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应用人类学专题二】周建新|​应用人类学:理解与实践

2017-10-07 周建新 应用人类学之夏



应用人类学:理解与实践

周建新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一、关于应用人类学概念的理解

关于应用人类学,在英文词汇中有多种表述:如Applied anthropology,Action anthropology,Practical anthropology,Development anthropology等,每个词的内涵虽然有所不同,但“应用”、“行动”、“实践”、“发展”等概念都是与人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因此,尽管国内外一些学者把应用人类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来接受,但笔者认为,实际上我们所说的“应用人类学”,就是以人类学理论方法为指导,以促进或改变人及其社会发展为目的的学科研究和实践活动。“应用人类学”显然不是一个可以完全独立出来的分支学科,而是更接近于人类学的应用。“它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着重研究现代社会各民族、族群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解释和解决方法,并加以实施,以致力于改变人们的行为,促成有计划变迁,使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所提高。”[1]由于,“中国的社会学/人类学在建立之初就具有应用的目标”,[2]因此本人一直认为,也许我们抛开学科概念之争,只要以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去开展实践工作,也就符合了应用人类学的要义。

二、实践个案

2003年,笔者与香港社区伙伴签订“传统文化知识与农村发展”的项目协议,以挖掘、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在广西境内确定了环江县下南乡南昌屯、那坡县城厢镇达腊村和乐业县花坪镇拉岜屯3个调查点开展行动项目。

(一)广西毛南族传统文娱活动的保护问题研究[3]

毛南族是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环江县下南乡。南昌屯是下南乡中南村的一个自然屯,位于下南乡的南部,地处毛南族聚居区的中心地带,离下南乡政府所在地约5公里。2005年南昌屯有农户84户,人口298人,其中男性人口160人,女性人口138人,均为毛南族。相传南昌屯是毛南族谭氏始祖谭三孝生活的地方,当地人称其为毛南族和谭氏宗族的发祥地,也是毛南族传统文化保存得较多的村屯之一。南昌屯处在石山间的小平坝上,当地人世代依靠耕种村前山峒中的水田及周围山脚的旱地为生,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全乡处于中等水平。

在南昌屯的工作,我们通过与社区居民的深入交流,设定的工作目标是:挖掘毛南族正在逐渐消失的传统文化,充分了解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和对保护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设想;通过项目的实施,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引起大家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反思,激发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热情,增强民族社区的凝聚力;在项目结束后,由居民对毛南族传统文娱活动进行归类总结,挖掘其深层的民族内涵,并持续传承,推动毛南族传统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在社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项目从2005年1月开始至2006年2月结束,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调查选点,确定项目主题,撰写项目报告建议书。第二阶段主要是项目的实施过程,包括居民项目筹备组的产生和分工,制定文娱活动方案,居民的互助培训,举行“分龙节”文娱活动等。第三阶段为项目总结、评估和跟进,主要是项目组成员对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反思项目的不足,听取居民对项目活动的评价,以及项目组与居民对项目结束后延续活动的计划等。

在项目开展的第一阶段,我们与村民讨论确定,把恢复毛南族传统节日“分龙节”活动,以及恢复并普及推广其传统棋类活动作为项目为重点。

分龙节又称庙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间进行,是毛南族特有的节日。这一群众性的祭神活动为期三天,前两天属庙祭,后一天为家祭。庙祭在三界庙(三界公,是毛南族敬仰的一个善神)前进行。第一天请巫师在庙堂内念经请神。次日,在庙前椎牛祭三界公。因为在庙堂椎牛敬神,所以又叫庙节。两天的祭祀结束后,各家各户自行祭神,叫家祭。

