官之下的浸没式体验

Piece by piece| 建筑的艺术:Renzo Piano回顾展

洛杉矶 | UCLA_A.UD Rumble 2018 年终展

香港 | HKU MArch 2018毕业展

伦敦 | 直击UCL Bartlett Summer Show现场


素材分享

干货素材丨史上最全 剪影人

干货素材丨加速小能手,环境笔刷快拿走

干货素材 | 可塑性Max的白描风素材


对话

经验谈 | 在鹿特丹,在OMA

BARTLETT 研究生优秀作品分享 l 沼泽地上的新型地域性建筑

经验谈 | 在明星工作室BIG实习是怎样一种体验?

对话 | 30天完成的作品,获得了隈研吾的青睐



END






官方网站地址

http://www.lac-studio.com

上海工作室地址

上海市虹口区哈尔滨路160号1913老洋行C-101

北京工作室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金泉广场3-812

联系电话

400-863-5573

021-6142-1005

联合 Linking | 学术 Academy | 创新 Creation


联合而不仅是连接-我们搭建老师、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更联合优秀的老师和学生,把宝贵的经验与大家互通分享。

学术而不仅是学院-我们不仅提供学院的教学环境,创造活跃,平等的课堂气氛,更注重学术知识的研究、传播。

创新而不仅是创意-我们培养的是学生全面的能力,不仅有好的思想,更有强大的技术,有把创意变为现实的能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