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宗教、心灵、殿堂啊,艺术圈这么不说人话吗?”“是的。”

是一也是之一 象外 2023-11-22

⇱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象外


👶🏻👁🧠

🌎


不得不承认

这个世界对我们而言本该是神秘的


🦋

🦋      🦋

🦋      🦋     🦋

🦋      🦋

🦋



李二男(Lee Leenam),《重生光》,2014

除标注外,本文配图由MoCA Shanghai提供



某种意义上,“科学”正在代替当年它所破除的宗教,成为这个时代的新权威。


不信?


我是不是应该先去做一些科学调查,或引用一些研究数据来证明一下?


See?科学的权威。


你听懂了我的意思对不对?但你知道我使用了什么逻辑辩证法么?


哈哈,别想了,其实我也不知道。


不过我和你一样知道它们是有意义的——


“一句话是有意义的,无非它是可感的它听上去像话,它自然而然就有意义,或通过分析说明它像话”。


——摘自被称为“中国最有可能接近哲学家称呼”的陈嘉映老师的文章《从感觉开始》。


我又要开始谈需要将思考感觉并用,才能创造、欣赏艺术(包括文学——语言艺术)对这个时代的意义了。


(为什么说又,

是因为我其实已经在不同文章中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了:

在AlphaGo赢了柯洁的时代,艺术还有什么用?

一个艺术家想要改变世界的话,他会做些什么?

但怎么着,我就是日常忧国忧民怎么着)


不过在这之前,先介绍下今天的展览~


来自上海最老牌的当代艺术美术馆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家非盈利民营当代艺术馆,位于黄浦区人民公园内的——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在十三周年馆庆之际推出的,筹备了三年的展览:




众妙之门 

Mind Temple


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


时间 :2018年9月28日 - 2019年01月10日

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南京西路231号人民公园7号门内



这是一个涵盖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传统艺术、宗教体验等多重话题的艺术展览,展出了20位中外艺术家的24件/组作品,其中15件作品为艺术家们为本次展览特别委任制作。



231(李元素,程俏俏,阳阳),《栖居:在世界与世界之外  Dwelling:The world and beyond》



Julijonas  Urbonas,《A Planet of People 人体星球》,2017



费云飞,《无岸之河》,2018



Marina Nunez,《Phantasma (5) 中文:五号幻象》,2017



林嘉澎,《时间停止  Stopping Time》,2018



杨青青,《梦的穿越——不见的翅膀  Invisible Wing》,2018



231(许育丰),《化蝶》, 2018



展览名叫“众妙之门”,取自老子《道德经》中著名的那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根据介绍,展览旨在:


链接科学与艺术的视野呈现人类学话题,希望在当代艺术中注入多元学科的能量,拓展艺术探索和展示的边界,开启美术馆新元年的“跨界+”理念。


展览的英文名叫“Mind Temple”,暗指这次的陈展理念:


在美术馆中以艺术作品打造一座当代殿堂,将宗教体验延展为对于真理和灵性的哲学思考,驱使观众在展览中提出各自对于生命的发问。



本次展览展出作品:《人类的洗礼》,Oliviero Rainaldi



根据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孙文倩介绍:


“Temple”庙宇(源自拉丁语圣殿)是为宗教或精神仪式、祈祷、牺牲等活动所保留的结构,“众妙之门”展览的初衷,从三年前计划策展的开始,就是注重探索当下社会的“心灵殿堂”。随着心意的更新与变换,我们从形而上的心灵殿堂对话当下



Marina Nunez,《Cielo Errante,Wandering Heaven,漫游天堂》,2017



展览开幕时,我见到了策展人本人。她是台湾人,曾经也是新闻记者出身,因为对艺术的热爱一步步转型做了艺术策展人。之所以提到这个是因为,以我和她本人交往的感受来看,她是个单纯且真诚的人。而且上述语言在她口中说出来时毫不做作,它们就是属于她的语言——属于她脑中独自思考时会使用的语言


但作为一个自认为还算熟悉中国大陆主流互联网语境的人,我几乎能想象到绝大多数普通观众看到这些话时内心首先的感受:“什么宗教、心灵、殿堂啊,艺术圈这么不说人话么。”


这就回到我前面提到过的什么是“人话”的问题了:


当我们判断一句话是不是人话的时候其实首先依据的是“这句话像不像一句人话”——并不首先来自于思考,而是感觉


而这种感觉则来自于你的日常语言环境,来自于这句话能不能激活你已有的语言经验,让你在脑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它的意思。


这样说吧,比如数学语言或者编程语言,绝大多数没有相关基础和熟练经验的人都不会觉得那是“人话”,但对于能灵活运用那些语言思考、交流的人来说则不尽然。甚至对于有些自闭症患者来说,我们正在使用的这种自然语言才比较不是“人话”。


