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姜萍疑似抄袭?勒庞:我还是骂你骂少了



2025新传全国考研:416887440后台回复“基础训练营”,夯实基础打好地基后台回复“评论训练营”,直接喂饭冲刺高分后台回复“全程班”,明年此时青云上


6月13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联赛(Alibaba Global Mathematics Competition)公布了2024决赛名单,宣布801人成功晋级。今年是该赛事举办的第六届,谁也不曾想到,这场原本只是在数学竞赛圈子里的“小众赛事”,今年却实打实的“火”了一把,而这场“火”的导火线,是决赛入围名单上“姜萍 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13个字。



姜萍,17岁,以预选赛93分,全球排名12名的成绩,以一己之力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了充斥着各个顶尖名校学生的名单上。更令人意外的是,姜萍所就读的院校——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只是一所公立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而姜萍本人甚至并非科班出身,她的专业其实是服装设计。


作为该赛事首位打进决赛的中专在读生,同时也是此次预选赛前30名里唯一的女生,原本籍籍无名的姜萍凭借“中专生爆改数学天才”的爽文剧本迅速进入大众视野,在六月掀起了一场汹涌的舆论海啸。



中专院校×天才少女

刻板印象破碎后的舆论爆点


1922年,沃尔特·李普曼在《舆论》一书中提出了“刻板印象(又称刻板成见、刻板偏见)”这一概念。


在他看来,刻板印象是一种简化形态的、用以协助人们获得有关真实世界意义的认知模式,它指代了人们对社会环境中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固定、概括、笼统的看法,并往往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好恶。


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并非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我们总是在亲眼观察世界之前就被预先告知世界是个什么模样;我们总是先对某一事件进行想象,然后再去切实地经历它。”


长久以来,中专院校的学生一直被大众贴上“成绩差”的标签,甚至连带着人们对于中专学校的印象也一直是“高收费”“校风差”“混日子才去念”。


中专院校=精神小妹,天才少女=顶尖名校,这才是大多数人欣然接受的“正常叙事”。可是当两个等式内容发生置换,当中专院校与天才少女“不期而遇”,便顷刻间成为舆论爆点,这也是此次姜萍走红的核心原因。


关于刻板印象的成因,大致有以下几类观点:


社会文化学派认为,刻板印象不是来自对不同群体的直接观察,就是从媒体或其他渠道获取信息的结果。


心理动力学派将刻板印象的形成看作一种动机驱动的过程,并指出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刻板印象是一种消极的偏见。具体来说,产生这种偏见的因素有四个:a.不同阶层间经济政治的竞争滋生偏见。b.个体转移攻击目标,即寻找替罪羊。c.人格需要,即权威人格对他者的批判。d.四是对现存社会规范的遵从,即迫于群体压力产生的从众心理。


社会认知学派认为,刻板印象的形成是从人们对社会成员的归类与区别开始的。他们以此为前提,将刻板印象的生成机制发展成一种整合的信息模型。这个模型把考察对象放到群体的情景交际中,将个体刻板印象的形成归为三个因素:a.宏观社会变量。它是刻板印象形成与变化的基础背景,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群际关系、历史以及其他群体行为等。b.过渡性变量。丹尼尔认为过渡性变量是刻板印象形成的信息源。c.调节变量,即个体变量。它是影响刻板印象改变的最直接且核心的变量。


无论是我们固有的文化认知还是媒体信息的不断强调,无论是出于先天的理解模式抑或是瞬间生成的恶意揣测,一个无需证明的真理是:我们时刻不断地被刻板印象所操控着。它控制着我们认识事件、理解事件并且评论意见。


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此了然于心,且视若罔闻。


正如李普曼在书中所提到的那样,尽管人们愿意承认一个“问题”有两面性,但他们绝不愿承认自己已经认定为“事实”的观点也是有两面性的。


换句话说,我们放任着自己拥有着带着偏见的目光。当目光一旦发现了异样,我们便会不自觉的惊讶、赞美、唾弃、歌颂。



“造神”抑或“毁神”

当乌合之众成为“野生判官”


姜萍的事迹经由众多媒体的报道已经成为近期人人都不陌生的词条,对于部分官方和主流媒体来讲,姜萍的真人真事无疑是关于励志、逆袭、努力主题教育的绝佳题材;而对于其他媒体来说,这类自带流量的话题毫无疑问是提升阅读量和关注数的“必争之地”。


可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明明是正能量的故事,但经“网友”的解读,却一下子往不可知的方向发展去。


