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先烈】丰庄飞王村王锡珍烈士短暂而悲壮的一生!(组图)
本论坛点滴传承新乡历史文化
(点击上图,直通真相)
原创|李奉先
时间如水。转眼间,王锡珍,这位红岩英烈,已长眠,72周年了。
此刻,当我翻阅李志玺老先生主编《延津县志别集》第十三节时,对这位先烈短暂而伟大的人生历程顿时肃然不已!
那是一个战争频仍的年代,无数的先烈们,无不是碧血丹心,惟殉而已!也许在我们这片延津县土地成长起来的他,没有像黄继光、董存瑞、江竹筠那样英名远扬、家喻户晓,但他,一样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铮铮傲骨!
历史定格,英雄长眠。
时至今日,诸君读读笔者现在报道的这篇文章,你们仍然能触摸到先烈们跳动的脉搏,仍能感受到先烈们呼吸的频率!
1/重庆联线为英烈寻亲,飞王村一时声名遐迩
小贴士:村名由来
延津县丰庄镇,有一个飞王村。说起飞王村名的来历,笔者采访该村年逾古稀的王协良老人,始得一段口传的历史渊源:
唐朝时期,该村人口尚不过百,如何为该村命名成为难题。彼时,村中只有韩姓和王姓两大家族。韩姓认为自家人丁兴旺,自应用韩姓命名;而王姓特别是其族长,练就一身好功夫,加之他为人厚道,行侠仗义,村名的事自然不能让韩姓说了算。一来二去,谁也不肯相让,最终还是决定到县衙来评个谁是谁非。
且说当时的县太爷接到诉状以后,一时也难下结论。见县太爷难下定论,王姓族长一时性起,凌空一个“飞脚”,腾起足有一丈高。县官大惊,随口叹曰:“哎呀,好一个飞脚王!”
就这样,飞脚王村就叫了开来。若干年后,韩姓家族由于多种原因后人逐渐减少,现在,该村基本上都是王姓后人。至于村名,随着时光的流逝,竟演变成了今天的飞王村了。
王锡珍,就出生于这个村。详见图片:
2005年2月25日,大河网突然以《红岩英烈长眠60载 本网联手当地媒体寻找河南骄傲》为题,发布了重庆红岩联线为171位红岩英烈寻亲的消息,文中提到有3位河南籍的烈士还没有找到亲属,消息发出后,省各界人士纷纷致电大河网询问详情并提供线索。
延津县顿时炸开锅!
原来媒体所报道的"王席珍烈士"分明就是是延津县的王锡珍!
是年,3月20日上午9时,省中部崛起促进会经贸工作委员会的李青运主任称:“在看到大河网关于为烈士寻亲的新闻时眼睛一亮,我坚信王席珍烈士就是延津县的王锡珍!”
毕竟,延津县县志上关于王锡珍的记载和重庆方面提供的资料有多处吻合。
他的入党介绍人,是叶剑英
据重庆提供的史料记载:王席珍,(1917-1945)河南洛阳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入武汉军统电讯班十二期受训,后任军统电讯总台报务员。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军统内部从事情报收集工作,并利用军统电台直接向延安发报。1940年春在重庆被捕,1945年7月14日在贵州息烽快活岭就义。
而延津县志记载:王锡珍,(又名王席珍)河南省延津县丰庄乡飞王村人,(1916年----1945年)家境小富。1931年滑县师范毕业,考入南京无线电通讯兵团。毕业后分配到军统电台总部任报务员。1937年上海沦陷后,随国民党军政机关迁至重庆,后与电台同事张蔚林、冯传庆、赵力更、杨光、陈国柱等人,积极要求参加共产党。
1939年十月,经南方局领导人叶剑英、曾喜圣、雷英夫等批准,吸收为共产党员。同年十一月,王锡珍等六人与我党从延安到派重庆的黎琳(化名张露萍)取得联系,约定他们将情报、密码、呼号等送至牛角沱黎琳处。
他,引起蒋介石的震怒!
