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外语与外语教学》2020年第4期目录及部分摘要
目录
专题·语用元话语研究
(栏目主持人 陈新仁)
随着语用学研究尤其是言语行为、(不)礼貌、身份、情感立场等话题的研究范式的话语转向(discursive turn)(Kasper,2006;Culpeper & Haugh,2014;陈新仁,2013,2018;Makenzie & Alba-Juez,2019),注重交际者自身视角、话语建构以及动态磋商已经成为研究的新常态。话语路径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语用研究仅采用分析者视角、囿于孤立单一话语、过于强调说话人单方面的意图及话语产出等不足,提升了语用分析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诠释了话语解读差异性、开放性和(交互)主体性。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话语路径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语用分析的主观性甚至不确定性。所幸的是,元语用研究(如Verschueren,2000;Culpeper & Haugh,2014)的兴起可以作为话语路径的重要补充与补足。元语用研究注重考察交际者的元语用意识,通过分析体现元语用意识的元语用话语尤其是语用标记语,为语用分析与解读提供源于交际参与者自身视角的话语证据,因而可以弥补现有话语路径的内在不足。
为了进一步推动元语用研究或元语用学在国内学界的发展与深入,本专栏组织了一组元语用研究论文以资参考与交流。其中,陈新仁基于Culpeper & Haugh(2014)等学者的元语用理论,借鉴Jakobson(1960)关于语言功能分类的做法,尝试提出了关于元语用意识和元话语的新分类;刘平和冉永平从自我和他人两个维度,考察了英语商务投诉回应中使用的元语用话语及其背后的协商意识;姜晖考察了TED演讲中受众元话语的类别,分析了演讲者使用受众元话语实现与受众多层面互动背后的元语用意识;王晓婧分析了电视调解节目《爱情保卫战》中主持人如何使用语境元话语作为一种交际资源来推进交际目标的实现,或者充当解读框架来引导其他方参与者理解、接受发话人的交际意图。傅琼聚焦发话人元话语,分析了《红楼梦》中王熙凤使用的发话人与其人物性格塑造之间的关联,为文学人物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期待本栏目能引起同行的关注,引发更多的元语用研究。
基于元语用的元话语分类新拟
陈新仁
摘要:元话语研究离不开分类描写,如Hyland的分类。近年来,随着元语用学的迅速发展,元话语分类研究迎来了新的契机。在厘清元话语与元语用关系之后,借鉴Culpeper和Haugh(2014)等学者的元语用理论以及Jakobson(1960)划分语言功能时参照各个交际维度的做法,本研究对元语用意识进行了基于交际事件相关因素的分类,进而尝试提出一种关于元话语的新分类,旨在为今后各种涉及元话语的话语分析提供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元话语;元语用;元语用意识;分类
投诉回应:元语用话语与协商意识
刘平 冉永平
摘要:商务语境下投诉回应中使用的元语用话语体现机构语境的制约性。基于一家民航公司投诉中心回应英语投诉的41条电话录音,本文聚焦接线员在解决投诉问题中使用的元语用话语所体现的协商意识。从自我和他人两个维度考察接线员使用的元语用话语发现,受制于机构的权利与义务、交际者的英语水平以及多元语言文化背景等多重因素,接线员选择的元语用话语表明在信息内容的有效传递、机构权益的维护以及人际关系的调控三个维度对交际过程和效果进行积极协商的意识。从元语用视角探究机构性商务语境下英语投诉的回应话语,能够揭示交际者在问题的协商和解决过程中所进行的话语选择和努力。
关键词:元语用话语;投诉回应;协商;商务英语管理
TED演讲中受众元话语的元语用分析
姜晖
摘要:受众元话语体现说话人(作者)对交际中受众存在的元语用意识,但鲜有文献基于真实语料开展具体研究。本文基于元语用理论,以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演讲为语料,研究演讲者使用的受众元话语类别和语用功能,旨在从元语用视角揭示受众元话语所体现的元语用意识。研究发现,TED演讲者通过使用信息引导语、意图提示语、受众知识状态提及语、受众立场态度预测语、介入参与提示语标识其对受众存在的感知,体现其管理演讲受众对信息的理解进程、引导受众理解其语用行为意图、激活受众背景知识和共知建构、满足受众对演讲内容的认知期待、建立与受众互动和情感认同的元语用意识,意在实现知识和思想传递的交际意图,构建与受众之间的和谐结盟关系。上述发现对于进一步认识元话语现象,提升语言使用者的元语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受众元话语;受众存在;元语用意识;TED演讲
电视调解节目主持人语境元话语的顺应性分析
王晓婧
摘要:语境元话语指的是表述或指称交际情境因素的语言表达或话语,体现交际者关于语境的元语用意识,但现有文献尚未见对其进行专门探讨。本研究借鉴顺应论中关于顺应物理世界的思想并基于新的元话语分类,以天津卫视情感类调解节目《爱情保卫战》中主持人的语境元话语为语料,分析了主持人使用语境元话语对交际语境中的物理世界做出顺应的情况。研究发现,主持人使用指称时间、其他参与者在场、场景等语境元话语,一方面将其作为一种交际资源推进交际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将其作为引导其他方参与者理解、接受发话人交际意图并做出顺应的解读框架。期待本研究发现能为其他话语活动下的语境元话语研究带来启示。
关键词:元语用;语境元话语;语境元语用意识;物理世界;顺应
王熙凤的自我意识解读:基于元语用证据
傅琼
