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介|杨自平:《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杨自平 古代小说网 2023-07-05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杨自平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20年8月版。


内容简介


诉不完三国风流人物,叹不尽英雄壮志未酬。鲜活的人物形象使《三国演义》深入人心。鉴于后世论三国人物,多局限虚实、善恶之争,部分与整体之争,故拟因应时代,透过对话阅读,从多面向理解书中人物。

文中揭示《三国演义》重视个人与群体、个人与时势的关联,强调个人才德与性格对个人事功及群体的影响,以及知己知彼、谋始见机、顺时而行、放对位子的重要。既重视时势与人谋的关联,亦接受冥冥天数。这些正是《三国演义》的独特观点。

透过考察《三国演义》这部讲史而非纯小说的经典,借助《三国志》及裴注所援引诸杂史的史实材料,针对史实所呈现空白,透过历史想象补白,运用文学笔法,将选择的史料与想象,结合作者理念,生动的刻划事件与人物,成就这部重要经典名著,为后人津津乐道。


目  录


前言第一章 《三国演义》的主题及重要想法 第一节 三国时势与英雄的大主题 第二节 世族与寒门的阶级差异 第三节 “义”的不同层次与现实抉择第二章 三国领导者的理解与想象 第一节 曹操的权术及功利结合的曹魏集团 第二节 刘备的才德及性情相契的蜀汉集团 第三节 孙权的智勇及意气相投的东吴集团第三章 三国德才兼备的国体及器能之才 第一节 荀彧的才德与委屈行道 第二节 诸葛亮的贤德与全才 第三节 鲁肃的才智与远识第四章 三国杰出的谋略家 第一节 智勇兼备却未能全志的徐庶 第二节 难得王佐才却壮志未酬的庞统 第三节 智谋过人且善于用兵的奸雄司马懿第五章 三国智意家的理解与想象 第一节 受曹操宠信的郭嘉 第二节 受刘备宠信的法正第六章 三国武将的理解与想象 第一节 周瑜之志与瑜亮情节 第二节 关羽的骁勇与忠义 第三节 张飞的豪迈与用智 第四节 赵云的忠勇与持重第七章 三国后期的奇士对决 第一节 诸葛亮接班人姜维 第二节 忠勇多才却遭忌的邓艾第八章 结 语


前  言


三国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时代,乱世奸雄曹操,兴仁义之师的刘备,关、张的义勇,诸葛亮的忠与智,鲜明的人物形象,深植人心。《三国演义》在正史基础上,加入生动的想象情节,关羽的千里走单骑、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遗恨五丈原,这些风富的人物形象及复杂的历史事件,在在牵动人心。

《三国演义》邮票

学界在三国学方面,有不少优秀专书及论文出版,如,禚梦庵《三国人物论集》及张大可《三国史研究》等,甚至还有不少跨领域的研究,如,三国学与管理、三国学与心理学、三国学与领导学等等,世面也有许多关于三国的通俗性读物,也有影视媒体不断翻新三国故事,学界对此亦有相关研究。 在现有丰富的成果下,还可以从《三国演义》得出那些新意?

特别值得一提,有两部与本书同名的论著《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最早是二零零七年沈伯俊教授的大作。最新则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的卫绍生教授,于二零一八年八月在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论著。

沈教授将长期钻研心得,分成五部分论述:一、成书、作者与版本,二、思想意蕴,三、人物形象,四、艺术成就,五、影响。卫教授的论著分成八部分:一、罗贯中其人之谜,二、文本研究,三、主题之争,四、叙事艺术,五、人物群像,六、纵横捭阖说“三奇”,七,名副其实“才子书”,八、三国谋略。

这两部书皆侧重对《三国演义》的文本分析,环绕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叙述艺术、后世影响四大面向,回应后世读《三国演义》文本所关心的议题及存在的疑义。

《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沈教授论著的特色与贡献,个人认为有四点:一是对作者、成书、版本作深入考证,论点为学界普遍接受;二是区分“道”与“术”,沈教授指出:

综观全书,罗贯中从未放弃道义的旗帜,从未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谋略,对于那些野心家、阴谋家的各种阴谋权术,他总是加以揭露和批判;对于那些愚而自用者耍的小聪明,他往往加以嘲笑。可以说,《三国演义》写谋略,具有鲜明的道德倾向,而以民本思想为准绳。

