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土里不土气,还有点治愈。中秋要去山里野!

长角羚 蚊滋滋 给孩子
2024-10-11

时令已经将近中秋,爬山、赏月、采果子、捡树叶——一系列亲近自然的活动又可以开始安排了。


“10后”的网络原住民,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电子设备触手可及的环境中,远离大自然。


但是电子设备几乎都是一些不必动脑的被动娱乐,而在大自然中,孩子们可以主动探索和活动,与人交流和玩耍,获得心智的刺激和成长。



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也深切关注儿童的“自然缺失症”问题,建议通过种植、园艺、户外活动、散步、露营、野外垂钓、野外动物观赏等方式让孩子亲近自然。


泥土和尘烟,不应只是土气的象征,更代表一种诚实生活的态度:


啥不是土里头生的,啥不是土里头长的

土都不嫌弃我们,我们还嫌弃土呢吗

土就是干净东西嘛

不管你是有钱有势的人,还是啥人

你只要种上一袋袋麦子

它就能给你长出来十几袋子、二十几袋子麦子来


——这是电影《隐入尘烟》告诉我们的朴素生活哲理。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始终对自然和大地保持敬畏,是不被人工文明异化,持守人伦底线的前提。

今天,与大家分享杨东平教授推荐的一本书《土里不土气》中的精彩书摘,两位“80后”书作者长角羚、蚊滋滋,在大自然中怡然自得的生活,和他们的探索和发现——


油松和栓皮栎 

力挽狂澜老大哥

长角羚 蚊滋滋 文,蚊滋滋 绘


我们的家位于城市周边的浅山地带,被农地、果园和荒野包裹其中,每天不免要爬上爬下,比平地生活显得辛苦一些。也许恰恰因为这一点点陡峭和不便,让前辈们将种植果树的梯田开垦到半山便不再高攀,给败退的荒野留了一点薄面。


还记得第一次来到这里时,我们跟随土地的老主人一起上山转悠,行进间,最先浮现在眼前的便是以幽香的荆条、扎人不眨眼的酸枣、小叶鼠李来打底的茫茫灌丛,这些以耐旱著称的“山民”们,似乎不断向我们传递着在这里生活的艰辛,奉劝我们可要想好了再来。


荆条

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

唇形科牡荆属多年生灌木

酸枣

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

鼠李科枣属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


顺着山路继续上行,慢慢出现了种类更为丰富的植被,小山的野性也渐渐展露出来。虽因为干旱,它们的个头都长得不怎么伟岸,但穿行其中的我们,还是被这片错落的荒野深深吸引,渐入佳境。


走着走着,零星的乔木开始从两边站了出来,山杏、臭椿、黑枣……其中最显眼的还得是两位老大哥:油松和栓皮栎


油松

Pinus tabuliformis

松科松属常绿乔木,叶呈两针一束


油松给我的印象似一位不苟言笑的老古板,红褐色树皮粗粝厚重,整齐排布的密密松针在枝头上绿得清冷。零星配搭的几颗褪色球果,早已片片绽开,空空如也,里面的松子不知有多少被风吹散,又有多少被健忘的松鼠偷偷埋进了土中,等待新生。借着夏雨,松树下的黄蘑一个接一个从土中顶出头来,长成犒劳农夫的美味山珍。


在盖娅峰的林中树下邂逅一只色彩魔幻的牛肝菌


之后入冬巡山,每次与油松擦肩而过时,脚下厚厚的松针,总能给疲惫的我们奉上几步柔软,而它自己却是顶风冒雪,庄严地在这座北方小山里四季如春。


相比之下,栓皮栎更像一位开门迎客的老掌柜。歪歪扭扭的树干自由散漫地开枝散叶,让底下的阴凉成了人们夏日行山的驿站和山野精灵们的打卡圣地。


栓皮栎

Quercus variabilis

壳斗科栎属乔木


豹猫大神、狍子CP、狗獾一家……山中的每一位来宾都默契地错峰出行,来到这开阔的林间觅食玩耍,留下的脚印和便便也是各有各样。


还有那些个掉在地上被啃花了的橡子,想要从中抢出一枚《冰河世纪》中那有着壳斗衬托的完美果实,还真没那么容易呢!


