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画中我重返了婴孩时期,并从宏观世界进入了微观世界,返璞归真回归最原始的状态。”
新冠肺炎疫情显然改变了并将继续深刻改变这个世界以及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
前几天的端午假期,无非是在正常的周六日之外,增加了一日的闲暇光阴,却又使人对“停滞感”多了一日的感受。从遭遇城市停摆,到生活秩序恢复后仍无法避免的延宕,人对节奏的体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些变化之中,艺术的身份愈加微妙。一方面,它从来“无用”,因此在这场时代变局中一如既往地可有可无;另一方面,它又正因为无用而堪得大用,因此,以艺术的方式和手段记录这段历史,表达个体和集体的感受,甚至标榜和呐喊出一些观点,也是它的应有之义,或者说,是一部分艺术家主动的选择。
艺术如何与历史/现实发生作用?艺术是不是仍应如很多观众/读者所愿的那般,仅仅是创造美,或抒发一点“正能量”?答案显然不能如此狭窄地说“是”。要打破许多人对艺术/艺术家的单一期待,就有赖于艺术家本人,以及背后的艺术教育系统,对艺术有不同的定位、解读,对艺术家有不同方式的授业解惑,以便让后者在艺术的训练中获得更为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
这当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中国艺术教育受到诟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如何破局,如何培养人才,如何让艺术家乃至每一个普通人成为更好的“人”,有许多学者撰有专著专文,无须我们赘言,也不是我能置喙的领域。
有上述这些感想,只是因为我凑巧收到了一份集体的“投稿”——一个在吴作人美术学校兼职任教的艺术家朋友对我说,他们所讲授的“思维转换课”颇受学生的欢迎,而后者呈交上来的作业,也往往有令人惊喜之处。
所惊喜的,不是绘画或艺术技巧上的本事,而是在视野和思维上,能看到同学们对艺术的理解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临摹、写生或写实,而是将艺术与自我、社会、世界连接起来,在更大的框架中思考艺术的功能和作用,也因此思考自己身在当下的意义。
因此,重要的不是好不好,或者有多好/多差,我们想呈现的是那一点点模糊的差异,或许读者可以借这些课堂作业,联想到一个基本事实/愿景:艺术,本应该让人更自由。
Ps:恰好有孩子要读美术学校的,可以去“吴作人美术学校”的公众号上了解更多信息。以下是该学校“思维转换课”前四期的部分作业。
以及,你觉得这些高中生的作品怎么样?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设计了一款游戏。当你进入这款游戏时,游戏会自动读取你的数据,生成一个几何状的主体,随后按你的性格喜好来用具象化的物体展示出你的双臂,和其他玩家进行交流。也就是说,游戏中所生成的人物就是游戏玩家的自画像。(我所展示的是游戏中我的自画像和该游戏的logo与游戏主机)吕佳睿(高一),彩铅、硫酸纸、油画棒,8开,2019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圆锥体。因为不论是情绪或心情都像圆锥一样不稳定,黑色和红色两个颜色形成了鲜明对比,分别代表外表的我和内在的我,外表看似活泼开朗的我支撑着内心黑暗悲观消极的我。我想象自己是一个城市的设计者、工程师、人工智能,同时也是城市本身。城市的原型是我的家乡重庆,它是富有生机,发展飞快的。在我的想象中我是和它融为一体的。这堆干柴在燃烧时,碳灰会慢慢变成水晶。我像这团篝火,是派对的气氛营造物,又希望自己在燃尽后成为水晶被捡走,不被别人遗忘和抛弃。这个显示屏也像我一样,系统不稳定,总是会出故障。我用我穿内裤时被偷拍的照片做基础,提取了内裤这个元素,去做自己的自画像,因为在班级里有很多同学有这张照片,也有很多同学因为这张照片而认识我。我的性格是稳定还是多变的?我的性格在生活中十分稳定,不会有特别激烈的情感波动,而且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从不轻易吐露心声的闷葫芦,在生活中我也比较内向。所以我认为自己像正常人一样光滑的外表下却是机器零件组成的冷静、性格稳定的改造人。在这个喧闹的社会中,我的心里有属于自己的风景。作品中我用了镂空(在一张纸上镂空人形),后面背景是可替换的方式来完成的。病毒的样子我是按照我本人的笑容来设计的。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很快乐的人,在我快乐的同时,我的笑容也像病毒一样感染着身边的人并给他们带来快乐。
