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男子碾压妻子致死,当《消失的她》走进现实...

2024新传全国考研群 754845758

2024广播电视学考研群 594514955

后台回复“全程班”,带你开启高效备考

后台回复“择校”,获取一对一择校方案

后台回复“基础训练营”,走好新传入门第一步


昨天,又一则让人心痛的时间悬挂在热搜上。


在山东东营市东营区艺馨路上,张某(38岁,女)倒地,身旁一辆电瓶车同样呈摔倒姿态,其丈夫王某(39岁,男),看到张某后继续驾驶车辆,多次从该女子身上碾压过去,期间数次下车并进行拍摄。



这类案件有没有觉得很眼熟?


从泰国杀妻骗保改编热门电影“消失的她”,到28号“警方通报男子反复碾压女子致死”,再到香港名媛蔡天凤碎尸案,似乎搭上“枕边杀手、性别为女、血腥暴力”关键词的新闻事件,就会热议不止,争论不休,也引发了网友们对这类事件新闻报道的质疑。


“结婚吗 ?要用2吨水的那种 ”

“婚后在哪儿能找到妻子,在车底,在水龙楼下,在冰箱,在山崖之下。”

“以后这种血腥报道能不能马赛克一点,稍微心理不适了。”


犯罪新闻报道究竟应该如何回应这种情感不安,如何平衡报道尺度与事实,伦理与情感,法律与审判。



01

犯罪报道的隐私争议


从大众传媒诞生之日起,案件报道就一直是最有卖点的新闻产品之一。尤其对于犯罪类型案件。在20世纪上半叶,一个有关注度的新闻评判标准很简单:死人了吗?有内幕消息吗?对遇难者的惨状描述得让人“身临其境”吗?


百年过后,在现代化的2023年,有流量的新闻报道还是熟悉的“味道”。


长期以来,犯罪新闻就凭离奇、刺激、血腥、暴力等夺眼字词长久吸引公众注意力,往往也是新闻从业者可以深挖的宝石矿,发布此类新闻能够得到大众追捧,就够收获不浅的流量,由此形成“流量的反复循环”。


尤其面对与性和权利挂钩等刺激人感官的犯罪案件,与百年前的黄色新闻类似,其一由于信息的敏感性和其间包含的暴力、性信息及对亲密关系隐私的好奇,其二媒体设置议程的优先性,往往会引发社会热烈讨论。


提到黄色新闻就不得不提到普利策和他的《纽约世界报》,在1883年,普利策买下即将破产的纽约世界报,通过犯罪新闻、丑行、灾祸报道 和各种特写,并大量运用图片,用其版面的刺激性助推商业价值。而今的犯罪新闻报道也无法逃脱,新闻报道图片血腥,视频刺激,轮番煽动舆论高潮。


如何防止现代媒介中的“黄色新闻” 过度泛滥与负面传播,如何防止非主流的“黄色新闻”倾 向影响社会舆论稳定,如何防止低俗煽情的新闻腐蚀民众 的价值观,都是亟需思考和应对的时代性课题。


对犯罪报道的趋之若鹜接,接踵而至的是报道此类新闻报道者能力的参差不齐,报道尺度与模仿的界限模糊,同时涉及对于受害者的隐私侵犯和二次伤害问题。


关于报道隐私问题可以追溯到米切尔·斯蒂芬斯在《新闻的历史》一书中所写的:“很多新闻都关注公众生活,但犯罪新闻不仅能让记者讨论私人生活(像印刷传闻一样),还能让记者透过当事人的公开表现讨论类似‘放纵的欲望’‘愚蠢的淫荡’等主题。凶手与受害者失去了所有隐私。”


案件的详细经过、作案手法以及涉案当事人的个人信息等都是公众渴求的对象。新闻报道出于迎合受众抑或是报道新闻的主观情感,时常会过度挖掘涉事人的个人隐私,试图寻找独一无二的亮点挖掘出“其他事实”。就像《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 所说的,“罪案会引出其他各种有趣的故事”。


轰动与罪恶如同孪生子。


无论是有意或者是无意,猎奇或是替人申冤,公众和媒体的深挖注定会对受害者及其家属造成不可磨灭的二次创伤,28日“警方通报男子反复碾压女子致死”的热点之下,涌现大量对受害者音容笑貌、私人生活的探讨:“哪个地方的人”“职业是什么”“夫妻经常在一起吗”“长什么样”等不相关信息,会让人联想到之前“杭州碎妻案”中“两吨水”炒作。


受众具有知情权和自由讨论权,但对此类隐私信息的捏造和传播,会造成了对事件认知价值的偏移。



新闻报道需要维持平衡。但如何维持,无论在报道受害者与施害者之间,在披露犯罪细节与社会警示之间, 还是在“事实议题”和“价值议题”之间,都需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和警戒,在报道相关事件同时需要恪守权利带来的伦理规范。



02

标签化框架的误导


在此类报道中,常会将此类犯罪案件归因于家庭纠纷及家暴,媒体在事件发生之后就会给出如何预防家暴的措施 ,强调保留证据的重要性,重申自我安全保护议题 ;对于施暴一方的归因通常集中在对其原生家庭、性格缺陷的分析上 ,而这次在以往杀妻犯罪等案例的报道中仍然存在这样的框架痕迹。


在此次新闻报道之中,不可避免的又将其归因于家庭纠纷和家暴问题。



同时在事件报道中,也常有标题性别及身份的模糊化,例现标题“一男子开车反复碾压妻子致死”而非“警方通报一男子碾压女子致死”,同时最后还会提出“女性需要提高安全意识”。由此打造的拟态环境不仅影响受众判断更让女性陷入了新的困境。


