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王崧舟:像苏轼那样用语文成全自己
我们学语文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像苏轼那样成全自己的精彩人生、诗意人生。
苏轼是一位真正的终身阅读者,他读的书实在太多了,他读的书实在太熟了,用他自己的诗来形容,这才叫“腹有诗书气自华”。
用语文成全自己,首先应该像苏轼那样成为一名真正的终身阅读者。
——王崧舟
明 朱之蕃 临李公麟画苏轼像 故宫博物院藏
像苏轼那样用语文成全自己
○
王崧舟
王崧舟
字维岳,号泊静斋主,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公众号“王崧舟”(ID:wangsongzhou2018)。
01
我们学语文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们认识了三四千个汉字、掌握了两三万个词汇量,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们阅读了几百上千本书、积累了几千万字的阅读量,我们这样读,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们写话、练笔、创作,少则几万字,多则百万字,我们这样写,究竟是为了什么?
也许,苏轼身上可能藏着这些问题的最终答案。
苏轼,北宋大文豪,是千千万万语文老师的最爱。
当然,这首先是因为他的才华。
在六十四年的生涯中,苏轼给我们留下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800多篇文章,总字数达120多万字。你看,他写文章,跟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辙一起,名列“唐宋八大家”,成为古文写作的典范;他写诗,跟黄庭坚并称“苏黄”,代表北宋的最高水准;他写词,跟辛弃疾并称“苏辛”,同样是北宋词坛的翘楚。
作家方方甚至这样夸他:
他的天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年;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他还懂工程,在徐州修筑大坝;还懂园林,在西湖修建苏堤。至于中医、建筑、哲学、律法、军事、美食等等,他几乎无一不精、无所不通。
他是全才!他是天才!
南宋 佚名赤壁图 故宫博物院藏
但是,最令人折服的,还是他的人生境界。
苏轼一生,经历过三次巨大的贬谪,还有其它数不清的挫折与磨难。但是,他从来没有被这些“黑暗的力量”打倒。即便是在孤悬海外的儋州,他也依然笑面人生,苦中寻乐。
苏轼身上,有李白超凡脱俗的神仙气,有杜甫忧国忧民的忠义情,有白居易穷达融通的从容气派,有陶渊明人淡如菊的悠然情怀。但他不是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位,也不是他们这些人的简单叠加。他是他自己。他的人格,既是先贤圣哲传承而来的结晶,又是对所有这一切的融合与超越。
正如林语堂先生对他的评价那样: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而难能有二的。”
苏轼晚年写词:
“若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有人认为这是苏轼说的反话,想要表达的是对朝廷的不满。但是,我却觉得,苏轼在这里讲的“功业”,根本不是世俗意义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他讲的“功业”,是超越功利、超越分别的精神境界。
这境界,就写在他的另一首词上: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他在黄州惠州和儋州,取得的最大功业,就是修好了自己这颗心,安顿了自己的灵魂。这才有他发自肺腑的自我写照:
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这样的人生,就是审美的人生,就是诗意的人生。
有人这样说,要问三千年来活得最精彩、最诗意的人,非苏轼莫属。
其实,我们学语文最终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像苏轼那样成全自己的精彩人生、诗意人生。
北宋 乔仲常 后赤壁赋图 堪萨斯纳尔逊美术馆藏(局部)
02
我们知道,“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一个重大节点。
因为被御史弹劾,说苏轼写的不少诗歌“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讥谤新政,包藏祸心”,时年42岁的苏轼被关进御史台130天,差点丢了性命。最终,苏轼被贬官黄州,任团练副使。还附加了两个条件:第一,不得签署公文,实权没有了;第二,不得擅离黄州,自由没有了。
在黄州期间,苏轼写了一篇非常简短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我曾经带着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学过这篇文章。
我问学生,这篇文章其实就写了这样一件事:苏轼去承天寺跟好友一起赏月。那么,你们还记不记得这件事发生的时间?
