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纸绢到颜料,全面梳理考证中国绘画材料的学科性著作,时隔近40年再版!

上海书画出版社 象外 2023-11-22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象外

中国绘画材料史

蒋玄佁 著

2023年8月


扫码买书




 纸绢  古语云:“绢寿八百,纸寿千年。”纸张,承载了中华文明两千多年发展史。中国最早的纸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自后汉以至魏晋,实已普遍应用纸为书写之底子。”


 颜料  中国绘画应用色彩年代很早。据明杨慎《丹铅总录》卷十七第七页檀色条谓“画家七十二色……”虽不知本自何处,但亦可见中国绘画色彩之丰富。


——《中国绘画材料史》




这两段对中国古代绘画用纸和颜料的描述,皆出自上海同济大学蒋玄佁教授《中国绘画材料史》一书。


此书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具备学科性质的绘画材料研究著作,也是蒋玄佁的遗著,时隔近40年再版。


从纸绢到颜料,作者蒋玄佁通过田野实地考察及文献考证方法,对中国绘画材料尤其是造纸工艺种类及各种颜料应用梳理考证,解决了前人论述中未解决的问题。书中对纸、绢,与绘画颜料诸色之品种、原料、产地、制法、用途、历史发展等,勾稽史料,证之见闻,多所阐述,分类有序,是绘画材料研究的奠基之作。


青年时期蒋玄佁旧影



蒋玄佁,是研究中国书画材料方面的专家。


他在20世纪20年代求学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后留学日本,回国后又从事了考古和古陶瓷的研究,兼功水彩画和中国画,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美术教授。


可以说,他既是一个严肃、缜密的考证学者,又是一个耽心丹青数十年,勤于笔墨挥洒的画家。


蒋玄佁在作画



这样一位专家,把自己一生对于书画材料的思考写成《中国绘画材料史》一书。从纸绢到颜料,为大家讲清书画材料的秘密。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妙趣横生的掌故,也有他“勾稽史料,证之见闻”的考证。






目 录


丛书弁言 王立翔

出版说明

《中国绘画材料史》导读 赵权利


第一章 古代绘画的底子第一节 纸第二节 书画用纸的历史研究第三节 绢


第二章 中国绘画颜料第一节 黑色之属第二节 白色之属第三节 金色之属第四节 赤色之属第五节 黄色之属第六节 青色之属第七节 绿色之属第八节 胶之属


蒋玄佁艺事纪年图版目录





自古以来,从帝王天子、文人墨客到普通民众,皆在追求极致精致的纸张。


造纸工匠们通过不断对纸张进行加工和改良,方才发明了适合不同创作情景的纸张。书画家运笔的轻、重、缓、急,用墨的浓、淡、干、湿、焦,皆可通过纸张来呈现。可以说书画艺术的自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纸张质量的进步。


以下是书中关于纸张的一些有趣思考:



1.

王羲之《兰亭序》用何种纸书写?


苏易简称:“羲之永和九年制《兰亭序》,乘乐兴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翰墨志》中亦认为王羲之在蚕茧纸上书写了《兰亭序》。


蒋玄佁之见更具史家风范:


晋代有否此茧纸之创明,即成一问题。如以蚕茧之形状而言,质厚重,纹理纵横,晋代制纸术未臻完善,用棉料树皮制成名贵纸张,形容其外表似茧壳,则有可能性。


晋人写书,多用麻纸,可知晋代出产麻纸之丰富,茧纸当为麻所制。


龚心钊旧藏晋人茧纸的纸面肌理放大


龚心钊旧藏晋人茧纸在国家文物局纸质文物修复中心检测时拍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为纸面放大100倍后的肌理图



2.

“硬黄小字临黄庭”——硬黄纸之貌


硬黄纸,唐代纸名。以树皮为原料,在麻纸上浸染黄檗汁液,使之呈现天然黄色。


凡麻纤维制造之纸,其质较硬,故硬黄纸与麻纸,实可分可合。


中国以麻纤维造纸为最早。硬黄纸、麻纸,当是佛教昌盛时,采用民间用纸而加工者,所以此种纸张,在六朝佛教发达之际,早经普遍使用,隋、唐仅为改造而已。因此二种纸张,均以黄色为主,故不妨名之曰“宗教用纸”。


传世旧藏唐代硬黄纸

传世旧藏唐代硬黄纸局部放大后的纸面肌理

传世旧藏唐代硬黄纸纸面残留的蜡渍和渗出的黄檗汁



3.