“框架”一词最早源于心理学家格雷戈里· 贝特森。戈夫曼是第一个将“框架”一词上升为理论概念的人。戈夫曼将框架定义为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过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 ,他还认为框架源于过去的经验,其形成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随后又有吉特林给出新定义“关于生活中存在什么,社会上发生什么以及存在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强调和表达时所采用的一些准则”。后不断补充总结出固定的新闻报道框架,刑事案件报道新闻框架总分为六类。


有学者曾根据南方周末刑事案件报道的新闻框架总结为:人情味框架、质疑监督框架、问题探讨框架、事实陈述框架以及其他,而其中事实陈述框架占比10%。


在互联网时代,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加快了信息的流通速度,不同类型的媒体以及同类媒体之间的竞争大大挤压了新闻生产的时间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 ,使用标签化框架意味着简化复杂的新闻事实 ,让混乱变得有序,默认为一种处理外部信息的模板。


按照惯例和常规,迅速地将大量事实包装进新闻报道里。新闻从业者会对某一类事件形成自我认知。并且容易受到同行报道框架的影响 ,这些潜意识嵌构在具体的新闻作品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让公众他们建构起对这一问题的固有认识,成为了某种“象征性新闻”。


报道方式和新闻从业者对事实框架化充满争议,但确定的是家暴、家庭纠纷与故意杀人罪和违法犯罪有着天堑,故意伤害罪和杀人罪不应该换成家暴的名称就能够在家庭里面肆无忌惮任意横行。



03

基于无知之幕的伦理反思


“无知之幕”是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在制定公平正义的社会契约时,最理想的状态是每个参与者从生活中的真实情况退回到一个消除了所有角色和社会差异的隔离物后面的“原始位置”。 在“无知之幕”后面,每个人都被当作平等的社会成员,没有人知道走出“无知之幕”后怎样生活。


为了在“无知之幕”背后订立契约,人们需要知 道社会在受着正义环境的制约及其所具有的任何含 义,了解有关人类的一般事实,理解政治事务和经济理 论原则,知道社会组织的基础和人的心理学法则,同时 他们还试图最大可能地发展善的观念。


在报道犯罪类新闻案件时,记者应该把自己置于“无知之幕”后,将新闻报道作为制定契约的过程。谁也不知道自己走出幕后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施暴者一方或者受害者一方。


试想,当幕布拉开时,你发现自己是施暴者的亲属。


你愿意看着自己的信息被媒体铺天盖地报道,一举一动都被无限地放大,从此你只能背负着不该承受之重的骂名,隐姓埋名、胆战心惊地生活吗?


再或者你是受害人的家属,你会愿意在承受丧亲之痛之余还要面对媒体冰冷地追问吗?


作为受众,理应也如此。对受害者个人隐私的揣测,将其社会角色暴露于众人视野之下。尤其是在杀妻案中,女性身份又带来了更多的无端猜测。观点被来自真实身份的立场或偏见裹挟,从多个方面、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


消失的她,坠崖的她,粉碎的她,冰冻的她,碾压的她,本都拥有选择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婚姻关系里开始/结束,做什么样的工作,下一顿能吃什么的这些最基本身为人的隐私权利。


而不是事件传播过程中一件又一件地被无限想象与猜测。


罗翔老师曾说过“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这句话在后来被无数次被引用,被举例,被证明。


播播一直认为人活在世界上有只有一个标准是没有讨论余地的。


人的自我存在和存在方式不应该被威胁、不应被他人无故毁灭,这是作为人的最低道德标准。



参考文献:

[1]赵宇.从“黄色新闻”事件看报刊媒介的传播偏向[J].新闻传播,2020(21):37-38.

[2]费一凡.浅析犯罪新闻报道中部分伦理失范问题——以“无知之幕”理论为视角[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2):67+91.

[3]张婷. 《南方周末》刑事案件报道的框架分析[D].云南大学,2016.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早早

E妹2.0

知知

卷卷3.0


福仔

胖胖

小S

小S 2.0

卷卷


往期精彩:听说,“Prada代言人”是品牌传播危险标识
《消失的她》,真的有点东西。
沉浸式学习半年,我是如何一步步“拿捏”新传考研的?
速码!这可能全网最全的上半年热点新闻评论语料库......
6月大事:考研+10分的机会来了 / 考研时间99%定了
考了又考的传媒生产与经营,用这几个模版一次搞定|专题04

“鼠鼠我鸭”,一场众目睽睽下的蓄意“谋杀”。

台娱大地震,我就像瓜田里一只上窜下跳的猹。
少买垃圾书/仓鼠轮的六月如何背书/一下午背完7000字/完蛋还早着呢!

实务没头绪?免费送你超全实务模板,小白也能拿高分!

考了30多分的「计算广告」知识点原来这么难 | 专题03

42位新传必考「大佬」都在这,可直接打印背诵!
闭着眼睛选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好?真有这么糟糕吗        
新传人的电子榨菜2 | 是谁在播客里快乐学习?
疑似被人偷拍后的N种处理方案。
上半年7个学界热点,70+篇精选论文,打包免费送!
最难整理的马新观专题,这里有现成的框架|专题02
进入暑假前,你可能需要一套多巴胺复习法。街拍国企领导出轨,“桃色风波”下的偶然与必然。可笑吧,离开新传院以后,再没谈过新闻理想。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2024新传全国考研群 754845758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小红书:播播考新传英语长难句学习:公众号英语小卖部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投诉通道:aichuanbo2020(请加小九微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爱传播新传考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