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敢:我与林辰先生(《我与师友》之十二)

古小说研究 古代小说网 2022-05-1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两套异曲同工的丛书《明清小说论丛》《明末清初小说选刊》,互为里表,相辅相成。与此鼎足而三的还有连年召开的明清小说学术讨论会,而此系列活动的关键人物之一,即林辰先生。

《明清小说论丛》第一辑

其第一辑1984年5月出版,1984年8月5日,我在徐州市新华书店买到一册,研读之下,颇多教益,遂决定购买收藏该套丛书。

1985年初,我将拙作《未见著录之中国小说十种提要》投稿于《明清小说论丛》。

1985年4月,我将全国第一届《金瓶梅》学术讨论会的预约请柬寄给林辰先生。

1985年4月24日,收林先生信函(参见下图),云:

1985年4月20日林辰信函

吴敢同志:

请柬(预约)已收到。谢谢!

 我正有南行计划,但行程未定。假如五月末能完成杭州、宁波的工作计划,六月初赶到徐州,很想借此机会以识学界诸隽彦,以广识见。只是不敢言定能写出论文来。当然,也想谈谈《金瓶梅》和清初小说,但此间大部分时间将洒在旅途中。即是能草成,也不能打印。因此,可能不符合邀请条件。

 大作书目稿已编入《明清小说论丛》第三辑。勿念。此书将于六月份出版。

 即此顺颂

 敬礼

林辰  四月二十四日

《明末清初小说》第一函

随着改革开放的浩瀚潮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是学界群雄并起的时代。集聚学友,捷足先登,占领高地,有所作为。辽宁省的明末清初小说研究与江苏省的明清小说研究和《金瓶梅》研究便是其中之一,而辽宁省更先行一步。

拙文系我与邓瑞琼师兄1981年在北京各大图书馆读书时共同撰写。拙文中之《九云梦》实乃朝鲜汉文小说,非中国小说,小说内容亦非拙文所叙录,刘世徳先生曾有指正,当时时日紧迫,浏览仓促,谨此致歉。

林辰先生因行程所限,终未能出席该次会议。

收林辰先生1985年9月13日信函(参见下图),云:

1985年9月13日林辰信函

吴敢同志:

惠书捧悉。闻您将应邀与会,不胜欣慰,谨表竭诚欢迎意,届时将于沈阳恭候。

 冯(及)巨涛同志,当然可以随您与会。食宿、听会都可以妥为安排。唯发请柬一事,可否不必了。明清小说会,是个小型的例会,每年只请四十人,上届与会者有缺员时,补请到四十名。这个定例不便破。望能谅解。

 在沈阳恭候。即此,顺颂

 节日安好!

林辰  九月十三日

明清小说学术讨论会1983年发轫,至此已经是第三届,时名明清小说座谈会,1985年10月6—10日在沈阳召开。

10月5日20:21,我与江苏省社科院欧阳健兄、徐州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及巨涛同车到沈,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杨爱群兄来接,即宿沈阳军区四招,遇林辰、朱彤、刘辉、王汝梅、侯忠义、胡文彬等。

这是我与林辰先生初次会晤,一下子就被其豪放气概所笼罩,自然就如老友一般。刘辉说林辰乃绿林好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其实,林辰兄很精明能干,安排会务,接待来宾,均有分寸。

我提交会议的论文《从“来宝押送生辰担”看<金瓶梅词话>的成书》(亦与邓瑞琼师兄共同撰写),后来发表在《明清小说论丛》第四辑。

《明清小说论丛》第四辑

本来该刊只发表研究明末清初小说的论文,林辰兄说不可执一而论,该期与拙文属于同一类别的还有胡士莹先生遗著《<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补》与白维国兄的《<金瓶梅>和市语》。《明清小说论丛》总出五辑,1988年林辰兄离休,该刊停办。

1986年10月21—25日,全国第二届《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在徐州召开。林辰兄1986年10月13日来信说因故不克与会但最后还是坚持出席了该次会议(参见下图,左起第十一人即林辰)。