“君从何处得此纸,纯坚莹腻卷百枚”——谁发明了澄心堂纸


澄心堂纸诞生于南唐时期,素来受到文人学者、书画家的推崇,获此纸者如获至宝。历代仿制不绝,是书画专用纸中的上品。相传为南唐后主李煜所制。


《中国绘画材料史》则对“澄心堂纸为李煜所制”进行了否定,并梳理此纸的发展历程:


澄心堂纸实于公元九四二年以前业已制造。


所谓澄心堂纸实南唐皇室用纸,故以宫殿为名。


按其实际,则即为今之宣纸之鼻祖。澄心堂以在金陵地区上的方便,使皖南、赣东之纸,特别加工制造,成为宣纸史上的最高峰。


蔡襄 澄心堂帖(蔡襄所言澄心堂纸尺寸厚薄类此)



4.

董其昌与高丽纸镜面笺


明代造纸技术渐趋完备,在书画用纸的选择上,加工精制的笺纸成为文人墨客的佳选。清代政治家张廷玉称:


偶读明人《杂记》曰:“今高丽镜面笺,中国无及之者。”……今京中所用高丽纸,质虽粗而坚厚异常,远胜内地者。至高丽镜面笺,则不可得,惟于董宗伯墨迹中见之。(张廷玉《澄怀园语》卷一)


董其昌《仿黄子久江山秋霁图》便是在高丽纸镜面笺上创作而成。董其昌极为赞赏黄公望,对黄氏的作品临摹不倦,此图为仿黄公望笔意创作的山水画精品。


明 董其昌 仿黄子久江山秋霁图(局部) 高丽纸镜面笺



5.

水苔能否制成侧理纸?


“侧理”为纸的一种。侧理,亦作“陟厘”。《拾遗记·晋时事》:“南人以海苔为纸,其理纵横邪侧,因以为名。”顾文荐《负暄杂录·蛮纸》:“苔纸,以水苔为之,名侧理纸。”日本学者大村西崖《东洋美术史》论“晋纸”条,便认为侧理纸为水苔所造。


蒋玄佁则指出:


日人大村抄袭中国典籍,不加整理研究,实为随意搬掇而已,均不能成定论。


水苔中并无坚韧之纤维,造纸亦不可能。


侧理纸产于南方,已可断定,同时亦可举为南方发明用麻制纸。惟据《博物志》所言侧理纸之形状,系“纵横邪侧”,其并非用帘所抄,吾人可下一断言,当日之侧理纸,实为南越原始造纸而加工的贡品,以其纹样,名之曰侧理。其后东南沿海各地均有仿制,仍以枲为原料,而造侧理之形式,仍袭用旧名,其后制法改进,侧理之名渐隐,以其原料名名之曰麻纸,遂盛行数代。


晋 王珣 伯远帖(局部)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颜料的使用对绘画产生重要影响,绘画又促进了颜料的生产与发展。


早先古人使用的矿物颜料,如长沙发现晚周楚国之漆器绘画,及乐浪彩冢发现后汉明帝永平十二年漆盒上的绘画,辽阳发现之古坟壁画等,观其所施色彩,大都为红、 黑等单纯色。至盛唐时,植物色应用于绘画。矿物色与植物色的调和使用,使画面的色彩更为绚烂。及至近代,颜料种类更为复杂,但一部分化学颜料,不及古代天然色彩之能时效持久。

以下是书中关于颜料的一些有趣思考:


1.

麝香、蛋清、猪胆、金箔与制墨


中国自古尚玄,以黑色为正色,书画中最常应用的重要色彩也是黑色,黑色颜料也最早产生。西周人造墨出现,标志着墨与其他颜料的分离,进入了独立发展的轨道。


天工开物 烧取松烟



石墨



汉代丸墨


汉代以后制墨方法虽颇有改进,然大致仍属相同。其原料一般均采松桐油、麻油、青油(桕籽榨成)、菜籽油、石油燃烧后之烟煤。胶的原料,大致是牛胶(一为牛胶,一为黄明胶)、鱼胶,亦用鹿胶、马胶。药料大概为麝香、榴皮、漆、藤黄、秦皮、鸡蛋清、乌头、苏木、紫草、紫矿、银朱、金箔、珠醋、皂角、胆矾、马鞭草、巴豆、黄连等物。其原料既不同,配合之法亦各不相同,而最后目的,皆为墨黑能持久。


