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介)李昌舒:中古出处与审美关系研究——从阮籍到韩愈
该书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李昌舒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出处问题的哲学基础及其美学意蕴研究”的结项著作。
出即出仕,处即退隐。在封建君主制度中,一方面,士人的政治理想必须通过出仕来实现;另一方面,这种理想往往会与君主权威及其它势力产生冲突,这不仅会阻碍理想的实现,而且会影响到士人的现实生存,有时甚至会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士人在选择出处时必须十分谨慎,在中国古代漫长而稳定的封建社会体系中,出处是士人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
本书以中古士人为对象,主要通过对其文学作品的解读,探讨政治环境的变化对士人心态的影响,以及由此形成的审美趣味的变化。全书共十章。第一至第六章以魏晋与南朝出处关系为对象,是出处矛盾从尖锐冲突到趋于缓和的第一个阶段。第七至第十章以唐朝出处关系为对象,是出处矛盾再次从冲突到统一的第二个阶段。
中古出处与审美关系研究——从阮籍到韩愈
目 录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先秦两汉士人对出处问题的思考
三、基本思路
四、主要内容
第一章 论阮籍的出处矛盾
一、出处矛盾
二、生存矛盾、思想矛盾及表达矛盾
第二章 论西晋士人的出处矛盾与情的觉醒
一、张华:夫妇之离情
二、潘岳:悼亡之哀情
三、陆机:功名之悲情
第三章 论东晋士人的出处观及其美学意蕴
一、名教与自然的统一:大隐
二、大隐的实践:玄言与山水
三、大隐的归宿:雅的生活方式
第四章 大隐的佛学基础:论《维摩诘经》对士人出处观的影响
一、慈悲
二、权智
三、舍利弗宴坐
四、在家出家与一切皆是道场
第五章 出处与山水——从谢安到谢朓
一、谢安之山水:娱情与体玄
二、谢灵运之山水:泄忧与自适
三、谢朓之山水:吏隐与闲适
第六章 论梁朝士人的出处观及其美学意蕴
一、大隐与园林
二、以文治国与士人之弱
三、疲倦与矫饰
第七章 论初、盛唐士人的出处观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一、王勃:道与时的理论思考
二、高適:悲与壮的情感宣泄
第八章 论王维的亦官亦隐及其美学意蕴
一、亦官亦隐与王维的人生经历
二、亦官亦隐的哲学基础
三、亦官亦隐的美学意蕴
四、亦官亦隐的历史意义
附:论出处矛盾对陆龟蒙山水田园诗的影响
第九章 论白居易的中隐及其美学意蕴
一、中隐与白居易的人生经历
二、中隐与大隐、小隐的区别
三、中隐的哲学基础
四、中隐的心态特征及其美学意蕴
五、庭中山水及相关审美意象
六、作为生活方式的诗、酒与琴
七、余论
附:论韦应物、白居易的郡斋诗及其美学意蕴
第十章 论韩愈、姚合的私人天地及其美学意蕴
一、韩愈
二、姚合
结语与推论
一、结语
二、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
后 记从05年动笔至今,已是十年。本应是学术最可珍惜的十年,却有近半时光忙于谋生安家。回首之际,多少感慨。
谨向十年来在学术、生活、精神上给我诸多鼓励、诸多关怀、诸多温暖的各位师友奉上深深的谢意。
如果可以,我想把此文作为一份微薄的礼物,献给南京大学文学院,以表达我的感激与敬畏之情。
当代一位作家在评论另一位作家时,曾如是说:“她也许是现实生活的旁观者,她也许站在世界的边缘,但她的手从来都是摊开着,喜悦地接受着雨露阳光。即使对迎面拂过的风,……也充满感念之情。”
这样的人生,一定是温暖而幸福的。
2014年1月21日
补 记因校对之需,重新翻阅旧稿,除了对自己深深的失望更有时光流逝而学无所成的悲凉。然而,一则,研究兴趣已转移,并无新的观点,即使反刍,也只能留待以后;再则,虽是客观的学术研究,但其中融入了过往十年中诸多的人生体验。故一仍旧貌,以存昔日因缘。
书稿内容大多曾以单篇论文形式发表于诸多学术刊物,谨向各位编辑致以诚挚的谢意。
历时两年多,终于得以出版,特别感谢施敏女士和郭艳娟女士,也衷心感谢安徽教育出版社王竞芬女士。
2016年8月24日
作者简介
李昌舒,1972年生,安徽肥西人,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美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出版专著1部,发布学术论文近40篇。
相关阅读: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