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 然 生 长 | 何 青

2017-05-17 大可 自然生长摄影计划

 


对 话 内 容

L:黎光波  H: 何 青


L:你当初为什么会做《时光剧场》这么一组作品?

H:这个是毕业作品,对大学四年的总结,我肯定要做一个自己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这个话题就是“时间”。其实我从大二大三的时候就开始拍了,那个时候还在摸索,到了大学最后一年的时候,我就把他们结合起来,总体的做一个时间。


L:然后作品取名叫作“时间剧场”?我曾经看过一个你的访谈你说输入“sj”(时间的首拼)电脑里面就会出现,“世界”、“神经”、“睡觉”、“视觉”、“瞬间”、“收集”、“世纪”、“社交”?

H:这是我当时投机取巧 = = 哈哈,怎么去解释时间,因为它包含的东西太多了。它有太多我们过去的记忆,也有我们生活的感悟,所以我干脆输入这个词,因为它本来是一个很平淡的概念,在生活中是一个很平常的东西,但因为我们有了记忆它就变得很丰富了。包括我的作品就把它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飞光集“,飞光也是形容时间,来自于一首诗,“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这是一种很感性的感叹,这一张就是其中的一张,它是西湖边上的白堤,当时拍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清晨很早的时候,很空无,它存在了很久,人来人往,对它其实没有任何的影响,时间有时是很冷漠的。


L:你一直在强调时间,就包括《时间剧场》这组作品你一共分成了三幕,第一幕是叫“飞光集”,第二幕叫“我们也是星辰”,第三幕叫“双生的佯谬”。你一直在给观众提出一个时间的概念。时间在你的生命里它的意义又是什么?

H: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很有趣的地方是它是往前的,它不能后退,它不能停止,也没有任何可以后悔的余地,所以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不能回去的一个决定,那这样就很有意思。


L:那你对时间的大概念的解释或者说你的一个自我感受是什么?

H:它很矛盾吧。就算我们一起度过同一分钟,但可能我觉得很快,你觉得很慢,那这是为什么呢?明明就都是一分钟而已啊,这有点fantastic(迷人)了,它对每个人都是一样公平的,但实际上对每个人又都是不同的。


L:你说你深爱这个世界,你爱这个世界的什么东西?

H我爱的东西太多了,男人女人。我爱教书,然后还可以做自己的作品。


L:这一组作品形式是对应的照片配一首你专门写的诗。

H:对,其实这图片跟诗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我最开始,想要的效果就是飞光集。这一段它配的诗是对时光的回忆,不管诗也好,照片也好,它都是有点情节性的内容。想写的是对时间的挽留,但实际上时间是留不住的,我想收藏它们,但它们都会归于尘土,最后我们也是尘土的一部分。


L:在我们生命里面都是尘土呈现的另一部分,那《故事》这首诗呢?

H:这首诗是我自己无聊的时候写的,当时觉得比较好玩儿就在于“一”这个字,“一”是开始也是结束嘛,连在一起,就变成一个很有趣的轮回。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从认识一个人开始到爱上他到分手最后结束了,成了“一场大梦”。就用“一曲阳关”作为一首歌好好送别他吧。你来,不管多大的风雨我都去接你,你走,那我只能这样送你。比较符合后面这张照片。还有一张是在桥上拍的,曲终人散的风景。



L:《飞光集》是你对爱情的遇见到最后终究是一个人的这样的一个幅度的这样的一个作品,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H:可以,作品就是做出来给大家解读的。

《飞光集》



L:那你这里面谈到的爱情是初恋那段五年的感情吗?

H:哈哈,我觉得有一定影响,毕竟这段恋情对我的影响也很大,让我成长了很多,学到了很多。谢谢时间。


L:第二幕,《我们也是星辰》,这是一段52秒的黑白影像,为什么将这个视频素材放到第二幕?