分龙节作为毛南族特有的最重要的节日,过去要隆重欢度三天三夜,不亚于春节。但如今,随着外来文化的的冲击,各种外族节日甚至洋节都渗透到毛南族的节庆中,加上分龙节是在农闲时候过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因此分龙节变成了一般的节日,有些村屯甚至不搞任何活动。南昌屯村民认为,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分龙节”活动,在保留传统“仪式”内容外,积极开展民族棋娱活动,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民族体育,另一方面还可以恢复和发展民族节庆,使两者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2005年4月,南昌屯召开村民大会,讨论“分龙节”毛南族传统棋娱活动事宜,成立“棋娱活动筹备组”,组长谭会庆(69岁),组员有谭建新(60岁)、谭现明(64岁)、谭匡学(55岁)、谭如超(36岁),负责整理挖掘毛南族传统棋艺、制定项目实施的各阶段工作等,大致分工:组员分别整理毛南族传统三点棋、圆棋、十字棋、皇棋、禾刀棋(飞行棋)、射棋、牛角棋、老母棋、木马克、陀螺(毛南话:勒江)等10种棋艺的游戏规则。筹备组还组织擅长毛南族各种传统棋类的村民义务为全体村民开办培训班,定期为村民进行辅导,男女老少踊跃参与培训,效果显著。2005年4月底,筹备组出版专题墙报宣传项目意义,召开村民大会动员自觉投身项目活动。会后,筹备组动员了全屯67户中男女老少130多人主动参加棋艺的恢复与保护活动。

项目结束时,南昌屯挖掘整理了毛南族特有的三点棋、围棋、十字棋、皇棋、禾刀棋、射棋、牛角棋、老母棋、马克赛等9种传统棋艺的游戏规则,成功地开展了传统棋艺比赛活动。

通过项目的实施,南昌屯添置了一批刻有棋盘的大理石板和方便移动的木料桌子,恢复了村民从前在路边、坳口、大树下,或村中地坪上和乘凉休息的石板上下棋的习惯,增强了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初步显现了传统农村社会的淳朴风俗。同时,促进了广大村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自觉保护行动。

(二)广西那坡县达腊彝族传统文化资源管理与可持续生计研究 [4]      

达腊村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南端,属于那坡县城厢镇所辖,距离那坡县城大约8公里。全村分为4个村民小组,为那坡县最大的彝族(白彝)聚居聚落,共65户,301人。

达腊人生计主要以种养为主。但耕地少,人均耕地面积7分(1982年以后出生的人没有田地),其中,水田3分,轮歇地4分(大多为陡坡耕地),其余为自留山和责任山,责任山人均也不足5分。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黄豆、番薯、辣椒。养殖业以养猪、鸡、牛、狗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茶、竹子、八角、杉木及一些果树等。

当地居民生活比较贫困,群众人均年纯收入约600元。除3户家里有人在外当国家干部的家庭建了砖混结构的住房和2005年有1户建了砖瓦结构的房子外,其余的都是比较简陋的木瓦结构的“下关牲畜,人居其上”的干栏。

全屯很大的一个问题是人畜饮水没有完全解决,干旱季节饮水相当困难。村中有一口井,是达腊村民和当地小学共同使用的水井,水量不足,卫生状况也不佳。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全村里的青壮年大部分都外出打工,目前全屯有50多人长期在外打工,全家长期在外打工的有9户。打工成为村民家庭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有的打工12年才回家一次,甚至10年没有回家,家人也不知其去向。

达腊白彝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突出表现在:

第一,与众不同的节日:正月初八开年节、二月节初八到初十一补年节、二月十二妇女节、四月跳弓节、五月十六封铜鼓五笙节、十月众人酒节。

第二,以白为美的服饰文化。

第三,以铜鼓舞、五笙舞为代表的特色音乐舞蹈。

第四,以金竹崇拜为突出特点的信仰文化。

第五,有“七师”为代表的传统社会组织来进行社区的自我管理。

在达腊,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是:

第一,民族乐器的制作问题与乐器不配套的问题。达腊已经没有人会制作五笙,目前使用的是从云南买来的;另一种主要乐器——铜鼓,原来达腊有四对,公母配对,“大炼钢铁”时期全部被上缴。目前仅有的一只母鼓是1983年县统战部购给的,但没有公的,目前只好用废旧铁皮桶代替公鼓。

