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诅咒的社区咖啡?显然星巴克不这么认为
成为全民饮品的星巴克依旧野心很大,在占领了商业中心后又不断将门店开入社区,势必突破社区内人群的第三空间。
这不,继臻选烘焙工坊后,星巴克又打造宠物友好门店。
宠物友好店是社区店的一种细分形式,在宠物友好门店里设置了专门的宠物区域,为顾客的猫猫狗狗提供了舒适的休息环境。
看似很简单的宠物区域,里边藏着很多暖心的小细节。
有宠物的专属座位,上面有牵引绳和挂钩,还有个铁圈专门放置狗子喝咖啡用的杯子,很贴心。
桌子上设置的凹槽用来放置咖啡,以防狗子爬上来扑倒。
还有专属的宠物菜单,不仅免费还能续杯。
所有人都不看好社区店,但是星巴克的每一次尝试都带来了惊喜,也让消费者体验越来越好。不仅因为它看准了社区商业越来越大的空间,也因为它的“好邻居”定位。
社区化是新方向
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注重社区,他们不仅希望能给消费者提供快捷便利的一次性服务,也希望能更高频率的出现在人们生活当中的场景处。如今的消费理念,在互联网线上、线下一体消费的冲击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年前,去星巴克消费的人群主要以白领、商务人士为主。现在,在大环境的改变下,除了精英、白领外,更多的是在里面购物小憩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
对于有时间沉淀、历史积攒的“文化饮品”品牌,开设社区店,是坚持品牌多元化发展的新实践。
星巴克的好邻居人设
开在社区的咖啡店,因为人群属性的不同,往往定位也有差异。在星巴克社区店中,为了防止孩子、老人冲撞受伤,桌椅大都是圆角设计。社区店还有一份无咖啡因的“特殊菜单”,包括柠檬气泡冰肯亚、冰沁果趣花草茶与蜜柚抹茶杯等。这是为无法接受咖啡的小朋友或者中老年顾客提供的一种选择。
在进入社区前,星巴克把人们的生活场景都设想了一遍。如果你遛狗时想喝杯咖啡,它提供了宠物牵引绳挂钩,宠物床和宠物饮水区。如果你“遛娃”时想来坐坐,店内也有儿童阅读天地和休息区。总之,星巴克社区店的“好邻居”人设,可以说是相当丰满了。
看到星巴克这样的尝试,很多餐饮人也跃跃欲试,星巴克为社区咖啡店提供了哪些新思路? (以下根据筷玩思维整理)
社区店生存指南
环境留客法
星巴克推出不同业态店铺,最终目的是要吸引更多顾客进店消费。因此,通过店铺设计、菜单选择以及持续推出联名商品,保留星巴克的核心价值,同时包容更多“邻居”的消费需求。最直观的留客方式就是店内环境。
开在社区的独立咖啡馆,装修腔调往往投射店主个性化的审美情趣,文艺气息浓厚。但星巴克社区型咖啡馆的客群,有上班族、学生、自由职业者,还有很多是包括年长人士的家庭成员,“留人法则”应该是让更多的普通顾客感觉到舒服,而非只针对文艺青年。
色调上,原木作为主题色,与家具上的麻布色相搭配,视觉上让人情绪平静。灯光上,使用更温馨的暖光,让“温暖”的观感引导顾客进店。空间上,座位更大、空间宽敞、软座更多,强调通透和舒适的整体氛围。
咖啡加餐
相比咖啡,餐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无疑消费频次更高。当厌倦千篇一律的外卖,想出来走走又不至于太远到累的程度,家门口就能吃到的餐食是更刚性的需求。咖啡店加餐的品类可以选择日料定食、甜品、三明治等快餐。这样的搭配操作相对简便,最大可能提高了厨房利用率;同时“轻食”属性,又和咖啡馆的调性相契合。一份够精致的套餐,满足了顾客到饭点儿,却又不想离开的场景体验痛点。
把人情做到极致
社区概念店鼓励店员与客人更多的交流和对话,店员和咖啡师成为朋友后,才能打造出在朋友家一起喝东西一般的氛围。
日本星巴克社区店里的员工,不再像传统门店里那样,身着绿色围裙。他们不用遵守传统着装,甚至可以穿得很自我,舒适的格子衬衫,休闲风的帽子,都不会被限制。这里也没有星巴克强调的标准化服务,听不到点单术语,而是向朋友一般的咖啡师为客人服务,专业之余充满人情味。
至今,星巴克持续获得成功的核心要诀,依然是围绕顾客来规划长远的商业战略。而满足社区内人群的“第三空间”需求,在亲民、舒适和便利这三大体验核心,则会是所有社区商业业态共同的成功法门。
往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