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分享 | 加速营导师陆俊Robin:如何搭建共益业务体系?

社投盟 社创号 2024-04-11


编者荐语:

本期为大家带来小草资本影响力投资经理、加速营导师陆俊Robin的干货分享。


传统的公司是为了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存在,而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正在朝着共益企业的方向发展。什么是共益企业?我们该如何搭建一个共益体系?本期由加速营导师陆俊Robin带您走进共益企业。



陆俊Robin

小草资本影响力投资经理


负责小草资本在影响力投资、影响力评估研究、投后管理等方面工作。长期关注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创新带来的行业变革与社会创新。曾作为国内首家B Corp第一反应的合伙人带领公司获得腾讯、鱼跃科技的战略投资,历任首席战略官、首席运营官等职务,在国内外获得多项社会企业大奖。曾在多家跨国大型公司负责过本土化创新与孵化、战略投资、IT运营与战略咨询等工作,服务领域包括金融投资、战略咨询、汽车制造、产业地产、化工、 科技信息等行业。学业经历包括CEIBS MBA,CGPI EMP学员,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学士。 




关键信息点速览

什么是共益?

    01 共益的理念

    02 两个例子:如何从共益的角度进行考量

为什么需要搭建共益的业务体系?

    01 企业价值的重估

    02 价值链参与者分享经济利益

ㆍ如何搭建共益的业务体系?

    01 共益企业的四种实践

    02 共益业务体系搭建的两个思考

*以下根据陆俊Robin导师的分享进行整理。



什么是共益?



01 共益的理念

共益的本质是将“利益相关方”的整体利益作为考量的核心。



共益的特点


1)区别于“股东利益最大化”,共益关注整体利益最大化

2)起始于“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考量多维度的影响力,最终通过创新的方案带来正外部性,这里的正外部性不仅在于环境,也在于社区、治理、客户与员工;

3)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复杂系统,在金融资本之上考量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以及价值共享等带来的总体社会价值


BIA模型( B Corp共益企业认证体系中的分析模型)


作为企业管理者,如何确定自身考量的核心是否以利益相关方的整体利益作为考量?


不妨采用BIA模型,从治理、员工、社区、环境和客户这5个维度进行分析考量


1. 治理:治理是公司内部最为核心的利益相关方,治理涵盖了公司股东、决策层等相关人员;

2. 员工:是除了高管以外的所有普通员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利益相关方;

3. 社区:从公司的角度来讲,在内部治理做得相对完善,员工福利能够符合整体社会需求、个人需求以及公司整体发展目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公司对所在行业上下游的情况对所在社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4、环境与客户:由于公司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在封闭环境下的个体,而是由一群人组成的、会和社会产生很多互动的组织。这样的组织会对整个外部环境,对客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影响呢?这是环境与客户维度需要去考虑的。



02 两个例子:如何从共益的角度进行考量


以社会资本为案例

以社会资本作为案例来看,可以将社会资本称为群体可持续增长的粘合剂和催化剂


以社会资本其本身来讲,社会资本的增加可以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摩擦成本。从宏观来看,我们会考量权力分散的程度、法律法制条款的规范程度、政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制度类型、法律制度、社会资本评估工具等等。


图 | 社会资本的宏观与微观


微观上来讲,在影响社会资本的几个因子中,凝聚力、信任与行为和集体行动的能力极大地影响了企业获得更大社会资本的能力。以企业团建为例,企业希望通过团建获取更强的凝聚力,则需用更好的方式在员工之间产生更多的信任,以在未来能有更多的集体行动能力。对于企业来说,这些因子的改变可以更好地催化群体的可持续增长,增加企业整体的社会资本



以自然资本为案例

以零碳社区为例,零碳社区关注的是自然资本,而自然资本不管在哪一个类型的商业模式中,都需要基于整体价值链进行思考。如何提高自然资本的投入和产出效率?需要将排放量的综合指标纳入其中进行考量


图 | 自然资本


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思考,如何减少未来每单位服务材料的投入,首先可以在产品的价值链上做热点分析,即哪一些热点地区会产生更多的材料浪费,能源消耗。也可以从整体产业链上去分析,例如,考虑它是在商业活动中发生的,还是在产品和服务的交付中发生的,并衡量其在短期和长期的影响。


参考国际上的说法,最终的目标是要用25%的材料去完成现在100%的产出。目标的达成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不仅是在温室气体的排放上,还包括在废弃物、有害和有毒物质的排放上,能够在整个产出指标上去做更多的改善。


通过以上社会资本与自然资本的案例,引导大家从相关利益方的角度进行思考。当我们面向员工,针对环境去做评估时,带来的不仅是社会资本的增加,同时也是自然资源使用上的减少,企业投入的效率将会提高,并且能够减少企业运营的成本,减少碳排放。


为什么需要搭建共益的业务体系?