第二届全国《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合影于徐州

会间,在南郊宾馆院内散步时,我与林辰兄走在一起(参见下图),说到去年中国古代戏曲学会的成立,林辰兄说:“中国古代小说学会则很难成立,名著林立,派系纷呈,难以聚合,一也;没有一位像王季思、张庚那样可以号令天下的领袖,二也;研究人员众多,没有能力搭设如此巨大的平台,三也。但分散的学会应该成立,如你们计划建立的《金瓶梅》学会,也可以考虑建立明末清初小说学会。”

1986年10月21日与林辰合影于徐州南郊宾馆

中国《金瓶梅》学会于1989年6月14日在徐州成立,明末清初小说学会似尚未成立。林辰兄与我的这一两人合影,林兄亦保存完好,1996年2月1日林兄来信说:“很久不见了,只偶尔翻像(相)册时还有一张您我合影可引起若干美好的回忆。”

本次会议的一个特点是新闻出版界代表较多,24日晚因此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2集团军第二招待所集中宴请了一次,辛原(徐州市文化局原局长)、丁爱华(徐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敢、张远芬、及巨涛主陪,出席宴会的有刘辉(中国大百科出版社),林辰、杨爱群(春风文艺出版社),胡文彬(人民出版社),杜维沫(人民文学出版社),徐栢荣、邱思达(百花文艺出版社),赵洪林(吉林文史出版社),袁闾琨、徐彻、常晶(辽宁人民出版社),任笃行、周晶(齐鲁书社),张国星(《文学评论》编辑部)等。林辰、刘辉、胡文彬、张国星、张远芬、及巨涛皆豪饮之士,会间偷闲,友朋聚会,把酒言欢,其乐何如?

收林辰兄1989年1月20日信函(参见下图),云:

1989年1月20日林辰信函

吴敢及巨涛同志:

 国际金学会邀请函收到了。谢谢。

我是研究明末清初小说的,但非专门研究金瓶梅的,所以,尽管也想借机会会中外学友,但是否滥竽其中,尚未作出决定。容再思之。

 成立学会,一定要接受红学会的教训。所以,我建议,成立理事会,选理事。在理事中,选执行秘书长和执行理事,由能干点实实在在的学会活动事的人,担任执行理事即可。不要搞什么名誉会长、顾问之类,封建气息太浓了。

 建议邀请日本的伊藤漱平与会。他是日本有名的中国小说专家,译过红楼梦,于金瓶梅、李渔又深有研究。在日本,属于权威性,长期担任东大教授,大塚秀高等都是他的学生,与中国学者广有来往。盼能发一邀请函。伊藤漱平的地址:(日本国埼玉县川口市户塚境町19—8号)。

 寄奉拙著《明末清初小说述录》,请指正。

 恭贺新春

林辰  元月二十日

《明末清初小说述录》(参见下图),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3月一版。该书由李一氓题签,盖林辰兄所领衔的辽宁省明末清初小说出版与研究“三驾马车”,实乃一氓老鼎力支持者也。

林辰赠书《明末清初小说述录》

因为该信写给我与及巨涛两人(会议邀请函注明回执收件人),关于学会事宜的意见,显然不是我与林辰兄两人之间的私下见解。

平心而论,林辰兄的高论切中时弊,切实可行,但成立中国《金瓶梅》学会时,被多数意见所否决。事实证明,金学会的顾问有的从来顾而不问,会长、副会长之间也出现了不少矛盾。

首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1989年6月15—19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举行,由中国《金瓶梅》学会主办,徐州市文化局、徐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徐州市社联、徐州市文联、徐州教育学院、徐州日报社、徐州市广播电视局、徐州师范学院承办。

邀请函发出以后,截止1989年6月4日,海外代表已有近10个国家(地区)30余人可准时到会,如日本的清水茂、尾上兼英、大塚秀高、日下翠、荒木猛、须藤洋一、铃木阳一、池本义男,美国的芮效卫、浦安迪、马克梦、史梅蕊、陆大伟、柯丽德、黄琼璠,法国的雷威安、李治华,俄国的李福清,加拿大的米列娜,波兰的胡佩芳,台湾的魏子云、朱传誉,香港的梅节、苏赓哲等。