如果你对我提的自闭症患者的这个例子感兴趣,可以看我写过的另一篇文章:

如果你觉得自己活在现实里太久了,去看这个展览吧

这篇文章中我介绍了艺术家曾吴的作品就是探讨这个



写到这里你可能也发现了,我一面批判了这是一个过度强调逻辑,忽略了感觉重要性的时代,一面又在说人们在语言沟通中很容易无意识地被自己的“主观感受”带跑,以至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使用不同词汇思考的人们很难实现真正的跨界沟通。


我到底想说什么?所以感觉到底重不重要?以及,感觉到底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重要,和逻辑、理性一样重要。但,其实我也不知道感觉是什么。


我刚Google了一下“感觉”,Google头条给的名词解释是:


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在人脑中引起的直接反应。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形成各种复杂心理的基础。


又搜了下维基百科,它对感觉的解释是:


感觉(英语:Feeling)是对客观现实个别特性(声音、颜色、气味等)的反映,由来自物质世界的一定刺激直接作用于有机体的一定感觉器官,如光线引起视觉,声波引起听觉;刺激在感官内引起的神经冲动,由感觉神经传导于大脑皮层的一定部位产生感觉。


感觉是感官、脑的相应部位和介于其间的神经三部分所联成的分析器统一活动的结果;无机界没有感觉,只有跟感觉类似的特性,即单纯的物理或化学反映;随着生命出现,产生了生物反映模式,即刺激感应性;刺激感应性已包括感觉的萌芽;正是在刺激感应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感觉;动物感觉能力在进化中随分析器的专门化发展;人类的感觉在复杂的生活条件下和变革现实活动中得到高度发展;人与动物的感觉不同,动物的感觉只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人的感觉则包括社会发展的产物。


感觉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它同知觉紧密结合,为思维活动提供材料;感觉因分析器的不同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运动觉、机体觉、平衡觉等。 人类可以用感觉去感受时间改变,感觉与时间应该是相对的,过分使用逻辑思考,因为自己一些时侯难以理解表面上不合逻辑的事情,容易被人误导逻辑,但事实上那些事情是符合逻辑的事情,所以不能过分使用逻辑思考,要以逻辑加以感觉去思考。


前面两段没看懂是吗?没关系,我也不是为了让你看懂,只是想要展示一下在理解感觉是什么这件事情上,人类的逻辑、理性有时候显得多么无力。事实上,关于感觉是什么不同的认知科学家、神经学家、哲学家、甚至人工智能专家都有不同的假说、猜测和看法——这也是我想说明的另一点:


其实科学、科学家们直接面对的也是一个神秘的——如果我们嫌这个词太神叨叨,至少我们可以把它替换成——混沌的世界。


我们没有人,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自己真正了解这个世界。


而科学和艺术都是我们面对这个混沌的世界的方式——殊途,也还不确定会不会同归,可是至少对于我们每个具体的个人来说,这两根拐杖是可以其实也应该同时被使用的。


而就像科学可以帮助发展我们的理性力量一样,艺术其实是可以帮助发展、统整我们的感性力量的(事实上这也有科学依据,心理学上已经开始艺术治疗的应用了)


而我们任何一个人面对生活,面对这个世界(不管是精神世界还是自然世界)时,都是同时在使用着自己的感性和理性的。即便是大家觉得最理性的科学创造过程和大家觉得最感性的艺术创造过程之中,如果你去留意科学家和艺术家的人生故事,他们都是同时依赖理性、直觉、感觉和想象力在生活中发现、创造出“科学”以及“艺术”的,它们从来都不是无中生有。


用数学家Michael Atiyah(就是前段时间爆自己证明了黎曼猜想那个,不管怎样,他依然是当代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的话来说:


所有的科学,所有的艺术,都是我们试图探索自然世界,我们试图探索内心世界,我们的大脑从外部世界的倒影中获取影像,但是是不同的景象。


在所有的这些领域中,你都试图用同样的基本的直觉、想象力,当然还有逻辑思维,但逻辑思维是框架,是你的想法完全成熟后发展出的框架。逻辑不是创造的过程,它是事物栖息的结构,而很多人都对数学有误解,把它看作数学逻辑的一个分支,事实并非如此,数学更像是创作性的艺术,更像是科学,它具有开放的结局,具有探索性,它会不断发展,而且是人类生命故事的一部分,是我们创造出的这些东西。



事实上他的这些话我也是从一个艺术展览上看来的:

卡地亚这个展,我们强烈建议你留出一整天去看



以及如果意识到我们所有人都是同时拥有感觉和理性的存在,以及在我们每一次交流、沟通、思考的过程中不管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我们都同时在运用我们的感觉和理性的,这件事会其实会让我们的交流更加顺畅。