01 企业价值的重估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共益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会带来对企业价值的重估。


企业的价值会在三个层面上被重估,一是评估其是否具备经济上的合理性,二是企业是否具备足够大的创造性,三是企业是否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依据资产负债表,企业需要通过负债、股权融资、金融资产等的进入,最终形成有形和无形的资产。而从商业角度来讲,需要衡量商业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从整体投入金融资产到最终变成有形和无形资产这一过程中,需要考虑其效率的提高程度,能否用足够少的钱和最短的时间产生更多的资产,并让资产产生更大的价值


图 | 资产负债表基本逻辑图


第二,我们需要考虑企业的创新性。企业从有形资产到无形资产的过程,是一个数字化实现的过程,而无形资产价值放大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创造和创新来做到的。


第三,我们需考虑企业是否具有社会性。企业的社会价值提升,会使得资产和总体股东的价值都有提升,资产负债表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这三个层面中也有不同的指标,具体衡量指标如下:


一、开辟式创新:盈利能力 | 共益性

判断企业是否具备开辟式创新的能力,首先衡量其盈利能力,因此需要有共益性。盈利不仅仅来自于一般消费群体,更多需要关注它是否来自于未被关注到的消费群体,并为这样的消费人群提供服务和产品。未被关注到的群体,除去传统意义上的底层人群、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还有很多未消费的群体,我们需要考虑——他们为什么没有消费?而问题出在哪里,是产品信息获取不够便利,还是企业的服务忽略了对这部分群体的关注?


二、影响力边际效益递增:成长 | 可持续性

从影响力的边际效益递增来考虑,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是业务的增长,往往还伴随着企业业务与规模的成长、社会价值和影响力的同步增长,这就是企业的社会性。从这个角度上说,企业的可持续性不仅能产生正面的社会价值,还能伴随着企业资产的增长进一步地获得更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价值。


三: 生态与行业变革:股东回报 | 社会红利

股东获得红利回报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变革,令更多伙伴参与变革,产生更大的社会红利。因此,当我们多维度地评判企业价值时,需考量企业内部产生的资产是否对整个生态行业有着推动或变革的能力。这不仅体现在产生了股东的回报,还体现在其同时产生了社会红利,此时的企业不仅具备了商业能力,同时具备了非常强大的社会性



02 价值链参与者分享经济利益

价值链参与者分享经济利益,可以确保可持续增长的利润率并且降低商业生态风险。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讲,对上下游产业链的赋能,可以使价值链上的参与者能够分享到我们带来的社会红利。


以咖啡和可可为例,从源头到成品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来看,后端分配到的利润率会更高,而前端分配到的会更少,这将导致源头供应商不再愿意供货,整个供应链也将受到威胁。相反,如果企业愿意与上下游产业链分享经济利益,这对于企业本身和整个生态的稳定性有非常大的价值,变相地降低了商业生态的风险


图 | 以四个产业不同阶段的利润率为例


另一个角度来看,个体企业处在怎样的价值链中,有没有跟价值链的参与者做分享,也决定了价值链上的参与者是否愿意与我们走到更远的地方,去探索更大的领域。这也是共益企业需要关注的方向。


如何搭建共益的业务体系?



01 共益企业的四种实践

从利益相关方出发,结合行业的竞争格局来开拓一个创新的共益网络和生态。


一个好的共益企业或共益业务的逻辑可能会包以下几种实践:


1.赋能遭遇问题的人来共同解决问题。


2. 以单场景下的"王者"的身份切入到全场景,做透一个场景再去做其他的场景。


3. 通过数字化能力与价值链参与者分享增长的收益。


4. 产品即共益!

