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故事,讲故事:体会观斗之乐——《竹节人》第二课时教学叙事

江苏彭峰 彭文峰会 2024-03-18

课前三分钟时间,我和同学们闲聊,让他们根据自己上节课完成的《竹节人制作指南》和《竹节人玩法指导》,自由分享在家是如何制作和玩竹节人的。有几位男生聊得特带劲,直到上课铃声响起,他们才不情愿地停住。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传统玩具——竹节人,并采用了有目的的阅读这种高效阅读策略完成了阅读任务一,现在谁来给大家回顾一下有目的的阅读这种策略?”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这正是我想看到的课堂。我请宋琪带领大家一起回顾:“有目的的阅读就是要明确任务,带着目的去阅读,筛选相关信息,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完成阅读任务,最后反思总结。”“是的,这一节课我们将继续采用这种阅读策略来完成其他两个任务。”

我出示任务二和任务三,再次提醒大家明确本节课的阅读目的。带着阅读任务“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课文,将关注内容锁定在做玩具和玩玩具部分;带着阅读任务“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同学们选择跳读课文,将关注内容锁定在没收玩具,老师玩玩具的部分。带着阅读目的去阅读,筛选出相关信息之后,我们就能直入主题。

我出示本节课阅读任务一: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请同学们思考回顾:根据以往阅读经验,你会怎么做?“细细品读相关段落,批画关键词品味乐趣,集体交流分享体会。”我为陈诺的精彩分享点赞。于是,我提出自主学习要求:用以上方法细读相关段落,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欢乐,想一想,“乐趣”表现在哪些方面?

同学们开始自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句,批注感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些句子。在大家品读完成之后,我先请同桌之间讨论,再进行点名交流。

“乐趣表现在玩竹节人,我十分欣赏站在那威风凛凛的壮士模样,我更喜欢两个竹节人在一起搏斗,没头没脑的样子,挺像大战沙场那么回事,那激烈的场景立刻就呈现在我的脑海之中。”“乐趣表现在别出心裁地改装竹节人,‘齐天小圣’和‘金钩大王’的名号让我耳目一新,激发了我的创造欲,我也非常想特制一款属于我自己的竹节人,对它进行创意取名。”……

我指名请同学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同学们几乎把玩竹节人的语段翻来覆去地读了个遍,可见大家对第八至十六自然段的喜爱之情,我相机将此小结为“玩耍之乐”。

“在‘做竹节人’‘老师没收竹节人’‘老师也玩竹节人’这些部分中,是否也能感受竹节人带来的乐趣呢?”一经点拨,同学们一下就关注到写“做竹节人”部分的第四段,从“妈妈”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的反映中,感受到竹节人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从“老师没收竹节人”中感受到对玩竹节人那种情难自禁的喜爱;也从“老师也玩竹节人”中感受到偷看老师玩竹节人的那份别样的快乐。

由此,学生明白了,课文描写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不仅有正面描写,还有侧面烘托。于是,我们一起利用思维导图,从“玩耍之乐”“制作之乐”“观战之乐”三个方面梳理总结了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同学们,你们读的是同一篇课文,但是体会乐趣的角度不同,使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有品读细节、想象画面、巧妙关联、归类梳理,你们真了不起!”

出示本节课阅读任务二: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我请同学们先思考怎样完成这一个任务。“先要找到和故事相关的段落多读几遍,把故事内容理清楚。”王琦抢先说道。“讲故事还要注意讲清楚,讲得生动,要绘声绘色地讲。”李文涛补充道。

我们一起小结了完成任务的四步骤:细读相关段落——理清故事情节——完整地讲故事——生动地讲故事。接着,我出示一张故事内容曲线图,同学们开始细读课文第二十至二十九自然段,边读边开始作批注。

通过交流讨论,不到五分钟,一张故事内容曲线图完成:课上贪玩、竹节人被收——悄悄转悠、意外发现——两手空空、释然离开。

我提醒大家读故事除了要读明白内容,还要读懂人物的心情变化。同学们再次细读,体会“我”和“老师”的心情变化:“我”从沮丧——惊喜——释然;“老师”从愤怒——开心——释然。故事因为有了情节才吸引人,你觉得哪些情节是必不可少的?

