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冠感染不可避免,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最近这段时间,手机里放眼望去全是关于新冠病毒的文章。
但还有不少家长嫌不够多(也许是出于信任),私信我,让我讲讲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后该怎么办?
关于新冠病毒感染,我都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因为感觉能写的都写过了。如果把以前写过的再拿出来凑热闹,会不会浪费读者的时间?会不会增添家长的焦虑?
因为在我看来,新冠感染后的对症处理和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没有本质的区别。
也就是说,感染新冠病毒后,我们的家庭管理措施和患普通感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感染、腺病毒感染一样,涉及两个方面:
对症处理:应对发热、咽痛、鼻塞、咳嗽、头痛、肌肉酸痛、腹泻这些常见症状。
发现重症:识别需要就医的情形,让医生确定有无发生重症的可能。
因为奥密克戎传染性太强,家庭成员中只要有一人被感染,我们很难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病毒感染其他成员。
如果把这次新冠感染当做一场史无前例的全民大考,希望各位考生也不要太紧张,因为考题总体不难,大多数考生即使平时不学习,也会及格。
不过,对少数考生而言(高风险人群),奥密克戎的威胁远超流感。
而哪家没个把高风险人群?我想这正是大家担心之处。
不论如何,学点家庭管理知识没错。因为认真备考的话,你可能就不会太紧张,在考场上会更加从容,不会乱来。
以下备考重点。有兴趣的家长,或者家里有高风险人群,可以点击《》中的加粗标题学习。
《发热患儿的衣、食、住、行、就医指征以及使用退热药的注意事项》
对患儿精神状态的评估不但是医、护的工作重点,也是家长需要学习的重点。
很多患儿是因为状态越来越差,才被发现是病情严重。而家长作为孩子最密切的接触者,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孩子,所以有必要了解如何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
我遇到不少家长能通过评估孩子的呼吸频率初步判断孩子出现呼吸异常,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喘息发作,其次是肺部感染和哮吼。
作为家长,需要了解如何评估呼吸频率以及评估的时机。
脱水程度越严重提示病情严重。
因为重症患儿必然伴随着进食量的显著下降(我好像没见过病情严重的患儿能吃能喝),如果期间患儿又伴随发热,或者呕吐、腹泻,必然出现脱水。
花几分钟时间给患儿做个脱水评分,可以快速判断患儿的脱水程度。当脱水评分超过4分,就有必要就医。
据我了解,部分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出现喉炎症状,比如声音发哑,频繁刺激性咳嗽。其中多数程度较轻,适当增加环境湿度就行,而部分患儿可能需要激素治疗。
关于喉炎的家庭管理措施,可点击学习。
我推测,今后脉氧仪有可能会像体温计一样成为家庭日常的备用。
正确使用脉氧仪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部分重症(大多时候是起安慰作用,避免过度干预),所以我们有必要学习脉氧仪的使用前准备以及如何解读数值。
类似文章非常多,大同小异。我这篇的特色是重点提及了特殊人群的家庭备药。
家有喘息、哮喘、鼻炎、鼻窦炎等患儿、以及老人或基础疾病患者,可点击学习。
对于咽痛、鼻塞、咳嗽等鸡毛蒜皮,我用导图给大家简介一下:
还要提醒一下,退热药,又称解热镇痛药,使用场景较多,比如:
发热难受,可以吃;咽痛吃不下东西,可以吃;头痛或肌肉酸痛让你十分痛苦,也可以吃。
但退热药也有服用次数/间隔时间的限制,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每24小时最多服用5次,两次服用间隔时间不短于4小时;布洛芬,24小时最多服用4次,两次服用间隔时间不短于4小时。
过度使用退热药很可能会增加胃肠不良反应、甚至肝脏损伤的风险,得不偿失。大家务必谨慎。
要知道这些对症处理只是让患者在生病过程中舒服一点,对疾病发展没什么影响。千万不要过度。
早期严格封控最大的受害者是儿童(长期封控可能导致情绪、行为问题以及免疫债),那么放开后,最大的获益群体应该也是儿童。
放开后,我们虽然要面临一段时间的阵痛,一旦形成群体免疫,社会生活就会逐渐恢复正常。我们的孩子就正常的去学校学习和同伴玩乐,融入他们的社会。
虽然儿童被新冠病毒感染后也会出现发热、咳嗽、声哑等症状,我们也要观察并对症处理,但总体来说,儿童发生危重症的可能性相对老人,或者其他高风险人群要低多了,真的不要太担心。
那些少数具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发生重症的高风险因素
成人发生重症的高风险因素:
医学情况复杂(比如具有多种基础疾病或发育畸形等)、慢性肺病(是否包括哮喘目前有争议)、肥胖、神经发育疾病、早产儿、糖尿病、遗传代谢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疾病、镰状细胞病、使用免疫抑制治疗等。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儿童哮喘、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高血压。
这些高风险人群可能需要特殊的医疗管理:
如有条件,在出现症状后的5天内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部分人群可能需要暂停/减量使用其他药物);
如果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困难等重症表现,需要尽快寻求医疗救助,比如吸氧、呼吸机辅助通气等。
12月12日晚7:00(今晚),我会在千聊直播间跟大家聊聊《如果新冠病毒感染不可避免,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具体内容见海报,直播过程中也会安排时间回答家长的提问,欢迎扫码预约。如果没有时间看直播,可把家里的事忙完,抽空看回放。
让我们一起共克时艰吧。