一个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另一个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又一个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看得出,每个学生都记得清清楚楚。
我说,可是,这天晚上,什么大事都没有发生啊!不就是月亮出来了吗?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呢?又有什么好大书特书的呢?而且,我有理由相信,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月色一定不只是到过苏轼的家里,也一定到过千家万户。
纪录片《苏东坡》剧照
学生听我这么一说,纷纷表示同意。
于是,我问第一个学生: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月色到过你家。但是,你是做官的,三品,官做得很大呀,又要处理大大小小的官司,又要对付各种各样的应酬,把你忙得焦头烂额。请问,你还记得月色到过你家吗?
那孩子一脸茫然地说:不记得了,我只记得那几场官司。
我又问第二个学生: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月色到过你家。而你呢,做生意的。但是现在生意不好做啊,这不,前段时间你亏了好几百两银子。哎呀!把你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请问,你还记得月色到过你家吗?
那孩子态度坚决地说:肯定不记得,我满脑子都是银子、银子、银子。
最后,我问第三个学生: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月色也到过你家。但是,你是一个读书人,寒窗苦读,整整十年,连个秀才还没考上。这不,马上又要开考了。你呢,正在背诵四书五经。你知道,这些是必考内容。你会背《论语》吗?比如,《论语》第一篇第一章——
那孩子就开始背起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说:背得还挺熟练的,看来这次科考有希望啊。请问,你还记得月色到过你家吗?
那孩子笑着说:早忘了,我只记得这些要背的四书五经。
这时,我郑重地说:孩子们,你们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当官的不记得月色,做生意的不记得月色,苦读书的不记得月色。但是,有一个人记得,记得清清楚楚,谁——
“苏轼”,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金 武元直 赤壁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课堂上的这个情境,真实还原了一般人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态度——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而苏轼,则以一种诗意的眼睛发现着生活的美、人生的美。他如此郑重、如此精致地记下了这个在普通人看来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月夜: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我问学生,“月色入户”的“入”当什么讲?
有的说“照入”,有的说“映入”,有的说“射入”,有的说“洒入”。这时,一个孩子提出了不同看法。她觉得,这个“入”应该是“进入”,因为,月亮是苏轼的好朋友,在苏轼心中月亮跟人是一样的。
这样说有没有根据呢?当然有。苏轼一生写了3000多首诗词。这其中,写到月的就有570多首,几乎占了他作品的五分之一。
你看,当他怀念弟弟苏辙的时候,这样写道: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你看,当他思念去世十年的妻子时,这样写道: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你看,当他送别好友陈述古的时候,这样写道: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你看,当他缅怀历史英雄周瑜的时候,这样写道: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你看,当他想念曾经为官的杭州时,这样写道: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苏轼对月亮实在是太熟了,苏轼对月亮简直就是情有独钟、一往情深。所以,在苏轼心中,月亮早已不是月亮了,月亮就是他的好友,月亮就是他的同伴,月亮就是他的知己。
知己不远万里从天上来到家里,能不欣然起行吗?与此同时,苏轼还想到了另外一位知己,跟他一样贬官黄州的张怀民。于是,他马上到承天寺寻张怀民。果不其然,怀民跟他一样也没有睡觉。就这样,两人漫步中庭,像鱼儿一样优哉游哉,往中庭的东边走去,只见: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往中庭的西边走去,只见: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往中庭的南边走去,只见: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往中庭的北边走去,只见: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能读到的描写月色最精彩、最诗意的文字了。
一般人赏月,必然仰望天上,因为皓月当空、月在九天嘛;但是,苏轼赏月,偏偏看地上,看中庭。
这不仅是一种物理空间的差异,更是一种心理空间的不同。
一般人赏月,即便赏的是中庭月色,你必定直说月色如何如何;但是,苏轼赏月,根本没有这种意识。你看,积水空明,藻荇交横,无一字直接写月色,但又是字字写月色。洒落中庭的月色,是空灵的,又是明净的,其实是无色的。
正因为月色无色,才会借竹柏之影来衬托无色的月色,这是一种背面敷粉的绝妙笔法。
但是,如果你觉得这只是一种写作技巧,为了显示自己笔法的高明与独特,那真是辜负了苏轼的一片诚意。事实上,正因为彼时苏轼心境澄澈,内心没有一丝杂念,看到月色洒落中庭,直觉给他的就是这样一种真切的体验: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目遇神会的那个时刻,积水空明的感觉真真切切,藻荇交横的形象清清爽爽。我们必须说,这样写,首先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心境。
这跟柳宗元《小石潭记》所写如出一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清 朱耷 鱼鸭图卷(局部一组)
作家刘燕敏在《桂花为什么不香》一文中这样写道:任职8年的韩国前总统全斗焕,卸职后住在寺庙的一间小禅堂里,觉得庙里的夜来香非常香。他就跟庙里的住持说:“过去我家也有一盆夜来香,可是,白天从没有闻到过香味。”住持告诉他:“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人们之所以闻不到,是因为白天心太躁了。”
心一躁,万物归于寂灭。心一定,万物皆备于我。
刘燕敏不无感慨地说:
“若要打算写出宁静欣悦,必须先有宁静欣悦的心境。”
苏轼心境空明、纤毫不染,才会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的神来之笔。正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难怪,苏轼在结尾的这一声轻轻感慨,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无疑会重重敲击每一位与其相遇的读者。
没有闲人,哪来月色?没有闲人,哪来藻荇?没有闲人,哪来风景?没有闲人,哪来天地的大美啊!