第二,在项目实施前传统七师组织结构不完整,达腊的第二祭师萨喃已经缺位多年,每次活动只能由七师中的一位临时顶替,影响七师的组织功能的发挥。而且目前的第一祭师是1925年出生的,年纪已经超过80,急需培养接班人。

第三,民族节日活动因经费缺乏而开展日益困难。历史上,达腊集体有类似“蒸偿田”的公共地10多亩,每年出租的收入可以维持节日活动的开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初实行土地、劳力、耕牛、大型农具相对固定后,这种类似蒸偿田的土地被取消。1984年恢复民族节日活动后,活动经费需向村民筹款,由于群众生活困难,筹款十分困难。传统节日活动因经费缺乏而难以开展。如2004年和2005年,正月初八开年节那天,每户只需交3元钱或者1元钱、2两肉、1斤酒,仍有一些家庭不愿出。

第四,青壮年尤其是文化素质比较高的都外出打工,传统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

第五,外来文化冲击:上学、打工、媒体等,对村民尤其是青少年文化价值观的改变。

本课题通过参与性行动,发动社区力量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整理,加深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与理解,提高社区的文化管理能力与文化自觉,并进一步推动有关部门特别是那坡县政府有关部门对达腊白彝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的关注。

项目设计以社区原有的长老组织——以“七师”为核心,郎头等为骨干,成立社区传统文化管理与发展基金会、中心小组、小组等组织系统。组织机构再结合传统文化,制定一套管理制度,组建一个管理小组,促进文化自觉,以提高社区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

项目实施过程中,课题以社区发展基金(资金权属于社区)的形式,支持社区成立传统文化整理小组及完善“七师”制度等,编制传统文化小册子,学习民族乐器演奏或制作民族乐器,使社区村民及当地政府通过参与性行动,深入理解彝族文化与社区传统管理机制,把民族传统引入当地小学和社区娱乐,进行民族乐器演奏培训,和民族舞蹈学习等。同时,支持部分农户栽种竹子,对试验农户进行竹子栽种技术培训、竹器编织技术培训,提高对自己传统文化在自身发展过程的价值的认识。

从最后实施效果看,村落传统社会组织的恢复,在项目推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项目开展后,村里传统事务的决策更加公开民主,有章可循,村民自我管理能力增强。

(三)广西乐业县拉岜瑶寨传统文化与社区生计发展[5]

本项目点位于广西乐业县花坪镇花岩行政村,目标群体是拉岜屯的45户195人(2004),其中妇女57人。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部分村民在PAR过程中参与试验性计划及其相关行动的集体讨论活动,促进社区乡土知识的共享和参与者对当地种养发展模式的反思,使社区重新认识乡土知识、传统文化在生计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社区相关群体识别问题、从社区内部寻找解决社区生计问题的能力。项目期限从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为期12个月。我们的研究过程是人类学田野研究和参与式行动研究构成的,集中讨论传统知识在社区生计上的应用以及探索民族文化在社区生计发展中的作用。

拉岜寨地形狭长,四面环山,没有地表水,属喀斯特溶岩地区,有“天坑”分布。

项目点拉岜瑶寨是一个曾以刀耕火种农耕系统为主、兼事狩猎采集的山地民族社区。历史上长期的山居生活,使拉岜村民对山地生态环境有独到的认识,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山地生计知识。但是,对他们的宇宙观、生态观及人观对社区生计的重要性,传统生计知识是否有助于这个山地民族社区的生计可持续发展,以及社区发展混农林业、畜牧业时能不能发挥民族文化和传统知识的作用的问题,没有被认真研究和重视。我们认为,从少数民族社区内部寻求变迁的动力和基础,是当地生计发展的关键。

本项目的介入集中在本地社区的活动方面,主要包括:1、山地传统品种作物培育的能力建设;2、妇女传统畜种养殖的能力建设;3、社区管理者的能力建设。这三项能力建设构成了行动研究阶段的活动内容。其中,前两项包括行动设计、有关山地轮歇农耕为主题的传统知识的恢复(如实践、记录、画图、交流会、再实践)、养殖技术培训等。研究人员认为,先开展社区相关群体感兴趣的项目活动并通过试验的成功,才能激起他们对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的重视,才会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和识别本民族文化的队伍中来。

