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用“举例子”介绍竹子——统编五上《16太阳》教学叙事

江苏彭峰 彭文峰会 2024-03-18

第一课时



终于开始了第五单元的学习这一单元说明文单元上课伊始我带同学先学习单元导语并请韩煦同学读了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

为了说明白说明文必须根据说明对象的具体情况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而同学想要学明白,就需要准确认识不同的说明方法,体会它们表达上的好处,特别是在这篇《太阳》中,就组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我先提问:“同学们,太阳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呢?”有人说太阳是温暖的,有人说是炎热的,还有人说没有太阳就没有世间万物。我继续引导:“那么你真的了解太阳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太阳的说明文,读完之后你会对太阳有全新的认识。”

出示自读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每个自然段旁边写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分组交流,推荐汇报。期间我下来巡视,表扬了徐媛曦、陶哲昊读得快,写得也快。

之后我依次出示文章自然段,点名同学回答,并让其他同学作相应补充,最后总结出了以下感受:太阳离我们真远。太阳大得很。太阳温度高。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动植物、煤炭)。太阳和天气关系密切。太阳和风关系密切。太阳光有杀菌的作用。太阳给我们光明和温暖。

我们开始学习生词我出示句子同学起来朗读

第一句: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同学们了解什么是摄氏度,即温标单位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提出来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大家学习生字“摄、氏”并让同学组词和换部首组成新字。

第二句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出示“殖”的甲骨文字形,换部首并组词。

第三句:我们吃的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让同学给粮组词并换部首。

第四句:埋在地下的煤,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给“炭”组词,并拓展古文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第五句: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给“区”组词。

第六句:太阳光有杀菌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疾病。先理解“菌”的本义是蘑菇,蕈,菌子,高等菌类,有的可供食用。指某些低等生物,以寄生或腐生方式摄取营养,如细菌、真菌等,再给三个生字分别组词。

 

我提出学习要求,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这里一共有两个问题,我们来看第一个,先来找找哪些自然段介绍了太阳?”“第一至三自然段。”

“它们分别介绍了太阳的什么特点?”“太阳离我们真远。太阳大得很。太阳温度高。”

“概括成三个字是?”“远、大、热。”今天房子琪同学举手十分积极,而且坐姿端正,我特地表扬了他。

“那么哪些自然段写了太阳对人类的作用呢?”“第四至八自然段。”

“有哪些作用?”“动植物和煤炭离不开太阳、形成天气变化、杀菌预防疾病、送来光明温暖。”我请同学将文章中有的划出来,没有的自己做笔记补充上去。

我们开始感悟文章的说明方法了我问:“《太阳》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它和我们之前学的有哪些不同呢?自由读第一至三自然段,说说作者是运用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画出来写上批注,做好小组分享的准备。”

我给了他们五分钟左右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看着他们讨论的热火朝天的样子,想必都有了答案。

出示第一自然段,陈恺睿和潘俊达很快找到了“列数字”和“举例子”这两种说明方法,我将它们的好处也出示在屏幕上,帮助同学理解。

我提问:“把文章开头的传说删掉,好不好?”“不好。”

“为什么不好?”“因为这样会增强文章趣味,引起读者兴趣。”

出示第二自然段,他们一下子就看出了列数字和举例子,但是有的同学认为“因为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这句话是打比方,有的人认为是作比较,我让他们结合第三自然段的“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句话比较着看,大家这才明确了前一句是用的举例子,而后一句才是打比方。同时我将这么写的好处出示,并让同学做笔记。

临近课堂尾声,我提出最后一个问题:“为了介绍太阳的三个特点,作者运用的哪些说明方法令你印象深刻?”许多同学都讲到了列数字,显然这些直观的数据给同学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最后,我请同学们搜集更多有关太阳的资料,在课后和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在这堂课开始,我改变了教学的顺序,先将这堂课的最终任务告诉给同学:请借助老师提供的资料《竹子介绍》,结合你的生活经验,采用多种说明方法准确、清楚、有条理地介绍“竹”。这样子,同学有了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自然更有方向。

我们先简单回顾,我提问:“ 太阳的哪些特点给你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作者通过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这些特点的呢?”

“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我将这四种说明方法出示在屏幕上,“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太阳,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我出示第四自然段,并将第一句话描红,接着请两位同学合作度这一自然段,读完之后我问道:“描红的句子是什么句?”

周琰回答:“是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是的,但是如果我们看它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它应该是什么句?”

周琰反应了过来:“是过渡句。”我请同学将过渡句写在这句话的旁边,并提醒他们“渡”的部首是“氵”。

“那么过渡句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齐声回答:“承上启下。”

我让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并提出要求,读的时候思考:这段话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太阳和人类关系密切?圈出关键词句概括一下

同学很快就找到了:“植物动物、吃的穿的、煤炭。”

“那么,你能联系生活或者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说一说植物动物(吃的穿的、煤炭)和太阳的关系吗?”我一边提问,一边将小草小鸟米饭上衣煤炭的图片出示在屏幕上。

在同学回答完之后,我先范读:“动植物离不开太阳,吃穿离不开太阳,煤炭等能源的形成也离不开太阳,太阳多么重要!”随后指导同学朗读这句话。

为了说明太阳和人类关系密切,作者还举了哪几个例子?快速浏览第5-8自然段,这些例子,你试着用关系图表示出来。”同学虽然都能找出来,但是对于“关系图”要怎么表示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出示了从太阳晒到地面上的水再到吸收了热,这中间用箭头表示顺序,同学们一下子就明白了,我请他们将这个关系图补充完整,我下来巡视。

补充完之后,我指导同学朗读:雨雪的形成、风的形成、杀菌送来光明和温暖都离不开太阳。同学们进一步体会太阳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我请同学按照这样的方法,给“风的形成”做一个关系图,有了前面学习的经验,同学这次做起来就简单了许多。

我还给他们补充了太阳光杀菌的更多科普知识。

我请同学们回顾这三个例子,思考为什么有的详细有的简略,大家认为作者是根据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的“隐秘性”来选择的。我补充:“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举了很多例子,但为什么是从植物动物到吃的穿的再到煤炭呢?”

同学们给出了三四个答案,很精彩。我等他们讲完,总结如下:“举例子不仅有详略,而且是有条理的。你们想,越往后,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是不是越难发现?(是的)所以,这就是举例子的条理性。待会你介绍竹子的药用价值,举例的时候也要注意条理性。”大家很快地点点头。

 

 

我让同学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如果没有太阳,会是怎样的情景?”同学的想象力很丰富,但他们都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世界。

我带领同学一起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完再出示美好风景的图片,以及更多的太阳对于我们生活的作用,例如制盐、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路灯等等。大家看了,不禁赞叹起来。点燃对太阳的惊奇,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课尾,我们回到了最开始的学习任务,我让他们写个“小练笔”: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关于“竹”药用价值的部分。我一说完,大家就开始奋笔疾书。我期待他们“有条理”地举例子。

课件信息:

尊敬的一、二、三、四、五、六年级语文老师

您好!
如果您需要与教学叙事配套的原创课件,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课件”两个字,您就能看到购买链接。

彭文峰会

2022年10月17日

      

统编五上、六上第3-4单元教学叙事汇总
感悟围绕中心,具体描述的写作方法——统编六上《夏天里的成长》教学叙事|彭峰
修建如此伟大工程,让人惊叹——统编四上《蟋蟀的住宅》教学叙事|彭峰
细读功夫——统编三上《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叙事|彭峰
观察并写出事物的变化——统编四上《习作3写观察日记》教学叙事|彭峰
统编1-6年级上册1-8单元课文朗读录音|彭文峰会原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