在家待的时间太长,看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多,眼睛近视的更厉害了。当我看向母亲的时候,她在我的视线里就模糊成了画里这个样子。杜佳芮(高二),《燕京航城的2020年2月20日》,2020以燕京航城小区三位住户“鱼姨”、“建国”、“桂松奶奶” 的手机聊天内容为主,记录了在疫情期间(2020年2月20日)三位住户的反应,该事件起始于小区的传言——“有人被救护车抬走了!!”。整个事件都是以手机为媒介发生的,再加上疫情期间手机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让我产生了用录屏来展示这个方案的想法。本片讲述了橡皮筋依靠图钉前进的故事。橡皮筋在前进的过程中损坏了,作为依靠的图钉也因外力接连消失。视频中两种物品的关系,就像人两个阶级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也很像我自己的状态。祭祀活动对北方长大的人们来说比较陌生,而我每年都要参与祭祀。但今年的疫情却让原本要在户外举行的祭祀活动停止了。所以我就在家里举行了一场人与人之间不需要保持三米距离的祭祀:我装扮成不同身份的人在同一场合进行祭祀活动,完成了往年我家都会进行的“聚众活动”。我本身是个对街景特别感兴趣的人。每天去画室必经的门前那条路,到了疫情期间,街道上空荡无人,让我感觉很自由很广阔,这种安静的感觉让我很有感触。当我站在这条道路时,仿佛时间都停止了。有一天,忘了是雪化了还是下雨,地面上水面与灯光交映,使那条街更加美丽,可惜只有在疫情期间,当人与车全部消失时,自然才露出最本真的美。
郭芯(高一),《我的手与Maurits Cornelis Escher的手》我通过对伤口的观察,回忆起和寻找到了造成伤口的原因——家庭。我通过脑海中的回忆和一些象征性的寓意,模拟了家庭纷争中被破坏的家庭物品,并进行了有序的陈列。我观察的对象是铅笔,通过对铅笔的观察,发现了在使用过程中的消耗无法避免,所以决定设计一支永远不会断的笔。我观察了手机网络与人们的关系。我想要画面冲击力强,所以用代码比喻成沙子慢慢吞噬这个人。观察了耳机的形态,我顺照着耳机的形状开脑洞,并进行了涂鸦。还有一个我手绘的观察日记,主要是记录了耳机和空间的关系。堵住耳朵这个动作,本来是阻隔自己不想听的声音,而NailPods可以让我用这种方式听到我想听的声音。我观察在疫情中苹果的腐烂情况,为期10天。本应该渡过平淡的一生的苹果,因为疫情和我的需要却经历了自己本不该的苦难。根据观察了10天的早餐记录,我就选择了一种面包(吐司)解剖观察它的横截面,例如把面包切成一层一层的去表达脂肪蛋白质数据的来源,或食材的内部选择(例如柠檬,葡萄粒等细节)。
因为爷爷一天下来眼里只有弟弟,所以做了这样的观察作业——那是爷爷的眼睛。我观察了10天鱼的死亡过程。过年前买了三条鱼,但和以前的鱼品种不一样,所以它们开始打架,最后伤口感染,死亡。通过观察香蕉在十天内从新鲜变枯萎的过程,联想到香蕉的衰老和人的生老病死十分类似,就把腐烂的香蕉皮与人的肋骨结合在一起,人的肋骨变成了腐烂香蕉的果肉,就像一个衰老的人的皮囊。我观察了泡在水里十天的辣条,吸引人的辣条最后被泡到腐烂,由此想到吸引人的事物到最后都会腐烂,所以就想将一些美丽吸引人的东西和腐烂的东西进行一个结合。所以我用到了最喜欢的冰淇淋,冰淇凌在上面是处于融化的状态,表达的是腐烂的过程,而花和蝴蝶是代表美丽和吸引人的事物,骷髅头则是最后的腐烂。
以及 知乎 mono Flipboard 今日头条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