能力建设的举措主要是帮助社区管理者、年轻的村民和妇女在生计发展实践中恢复他们的传统资源管理概念,通过自己的传统知识的应用促进生计发展。通过项目的实施,调动农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引起大家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反思,激发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热情,增强民族社区的凝聚力。 

 

 

图一:拉岜屯项目管理结构示意图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本研究着重探讨的问题。反思以往的以经济和科技为出发点所设计的发展规划:自上而下;以科技为中心;集中投资;但却收效甚微。经过三个行动研究,对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了解地方性知识和当地人的观点。文化多样性问题的提出,绝不仅仅是因为发展项目的反思造成的,而本来就是经济体系的特点。人类学的经济观就非常强调经济是嵌入文化当中的,不能孤立看待。因而,地方社区和发展计划都应该纳入更大的政治经济视野中进行研究。

发展项目为当地带来的影响也值得关注。本项目的运作方式使社区重新去评价发展项目带给他们的影响。拉岜村民认为,“本项目的做法可能一两年内看不出什么效益,但是有持续性”。实践证明,村民在后来的持续发展中多有收获。


三、个案中的人类学应用与经验总结

以上三个发展项目的实施,完全是以人类学参与式观察和深入访谈、召开小组座谈会等形式,结合参与式发展研究方法开展工作。课题组成员通过与社区居民深入交流,建立友好关系,取得互相信任。在了解居民的基本需求和面临的困难之后,在课题组成员的协助下,村民自主讨论、设计、实施和总结项目的每次活动。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项目建设、寻求自我发展的积极性。

项目实施过程中,访谈、讨论、沟通、实践等环节,显然都是人类学方法的应用。另外,从理论上看,首先我们的选点就是以不同族群的文化特征为区隔标准的。本项目的三个子课题,就是选取了毛南族、彝族和瑶族三个文化弱势族群所聚居的村落开展工作。这显然是从人类学族群理论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视角选取的。在项目进展过程中,我们重视把各民族文化特质加以凸显,同时,特别重视村落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极力避免因项目开展给目标村落的自然环境和人际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充分贯彻人类学传统整体观的思想。综上所述,我们项目个案的工作无论是项目组成员的主观意向,还是客观行动,都是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至于“参与式行动研究方法”,也可以说完全融入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理念。虽然“参与式发展走的是一条‘以人为本’、‘文化优先’、弱势群体为重点、全员参与、自下而上的新的发展路子。”[6]但“参与式发展是中国人类学应用实践的一个重要理念”[7]不容置疑。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课题组人员动员村民参与和自发组织活动,让村民在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充分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唤醒了村民的潜在技能,突出了村民在挖掘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增强村民自信心,为农村社区发展找到了最佳主角,促进了村民整体的能力建设。

由此看到,参与式发展项目的设计,不再让目标群体漫无目的地展现他们生活的常态,而是积极引导目标群体朝着某个既定的方向努力。“这一发展理念强调接受发展帮助的目标群体始终真正地参与到发展项目的决策、评估、实施、管理等每一个环节中,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利用他们的知识经验,培养他们对发展的责任感,使他们充分认同并接受发展的决策与选择,把发展当成是自己的承诺,并把所有外部的信息、技术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变成自己的发展动力,从而最大程度地达到发展的目标。”[8]显然,目标群体才是项目的真正施动者和力量所在。

如果说参与式方法与传统的人类学方法有什么不同的话,笔者认为,传统的人类学方法中,调查者要么是旁观者,要么是融入目标群体的参与者,但无论是哪一种,其中个人的色彩都很浓重。而参与式行动方法中,小组和团队的力量更大,调查者个人被置于团队成员和目标群体的牵制之下,人类学家个人的角色和作用被弱化了,每个人都更像志愿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参与式研究方法的实施运用,推动了学者和村民在挖掘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互动,颠覆了学者传统主导作用的地位,为学者拓展了开展学术研究的新途径。