林辰赠书《明末清初小说述录》

朱传誉,梅节、芮效卫、胡佩芳、波多野太郎、魏子云、柯丽德等还向筹委会提供了用作“金瓶梅版本及研究著作、资料展览”的书刊。

大塚秀高、史梅蕊、李福清、芮效卫、陆大伟、须藤洋一、柯丽德、铃木阳一、浦安迪、清水茂、韩南、雷威安等并向筹委会提交了个人小传。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伊藤漱平和其他海外人士多未能出席该次会议(仅池本义男一人到会)。

林辰兄随信寄来一张名片(参见下图),其头衔为:巴蜀书社特约编审、齐鲁书社特约编审、吉林文史出版社特约编审、辽沈书社特约编审、中国神怪小说大系主编、原春风文艺出版社编审。

林辰1989年名片

显然他已经离休,但被这么多名社聘请为特约编审,说明林辰兄在出版界的声望,看来地方出版社的头牌编审非他莫属。

收林辰兄1989年2月22日信函(参见附件8),云:

1989年2月22日林辰信函

吴敢及(巨)涛同志如晤:

 寄上回执,请收。前此,曾奉上拙作,未悉收到否?原不想参(加)了,奈朋友相劝,只得去了(离休后全是自费,故考虑去否多了些,也因为我于三月中旬有京、津、沪、宁、杭、甬之行,四月底才能从成都返回)。

 近来,见台湾魏子云有一篇同陈毓罴榷商的文章。但(他?)公开提出了这样的话:“遗憾的是大陆研究《金瓶梅》的学人,几无人去从事思考沈德符这句话所呈现的那个现实社会的实情。”“凡是大陆之从事《金瓶梅》研究的学人,几乎无人去虑及此一历史因素。”

 其实,他看到大陆学人的论文太少了,我们多已注意到的问题他却说别人未注意。

 魏子云的大作《金瓶梅词话注释》错误百出,据我所知,已有人撰文批评。

 魏子云年轻气盛,看来有一场争论。

据来自日本的消息,魏子云是要与会的,日本的学人有五六名。魏子云与梅节(港)陈庆浩(法)大塚秀高(日)等人友善,来往很多。他们三个都要与会。

 而魏子云针对着北京之一“泰斗”——陈毓罴作文章,未必不引起一番热闹。

 此事,要在主持会议上有所准备。对于有些好斗的学人,要有充分的估计。

 也许是杞人忧天,出自友情,说与老兄而已。

敬礼

林辰  二月二十二日

1989年2月22日林辰信函

这封私人信件原不拟公之于众,但细想此信有足够多的信息有益于学林,因此照录于此,幸林辰兄鉴谅。

收林辰兄大著之后,我请及巨涛兄复信感谢,不知为何林兄没有收到?

离休以后出外开会要自费,个人当然负担不起。我曾将林兄情况在筹委会上提出,希望会议能够承担。但该次会议承办单位众多,意见一时很难统一。

可能正是此一因素,林辰兄最终未能参会。当然,像海内外所有拟到会而未到会者一样,会后,我们都寄发了所有会议材料,林兄自不例外。

魏子云先生可说是当今金学第一人,其将全身心奉献给了金学事业。魏先生禀性刚正,往往据理力争,其与徐朔方先生的金学争辩可称为学术辩论经典。

魏先生曾说学术会议只有辩论才能辨明是非,他和在下以及刘辉、周钧韬等都有过争辩,他针对陈毓罴先生的一番批评,当有引起辩论之意。

当时海峡两岸尚未通邮,大陆论文魏先生没有看到者自然不在少数,此一批评应该属于“少见多怪”。

《金瓶梅词话注释》

魏子云(1918—2005)长林辰兄10岁,1989年已是古稀之龄,林兄说他年轻气盛,也算“孤陋寡闻”。海峡两岸真正通邮、通商、通航迟至2008年,当时还没有“百度”,林兄此误也可理解。林辰先生与魏子云先生后来亦成为好友,此是后话。

至于《金瓶梅词话注释》,魏先生那是一家之言,自然错漏不在少数。但至今关于《金瓶梅词话》的字词释解,依然众说纷纭。

最重要的一点,是林兄的友情提醒。林兄和我都有多次办会的经验教训,有学人(也有少数非学人与会者)闹会并不乏其例,有时竟至一次大会发言无法毕会。所有办会者无一希望会上出现此类情况,谦虚谨慎,有所准备,自是“警世通言”。试想,非至交至情谁愿多此一举?