三是提出三点人物塑造方法:“一、把人物放到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他们各具特色的言行,表现其不同的性格。……二、采用典型的情节和生动的细节来突出人物性格。……三、运用夸张、对比、衬托、侧面描写等多种手法来塑造人物。” 四是“『阳刚』的总体艺术风格”。 以上四点论述颇具见地,值得参考。

至于卫绍生教授的论著,《自序》曾提出该书宗旨及关注重心:

唯有“抓大放小”,即抓住读者最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之谜,《三国演义》文本的形成与流变,《三国演义》的主题之争,《三国演义》的叙事艺术,《三国演义》的人物群像,以及《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三国演义》的谋略运用,等等,既是读者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是《三国演义》研究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 该书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层层揭示《三国演义》的文化意蕴,次第展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尽可能地把《三国演义》的精华展现给读者。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卫绍生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

该书第七章特别就《三国演义》被视为“才子书”,分别就内容虚实、价值判断、文字表现,提出四个特点:一、虚实之间见功力,二、春秋笔法有褒贬,三、兴衰治乱为纲鉴,四、华彩辞章垂后范。这四点明确点出《三国演义》成为文学经典的重要原因。

此外,这两部书皆针对《三国演义》重要人物加以分析评述。沈伯俊本第三章特别提出几位代表性人物,理想的典范─诸葛亮、“奸雄”的典型─曹操、民族文化孕育的忠义英雄─关羽、枭雄与明君─刘备、用市民意识改造的英雄─张飞、性格最完美的武将─赵云。

此外,也介绍了庸主的典型─阿斗、死于非命的蜀汉大将─魏延、无力回天的悲剧英雄─姜维,及孙权、司马懿。卫绍生本第五章“三国演义人物群像”以类型区分为:统帅、谋士、名将、其他诸类,第六章则本毛宗岗“三奇”说,谈诸葛亮、关羽、曹操三奇人。

本书相较沈伯俊、卫绍生两部大作,较侧重各类型重要人物的深入分析,因为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是《三国演义》最深入人心的部分。既然沈、卫之作,甚至其他论著,都曾评述三国重要人物,本书何以仍偏重于此?

《明代学术论集》

理由有三:一鉴于后人对于人物研究多限于虚实之争、善恶之争、部分与整体之争 ,二、对人物事件的思考可以有多层面向,三、随时代变迁,需因应时代,不断与经典对话,思考时代问题。基于上述三点,本书针对这些部分加以厘清,提出不同前贤的诠解进路供读者参考。

本书不特别讨论作者、成书、版本与议题,近年来学界对三议题皆有丰富而深入的研究,沈伯俊教授是重要代表之一,钻研《三国演义》近40年,早年有一篇单篇论文〈近二十年《三国演义》研究述评〉, 稍晚的《罗贯中与三国演义》一书,皆谈及他对《三国演义》作者、成书及版本的看法。关于《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沈伯俊云:

长期以来,学术界公认《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不满足于“元末明初”的笼统提法,对《演义》的成书年代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了五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对于成书于宋代乃至以前、元代中后期、元末、明初、明中叶的不同说法,他提出三个判断依据:

沈伯俊先生

第一,对作者的生平及其创作经历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尽管一些学者对罗贯中是否元代理学家赵宝峰的门人罗本、罗贯中与张士诚的关系、罗贯中与施耐庵的关系等问题作了积极的探考,但因资料不足,见解歧异,尚难遽尔断定《演义》成书的确切年代。

第二,确认作品的原本或者最接近原本的版本。上述诸说,大都把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视为最接近原本面貌的版本,甚至径直把它当作原本,在此基础上立论。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嘉靖元年本乃是一个加工较多的整理本,而明代诸本《三国志传》才更接近罗贯中原作的面貌。这样,以往论述的可靠性就不得不打一个相当大的折扣。

第三,对作品(包括注文)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有的学者通过对书中小字注所提到的“今地名”来考证《演义》的成书年代,这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但是,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必须证明小字注均出自作者之手,否则,其价值就要大打折扣……其二,对小字注的考察,应当与对作品各个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可靠的结论,而以前对此所作的努力还很不够。 

但他认为“目前比较稳妥的说法仍然是:《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而成于明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沈伯俊论三国》,沈伯俊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针对《三国演义》的成书,沈伯俊归结道:

在史传文学与通俗文艺这两大系统长期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双向建构的基础上,元末明初的伟大作家罗贯中,依据《三国志》(包括裴注)、《后汉书》提供的历史框架和大量史料,参照《资治通鉴》的编年体形式,对通俗文艺作品加以吸收改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才,终于写成雄视百代的《三国演义》,成为三国题材创作的集大成者和最高典范。 

