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悟围绕中心,具体描述的写作方法——统编六上《夏天里的成长》教学叙事|彭峰

江苏彭峰 彭文峰会 2024-03-18

第一课时

   

本课伊始,我开始依次播放夏天里的荷花、麦子、蔬菜、蝉,问学生:“你知道这播放的是关于哪个季节吗?”答案显而易见,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夏天。”我紧接着追问:“夏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潘以涵回答说:“夏天是个炎热的季节,每到夏天,我就只想躲在空调房里不出来。”张若曦又接着说:“夏天里的植物都受到了阳光充足的照耀,长得特别茂盛。”我点点头,赞许张若曦思考问题角度的独特性,跟着张若曦的话,我出示了今天的课题:夏天里的成长。同学们齐读课题。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文章去掌握写作方法。因此,我出示了单元前面的导读:“以立意为宗,不能以文为宗。——萧统。”请学生齐读这句话。作者梁容若又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来展开描写夏天里的成长呢?请同学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

我出示了自读要求,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先检查了预习情况,出示了课文中的词语和谚语,请学生来读。相机强调:缝(fèng)隙和处(chŭ)暑这两个容易读错的音。在字词学习结束后,我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中心句。这对于6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小菜一碟。潘涛很快举手,根据他的回答,我相机出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我夸赞同学们:“中心句难不倒你们,那接下来请你们默读课文,找一找,围绕这中心句,作者从哪些方面阐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边读边思考,圈画出关键语句。”三分钟后,同学们开始交流。王子怡找到:“写到了夏天里的植物和动物。”葛心然接着补充;“还写到了夏天里的山水、铁轨和大地。”“还有补充的吗?”潘以涵说:“还有夏天里的人。”同学们表示赞同,根据同学们找到的内容,我ppt相机出示。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我们从抓全文的中心句入手,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初步的感受,突出了语文学习从整体入手的原则而围绕中心句找出哪些方面,则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围绕中心,具体描述的方法。

在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感知后,我带着同学们来细读第2小节。我请同学们来找一找,在第2小节中,这些生物在夏天成长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葛心然说:“我感觉这些生物都长得特别快。”王静补充说:“用中心句的一个词来说就是迅速生长。”我对两位同学们的回答表示赞许,表扬他们特别会思考问题,我又问:“第2小节中哪句话能说明你们刚才说的特点呢?”很多同学特别擅长从文中找关键句,一下子都找到了,我出示:“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这里面有一个“活生生的词,我出示字典中的解释,请同学们联系课文来选择一个正确的注释。同学们能够迅速找准注释,“活生生”在课文中应该是指:实际生活中的,发生在眼前的在理解的基础上,我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要读出节奏感,语速稍快。

  三

在读好这句话后,我又请同学们继续探究,“你从哪能看出生物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作者都写了哪些生物呢?张若曦先举手:“我发现瓜藤是飞快地长的,它一天就可以长出几寸。”潘涛又补充:“竹林、高粱也是快速地长,它们一夜可以长半节。”我对这两位同学的回答点点头。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地更到位,我又追问:“这几种生物里,你又是从哪些关键词感到它们飞快的长,跳跃的长的呢?”课堂暂时陷入了一片沉寂中,看来同学们在这里遇到了难关,我相机引导学生来比划一下:一寸有多长,你们知道吗?一寸大概是我们尺子的3.33厘米,几寸大概会长多少厘米?”孩子们纷纷抢着说:“10厘米。”“12厘米。”“15厘米。”“而这些植物又是在多长时间里长这么多的?”“一天里。”“一夜里”同学们七嘴八舌地抢答到。这样一来,我们就感受到这些生物真的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同学们一起读道。

我接着引导,像这样抓住时间来展示生物生长迅速的还有哪些地方?邹子逸找到了,说:“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三天之类就有了这么明显的变化,怎么不是飞速的长,跳跃的长?”苏浩辰接着说:“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几天不见,就能长满苔藓,这生长速度也是飞快的。”王子怡补充:“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几天不见就长出了草,长出了菜,是飞快的长,是跳跃的长。”对同学们举一反三的能力表示非常满意,告诉他们不仅植物生长迅速,动物们也生长迅速,这样一点拨,同学们也很快的抓住了动物生长迅速的关键词,“个把月不见”“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通过研读第2小节,同学们已经发现作者是通过抓住时间的关键词来展现了这些生物在夏天里的迅速生长。那位了明确写作手法,我又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一段写得这么形象呢?”再次明确写作方法:“因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的的特点进行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迁移运用,我又问:“你能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仿照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你观察到身边有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是飞快的长吗?”这道题由于时间关系,我请同学们下课后说一说,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在书的旁边写一写。