不得不说,苏轼不仅用生命发现了天地的诗意和大美,也用文字重新确证了天地的诗意和大美。
我们说,这样的人生就是审美的人生,就是诗意的人生。
北宋 乔仲常 后赤壁赋图 堪萨斯纳尔逊美术馆藏
学习还没有结束。到了最后,我为学生揭示了乌台诗案这个背景。我问学生,一般人经历乌台诗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和态度?
有的说,会很郁闷;
有的说,会为自己感到委屈和不平;
有的说,会很孤独,因为谁也不敢跟他交往了;
有的说,会很痛苦;
有的说,会消沉,甚至会自暴自弃;
……
但是,当学生重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强烈的反差就出现了。因为,在苏轼的文字背后,他们根本就没有感受到郁闷、委屈、不平、孤独、痛苦、消沉。
我试着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苏轼,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苏轼的内心活动。
一个孩子是这样写的:
此刻,我的心中一片平和。我苏轼从以前的朝廷大官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是我却不得签署公事,也就是给我一个面子,让我做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我苏轼虽然没有像王勃一样豪情壮志,写出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也没有像欧阳修一样写出“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但是,我苏轼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我早已看透了世间的本真。我被关押了130天,被嘲笑,被凌辱,我的内心已经破碎不堪。只有经历了破碎不堪之后,我才平和下来。明月呀!明月!你多么像是天上的另一个我呀!你就像是我的心,纯粹,透明,不再抱怨。
一个孩子是这样写的:
此刻,我的心中一片自在。我只是好奇,如此美景,竟只有我与怀民二人赏识。他人怎不相知?世间如我与怀民二人相似的闲人甚是稀少。我愿以诚示天,让这嘈杂的世间少几分敌意,多一分祥和。我并不会因为被贬官到黄州而感到愤愤不平,我会以随遇而安、乐观旷达的胸襟来面对生活,用眼睛发现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一个孩子是这样写的:
此刻,我的心中一片从容。我只是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怎么就落入了这般难堪的境地。唉,但是天上有知己——月亮,地上也有知己——张怀民。我和张怀民已经看穿了人生,我们淡泊名利,内心怡然自得,我的人生要像李白写的那样:“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不能浪费光阴,诉说命运的不公,要活在当下,珍惜生活。
从这些孩子的想象写话中,我们不难发现,真正的大美不仅在天地,还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真正的诗意不仅在风月,还在自己的精神境界。
北宋 乔仲常 后赤壁赋图 堪萨斯纳尔逊美术馆藏
03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像苏轼那样用语文成全自己呢?