H:因为我想时间它再怎么样它都是一个流动的东西,而图片它是静止,我就想试着用一种动态的影像来表现时间的动态感,我之前想了很多的办法,比如说拍一段循环的视频,或者剪一段像电影中的轮回的场景,但是后来效果不是特别的好。最后我还是选择了自己拍,也是在家里面,把灯都关掉,窗帘拉上,用一个专门的探射的射灯在那个墙面上去手持旋转,从无到有,从一个变成两个,旋转,最后融合到一起,最后渐隐,消失,这样的一个过程。上帝造人的时候从男人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就是女人,开始他们只是一个,然后由一个变成了两个,然后他们又相互交融,又从两个变成了一个。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1317lapk2j&width=500&height=375&auto=0

第二幕《我们也是星辰》




L:第三幕是主要讲相对论?

H:第三幕《双生的佯谬》来自于狭义相对论,当一对双胞胎其中一个人乘坐太空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离开地球前进,那么他将会比那个地球上的人年轻一些。但是若从完全相对的角度来说这个人在运动时他的兄弟也在做同样的运动,那么究竟哪个更老一些?他们的时间还是相同的吗?所以在第三幕里,时间是个充满悖论和未知的谜题。

第三幕《双生的佯谬》




L:世界在这里面代表的黑暗吗?

H:也不能这么说,我觉得黑暗的尽头是一个虚无的世界,这两首诗的感觉比较类似的,它们都和电影有点关系,《所有虚无都不值一提》来自于《都灵之马》,后面这首诗《卡比利亚之夜》,我当时写这首诗的时候,还没有看那部电影,然后看了那部电影之后感觉我写的东西,跟那部电影很像,所以我就把电影的名字放到了我的诗里,艺术是相通的,真好。


L:你用了两首一直在强调虚无,强调孤独的诗,配了一些在这样一个世界里面两个相对立的个体去找到相同点的这样一个画面。比如《同卵双胞胎》、《同年同月同日生1》、《同年同月同日生2》、《异卵双胞胎》。为什么会将生命的时间,生命的诞生这样的相对应的东西和虚无孤独这样的诗歌放在一起?

H:其实最后落脚点还是人,因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去经历,孤独和欢喜、落寞和重逢。双胞胎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有趣的组合,他们虽然是同时出生的,但是他们的生活轨迹和性格完全不同,这是怎么样的一个差异性?他们能比我们更理解彼此吗?所以我就拍了双胞胎。把他们跟诗放在一起,有孤独的一面,也有心有灵犀的一面,孤独是很正常的,这个要观众自己去理解。


L:看完这三幕,像在剧场里面通过这些简简单单的文字,对时间片刻的理解,这样的图片把生命把时光这样的概念很轻松的放入进去,但是看完之后有一点压抑。生命的开始到生命的结束,个体的开始到个体的结束,爱情的开始到爱情的结束,都对生命这几个很大的概念做了一个你很自我的很轻松的一个总结。我也记得你好像说你喜欢张国荣,其实看完你作品以后再回顾张国荣的一生,包括他的一些作品,其实感觉上很相似。

H:哈哈,我真的很喜欢张国荣,他是一个好人。


L:你最喜欢张国荣的哪部作品?

H:当然是《春光乍泄》,我觉得他在里面演的太好了,就是有一点小孩子气,很可爱,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


L:其实《时间剧场》我当时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特别纳闷,为什么取了这样一个名字,但是整个作品看下来之后,那种忧郁感从内向外的散发。你的创作总的而言是将图片与诗,包括一些影像放在一起去表达你对时间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对爱情的经历,以及对自然的一个理解,你是怎么权衡他们之间的关系?

H:这个话题好大哦,人可能一生就是这个样子,不管是爱情也好,生命也好,从小到大你要经历很多事情,你才能成长成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摄影就是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让你去谈谈自己的感情,比如说有时候你可能需要通过拍照的一种方式来抒发你 “无处安放”的情感,而有的时候你可以通过写诗的方式去抒发,其实他们只是媒介的不同,但重要的还是你想要表达的内容。


L:那你觉得诗歌跟摄影哪一个对你来说更重要一点?