由此可见,人类学的应用虽然大有可为,但传统的人类学方法值得改进,我们要重视把NGO组织、人类学家、地方政府、参与人员、调查点群众等几个方面结合起来,那样,参与式发展项目的实施,效果才会更好。

 

 

 

参考文献



[1]石奕龙《应用人类学》前言,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2]周大鸣、秦红增《参与式社会评估:在倾听中求得决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3]此项子课题由甘品元副教授负责完成,此处参考了本小组提交的结题报告内容,特别致谢。

[4]此项子课题由罗树杰教授主持完成,此处参考了本小组2006年的结题报告,特别致谢。

[5]此课题由黎永励主持完成,此处参考了本小组2006年的结题报告,特别致谢。

[6]周大鸣、秦红增《参与式社会评估:在倾听中求得决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7]周大鸣、秦红增《参与式社会评估:在倾听中求得决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8]周大鸣、秦红增《参与式社会评估:在倾听中求得决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作者简介:

   周建新,男,1962年生于新疆北屯镇,汉族,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广西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民族学硕士点导师组组长。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汉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西南边疆项目”专家委员会评审委员。研究方向为跨国民族研究,边疆地区民族社会学研究。


文章来源:本专题文章均转自陈刚主编《应用人类学最新发展和在中国的实践文集》,所有版权归属原作者和原单位。


相关文章链接:

 

【应用人类学专题之一】西方应用人类学最新发展述评

【应用人类学专题之一】英美应用人类学与公共人类学之历史、争论与发展

【应用人类学专题之一】关于我国应用人类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应用人类学专题之一】重建族群生态系统:技术支持与文化自救 ——广西、云南的两个应用人类学个案

【应用人类学之一】周大鸣:《应用人类学与中国实践》

【学术动态】2017 SfAA美国应用人类学年会直击

【学术动态】2017 SfAA美国应用人类学年会现场报道:路,传统和新方向



著作及作者简介:

《应用人类学最新发展和在中国的实践文集》

作者: 陈刚 著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7-01


作者简介:陈刚


      陈刚博士,1983年7月兰州大学外语系本科毕业,1993年8月 获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人类学硕士学位,2000年6月获俄亥俄州立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2000年5月~2004年8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人类营养学系博士后。先后担任西安交通大学讲师、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行政助理 、俄亥俄州立大学人类学系助教、美国俄亥俄大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系访问教授、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CMC 公司高级文化咨询顾问、俄亥俄州立大学人类学系客座教授等职,2007年10月被聘为云南财经大学应用人类学学学科首席教授,负责组建跨学科的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在美期间, 参与并共同主持了美国农业部资助的三个跨学科、跨州的食品安全研究项目。在《美国营养学协会杂志》等刊物独立或合著发表论文多篇,其中6篇被SCI收录;共同主编《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人类学》;独立或参与完成中文及英文教材9部;主要研究方向应用人类学,饮食、食品安全卫生行为与文化,发展人类学与文化旅游开发,宗教与仪式,人类学研究方法与理论。


 特此说明

整理过程中难免有所疏漏,欢迎读者指正。

本平台转发文章只供学习阅读之用,如需学术引用请查阅原文发表期刊或著作。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特此感谢陈刚老师推荐贵著全部文章在应用人类学之夏发布!


【应用人类学之夏】约稿事宜:知识的传播与分享是实现知识价值的有效途径,也是知识时代的一种有效的社会行为。小夏努力使应用人类学知识和成果得以传播,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仅作为束之高阁的学术成果。推广知识性社会公益行为是本平台的努力方向之一。小夏需要各位人类学学者、学生和广大人类学爱好者的支持和关心,我们期待着您的来稿,将您的成果分享给大家。投稿请寄745950123@qq.com,投稿请用word版本,若已发表,请注明发表期刊和年份期数。若是原创,敬请注明,我们将在平台上标注原创!再次感谢大家对小夏的关心和支持!


应用人类学之夏


期数:2017年第15期

总期数:第44期

主  编:王平

本期编辑:王平

校    阅:王平




应用人类学之夏微信订阅号:appyyrlxzx   

投稿邮箱:745950123@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