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简介: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文古籍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古籍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一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曾受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委托设立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满文编辑部,出版了一系列满文古籍成果,有效地推进了满文古籍工作的发展。现将相关成果分别予以介绍。
满文篆书《御制盛京赋》由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满文编辑部编辑,民族出版社于2018年8月出版,该书系北京地区少数民族古籍珍本丛书之五。❖ 书影
《盛京赋》是清乾隆帝弘历撰写的一篇赋,为乾隆八年(1743年)九月弘历赴盛京谒陵祭祖期间所作,追述了满族的起源、列祖列宗创业的功绩,表达了对东北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喜爱,赞颂了盛京宫廷建筑的恢宏壮观,抒发了对佐命勋臣的怀念与崇敬之情。满文篆字,最早出现在满文创制之初,但种类较少、字体单调且使用不广。至清乾隆年间,随着钦定“新清语”的颁布,乾隆帝于乾隆十三年特命协办大学士傅恒等人仿照汉文篆字重新创制了三十二体满文篆字,在此过程中又整理规范了三十二体汉文篆字,并统一命名了满汉文三十二体篆字的名称,即:玉箸篆、芝英篆、上方大篆、小篆、钟鼎篆、垂露篆、柳叶篆、殳篆、悬针篆、龙书篆、穗书篆、鸟迹篆、垂云篆、鸾凤篆、科斗篆、龟书篆、倒薤篆、鸟书篆、坟书篆、大篆、麟书篆、转宿篆、雕虫篆、刻符篆、金错篆、鹄头篆、飞白篆、龙爪篆、奇字篆、缨络篆、剪刀篆、碧落篆。为了推广和使用新创制的满文篆字,经傅恒等人建议,乾隆帝于乾隆十三年颁发谕旨,著用满汉文三十二体篆字刊刻《御制盛京赋》,以满汉文每种篆体各写一部,分别装帧成册,满汉文各32册。在满、汉文本中,均是本字与篆字对照刊刻,使得查阅释读篆字极为方便。满汉文篆书《御制盛京赋》,除其内容上具有文学、历史、语言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外,从其书写所用的满汉篆字来看,还具有学习利用、查阅释读、艺术鉴赏和文字研究等方面的价值。满文篆书《御制盛京赋》原书的成书刊印,迄今已有270余年。虽然存世多部,但也是十分有限,民间流传的数量更是微乎其微。目前原书大都保存在各大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单位,作为善本古籍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保护,读者阅览较为困难。为了给广大满文学子和书法爱好者创造便利的阅读途径,本书特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满文篆书《御制盛京赋》武英殿刻本,仿真扫描制版,尽量保持原书分编册形式及版框风格等基本特征,唯因印书开本需要,对版面进行了必要的压缩,装订成10册。另为便于检索阅览起见,书中贴口处分别添加了满汉文书名、各体篆字名称。❖ 目录及正文
为了增强知识性和史料性,本书抽选原书中各体篆字首页制成“满汉篆字图样”;选出原书中各体篆字考述汇编成“满汉合璧篆字考述”,原书前收录的上谕排版成“满汉合璧上谕”,原书后收录的跋排版成“满汉合璧跋”,傅恒等请准篆书盛京赋满汉合璧奏折排版成“满汉合璧奏折”,均作为附录编排在全书之末,以便读者更为全面了解满文三十二体篆字的创制及篆书《御制盛京赋》的成书过程。❖ 满汉篆字图样及满汉合璧篆字考述
❖ 满汉合璧上谕、跋及奏折
满汉文篆书《御制盛京赋》的编写和刊刻,可谓清朝国家层面的一项文化工程,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功不可没,正如篆书《御制盛京赋》跋中所言:“国书之新模既广,古篆之旧制益完,璧合珠联,云蒸星烂,彧彧皇皇,允垂极轨。”满文篆书《御制盛京赋》的整理出版,是满文古籍工作的一项新成果,不仅在古籍保护工作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也为满文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工具书和基础性资料。版权声明:本号文章、档案插图、音视频等版权均归“皇史宬”公众号(ID:mingqingdangan)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
近期文章:
☆ 名人的青年时代 | 孙中山
☆ 满文古籍|《北京地区满文碑刻拓片总目》
责任编辑:石文蕴 美术编辑:丁 威
投稿信箱:HSC19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