据载:由于“牛角沱七人小组”的情报及时准确可靠,致使敌人多次军事行动计划连连失败。戴笠暴跳如雷,指派特务严密监视电台总部工作人员,发现了六位报务员的可疑迹像。
于1940年将他们六人和黎琳一起逮捕,经蒋介石批准,将王锡珍等七人判处死刑。这就是当时震惊国民党心脏的“军统电台案”。
1945年6月下旬,戴笠亲自给军统少将、息烽集中营主任周养浩发出密电,于7月14日将王锡珍等七位共产党员枪弑于息峰快活岭,王锡珍年仅29岁。
王锡珍烈士是延津县最著名的烈士,是该县加入共产党最早、介绍人级别最高的一个,由于当时敌我情报斗争激烈、复杂,加上我方打入军统电台地下工作人员身份隐秘,又改了名字,因此事迹在上世纪80年代才大白于天下。
2/民政局证明其“革命烈士” ,亲属期盼到渝祭拜先烈亡灵
据了解:王锡珍烈士家里现在还有一个堂孙王秀山,在家务农。延津县丰庄乡飞王村王协广介绍,王锡珍新婚第9天就瞒着家人偷偷跑出去参加了革命。
“大河网报道我们村革命烈士王锡珍的事迹以后,村里的群众就像过年一样,心里乐开了花,大家奔走相告,为村里出了这样一个伟大的革命英烈而骄傲自豪。”提起几年的这件大事,丰庄乡飞王村的王协广仍历历在目。
随后,王协广迅速和王秀山取得联系,并和镇民政所人员一道赶往浚县寻找王锡珍烈士已改嫁的妻子。
当年有媒体采访了王锡珍烈士的堂孙王秀山,王秀山喜极而泣:“没有想到,这么多年了,政府还想着我们!”王秀山向媒体回忆起爷爷王锡同(王锡珍的二哥)在世时告诉自己关于王锡珍的相关情况:
王锡珍弟兄三人,老大王锡相、老二王锡同、老三王锡珍。王锡珍1934年结婚,妻子是本乡的,但王锡珍报国心切,新婚第9天晚上自己偷偷翻墙前往南方,我们家人就没有了他的音讯。
1950年全国解放后,王锡珍烈士的妻子由于长期没有王锡珍的音讯,加之家里日子艰难,就改嫁到了浚县,后来难产去世了。
解放后,由于大家都认为王锡珍是国民党反动派,亲属一直背着“特务家属”的黑锅,房子、土地及家具等都被群众分了。王锡珍的父亲死时家里穷的连一口棺材都买不起。文革时期,他的家人又被划为右派反革命分子,老大王锡相和他的儿子不堪忍受折磨和批斗,偷偷逃到了陕西的深山中躲了起来,现在也都已去世。
3/叶剑英亲自批示平反,追认为他为“红岩英烈”
直到1983年,王锡珍一个在延津县城工作的本族兄弟在电视上看到有关红岩英烈的报道,其中就有“王席珍”这个名字。于是回家找到王锡珍的二哥王锡同,王锡同又找到了好几个熟悉王锡珍情况的老年人作证,到县城有关部门反映,并把相关材料邮寄到四川省委组织部。
后来经过四川省委组织部的几经努力,经过叶剑英元帅的亲自回忆及批示,包括王锡珍在内的“军统电台案”才被平反。四川省委组织部还专门给王锡同发来确认王锡珍为“革命烈士”的信函,并颁发了“烈士证书”,同时也为其家属颁发了“烈属证书”。接到相关信函和证书后,王家人相拥而泣。
遗憾的是,有当年为王锡珍平反后政府发给其亲属的烈士证书和烈属证书等也被王秀山于2007年盖房时不慎遗失了。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苍松脆柏堪慰逝后英灵”。历史的长河记载了多少英雄的事迹,又有多少人为了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
王锡珍烈士29岁的短暂的一生,读之身后折坎坷际遇,笔者为之欷歔一恸!
但愿先烈的事迹会幻化成永不磨灭的丰碑,高高矗立在新乡后世人的心中!
谨以此文,纪念王锡珍烈士逝世七十二周年!
注
《新乡文史论坛》,集文学与史学于一身的微信公众平台。
信箱lifengxian009@163.com
总编辑楚国农夫简介
李奉先,原名李德军,中共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延津县作协副主席,凤凰网文史栏目编辑,凤凰卫视特约撰稿人,《联合早报》主笔之一。
以散文杂文见长,工于国学文言典籍,音乐/书法爱好者,科班:先秦文学;代表作《大唐高祖》《爱的祭奠》《正评毛泽东》《亚洲风云》《秦汉简史》(主编)等,文章散见于国内外多家报刊.
长按下面二维码进行关注: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敬礼!第54集团军,永不磨灭的番号!(附八大集团军战力排行榜)(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