发现一颗仿佛海洋生物的栓皮栎果实


我们曾情之所至,向老主人打听这片山的故事。


早先那会儿做饭取暖都靠烧柴火,这山啊,都给砍秃了,严重的时候,恨不得连个草毛都剩不下,你俩现在瞅见的那些个大点儿的树,都是后来又种上哒……


她的回答让我俩有些吃惊,眼前这片荒野竟如此年轻,看来,那么多带刺的灌木是劫后余生看似凌乱的秩序重建呀!


惊叹于自然修复之下近乎野蛮的生长,却又想不透油松和栓皮栎——这两位人工引入的外来户,在这样的山野间,为何没有格格不入,反倒有着几分土生土长的亲切感?

山杏

Prunus sibirica

蔷薇科李属小乔木,与同属的山桃共同构成北京早春的山花烂漫


臭椿

Ailanthus altissima

苦木科臭椿属乔木,无论树皮的质地、叶子的形态还是气味,都与我们果园里的香椿有着很大不同


经过了解,作为华北森林中的顶级群落,油松和栓皮栎本就是生活在这里的古老土著。那些年的时运不济,让它俩背井离乡,不做大哥好多年。如今被请回昔日地盘,即便接下的是烂摊子,人们还是希望它们能靠着一己之力,把本乡本土的“老街旧邻”重新团聚起来,慢慢寻回山林应有的颜面。

黑枣

Diospyros lotus

柿科柿属乔木,又名君迁子,是用于嫁接柿子的主要砧木


登上小山顶,远眺背后更高处的山脊,只见秋冬油松深沉的浓绿与栓皮栎干枯卷曲的残叶交织出日渐丰满的林缘,内心的力量感油然而生。


和它们一样,我们也曾与里山渐行渐远,如今幸运回归,等待着时间帮我们褪去青涩生疏,抵达山与人的圆融无间。


山中的柿树落叶,别样的肌理、气味和色彩值得好好欣赏

古怪美艳的孢子叶球,是油松香火不断之根本


点击图片直接购买

《土里不土气: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

长角羚、蚊滋滋著,蚊滋滋绘

活字文化 策划

世纪文景丨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


● 350张彩版手绘,11类半野生活技能,107种动植物观察

自然不只在远方,也在城郊近野;奢想桃花源,不如相信手敲手动

自然之友权威认证,吕植、杨东平诚挚推荐


《土里不土气: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记录了拥有生物学教育背景的“八〇后知识农夫”长角羚和蚊滋滋在北京东北浅山地带的7年农耕生活。在看似平平无奇的北京城郊近野、听起来干枯冷漠的北方山坡沟谷,隐藏着爆棚的野性机密与生命故事——只要你保有对自然的敏感与惊奇之心。全书分为“里山技”“里山食”“里山客”三部分,以350多张彩版手绘、180余张照片,分享11类半野生活技能、107种动植物观察,还穿插有“大鹅历”“大地菜桌”“里山食物历”等十一组视觉饱满的“野性通讯”。

延伸阅读

读懂大自然的语言和暗示 | 竺可桢诞辰132周年
“知识农夫”在京郊荒野自耕自食7年,让向往的生活从土里长出来
把家搬到里山去,让向往的生活从土里长出来
一个英国人130年前的生态警示:人一旦离开自然,精神就会枯萎
远离自然,让我们成了现代都市之蛙
刘亮程谈写作:时刻打开接通自然万物的心灵之窗
“美国的孔子”爱默生:大自然是心灵的地图
《秘密花园》告诉你大自然究竟有多大修复力
到自然中,寻找心灵最深沉的幸福


给孩子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微信公众号ID :tochildren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点亮更多精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给孩子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