首先,我们希望能够看到未来的共益型企业联合遭遇同样问题的人一起来解决问题,不仅仅能做产品,而且能把产品数字化、能更好地智慧化,然后与价值链上下游的参与者分享,并在增长过程中带来的收益,让整个价值链可持续发展。“产品即共益”,当我们做一件产品时,产品本身就会带来整个生态的共益,这也是最理想的一个状态。



02 共益业务体系搭建的两个思考


采用共益的业务体系,最终是希望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从全球人均财富增长的角度来看,工业制造的GDP增长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开展,其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然而,人的价值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比如教育领域和医疗领域。人均能够占有的自然资产越来越少,这个模式是否可持续呢?


如果我们仅仅只产生了produced capital(生产资本),但在整个Human capital(人力资本)上没有大规模的增长,而自然资源又在加速下降,我们能够为后代留下什么?


图 | 1992-2014年全球人均财富


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我有以下两个思路。


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在数字化的过程中构建新的网络。如果企业在沉淀数字资产的同时推动技术发展,撬动系统性的变革,其带来的效益将普惠所有人。二是在人类从自然获取的东西和为后代留下的东西之间找到平衡,重新定价自然资产(碳基能源、土地、水等),扩大人类全面衡量价值的能力,而通过跨行业、跨文化的包容性变革,将为世界带来更多共益的机遇。


对于整个人类发展来说,当我们对自然资产衡量的能力提升之后,需要更多包容性的变革,来使传统的或是已遇到瓶颈的发展模式去赋能更多人,用技术去构建可持续增长。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获取更多加速应导师干货!


⦁ 干货分享 | 加速营导师朱四明:三类机会选择与战略优势构筑(上)

⦁ 干货分享 | 加速营导师朱四明:三类机会选择与战略优势构筑(中)

⦁ 干货分享 | 加速营导师朱四明:三类机会选择与战略优势构筑(下)

⦁ 干货分享 | 加速营导师张慧:如何写出让投资人满意的MP?

⦁ 干货分享 | 加速营导师叶律志&许卉:ESG视角下的影响力投资



2022社创加速营组织单位介绍



向上滑动了解更多信息!


社会价值投资联盟:

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简称“社投盟”,5A级社会组织,是中国首家专注于促进可持续金融的国际化新公益平台。2016年9月由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中国投资协会、吉富投资、清华大学明德公益研究院领衔发起,近50家机构联合创办。2020年获得慈善组织认证。 


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

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于2021年8月成立,现有会员超过130家,会员单位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融资租赁、绿色要素交易平台、绿色金融服务机构、绿色产业实体企业、学术研究及公益组织等金融全业态及绿色金融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共享融通的绿色金融生态圈。

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以“服务、协调、自律、发展”为宗旨,以“促进会员交流、建立制度标准、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行业发展”为目标,致力于推动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及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与融合,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制度标准建设、能力建设及人才培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为深圳绿色金融条例实施服务,为绿色金融国际交往服务,打造立足深圳、面向国际的绿色金融行业协会标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绿色金融力量。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英文名为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简称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致力于推动人类发展,帮助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作为联合国从事发展的全球网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充分利用其全球发展经验,帮助中国制定应对发展挑战的解决之道。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目前在中国的重点工作领域为:减贫与社会包容性发展、法治与治理、能源与环境以及应对气候变化。


浦发银行深圳分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成立于2000年2月22日,目前下辖52个经营机构,其中二级分行3家,分别是前海分行、珠海分行、横琴分行。作为浦发银行服务“双区”建设的桥头堡,深圳分行自立行以来,始终秉承“笃守诚信 创造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依托上海总部、立足“双区”,深耕区域市场、用心服务客户,通过构建绿色金融、科创金融、自贸金融等品牌,持续开展轻型化、双碳、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打造“绿色银行”,共同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前海国际人才港:

前海国际人才港,英文名为Qianhai International Talent Hub,简称ITH。建设前海国际人才港是落实《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建设高端创新人才基地”“建立完善外籍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的重点措施。项目战略定位为坚持“以一域服务全局”,努力建设国家引进全球科技创新人才的物理地标、情感港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人才到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和生活的第一站和首选地。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加速营信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