在绝大数的赞美声中,一种不可阻止的阴谋论悄然蔓延:有网友指出姜萍可能存在作弊行为,也有网友对阿里巴巴数学联赛的权威性表示质疑,更有网友表示“从镜头中看不出来对数学的热爱”。




也有人对姜萍的前途表示关心:鉴于姜萍之前提到自己的理想院校是“浙江大学”,有网友甚至喊话浙江大学“破格录取”,引得浙大官方号不得不出来回应,表示会“涉及响应程序,暂无法解答”。



我们无法得知毫无根据的诋毁和满腔热情的发声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但我们确实可以判断,这种层出不穷的言论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对于这场舆论事件的讨论核心,使其渐渐脱离了原本的轨迹。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曾指出,当一群人聚合在一起,构成所谓的“心理群体”时, 此时他们不再是原来的自我, 也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他将这样的群体成为“乌合之众”。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我们习惯了造神,也孜孜不倦于“毁神”。我们会赞美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但我们更会对英雄的陨落津津乐道。正如勒庞所言“昨天受群众拥戴的英雄一旦失败,今天就会受到侮辱。当然名望越高,反应就会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就会把末路英雄视为自己的同类,为自己曾向一个已不复存在的权威低头哈腰而进行报复。


在这次事件中,我们无法共情莫须有的一些恶意,因为他们任由自己对一个坚持梦想的女孩肆意诋毁;我们也无法对一些所谓的“正义之举”表示认同,因为他们无意中为故事的主角戴上了一层又一层枷锁。


于是我们猛然发现,所有看似在此次事件中为姜萍发声的人,其实都只是在为他们自己发声。



姜萍

不应当成为谁的谁


经过接连几天的舆论发酵,我们已经很难在各种各样的文字里拼凑出姜萍这个人——她正在被不断地符号化为一个天赋异禀的天才少女、一位认真勤奋脚踏实地的好学生、一个再确切不过的“英雄不问出处”的鲜活案例、一个清醒独立坚持梦想的“大女主”......


对于知晓和讨论姜萍事件的千千万万人而言,姜萍可以是任何人,但却不再是她自己。在无数以姜萍为中心的叙事中,真正的鲜活的姜萍不见了。就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符号化过程里,姜萍被不可阻止的“符号化”了。


所以,在已经公开的各类新闻稿件里,我更偏爱姜萍面对镜头时淡然又害羞的脸。因为她代表着这个女孩的单纯、羞涩、不安和茫然,且更重要的,它回应着姜萍对待自己所热爱的数学的那份忠诚和纯粹。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人们喜欢在各种各样的新闻里歌颂天才,歌颂伯乐,歌颂数学,甚至是歌颂自己......但对处于舆论中心的姜萍来说,她可能正孜孜不倦地准备下一场考试,继续徜徉在自己喜欢的数学海洋里。


或许对于姜萍而言,她不是数学天才,未来也可能并不会如大家设想的那般一帆风顺,但只要此时此刻能够做自己所喜爱的事情,就已经够了。


参考文献:

1.传播理论100则|7.刻板印象:歧视与被歧视的由来

https://mp.weixin.qq.com/s/9o_fhvAbffQXufP0KM0BGw

2.蔡禹僧.(2007).群氓崇拜与大众民主神话——关于勒庞的《乌合之众》.书屋(11),24-28.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早早

小E

知知

小S 

卷卷

胖胖



往期推荐:

刘亦菲美得轻而易举,女性形象建构却负重前行

新传排名大变天!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某传播排第一!

睡前看看“大佬”,真!的!有!用!

真正减负的2024最新新传考研热门专题.PDF

别慌!现阶段备考6个月也能上岸的新传院校它来了!

2024上半年学界热点,集中在这6大专题(附精选论文包)

新传考研的半边天,这50位大佬不仅要脸熟还要牢记!

超全实务模板奉上!这么写实务题小白也能轻松拿高分~

不是蹭,是新传知识真能答高考作文题

如何用21天搞定新闻评论?评论训练营给你答案!

不到一杯奶茶钱,保你专题高分!

给p人一点j人的震撼,接下来的暑期复习我是这样计划的。

自取!2024上半年热点合辑(精华版).pdf

新传热门专题合集116个核心必考点(pdf版)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王妈”人设的建构与反噬

总算不用翻书查!最新500+个新传考研必考名词免费送!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

2025新传全国考研:416887440

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小红书:播播考新传

英语长难句学习:公众号英语小卖部

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

投诉通道:aichuanbo2020(请加小九微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爱传播新传考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