苏轼出身书香门第。父亲苏洵,二十七岁开始发奋读书,专心创作,后来也成了“唐宋八大家”之一。母亲程氏,是一位很有教养的妇女,是苏轼的启蒙老师。在家庭的熏陶下,苏轼自幼敏而好学、博闻强记。七岁知书,十岁作文,常常受到亲友的夸赞。在夸赞声中,少年苏轼变得骄傲起来。他想,自家藏书从先秦诸子,到汉代诗赋、唐代散文,我全都读了,可以称得上“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于是,他就自己写了一副对联,贴在书房门口: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说来也巧,过了几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上门向苏轼求教。老人拿出一本古书请苏轼诵读。苏轼翻开一看,别说从未读过,就是连书上的字还有许多不认识。苏轼脸涨得通红,羞愧满面。他这才意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距离“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还差得很远很远。老人走后,苏轼暗下决心,从头学起。那么,这副夸下海口的对联怎么办呢?只见苏轼提笔一改,于是,对联就变成了这样: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苏轼更加发愤,博览群书。苏轼究竟读了多少书,恐怕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我们可以从他所写的诗词当中窥斑见豹、以一知万。
苏轼写诗词,爱用典故,而且往往用得恰到好处、相得益彰。典故从哪里来呢?当然来自他的博览群书,学富五车。
纪录片《苏东坡》剧照
他有一首诗叫《西塞风雨》:
斜风细雨到来时,我本无家何处归。
仰看云天真蒻笠,旋收江海入蓑衣。
你想,如果他没有熟读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苏轼能写出这种境界的诗来吗?他有一首词叫《瑞鹧鸪》,上阙是这样写的:
城头月落尚啼乌。朱舰红船早满湖。
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漾双凫。
你想,如果他没有熟读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苏轼能如此娴熟地化用“月落乌啼”的诗意吗?
我们再来看一首更绝的。苏轼新婚不久写过一首词,叫《南乡子·寒玉细凝肤》:
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争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
这首词的上阙,写自己新婚妻子王弗的美貌;下阙,写自己难忘新婚之夜的欢乐生活。
有专家研究,这首仅为56字的词作,竟然一口气连用了8个典故,而这么多的典故仿佛是信手拈来,又用得浑然一体、不露痕迹。
第一处,“寒玉细凝肤”,典故来自唐代诗人吴融的《即席十韵》:
住处方窥宋,平生未嫁卢。暖金轻铸骨,寒玉细凝肤。
第二处,“清歌一曲倒金壶”,典故来自唐代诗人郑谷的《席上贻歌者》: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第三处,“冶叶倡条遍相识”,典故来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燕台四首》之一:
风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
第四处,“豆蔻梢头二月初”,典故来自唐代诗人杜牧《赠别》之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第五处,“年少即须臾”,典故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短歌行》:
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且强饮一杯。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老到来。
第六处,“芳时偷得醉工夫”,典故来自唐代诗人郑光庭《招友人游春》:
难把长绳系日乌,芳时偷得醉工夫。任堆金璧磨星斗,买得花枝不老无。
第七处,“罗帐细垂红烛背”,典故来自唐代诗人韩偓《闻雨》:
香侵蔽膝夜寒轻,闻雨伤春梦不成。罗帐四垂红烛背,玉钗敲著枕函声。
第八处,“豁得平生俊气无”,典故来自唐代诗人杜牧《寄杜子》之一:
不识长杨事北胡,且教红袖醉来扶。狂风烈焰虽千尺,豁得平生俊气无。
试想,如果这些诗书苏轼没有读得滚瓜烂熟,“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那么,他能如此自然、又如此巧妙地写出这样的词吗?
有人对苏轼的词做过数据分析,发现他的全部词作一共用了798个典故,涉及他的283首词,占了苏轼总词数的86%。而其中用到的典故,经史子集,包罗万象,左右逢源,精彩纷呈。
这只能说明,苏轼是一位真正的终身阅读者,他读的书实在太多了,他读的书实在太熟了,用他自己的诗来形容,这才叫“腹有诗书气自华”。
用语文成全自己,首先应该像苏轼那样成为一名真正的终身阅读者。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动动手指点一个“在看”,并把公众号“设为星标”!
延伸阅读
苏东坡已死,但他留给我们的万古不朽
叶嘉莹:读苏轼,了然人生的况味
《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问世,92岁叶嘉莹亲自吟诵讲解218首作品
给孩子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微信公众号ID :tochildren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点亮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