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词解释 | 价值规律、等价交换、价值形式发展诸阶段、一般等价物

2017-05-13 马列之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经济学篇(五)



目录


一、价值规律

二、等价交换

三、价值形式

四、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五、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六、一般价值形式

七、货币形式

八、相对价值形式

九、等价形态

十、一般等价物

一、价值规律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规律,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和等价交换的规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由于存在着竞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因此价格和价值的不一致是经常发生的。但是,这种不一致的现象,却是以价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的。这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表现如下:首先,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其次,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最后,促使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分化会导致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

二、等价交换

        指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进行的交换。商品的价值通过货币表现为价格。等价交换要求商品的价格同价值相一致。但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由于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以及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价格与价值经常背离。从一个较长的时期看,价格高于或低于价值的部分,会互相抵销。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同商品的价值总量也是一致的,商品交换是按等价交换的规律进行的。

三、价值形式

        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指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它是与商品的自然形态相对而言的。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商品具有二重形态:作为使用价值,它以商品体的自然形态而存在;作为价值,它是同一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同第二个不同种商品发生交换关系时,才具有价值形式。价值形式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在历史上曾依次出现过四种价值形态: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研究它的发展历史,可以彻底揭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四、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价值形态发展过程中的原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一种商品的价值个别地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如20尺麻布=1件上衣。在原始社会后期,部落与部落之间偶然出现了以物易物的直接交换。简单价值形式就是反映这一阶段的商品交换关系。因此,商品的简单价值形式同时又是劳动产品的简单商品形式。简单价值形式是极不充分的。一极是简单的相对价值形式;另一极是个别等价形式。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简单价值形式过渡到扩大的价值形式。

五、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上的价值形式。因为它有着许多的简单价值表现,所以是简单价值形式的扩大或总和。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使交换开始成为经常现象,与此相适应就出现了扩大价值形式。从简单价值形式过渡到扩大的价值形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时,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商品世界的其他一切成员上,从而使得价值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的特点是:从相对价值形式看,它是未完成的,它的表现系列是永无止境的;从等价形式看,没有统一的表现价值的材料,造成了交换的困难。随着交换和商品的内在矛盾的发展,扩大价值形式就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

六、一般价值形式

        一系列商品的价值,用一种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由于缺乏统一的等价物,日益不能适应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比如,麻布的所有者想用麻布去换上衣,但上衣的所有者需要的却不是麻布而是茶叶,因而交换无法进行。于是,一种在交换中经常出现并为大家愿意接受的商品,逐渐地从整个商品中自发地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量。各种商品都通过同一材料即麻布表现自己的价值量,从而使得各种商品之间的价值量也可互相比较。这时,商品的价值才获得了充分的表现。  

七、货币形式

        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用一种特殊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是最发达的价值形式。它是商品生产和交换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在一般价值形式下,一般等价物带有地区性和局部性。当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发展起来后,就要求各地区的等价物统一。由于白银和黄金具有易于分割、体积小,价值大、经久不坏便于贮藏等优点,于是金银等贵金属最后就固定地承担起一般等价物的职能,这就是货币价值形式。货币的出现,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同时又造成买和卖的分离,加深了交换的矛盾,使简单商品经济中孕育着危机的可能性。货币形态是极其简单的,只要理解了商品价值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货币形态的谜就迎刃而解了。  

八、相对价值形式

       商品交换的价值关系的两极之一,“等价形式”的对称。例如在20尺麻布=1件上衣的价值关系中,麻布是主动地要表现自己价值的商品,就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而商品上衣,是作为表现价值的材料,起着等价物的作用,就处于等价形式。可见,在价值形式的等式中,其价值被等价物相对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商品,即处在等式左端的商品,就是相对价值形式。

九、等价形态

        商品交换的价值关系的两极之一,“相对价值形态”的对称。即在价值形式的等式中,以它的使用价值来表示其他商品价值的那种商品,也就是处于价值形式等式右端的商品。例如,20尺麻布=l件上衣的等式中,上衣就是麻布的等价物,处于等价形态。处于等价形态的商品有三个特点:(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态。  (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人类劳动的表现形态。  (3)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形态上的劳动。

十、一般等价物

        从商品界分离出来的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是因为扩大价值形式缺乏统一的等价物,而不能适应日益增加的交换的需要,于是等价物的职能就逐渐自发地稳定在某一种商品上,从而出现了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社会公认的等价形态。它的自然形态,成为一切商品的共同的价值形态。它可以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其他一切商品把它当作抽象人类劳动的化身而同它发生关系。其他一切商品只有首先转化为一般等价物,耗费在它们身上的私人劳动,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从而才实际上具有交换价值,才可以随时换取别种商品。于是,一般等价物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起着货币的作用。但它还不是货币,只有一般等价物的职能稳定在贵金属身上,它才发展成为货币。



您还可以点击下面蓝字查看过往“名词解释”:


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篇(一)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主义、一元论等

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篇(二)本原、派生、唯物主义各形态等

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篇(三) 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等

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篇(四)唯意志论、存在、物质、运动、静止等

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篇(五)时空的基本性质、实在、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等


历史唯物主义篇(一):历史、唯物史观、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决定论等

历史唯物主义篇(二):历史循环论、历史目的论、历史宿命论等

历史唯物主义篇(三):地理环境决定论、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契约论、阶级论、人性论等

历史唯物主义篇(四): 阶级调和论、分配论、改良主义、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等

历史唯物主义篇(五) | 人口、劳动、生产等


经济学篇(一):经济制度、自然经济、社会分工、商品经济、生产方式等

经济学篇(二):劳动资料、经济基础、资本主义所有制(生产方式)、资产阶级等

经济学篇(三):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使用价值、价值等

经济学篇(四):具体劳动、抽象劳动、死劳动、活劳动、社会必要劳动等


科学社会主义篇(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利益、阶层、阶级等

科学社会主义篇(二):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国家、政治、法等

科学社会主义篇(三):科学社会主义、马恩的两个转变、产业革命、生产社会化等

科学社会主义篇(四): 经济危机、帝国主义理论概要、一国首先胜利论



青年马克思









请关注我们的备用号:

mkszyzxb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