至于《三国演义》版本的整理与研究,沈伯俊指出:

仅现存的明代刊本就有二十几种。其中最早的是嘉靖壬午(即嘉靖元年,公元一五二二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各种版本数量之多,关系之复杂,都堪称古代小说之最。…… 人们对此缺乏认真细致的研究,误以为《三国》的版本问题比较简单,对各种版本的关系形成这样一些普遍性的错误认识:一、嘉靖元年本是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甚至就是罗氏原本;二、以后的各种版本都是由嘉靖元年本派生出来的;三、因此,在众多的《三国》版本中,最值得重视的只有嘉靖元年本和毛本两种。 

《沈伯俊评点〈三国演义〉》

针对上述错误观念,沈伯俊认为经多年研究,可提出以下定见。言道:

一、《三国演义》的各种明代刊本,并非像过去所说的“都是以嘉靖本为底本”,多种《三国志传》是自成体系的。……二、从与罗贯中原作的关系来看,《三国志传》的祖本比较接近罗贯中的原作,甚至可能就是罗贯中的原作,而嘉靖原年本则是一个经过较多修改加工,同时又颇有错讹脱漏的版本。……三、从版本形态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的版本主要有三个系统:1、《三国志传》系统;2、《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3、毛宗岗父子评改本《三国志演义》系统。此外,“李卓吾评本”虽属于《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但因其承先启后,独具特色,乃是后来一些重要版本的底本,也可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的子系统。四、从版本演变的角度来看,《三国志传》与《三国志通俗演义》两大系统是分别传承嬗变的。《三国志传》系统虽然祖本来源较早,刻本甚多,但因此比较粗芜简略而逐渐被淘汰。《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则因文字较好而更受文人关注,经其评改而不断演进,代表了《三国》版本演变的主流,其演进的主要轨迹是:罗贯中原本→周曰校本或夏振宇本→“李卓吾评本”→毛本。 

《三国演义源流研究》

继沈伯俊先生对《三国演义》成书年代及版本深入详尽研究后,近年来关四平教授《三国演义源流研究》对《三国演义》成书、版本与作者也提出许多精采见解,关教授分别由史传、野史传说、讲史艺术及三国戏等方面谈《三国演义》的成书。 

至于作者,关教授于书中提到:

二十世纪二〇年代末,天一阁旧藏明蓝格钞本《录鬼簿续编》被郑振铎等人发现,上面记有罗贯中的小传,全文为:“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是迄今所知有关罗贯中生平最早、最全面、最可信的记载。 

依关教授认定《录鬼簿续编》这篇罗贯中小传已算是最全面、最可信的记载,但这些介绍,仅能得出罗贯中少与人往来,善于诗歌及隐射的密语或谜语,仅凭这些内容实无助于《三国演义》的研究。

对于传统小说研究的进路,龚鹏程教授曾提出反省:“小说研究中,考证所能着力的,只有作者、作时、版本、故事源流及传播之类问题。这样,则小说研究,基本上仅为一小说史的研究而已;不,这小说史又只是说编撰史而已。” 

《中国小说史论》

龚教授又云:

法国雷威《传统小说的作者问题》就指出:“小说与士大夫文学不同,不必如研究士大夫诗文那样讨论作者问题。”……实则从小说的传播而言,不同的版本自有不同的阅读功能和读者群,读者接受小说,亦并不以追寻作者创作时之原貌为阅读预期,这是小说跟知识性读物、抒情作品不同处。 

此外补充,对于《三国演义》作品类型的认定,龚鹏程教授认为不宜径视为小说,历史小说亦不宜,因小说大部分出于虚构,故建议称为“讲史”。个人赞同龚教授的看法,因《三国演义》包含实与虚,既有史事借用,也有历史想象。故本书亦视《三国演义》为“讲史”,不取一般称为小说、章回小说。

本书的重心摆在文本意义解读上。文学赏析的部分非本书重点,一来金圣叹、毛宗岗的评点已有精彩分析, 加上罗琼媛《三国演义的美学世界》、陈瑞秀《三国演义之美学解读》对美学部分有精彩论点。 

陈瑞秀尚有一篇〈《三国演义》艺术结构论〉一文,探讨艺术结构的特色。 

除此,尚有多部、多篇论著谈文学分析。故本书将重心摆在对《三国演义》进行意义理解,重新审视该书到底传达什么想法?有没有那些人物或事件是被误读的。虽然作者本意已不可晓,文本也不会自己说话,只能透过读者的理解与诠释,但理解与诠释也非天马行空,必须回到文本,并与不同时空的读者相互对话,进行“视域融合”。