比如我们再回头看下这两句话:


“在美术馆中以艺术作品打造一座当代殿堂,将宗教体验延展为对于真理和灵性的哲学思考,驱使观众在展览中提出各自对于生命的发问。”


“‘Temple’庙宇(源自拉丁语圣殿)是为宗教或精神仪式、祈祷、牺牲等活动所保留的结构,‘众妙之门’展览的初衷,从三年前计划策展的开始,就是注重探索当下社会的‘心灵殿堂’。随着心意的更新与变换,我们从形而上的心灵殿堂对话当下。”


你感觉到了什么?不耐烦吗?对哪些词语的不耐烦?心灵?真理?灵性?殿堂?


为什么这些词语会让你感到不耐烦?你因为它们联想到的是什么?骗局?鸡汤?心灵导师?


意识到自己的感觉、情绪之后,我们就可以把它们暂时放在一边,转用理性思考了,虽然这些词语的确已经被靠心灵鸡汤挣钱的人用滥了,但使用这些词的人一定都是那样的人吗?以及虽然这些词语已经被用滥了,但这些词(其实它们都是些古老的词)背后所代表的东西真的就不再重要了吗?以及,你确定你自己清楚地思考过这些词及其背后的含义吗?


也许带着这样的想法,再去看这个展览,真正的交流才会开始……



石至莹,《圆光  Halo》,2018年



石至莹的作品《圆光》将敦煌壁画中佛菩萨头后的圆光转换为物质化的装置,同时也将脱胎于宗教场所的感悟延续为对于宇宙精神和世界秩序的探讨。


佛头后的圆光是怎么形成的?艺术家为何将其抽象成现在的形状?圆光给你一种什么感觉?这件作品又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严培明,《我的母亲 My Mother》,2018


绘画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艺术史的逻辑延续。我追求完美的艺术,以弥补生活中不得不妥协的不完美部分。用黑白去概括世界是一件有趣的事,我认为黑白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语言,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为我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观。我始终认为,肖像画写形不难,写心则难,如何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品质是创作的重点。


都是艺术家母亲的肖像,都是黑白,这些画作之间带给你的感受有什么微妙的差异?我们是如何“读人”的?




嘎德,《红太阳 Red Sun》,2018


《红太阳》创作始于2018年,采用各种材质不同、色彩各异的佛珠缝制在黑色的手工牦牛绒布上。佛珠是与藏人的信仰相联。牦牛绒布与藏人的日常生活关联。尤其佛珠,其实就是人与佛对话对话的谋介。它承载着人们的祈愿与期盼。倾听来自内心的苦痛与欢喜。正是由于佛珠所蕴含的意义,使得我一直就想运用佛珠作为创作的材料。佛珠系列至今已创作了十三幅左右。


然而在这套作品中,我并不想呈现和深究佛珠的佛学意义。我想要提出的问题是,在如今这个信仰迷失的时代,我们如何面对自己动荡的内心。佛珠在这套作品中不断被异化和曲解,呈现一个完全物化的世界。佛珠不再做为与佛相联通的精神谋介。而更接近与我们所面对的这个极端物质化的世界。佛珠与牦牛绒何时能回归它本真的用途?似乎已经很难回答。而我更期待观看这个作品的观众能够给予我不同的解答。相信观众给出的不同理解能更深一步这个作品所传达的意义。在这个维度下,围绕佛珠的创作触发了大量可能性。于是我在拉萨街头随缘搜集各种各样的佛珠,在黑色牦牛绒布或者白色羊绒布上编制出各种各样的图案与形状。佛珠系列的阵容越来越庞大,血脉、心脏、武器、二维码,乃至日月星辰…


你看到这件作品时首先留意到的是什么?佛珠?佛珠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什么样的情感、感觉?(哪怕是无感?)当走远了,它们共同组成的画面又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Bill Viola,《归来 The Return》,2007


《归來》来自《变形》(Transfiguration)系列。该系列旨在反映个人的内心随着时间推移所发生的蜕变。伊斯兰苏菲主义大师伊本·阿拉比(Ibn al’ Arabi),将生命形容为一段没有尽头的旅程。他说:“自我是一个没有彼岸的海洋。无论今生或来世,我们都望不到它的起点与终点。”而《变形》系列中的作品以水比喻蜕变,生动表达了伊本·阿拉比对生命的深刻见解-人类的生命实质上是永恒的。在黑暗中,一位女子缓缓走向生死之间的边界。她挣扎着跨越这道无形的藩篱,勉强着地走向光亮,走向一个新的肉体生命。她毫无欢喜之感,反而满怀忧伤,因为“醒来”之后等待她的只是又一次的轮回。她决定回归远方的黑暗,回归到永恒不变的寂静。不久,她的身影渐渐湮没在了黑暗之中。