收林辰兄1996年4月28日信函(参见附件9),云:

1996年4月28日林辰信函

吴敢兄如晤:

前此,刘辉兄兴师问罪:为什么不请吴敢参加大连会议?我回信只写了四个字:吾敢不请。近闻吾兄有弃任赴京之意,不知其详,赴京干什么?那个职务旨定比现任好吗?要多方权衡利弊。军令不占便宜,去京又将如何?当官吗?京官难做。没有党羽难为京官;没有靠山难为京官。靠山倒了,树倒猢狲散。俗话说:小国为君,大国为臣。

 教育学院院长兼书记,官不大,但官、学两宜。如果进京为了治学,则不如在江苏了。切望深思,不可意气用事!辉兄在京,又如何?我看不如兄在江苏也!切勿书生意气。眷眷此情,惟子好自为之。不尽欲言,又不知深情,即此略中下怀。匆及

敬礼

林辰  四月二十八日

1996年4月28日林辰信函

这又是一封不宜公之于众的私人信件,但此信比前信更见林兄待友处事之真情卓见。1995年2月我自徐州市文化局局长左迁徐州教育学院,一度不可排遣。期间,经刘辉兄撺掇,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单基夫(其曾任徐州市委宣传部部长)等人赞襄,有晋京调任新闻出版署某部门或大百科之意。

我正在犹豫之际,可能是刘辉兄告知林辰兄此事,倒帮了我大忙。正是林兄所言切中时弊,又深解处世之道,我最终没有成行。非莫逆之交,不能有此信。非性情中人,不能有此信。非睿智之士,不能有此信。

1996年7月23—26日,第三届大连明清小说国际研讨会在辽宁师范大学举行。23日上午会议举行开幕式(参见下图,前排左一即林辰),下午分组讨论。24日全日大会发言,均林辰主持,余以《巴黎读书录》为题发言。

1996年7月大连明清小说会合影

本次会议魏子云先生率陈益源、王国良、陈兆南与会,会间与林辰兄提到魏先生,林兄说:“原来是一位谦谦君子、忠厚长者!”

26日上午大会发言后举行闭幕式,于植元主持,林辰、魏子云、李汉秋、刘辉、崔溶澈与三家主办单位负责人在主席台就坐,魏子云、刘辉讲话。

该次会议的论文集由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书名《稗海新航——第三届大连明清小说国际会议论文集》(参见下图),林辰作序,在序中,林辰先生重审了他十年前说过的话:“我整理出版明清小说,编辑出版小说研究专著,召开小说研究学术会议,这一切,都为了一个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小说理论体系。”

1996年7月第三届大连明清小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用如此巨大的目标为宗旨,难怪林兄老当益壮,任重道远,孜孜以求,乐此不疲!

世纪之交召开一次金学会议,对近二十年以至二十世纪的《金瓶梅》研究,做一次成总的回顾与思考,是金学同人的共同思路。中国《金瓶梅》学会从1998年起即入手本次会议的联络,原拟在云南昆明举办,徐朔方、孙秋克、刘辉、吴敢等为此做了不少工作,但最终未能成议。

学会乃于2000年6月15日发出预备通知,拟定于2000年11月在江苏徐州召开本次会议。

2000年7月底,五莲县人民政府与山东大学致函学会,申请承办本次会议,第四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遂于2000年10月23—25日在山东省五莲县举行。

收到林辰兄2000年7月10日信函(参见附件12),云:

2000年7月10日林辰信函吴敢兄:

还能想起我就感激涕零了。我去看看老朋友,听会,不发言,不写论文。可否?如可,我就去,如不可,便是您据(拒)我以门外了。

 有一事相求:我写了个39集电视剧文学稿《人世真善美——观音菩萨》。自认为很有特色,超过以往种种,可以说非此人写不出。

 您,眼界宽,朋友广,尤其是港台影视界朋友,望能代为推荐。拜托了。祝

安好

林辰  七月十日

林辰兄便是收到预备通知后寄来本信并回执。此信最能反映林兄的个性与为人。“还能想起我就感激涕零了”,与其说1996年以后我们没有联系林兄生气了,不如说离休以后毕竟邀请人顿减。此其一。