“后面同学不知趣的样子是玩具被收的导火索。”“老师大步流星、怒气冲冲的样子是发展。”“下课后,我的落寞心理和侥幸心理是个铺垫。”“老师玩竹节人时的入迷样是个高潮反转,充满了戏剧冲突。”同学们各抒己见,颇有想法。

那么,理清了故事内容和情节后怎样才能将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在我的追问下,学生们缄默不语。我赶紧提示他们:“大家还记得之前在学习‘民间故事’单元的时候,我们是怎样把《猎人海力布》的故事讲好的吗?”这下,大家恍然大悟。“我们应该创造性复述!”“我们应该加入合理的想象。”“我们应该抓住一些细节。”“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转换角色,既可以做‘我’,也可以做‘我的同学’来讲。”“我们讲的时候可以加一些具体的动作和表情。”大家热烈地讨论了起来。唤醒了这样的记忆,在接下来的五分钟里,学生便开始在座位上,以自己喜爱的角度切入,开始练习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了。

在随后的交流过程中,李昀泽和徐晨琳分别以“作为旁观者的后面同学”和“那个被老师没收的玩具竹节人”为第一人称,为大家讲述了一个“老师与竹节人”的故事。前者语言幽默风趣,后者肢体语言夸张新奇,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尽管素未谋面,却也爱上了这位童心未泯的老师。可见,同学们讲故事功夫了得!

“同学们,我们多次阅读了同一篇文章,完成了三个截然不同的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我将三次阅读目的、关注内容、阅读方法,列在一张表格中,让同学们对照着看,大家很快发现:阅读任务不同,重点阅读的内容就不同,所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是的,这就是带着目的阅读这种阅读策略,相信你一定了解了这一种读书方法!”

“同学们,《竹节人》这篇文章写得这样生动有趣,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了解文章的作者范锡林吗?”还未等同学的回答,我便迫不及待出示作者的简介,因为太想把他笔下的儿童武侠世界介绍给大家了,生怕六年级的同学们错过这读书的好时节!我建议大家去读一读他的其他作品《避邪铜钱》《秘道》《小巷三杰》等,在那精妙的动作描写、娴熟的武功招式、密集而准确的四字词语、众人活动的场面中感受作者的语言世界,走进他的儿童武侠作品,体味他的语言世界!


亲爱的读者,近期,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多点文末在看,或者星标“彭文峰会”,否则很可能看不到我们的更新了哦~


统编五上、六上教学叙事:      五六年级语文第1-2单元教学叙事汇总|彭文峰会      抓住文章重点,提取主要信息——统编五上《9猎人海力布》教学叙事      学会精炼地概括文章——统编五上《10牛郎织女》第一课时教学叙事       写指南,说玩法:体会做斗之乐——六上《竹节人》第一课时教学叙事统编一至六年级上册课文配乐朗读录音:统编1-6年级上册1-8单元课文朗读录音|彭文峰会原创

统编1-4年级上册部分教学叙事:

小步前进——三上《习作1 猜猜我是谁》教学叙事|彭峰

段落结构——三上《6秋天的雨》教学叙事|彭峰

到学生的问题中去——四上《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叙事|彭峰

 推荐“理由”要具体——统编四上《习作1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学叙事|彭峰
推荐:
2022年秋小学语文教材变动情况汇总
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学段目标梳理表
统编1-6年级上册1-8单元课文朗读录音|彭文峰会原创
立体课堂介绍:       立体课堂:1-6年级课文怎么教,为你一篇一篇细说

课件信息:

尊敬的一、二、三、四、五、六年级语文老师

您好!
如果您需要与教学叙事配套的原创课件,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课件”两个字,您就能看到购买链接。

彭文峰会

2022年9月24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