H:我更喜欢诗歌一点吧,因为文字给人的想象空间更大,比图像更大,而且也比较内敛。


L:那我可不可以理解为图像其实是将你的诗歌视觉化的这样一个东西。

H:对,可以这么说。


L:《时间剧场》是去年的一组作品,那今年或者说以后,你有没有你正在做的一组作品,对创作有没有一些新的想法?

H:我本来打算再把时间这个话题更加深入一下,但是过了一年了吧,我又不太想做时间这个作品,先保持一段距离,我的下一组作品应该跟我现在的生活有关。包括我的大学同事,还有我的学生,大学生活,我要冲击一下“映纪实”摄影奖,哈哈哈。我身边的很多同事都很年轻,大家都是90后上下,我们学生也很年轻,其实相差的年纪很小,这种关系跟我们之前同我们的老师之间就不太一样,比较有意思。


L:那你在做摄影老师之前和真正开始将摄影交给大家的这种身份转变的时候,你对摄影的理解有没有什么变化?

H:在做老师之前,我自己对摄影还没想那么多,觉得观念好就够了。当老师之后,因为我很喜欢备课,每次都想讲的不一样,所以把以前那些不重视的老摄影师都看了很多遍,终于发现图像语言本身还是很重要的(汗),再深刻再牛的想念也得依托于视觉语言,不然就会沦于假大空。我以前也不是一个常拍照的人,然后我也反思了,以后要多拍照,要不断的训练。


L:如果有两个身份给你选择,摄影师跟看图片的人,你内心里面现在更加倾向于哪一种身份?

H:偷懒的我偏向于做一个看图片的人,实际上的我还是想做一个摄影师,去表达和分享。


L:但是你刚才已经说过图片跟诗歌在你的生命里面,你觉得诗歌更能完整的表达表现你自己。

H:对啊,但我并不会放弃图片,这怎么可能。全面来说他们要融合在一起才能够表达,就像我现在这个作品一样,图片和诗歌,还有视频、装置,要把他们结合在一起才是我想要的,当代艺术的特征就是包容、多元和自由。



黎光波 说:


  

当文字不能完全将我们想让他人看到的世界分享出来的时候,摄影成了我们说话的语言。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好像想让你听见的东西又感觉过于苍白无力。又开始用文字来进行自我表达。摄影和文字的话语权一直在一个时间的天平上,彼此失衡,彼此共存。



关于   自 然 生 长   摄影计划








        在大语境下出生的当代中国摄影人,85后是足够幸运的。有足够良好的环境让自由生长。他们在如此“安逸”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思想,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看,去听,去发现,去成长。一直在无止境的探索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可能性,自己的摄影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或者现在,他们身上出现了很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正因如此,摄影在他们身上多了更多的先锋探索和实验的性质。摄影在他们这里一切回归于自我本身,一切想说的话开始肆无忌惮的去表达。

       

         他们以摄影为自我主体语言创作实践艺术,他们用视觉传达对当下世界进行解读。


        让一切自我回归自然,让自我的思维回归自由,别去打扰他们。


        让他们-----自然生长。


———— 黎 光 波

( 计 划 负 责 人 )













项 目 总 监     黎光波


项 目 编 辑     王大可


  项 目 顾 问     张国田 

                       崔   波

  








        合 作 媒 体 

      














此文为原创内容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往期回顾


自 然 生 长 | 吴雨航

自 然 生 长 | 胡兆玮

自 然 生 长 | 黎光波

自 然 生 长 | 春    熙

             自 然 生 长 | 汪润中&黄乖儿

 自 然 生 长 | 何     博

  自 然 生 长 |  张 笑 宇

自 然 生 长 | 希    音

自 然 生 长 | 高明昔

自 然 生 长 | 杨文彬

自 然 生 长 | 高    上



如有需要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