“我去看看老朋友,听会,不发言,不写论文。可否?如可,我就去,如不可,便是您据(拒)我以门外了”,就是说你可不可我都去,而且只“听会,不发言,不写论文”“看看老朋友”。此其二。

职务“下台干部”,现在什么都不是,你们看着办。此其三。

2000年7月10日林辰信函

我写了部电视剧,此剧非我写不出,很好,你帮不帮?何况你“眼界宽,朋友广”,又是我“相求”。此其四。

“有计划地请几位学者分题把20世纪的研究总结一下,明确提出悬而未决的遗案,送给21世纪。既然开会,就理直气壮地开一个继往开来的总结会议。”到底没有忘记自己的立身、意愿与职责,要开就开适时的会议。此其五。

在林兄的感召之下,我将《20世纪<金瓶梅>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扩容了两倍,一篇论文多达七八万字,算是对林兄此信此意最好的回答。

在那次会议上,该文作为主题发言,受到普遍好评。受此鼓舞,两年后,成稿为《20世纪金瓶梅研究史长编》,由文汇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后又扩展为《金瓶梅研究史》,由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

《金瓶梅研究史》

《人世真善美——观音菩萨》电视剧我受能力所限,可能没有帮上忙(至今未见出版与拍摄),尽管我立即便给魏子云、朱传誉先生写信推荐。

因为我与五莲方面斡旋无果,林辰兄最终没有出席该次会议。

2004年林辰兄主编影印与校勘合刊本《文言话本小说》,我们有书信往来(参见下图)。

2004年7月20日林辰信函

2005年9月16-19日,第五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在河南大学召开。9月17日晚,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筹备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决心继承中国《金瓶梅》学会和全体金学同人共同开创的金学事业,把《金瓶梅》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和层面。

第一次全委会决定,聘冯其庸、徐朔方、魏子云、梅节、宁宗一、卢兴基、沈天佑、袁世硕、杜维沫、林辰、陈诏、王汝梅、许继善、傅憎享等14人为顾问,以卜键、马征、王平、白维国、叶桂桐、孙逊、孙秋克、许建平、何香久、吴敢、李鲁歌、张远芬、张鸿魁、张进德、张蕊青、杨绪容、杜明德、罗德荣、陈东有、陈昌恒、陈维昭、陈益源、周中明、周晶、苗壮、赵兴勤、黄霖、曾庆雨、萧欣桥、翟纲绪、潘承玉、霍现俊等31人为筹委会委员(即以后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理事), 黄霖为主任委员(即会长),吴敢、王平、陈东有、何香久为副主任委员(即副会长),吴敢为秘书长(兼),陈维昭为副秘书长。

会后我写信给林辰兄通报会议情况,收林兄2005年10月10日信函(参见附件14),已是顾而不问,此后再也没有参加金学会议。

2005年10月8日林辰信函

我收到的林辰兄的信件还有1985年6月20日、1986年3月12日、1995年9月23日三封,不赘。

林辰(1928—),本名段德成,辽宁省丹东市人。1946年参加新闻出版工作。自1949年起历任东北新华书店、东北人民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处级编辑、编审。

1988年离休前,由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享国务院特殊津贴。离休后,被沈阳市人民政府聘为文史馆馆员,被东北师范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2004年辞去一切兼职,闲居著书。小说研究专著有《明清小说述录》《中国小说发展的源流》《中国神怪小说史》《古代小说述录》《古代小说与诗词》《古代小说概论》等。

【相关阅读】

吴敢:道德文章 ——魏子云先生二三事

吴敢:徐朔方先生金学二三事

吴敢:徐朔方先生戏曲研究杂说

吴敢:我与吴晓铃先生

吴敢:我与徐朔方先生(《我与师友》之三)

吴敢:我与吴奔星先生(《我与师友》之五)

吴敢:我与魏子云先生(《我与师友》之六)

吴敢:我与刘辉先生(《我与师友》之七)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