摘要:元话语为元语用目的的实现提供路径与资源,但现有关于元话语的研究主要关注学术语篇和广告语篇,较少关注文学作品会话中的元话语使用及其所体现的元语用意识。本研究基于陈新仁提出的元话语分类,聚焦《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王熙凤使用的发话人元话语,尝试揭示其背后有关“自我”的元语用意识。研究发现,作者通过发话人元话语至少凸显了王熙凤在交际中的四种自我意识,以达到对其个性鲜明的形象塑造目的。本研究可为元语用视角下小说人物性格建构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元语用;元话语;自我意识;《红楼梦》;王熙凤
外语教学研究
自我反思对翻译教师发展影响的历时个案研究
吴迪 ZHANG Jun Lawrence
摘要:本研究运用历时个案研究方法,通过考察翻译教师自我反思对教学信念和教学实践的影响,探讨翻译教师发展问题。我们通过跟踪调查一名高校翻译教师一年的教学,发现她的自我反思直接对其教学信念的树立和转变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使她的教学实践方式更加多样化。研究表明,自我反思对翻译教师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翻译教师应该结合自身所处的教学环境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鉴于当前翻译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以及其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本研究认为翻译教师研究应该获得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翻译教师发展;教学信念;教学实践;自我反思
高校外语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的论文写作实践研究
阮晓蕾 郑新民
摘要:教师学习共同体对高校外语教师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聚焦学术共同体中论文写作实践的研究比较有限。本研究以实证论文写作中的讨论环节为例,探究高校外语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学术论文写作实践。通过叙事问卷、访谈法和书面资料收集法采集资料并使用文本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发现:1) 高校外语教师对学术论文中讨论部分的认识有待提高,他们在讨论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混淆结果与讨论、夸大或低估研究发现、没有和文献呼应、缺乏逻辑主线等;2) 高校外语教师通过学习共同体中的多维互动及不同形式的研讨可以逐渐加深其对讨论部分写作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写作要领,从而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和产出。本研究为高校外语教师的学术论文写作、外语教师学习及外语教师发展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教师学习;学习共同体;高校外语教师;学术写作
学习经历对外语写作态度的影响——基于表达性写作大学课堂的研究
海春花 吴始年
摘要:二语/外语课堂上推行表达性写作,学生响应度居高。学习者借由写作主动地生成意义、表达和分享生命感受,故而更可能在享受写作的同时提升目标语表达能力。本研究探索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表达性写作所持的学习态度,并就学习经历对学习者写作态度所产生的影响展开调查。研究发现,表达性写作课程中大学生用写作探索、再认知自我,写作积极主动,目标语写作能力随之提升。数据显示,教学者、教学方式、教师期望导向、成绩导向对写作态度不具有显性影响,而努力程度、写作自信是外语学习者形成积极写作态度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 写作态度;学习经历;自我探索;表达性写作;任务
EFL学习者批评性识读行为倾向研究
李锡纯
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考察了288名英语专业学生的批评性识读行为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在阅读英语新闻时学生总体呈现偏弱批评性识读倾向;(2)学生在自我回顾反思维度表现较强;在采取行动、质疑常规、综合多元观点、关注语篇政治维度表现较弱;(3)学生的批评性识读倾向与英语语言能力关联较小,与英文书籍阅读量呈显著低度正相关。研究指出:EFL教学应提升学生使用语言的主体性,关注隐性词汇语法结构对意义的表征,鼓励群文阅读和一文多读,有效提升学生的英文阅读量。
关键词:批评性识读;识读倾向;阅读行为;阅读策略;英语学习者
来源:外语学术科研网
往期回顾
国际学术期刊Humanity Research and Review论文征稿及人员招募通启
重磅福利!近期49场/次线上公益学术讲座回放集锦(第一批/收藏版)
重磅福利!近期38场/次线上公益学术讲座回放集锦(第二批/收藏版)
福利来啦!近期35场/次线上公益学术讲座回放集锦(第三批/收藏版)
友情提示:
问:贵号无留言功能,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实现留言交流呢?
答:点击推文右下角“在看”,下面会出现“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点击此处,便会出现留言框,然后编辑留言内容,直接发送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