《清初至中叶〈易〉学十家之类型研究》

关于《三国演义》理解的争议,不少人认为罗贯中美化特定人物,尤其是蜀汉君臣,丑化魏、吴人物。批评《演义》以蜀汉为主,扭曲魏、吴的历史。抹黑曹操,美化刘备;扭曲周瑜,神化诸葛亮。

胡适曾指出:“他们极力描写诸葛亮,但他们理想中只晓得『足智多谋』是诸葛亮的大本领,所以诸葛亮竟成一个祭风祭星,神机妙算的道士。”又云:“把一个风流儒雅的周郎写成了一个妒忌阴险的小人,并且把诸葛亮也写成了一个奸刁险诈的小人。”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论《三国演义》云:“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唯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慨,时时如见矣。” 也因此学界有不少翻案文章,曹操受到最多关注。1959年郭沫若写了一系列为曹操翻案的文章,在学界掀起热议。

对于罗贯中是否扭曲人物形象,可试提一简单问题回应。若罗贯中不顾史实,一味丑化曹操、周瑜等魏、吴人物,美化刘备、诸葛亮等形象,这样一部带有明显偏见的作品不会是一部好作品。但为何后人会有如此感受?此恐与用过于简单化的方式以典型化理解罗贯中笔下的人物。陈庆元教授便曾指出:

《三国演义》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由于“典型化”的处理方式,常遭致学者褒贬不一的评价,褒者以其能强烈凸显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而在讀者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贬者则认为如此的人物与现实情狀脱节,性格过于单一。 

《儒学的现代诠释与时代关怀》

陈文为该议题提供极佳的思考方向,因罗贯中鲜活塑造人物型象,故人们亦依据此方式理解人物,致使无法全面性认识人物性格。

此外,陈文又指出:“由于作者倾全力把儒家的理想人格灌注在属于蜀汉的主要人物上,而这些人物最终的下场都是走向失败一途,于是便会使讀者产生一种审美经验中的‘同情式认同’。” 意即罗贯中以典型性方式塑造人物,且对蜀汉君臣注入儒家理想人格及悲剧下场,引发读者极大共鸣与同情。

面对后人质疑罗贯中扭曲人物性情的现象,较好的方式便是从不同面向重新理解。陈文指出“典型化”人物确实是《三国演义》一大特色,有助读者掌握人物形象,但读者尚需跳脱此框架,见出人物更全面的形象。此外,《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仍有史实作为依据,非如陈文所说由罗贯中一手创造。

欲全面论断《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得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三国演义》是讲史,不是虚构小说,因此人物性格不会是扁平人物,而是圆型人物,具有多面性。二是正视这些人物之人生不同阶段的变化。三是留意人物事迹的表象与实情。四是对人物评价的立场是基于道德判断或历史判断。以下拟脱离典型化的理解方式,采取上述四点,以揭示人物更丰富的形象。

《世变与学术──明清之际士林〈易〉学与殿堂〈易〉学》

本书拟就《三国演义》重新思考以下议题:《三国演义》的主题为何?传达那些重要想法?并就书中就一些争议处提出思考,包括人物形象的理解、事件的虚实等面向提出思考。希望于传统解读方向外,见出被隐藏的部分,呈现《三国演义》更丰富的面貌。


作者简介


杨自平,台湾彰化县人。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现任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兼文学院儒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系主任、副院长及中央研究院短期访问学人,并曾荣获中央大学学术研究杰出奖。

专注《易》学及儒学研究,旁涉《史记》学、三国学。著有《清初至中叶〈易〉学十家之类型研究》、《儒学的现代诠释与时代关怀》、《世变与学术──明清之际士林〈易〉学与殿堂〈易〉学》、《明代学术论集》、《吴澄〈易经〉解释与〈易〉学观》、《梨洲对明代儒学的承继与开展》,并与杨祖汉教授合编《绿色启动:重探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共三册)及《黄宗羲与明末清初学术》。此外尚有二十余篇期刊论文、专书论文及会议论文。

【相关阅读】

新书推介 | 卫绍生:《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沈伯俊:《三国演义》:“说大事”的影响力

苗怀明:这个周郎不正常——《三国演义》周瑜形象新说

陈文新:《三国演义》何以英雄气长儿女情短

潘建华:《三国演义》高考试题集解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