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平凉回族中的东安人和西安人
平凉市崆峒区、华亭县和宁夏泾源、彭阳县的回族群众中,有东安人和西安人之分。走上平凉北部塬区的大秦回族乡,从口音、对长辈的称谓上一听就可知道哪个村是东安人,哪个村是西安人。如笔者所在村东阳村就是东安人,我们将奶奶称“婆”,将男孩称“娃得”。我的外爷所在的西九村是西安人,将奶奶叫“那那”或“妈”,将母亲叫“丫”。另外,东安人说话厚重,接近陕西话,西安人说话干脆。东安人和西安人是怎么一回事?这要从清末说起。
清代关中地区分为东府、西府和西安府,东府即同州府(治所今大荔县),民间俗称东安,西府即凤翔府。回民往往以东安与西安对称,所谓‘东安’,就是陕西所谓‘东府’,即同州府。时人称关中地区回民分布比较集中的10个州县为“二华关大水,三城朝合阳”,号称“东府十大县”,其所指为华阴、华县、潼关、大荔、白水、澄城、蒲城、韩城、朝邑、合阳10个州县。秦腔在陕西境内因各地方言、语音的不同而演变形成了四路:流行于关中东府地区的,称“同州梆子”;流行于中府西安地区的,称“西安乱弹”;流行于西府凤翔地区的,称“西府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的,称“汉调桄桄”。故民间有“东安安西慢板,西安唱的好乱弹”之说。可见陕甘民间曾用“东安”称呼同州地区,同州人也自称东安人。
同治回族起义后,清政府将大批陕西上来的回族安插到平凉崆峒、华亭、宁夏泾源等地。据史料记载:同治八年(1869),左宗棠进军甘肃,“在平凉大岔沟等处收抚陕回老弱妇女及务农了壮约数千人”,次年,将投降的陕回刘秉信部、云南普洱马部等约1000人,安插于平凉县境内,将陕西陈林等部老弱妇女数千人安插平凉。左宗棠曾在平凉两次亲临点检,查实安插回民“实其一万有奇”。同治十二年(1887),迁陕回张代雨一起291名于平凉之曹家庄,迁陕回马生彦等一起643名于平凉附近的王家下堡,迁陕回杨文彦等一起253名于平凉谢家庄,迁陕回禹得彦部6000余口安插于平凉大小芦河、华亭策底镇及十保子等地。这些被安插的回族,往往是一村一族住在一起,为纪念故土,所在村沿用陕西老村名,如崆峒区大秦回族乡的大秦村、东九村、西九村。现在,人们把原同州地区的称为“东安人”,原西府和西安府的称为“西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