我们写过比尔·维奥拉:又一位国际重量级艺术家来中国办个展了,这次是广州


比尔·维奥拉的作品其实无需多想,它们直接就会给你一种冲击、感受,感受自己的感受,再去思考自己联想到了什么可能比较重要



本次展览展出作品:《人类的洗礼》,Oliviero Rainaldi

我知道这件作品前面已经出现过了,但因为喜欢想要详细介绍一下


在艺术实践中,欧立仁将自己的构想转化为作品,创造出一种极为罕见的、诗性与神性并存的艺术。这是一种崇高而神秘的艺术语言,与当代人的情感息息相关。他的作品在宁静之中含藏着一丝苦楚与煎熬,传递出摄人心魄的力量。欧立仁深知西方社会那优雅面具下的虚假,那份引向自我毁灭的轻浮,以及被人们忘却的上帝。艺术家反思了人类历史上似乎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也体察到人们在失去怜悯、忘却对神的信仰之后,整个世界逐渐沦陷于盲目与痛苦的泥淖之中。


这件作品的给人带来的神性感受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感受过后你仍然可以思考,这种神性感受从何而来?颜色?质地?修长的身体姿态?身体姿态意味着什么?身体姿态和人的精神状态之间有没有什么关联?你觉得这些人痛苦吗?你为什么会这么觉得?



是的,你可能发现了,艺术也许会让你对这个世界的疑问越来越多。


我们这两年常常在回答观众提问“所以这件作品/这个艺术家到底想表达什么?”的时候代艺术家们回答:


很多时候艺术家他们表达的可能身就是个疑问,是个不解甚至是个不适,如果你想要的是一个确定的能用语言描述的回答的话,他们也不能够提供答案。以及这些问题之所以需要被用艺术的手段表达,就是因为它们太复杂,像“感觉是什么”一样复杂,以至于,它们只能被人们重新用感觉描述,艺术家不是提供答案的人,他们是提问的人。


但正如一个很老的比喻,学习就像扩大一个圆的半径,当这个圆越来越大,这个圆和未知世界接触的面也越来越大,所以其实我们会越容易察觉自己的无知。


但嗯,你的理性仍然知道每次学习,每次交流,每次思考,你都在比起过去知道得更多一点。



假装我们公号的头像是有深意的

其实这是一件艺术作品来的,收藏在MoMA的Ellsworth Kelly1951用手画的圆,是的,徒手画的

我们没有要授权,大家不要告诉他



至于这一切有什么用?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用。


可能它也会让你觉得有意思?觉得活着还是挺有意思的?觉得活着不只是一周工作五天,休息两天,工作一年,休假两周?


活着是你,一个human being,一个存在,突然有一天不知道为什么从混沌中诞生了,拥有了一大段虽然目前看来仍然是有限的时间,你需要进食,需要温饱,需要维持一些基本的需求,和同类交往似乎也是其中一项,在和人类交往的过程中你学习到了很多,可是似乎还有有一些你也不知道从哪来的说不清道不明的超能力,比如所谓“感觉”,虽然“感觉”看上去啥用没有,但当你充满力量并且“感觉良好”的时候你会觉得“活着”这场游戏可真好玩啊,我还要再看看这个、摸摸那个,解锁一下更多秘密才行。


这就是我理解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END

.


鉴于我把这篇文章写的这么跳跃

可能你已经忘记我是在推荐展览了


再放一次海报~


以及有福利!



众妙之门 

Mind Temple


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


时间 :2018年9月28日 - 2019年01月10日

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南京西路231号人民公园7号门内


老规矩

在评论区留言,

我们有10张赠票送出


今天的留言主题是

“人话”


哈哈

说说不说人话的事情

或者不像人话的话也行

你对这篇自己也不太像人话的文章的感想,

对这个也不太像说人话的展览的观感或者期待都行


鉴于展览快结束了,

后天(12月21日)我们就开奖吧~


最后,放上我最近在微博上看到的一段话

希望与大家共勉


(原po应该是发在豆瓣上的,

大家感兴趣可以去关注她)


觉得她说的为什么当下社会当代艺术

尤为有价值的理由

比我花了一篇文章说的都要好


我真是、太话唠了



把艺术拉出圈外


如果你想了解我们

这篇文章里藏着我们的初心

💛

这个世界上真的需要再多一个公号吗?|我就想当个〇外人


欢迎成为〇外人



- 长按上方二维码,一键识别关注我们 -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博@Artha象外

以及 知乎 mono Flipboard 今日头条 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