墨法集要 浸油图


墨法集要 用药图


历代所用黑色之原料总括言之,仅墨石脂、松烟油烟、煤烟三类而已。其终古不脱之功,则在制作之技法及胶与副料的关系。

蒋玄佁在《中国绘画材料史》中还将制墨时所用到的胶与副料种类制成了一个统计表,全面清晰地展示了胶与副料应用的时代与情形。


书中图表所示,制墨时,麝香减杀胶臭及烟气,蛋清则有益墨色、使墨坚固的效果,猪胆可使墨色光彩,金箔也有增光彩的作用。


2.

宋徽宗《竹禽图》雀睛何以立体似油画


宋徽宗《竹禽图卷》是一幅创作时期较晚的小景绘画,观众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图中物体。描绘了翠竹枝头一对灰白相间、眼睛炯炯有神的麻雀。此画题跋中称赞作者的描绘细致入微,登峰造极:“动植之物,无不曲画其性,殆若天地生成,非人力所能及;此卷不用描墨粉彩,自质宜为世宝,然蕞尔小禽,蒙圣人所录,何抑幸耶!”

元代吴兴人夏文彦精于画艺,撰有《图绘宝鉴》五卷。《图绘宝鉴》中称:

(宋)徽宗……尤注意花鸟点睛,多用黑漆,隐然豆许,高出缣素,几欲活动。

北宋赵佶 竹禽图 局部


蒋玄佁称:

此当为宋代应用漆于绢底书画之明证。漆虽能渗入绢纸底,但亦有脱落可能,且其质地与墨迥然不同。中国书画上使用漆为颜色,实有古远之历史。其取漆作书,竹木简上尚存有是项遗迹。



3.
中国绘画又称“丹青”,丹青这两种颜料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中国绘画又称“丹青”,丹青这两种颜料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丹青,是指丹砂和青雘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中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青色,故称画为“丹青”,亦也泛指绘画艺术。

丹砂(何家村窖藏)


辰砂 (贵州)


中国绘画,以赤为正,其中以朱之用途为最广。朱砂系矿物质,不易变色,有大如石片者,画家皆乳细后用之。

蓝铜矿(绘画界称为石青)


中国绘画颜色之青色,名称颇多,实际仅为矿物青及植物青二种。矿物青计有石青、空青、曾青、扁青、铜青、螺青、青黛七种,植物青计有花青、木蓝、松蓝、蓼蓝、靛花、山蓝六种。矿物青无化学变化的危险,植物青虽年久会冲淡,但亦无变化。





如此种种关于书画用纸和颜料的论述与掌故,在《中国绘画材料史》中比比皆是。





此次再版,以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年版为底本,平装出版,四色印刷。书前增加赵权利先生导读,后附蒋慧诘女士整理“蒋玄佁艺事纪年”,中间正文部分加添相关图版130幅,配合阅读。



宣纸作为中国传统手工纸中品质较高的代表,《中国绘画材料史》亦对于其产地、原料及制法的考察论证,尤为详备,较已往的研究有较大推进。特别对当时泾县制造宣纸之现状,均来自作者的亲身观察。宣纸产于古宣州,故曰宣纸。今产量最丰处在安徽泾县。为了使读者更为直观地感受宣纸,领略古纸之美,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特为《中国绘画材料史》专供了2300份“红星”宣纸样本(棉料、净皮、特种净皮、净皮仿古宣、净皮熟宣)作为赠品,以飨读者。





《中国绘画材料史》

朵云文库·学术经典

中国绘画材料史

蒋玄佁 著

赵权利 导读

2023年8月
扫码买书








象外近期文章

月游行至分水岭,临萌情之阈限,惊。遂早起去看展
没流量的艺评人还配看展吗?!
风滚草,不仅是西北艺术家的隐喻,也是每个普通人的生命况味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
隐秘的回溯:一次导览。
迪科西亚。
佐杜洛夫斯基。中国旧影,之二。Josef Koudelka。安哲罗普洛斯。梵高:人体。贝拉·塔尔。


把艺术拉出圈外

你还可以在微博找到我们@象外的象外
投稿邮箱263419055@qq.com
在售好书,请点击阅读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