堂结束,我带领同学们书写了习字册,留下了下节课的学习任务,复习词语,完善课堂笔记。

第二课时

简单对上节课内容回顾后,我就出示了第一个学习任务: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1.第三自然段描述了哪些事物也在长?2.用“因为……所以……”把这几种事物成长的特点说出来。3分钟后开始交流。张若曦说:“第3自然段写到了山、大地在长。”潘涛补充说:“还写到了水和河再长。”邹子逸接着说:“还写到了铁轨和柏油路。”我对孩子们精准地找到这些事物表示了赞扬。接着我又请同学们先聚焦到:山河大地。“你能试着用因为所以把这几种事物的成长特点说出来吗?”王静抢先举手,说:“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在她的带动下,苏浩辰又接着说:“因为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最后一句,高淑雅说道:“因为水长,瀑布长,所以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我总结到:“而这山河大地的生长都在什么季节飞快的长?”同学们异口同声道:“夏天。” 我相机出示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

带领学生齐读。顺便揭示,用物理学的原理来说,这也被称之为:“热胀冷缩”。

我又带领同学们聚焦;“铁轨和柏油路,在夏天里也长。”请同学们关注到“软绵绵”这个词,我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软绵绵的?你还能说出像“软绵绵”这样的词语吗?这样的词语积累当然难不倒孩子们,大家纷纷举手,有的说:“棉花糖是软绵绵的,毛茸茸、黑乎乎都是此类的词。”有的说:“黏土是软绵绵的,白花花、金灿灿都是这样的词。”我赞扬同学们联系生活,说得确切,再请同学们关注到写作方法,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让我们感到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我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合作朗读第3小节。

  二

在带领同学们研读了课文的2、3自然段后,我又出示了本课的第二个学习任务: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人在夏天成长有什么特点呢?3分钟后开始交流。潘以涵回答说:“人在夏天年级会增高。因为课文中写道小学生会变成中学生,中学生会变成大学生。”我表扬会联系课文思考问题,接着启发问同学们:“再想一想,年级的增高,意味着孩子们哪些方面有了变化?”同学们面露难色,学到这里,我灵机一动,用手势来比划一下,五年级的孩子和六年级的孩子,一高一低,苏浩辰连忙举手;“同学们的身高有了变化。”我赞许地点了点头,又接着说:“从6月到9月-----”王静说:“年龄也大了点。”我总结道:“是呀,夏天里,人的年龄、身体都会发生变化。”这正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不管快点儿还是慢点儿,总是要长。”

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北方农谚也说明了这个道理。我出示两句谚语,指名同学读,并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它们的意思。两句谚语都告诉了我们如果农作物夏天不长或长得太慢,秋天就没有收成的希望我请同学们带着理解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谚语。

 三

接着,我请同学们关注到文章的结尾: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这里的“赶热天”还是指得赶夏天吗?苏浩辰举手:“我觉得这里的‘赶热天’应该不是指夏天,而是指我们最好的时候。最该生长的时候。”我看他答得有眉目,赶紧趁热打铁地追问:“那么同学们,你们最好的生长时候是人生的哪一段时光?”潘以涵说: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时候吧。”张若曦补充说:“是我们学习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这个时候的我们成长的最快速,最迅速。” 我对这几位同学们善思考的表现竖起了大拇指,相机总结到:这里的热天当然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说到这里,我请同学们继续思考:“那这里的‘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吗?同学们一起摇头,七嘴八舌的说:“当然不是。”“绝对不是。”“肯定不是。”“那指什么?”潘涛说:“我们的知识变多了。”王浩然说:“我们的学历变高了。”同学们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听到同学们具体还是围绕在学习方面,我又接着启发说:“因为知识的变多,学历的变高,还会影响我们什么?”邹子逸说:“影响我们对生活的态度。”王静说:“影响我们的方方面面。”听了同学们的回答,我总结道:“人生的成长除了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还有我们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关系到我们的人生方方面面。”

课文学到这里,课文通过具体事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呼之欲出,我请同学们来谈一谈,学习了本课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文章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带着理解,我请同学们一起带着对生命生长的激情读好第4小节。

最后我请同学们再次回顾全文,感受本课的写作方法,补充诗歌《夏天里的成长》。


课件信息:

尊敬的一、二、三、四、五、六年级语文老师

您好!
如果您需要与教学叙事配套的原创课件,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课件”两个字,您就能看到购买链接。

彭文峰会

2022年10月17日

      

统编五上、六上第3-4单元教学叙事汇总
紧扣对话与心理,品读人物形象——统编六上《15金色的鱼钩》教学叙事
修建如此伟大工程,让人惊叹——统编四上《蟋蟀的住宅》教学叙事|彭峰
细读功夫——统编三上《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叙事|彭峰
观察并写出事物的变化——统编四上《习作3写观察日记》教学叙事|彭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